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2 毫秒
1.
高温胁迫下早稻不同品种秧苗根系的生理差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温胁迫和常温下,对比研究早稻不同耐热品种秧苗根系生理差异.结果表明耐热品种与热敏感品种受高温胁迫时,根系生理差异明显.高温胁迫期间,耐热品种农大228的秧苗根系POD、CAT、SOD、ATPase活性均提高,082除SOD活性与对照比有所下降,其他与对照略有增加;热敏感品种茉莉占和协青早B均比对照显著下降.结果说明,在一定的热激条件下,其秧苗根系POD、CAT、SOD活性和ATPase活性有所提高,是水稻品种耐高温特性的表现.  相似文献   

2.
对黑胫病表现不同抗性的两烟草品种接种黑胫病菌后,对其叶片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CAT)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接种后抗性品种的SOD活性水平与未接种的对照相比差异较小,CAT活性水平低于对照,MDA含量明显高于对照;感病品种的SOD和CAT水平明显高于未接种的对照,MDA含量与对照相比差异较小.接种后抗病品种的SOD和CAT活性明显低于感病品种,而抗病品种的MDA含量却明显高于感病品种.  相似文献   

3.
以“实践八号”育种卫星搭载后SP5代芥菜变异选系的叶片为材料,对叶片中叶绿素含量、SOD活性、POD活性以及可溶性蛋白含量进行检测,研究航天诱变对芥菜不同品种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为下一步开展芥菜航天诱变育种奠定基础.结果显示:芥菜变异选系与对照相比生理生化特性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增减变化;不同生理指标变化幅度不同,其中POD活性和叶绿素含量变化幅度较大,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幅度最小;不同芥菜品种对航天诱变敏感性不同,其中棒菜S50变异选系最敏感,各指标基本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茎瘤芥JL209变异选系最不敏感;不同发育时期芥菜生理生化特性不同,幼苗移栽40d比80 d芥菜变异株系生理生化指标差异明显,说明生育后期各生理生化特性逐渐趋于稳定.芥菜;航天诱变;叶绿素含量;SOD活性;POD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生理生化特性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水稻耐酸特性,选择9个已在江西省推广的晚籼稻品种,分别在填入了水稻土和酸性红壤的水池中种植,测定了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等保护酶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等生理指标,考察了株高、产量等农艺性状。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生理指标存在差异。酸胁迫下CAT活性和MDA含量降低,SOD活性升高,POD活性无明显变化规律。MDA含量的变化与3种保护酶活性各自间均无明显关联,但可能受到它们的共同影响。酸胁迫下各品种农艺性状呈现不同程度的变异,POD活性、MDA含量与单株产量变异幅度显著相关,可以用于评价水稻耐酸特性。综合看来,天丰优6418、深优957和跃新2号为具有较强耐酸特性水稻品种。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水稻耐酸特性,选择9个已在江西省推广的晚籼稻品种,分别在填入了水稻土和酸性红壤的水池中种植,测定了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等保护酶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等生理指标,考察了株高、产量等农艺性状。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生理指标存在差异。酸胁迫下CAT活性和MDA含量降低,SOD活性升高,POD活性无明显变化规律。MDA含量的变化与3种保护酶活性各自间均无明显关联,但可能受到它们的共同影响。酸胁迫下各品种农艺性状呈现不同程度的变异,POD活性、MDA含量与单株产量变异幅度显著相关,可以用于评价水稻耐酸特性。综合看来,天丰优6418、深优957和跃新2号为具有较强耐酸特性水稻品种。  相似文献   

