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基于改进密切值法的乌梁素海富营养化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进密切值法引入目标差值率对初始矩阵进行规范化处理,并应用层次分析法对富营养化各评价指标的贡献程度加以确定.将改进的密切值法应用到鸟梁素海的富营养化评价中,从中分析了此方法优缺点及改进之处的必要性,同时分析了乌梁素海水质变化情况及原因.结果表明,改进密切值法应用到包含着许多不规则的影响因子及许多非线性过程的湖泊这一复杂系统的富营养化评价中,虽有其不足,但与其他评价方法结合,可以更准确反映湖泊富营养化状况,根据密切值的变化情况,推断出在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的作用下,湖内富营养化的变化过程,直至在南部一定区域内,密切值达到最大,对应该区域的水质相对也是最好.  相似文献   

2.
改进密切值法引入目标差值率对初始矩阵进行规范化处理,并应用层次分析法对富营养化各评价指标的贡献程度加以确定。将改进的密切值法应用到乌梁素海的富营养化评价中,从中分析了此方法优缺点及改进之处的必要性,同时分析了乌梁素海水质变化情况及原因。结果表明,改进密切值法应用到包含着许多不规则的影响因子及许多非线性过程的湖泊这一复杂系统的富营养化评价中,虽有其不足,但与其他评价方法结合,可以更准确反映湖泊富营养化状况,根据密切值的变化情况,推断出在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的作用下,湖内富营养化的变化过程,直至在南部一定区域内,密切值达到最大,对应该区域的水质相对也是最好。  相似文献   

3.
灌区湖泊污染主成分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在上游污染物排放特性的影响下,位于灌区内的湖泊水环境污染问题必定有其特殊性.以位于我国北方的河套灌区中的草型浅水湖泊乌梁素海为研究对象,将实测的湖泊水质监测数据与空间数据结合,采用基于因子分析的主成分方法将乌梁素海的水质参数概括为7个主成分,即:富营养化特征指标、湖泊盐化特征指标、湖泊有机物污染指标、湖泊形态特征指标、水体酸碱指标、水体藻类生物量指标、植物生长环境指标.分析讨论各主成分的科学内涵以及结合地区特征的湖泊污染机理,为灌区湖泊水体的合理利用与污染的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基于联系数的湖泊富营养化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湖泊富营养化的评价问题,依据集对分析理论,提出了用联系数来评价湖泊富营养化程度的方法。建立湖泊的水质样本与不同富营养化等级间的联系度表达式,根据水质样本各指标的实测值与各等级标准界限值的关系,确定差异度系数的取值,计算联系数,据此进行湖泊富营养化状态的综合评价。通过对5个湖泊富营养化程度的综合评价和对评价结果的比较分析,说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湖泊水体富营养化评价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参照中国湖泊富营养化评价标准,把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程度划分为6个级别,选取Chl-a、TP、TN、CODMn和SD等5个指标为评价指标,根据实测数据建立指标及指标标准相对隶属度矩阵;综合考虑指标相对隶属度与指标权重,建立环境指标综合权重矩阵;应用多级模糊模式识别模型求得样本集对模糊概念"营养化"的相对隶属度矩阵;最后利用样本的级别特征值对湖泊水体进行富营养化评价。并以东昌湖为例进行了实例计算与分析,验证了此模型的准确性和实用性。最后,为东昌湖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把湿地水体富营养化程度划分为6个级别, 其阈值参照中国湖泊富营养化评价标准。选取Chl-a、TP、TN、CODMn为评价指标,根据实测数据建立指标及指标标准相对隶属度矩阵;综合考虑指标相对隶属度与指标权重,建立环境指标综合权重矩阵;应用多级模糊模式识别模型求得样本集对模糊概念“营养化”的相对隶属度矩阵;最后利用样本的级别特征值对湿地水体进行富营养化评价。并以扎龙湿地为例进行了实例计算与分析,验证了此模型的准确性和实用性。最后,为扎龙湿地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常州是一座以机电、纺织、化工、电镀为主的加工工业城市,城市污水主要来自工业行业的点源排放,水质污染因子行业特征明显。近年来,常州市通过实施的污染物总