6.
赵国臣  武志海  徐克章  邸玉婷  姜楠  凌凤楼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8):15481-15483,15486
[目的]为水稻优良杂交亲本选择提供依据。[方法]研究了吉林省在20世纪50和90年代育成的8个水稻品种在水稻抽穗后叶片SOD、POD、CAT和MDA含量的变化以及保护酶活性与光合速率、产量之间的关系。[结果]在抽穗后20、30d,新品种水稻叶片SOD活性和POD活性在0.05水平显著高于老品种;齐穗期和齐穗后10d,新品种水稻叶片CAT活性在0.05水平显著高于老品种,齐穗后新品种水稻叶片MDA含量均低于老品种。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灌浆期叶片SOD、POD和CAT活性与叶片光合速率呈正相关,叶片MDA含量与光合速率呈负相关。新育品种抽穗后叶片保护酶活性增强,可延缓水稻开花后叶片衰老,增强光合速率,提高结实率和产量。[结论]齐穗后叶片保护酶活性可作为水稻优良杂交亲本选择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7.
为筛选能反映不同品种小麦应对低温响应的生理指标,以周麦18、周麦21、新麦208和偃展4110 4个品种为材料,研究越冬期低温对冬小麦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胁迫温度的降低,小麦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呈先升后降变化趋势,其含量随温度变化曲线均可用三次函数方程进行拟合;叶片SOD活性呈先升后降变化趋势,叶片MDA含量持续上升,其含量随温度变化曲线可用二次函数方程进行拟合;叶片POD活性的动态变化表现出品种间差异,随温度的降低,周麦21叶片POD活性持续降低,而周麦18、新麦208和偃展4110则持续增加。在测定的6个生理指标中,脯氨酸含量和MDA含量在4个品种间变化趋势一致,可以作为反映越冬期冬小麦应对低温响应能力的抗性指标。  相似文献   

8.
为了比较研究不同诱变处理方式对紫花苜蓿诱变效果的影响。试验通过60Co-γ射线、紫外线、甲基磺酸乙酯(EMS) 3 种诱变处理对供试4 种紫花苜蓿干种子进行诱变,以当代材料为研究对象,探讨诱变处理对苜蓿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诱变处理后,3 种抗氧化酶活性以增加趋势为主。其中对SOD的影响,60Co-γ表现为促进作用,紫外线处理降低了SOD活性,EMS处理表现为低促髙抑作用;3 种诱变处理对POD和CAT的影响为60Co-γ辐射随处理剂量增加酶活性下降,紫外线处理则随着剂量增加酶活性增加,EMS处理则因品种不同而不同。诱变处理对苜蓿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和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影响随剂量及品种变化而不同,对MDA含量影响不显著。不同诱变处理显著提高了苜蓿叶片抗氧化酶活性,其中150 Gy 60Co-γ、90 min紫外线和0.4% EMS处理对苜蓿生理活性具有明显提高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不同抗性马铃薯品种接种疮痂病菌后生理特性的变化,为辅助培育马铃薯抗病品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对马铃薯抗病品种垦薯1号和感病品种荷兰15号感染疮痂病后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分析不同抗性马铃薯品种块茎感病后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多酚氧化酶(PPO)、丙二醛的变化规律。【结果】马铃薯块茎接种疮痂病菌后, POD、PPO、SOD、丙二醛含量均有所提高。其中,接种后抗病品种POD、PPO活性均显著高于感病品种。疮痂病菌侵染马铃薯块茎后SOD活性处于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的趋势,且感病品种酶含量高于抗病品种。接种疮痂病菌促进了抗、感品种中MDA含量的升高,且感病品种中MDA的含量始终高于抗病品种。【结论】不同抗性马铃薯块茎接种疮痂病菌后,块茎中POD、SOD、PPO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抗病品种块茎内POD活性和PPO活性在接种前后均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而感病品种在块茎内POD活性、PPO活性相对较低,说明块茎中POD活性和PPO活性在马铃薯品种抵抗疮痂病侵染的过程中起着积极的作用;感病品种接种前后的SOD活性均明显高于抗病品种,接种后抗、感品种均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疮痂病菌可诱导感病品种中SOD活性增加的效应更为明显。不同抗性马铃薯块茎接种疮痂病菌后,抗、感品种中MDA含量有所升高,感病品种高于抗病品种,表明感病品种细胞和生物膜被破坏的更严重。综上所述,接种疮痂病菌后,POD活性、PPO活性、SOD活性、MDA含量可作为筛选马铃薯抗疮痂病品种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抽穗期镉胁迫对不同水稻生理生化的影响。[方法]采用土培法,研究镉胁迫(镉离子浓度为0、50和100μmol/L)下4个水稻品种(盐粳7号、楚粳香1号、嘉育253、南恢511)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包括SOD、POD、CAT保护酶、丙二醛、脯氨酸、可溶性糖、叶绿素、光合速率等。[结果]4个品种SOD酶活性在镉胁迫下极不稳定,低浓度镉处理下,嘉育253和盐粳7号的SOD活性分别下降54.62%、29.60%,高浓度镉处理下分别增加47.58%、29.20%,楚粳优1号在表现为低促高浓抑的现象;在低浓度镉处理下楚粳优1号和嘉育253的POD活性下降最明显,不同品种间差异显著;高镉处理下,盐粳7号CAT活性较对照增加101.2%;盐粳7号在高浓度镉处理下脯氨酸含量与对照相比增加了74%,不同浓度之间差异显著;4个品种的MDA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盐粳7号和南恢511在低浓度镉处理下MDA含量分别下降7.4%、2.0%。随着镉浓度增加,2个品种的MDA含量与低浓相比分别增加5.0%、1.9%。镉胁迫下不同品种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总量的反应不同,总体上变化不明显。盐粳7号在高浓度镉处理下脯氨酸含量与对照相比增加了74%,不同浓度之间差异显著。[结论]该研究为生产安全无公害稻米提供技术基础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为了鉴选出对镉有较强耐受性的叶用莴苣品种,为镉毒害植物原理提供理论依据,以6种叶用莴苣品种四季、绿神、绿雅、小叶苦苣、紫雅、紫艳为供试材料,在盆栽基质试验条件下,用含有50 mg/L CdCl2·2.5H2O的营养液浇灌进行胁迫处理,探讨了在镉胁迫下不同品种叶用莴苣生理特性的变化情况.结果发现,在一定浓度Cd2+(50 mg/L)胁迫下,对镉耐受程度不同的叶用莴苣品种,在其生物量、叶绿素含量、抗氧化酶活性、丙二醛(MDA)含量、脯氨酸(Pro)含量等生理特性方面产生明显差异.在生物量方面,绿神表现最优;在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方面,紫艳表现最佳,紫雅、绿神次之;在脯氨酸含量、POD活性方面,绿雅表现最好;在SOD、CAT活性方面,紫雅表现最好;在MDA含量方面,绿神含量最少,紫雅次之,紫艳含量最多.得出结论,绿神、绿雅、紫雅叶用莴苣品种对重金属镉的抗性高于其他3种叶用莴苣品种.  相似文献   

12.
利用常规方法提取花生网斑病菌粗毒素,对无菌水、甲醇、无水乙醇、乙酸乙酯4种溶剂及其不同浓度进行筛选,筛选出20%甲醇是溶解花生网斑病菌粗毒素的最佳溶剂;并测定花生网斑病菌粗毒素在接种4种不同抗性的健康花生叶片后0~24 h内叶片的SOD活性、MDA含量和氧离子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接种粗毒素后SOD活性则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且抗性品种的SOD活性始终低于感病品种;抗性品种的MDA含量整体低于感病品种,表明抗性品种的细胞在感染后有较少的过氧化作用,即细胞损伤较少,且抗过氧化能力更强;氧离子含量无明显规律,由此可以推测,氧离子含量的变化受菌丝生长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3.
盐胁迫对不同品种甜高粱种子萌发和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引进的10个甜高粱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了NaCl模拟盐胁迫对不同品种甜高粱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NaCl胁迫对甜高粱种子发芽势、发芽率,以及幼苗的SOD、POD、CAT活性均具有显著的影响;随着NaCl胁迫浓度增加,发芽势和发芽率均逐渐下降,不同品种幼苗的SOD和CAT活性均随着盐胁迫浓度的增加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当NaCl胁迫浓度为100~150 mmol/L时,SOD和CAT的活性均最大,而POD活性变化则因品种而异。随着NaCl胁迫浓度的升高,不同品种甜高粱幼苗MDA含量也呈现上升趋势,不同盐胁迫处理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2个玉米品种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硫酸锰溶液处理下玉米种子发芽后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玉米品种间种子MDA含量差别明显,经硫酸锰溶液处理后的种子MDA含量与清水对照相比差异极显著;黄金糯1号种子经硫酸锰溶液处理后3种抗氧化酶活性均表现出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而银龙白玉糯种子则表现为持续升高趋势;经硫酸锰溶液处理后玉米种子萌发过程的抗性增强。  相似文献   

15.
以引进的10个甜高粱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了NaCl模拟盐胁迫对不同品种甜高粱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NaCl胁迫对甜高粱种子发芽势、发芽率,以及幼苗的SOD、POD、CAT活性均具有显著的影响;随着NaCl胁迫浓度增加,发芽势和发芽率均逐渐下降,不同品种幼苗的SOD和CAT活性均随着盐胁迫浓度的增加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当NaCl胁迫浓度为100150 mmol/L时,SOD和CAT的活性均最大,而POD活性变化则因品种而异。随着NaCl胁迫浓度的升高,不同品种甜高粱幼苗MDA含量也呈现上升趋势,不同盐胁迫处理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为明确甘薯与甘薯黑斑病菌的互作过程中,甘薯抗氧化酶(POD、SOD)活性及MDA含量,采用不同抗性品种薯苗,接种黑斑病菌后测定4种甘薯POD、SOD活性,以及MDA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抗性品种处理组的POD活性和MDA含量均高于对照组,MDA随时间增长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或上升趋势,抗性品种南京92感病品种烟薯252在120 h(5 d)达到最高值,分别为121.68%和125.89%。处理初期,同一时间处理的不同甘薯品种中,感病品种MDA含量的增长率明显高于抗病品种,随着抗性趋势的增强,与感病品种增长率差异越明显;POD酶活性的增长率随时间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除徐薯273在6 h达到最高值,其余品种均在24 h时的增长率最高,南京92的POD酶活性的增长率明显高于其他品种。不同甘薯品种处理后抗氧化酶SOD活性随时间推移增长率不同,南京92呈现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趋势,在6 h时的增长率最高,达到116.35%;徐薯18在1 h时的增长率最高,为89.48%,随后下降。处理72 h时,除冲绳100为正增长外,其余品种均为负增长。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不同抗性豌豆品种在接种白粉菌后相关防御系统酶活性、叶绿素质量浓度的变化,以8个不同抗性豌豆品种为试材,分析了豌豆白粉菌接种后不同时间相关SOD活性、POD活性、CAT活性、叶绿素质量浓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接种后SOD活性随着时间变化均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抗病品种的SOD的活性高于感病品种。接种后POD活性随着时间变化呈现持续上升趋势,抗病品种上升幅度高于感病品种。接种后CAT活性随着接种后时间的变化,多数品种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接种后所有品种的叶绿素质量浓度均下降,抗病品种的下降趋势小于感病品种。SOD活性、POD活性变化与品种间差异显著,POD活性、叶绿素质量浓度与豌豆品种的抗性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8.
为揭示干旱胁迫下不同棉花品种对CaCl_2响应的生理机制,以3个抗旱性不同的棉花品种豫棉19、GK20、鲁研棉28的幼苗为试验材料,采用PEG处理模拟干旱胁迫,研究CaCl_2对干旱胁迫下幼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各棉花品种不同浓度CaCl_2处理间株高差异不显著;抗旱性品种豫棉19和生产对照品种鲁研棉28在40 mmol/L CaCl_2处理后鲜质量、干质量、SPAD值、SOD和POD活性、脯氨酸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MDA含量低于其他处理;水分敏感品种GK20在20 mmol/L CaCl_2处理后鲜质量、干质量、SPAD值、SOD和POD活性、脯氨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MDA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处理。可见,一定浓度的CaCl_2能提高棉花幼苗的抗旱性,但不同棉花品种的最适CaCl_2浓度不同。  相似文献   

19.
苜蓿蓟马抗性与生理活性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通过蓟马危害不同程度后各项生理指标的综合变化与危害程度间相关分析,探讨不同苜蓿品系的抗性强弱。[方法]通过不同数量蓟马对不同抗性紫花苜蓿危害的多个有关抗性生理指标(POD、SOD、PPO、PAL、CAT活性及MDA和游离脯氨酸含量)变化的研究,来探讨各项生理指标与抗性间的关系。[结果]蓟马危害数量与苜蓿POD、SOD、PPO、PAL活性及MDA和游离脯氨酸含量成正相关,与CAT活性成负相关。高抗苜蓿品系POD、SOD、PP0、CAT活性及MDA和游离脯氨酸含量变化速率慢,PAL活性变化快,并且PPO、PAL、CAT活性水平高,而POD、SOD活性水平低。[结论]研究为紫花苜蓿抗蓟马品系鉴定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材料。  相似文献   

20.
不同叶面肥对晚稻叶片衰老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晚稻品种五优308为材料,在不同生育时期喷施3种叶面肥,对叶片生理指标和产量性状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喷施叶面肥的水稻叶片MDA含量普遍降低,3种保护酶(CAT、SOD和POD)的整体活性升高;叶面肥有助于维持水稻生育后期的叶绿素含量,并减弱剑叶和倒二叶的横向衰减,延缓衰老进程;水稻产量性状受叶面肥类型的影响较小,主要与喷施时期有关;有6个喷施处理表现出明显的增产效果,其中在齐穗期或齐穗后7 d喷施谷乐丰处理的投入产出比最高,有示范推广的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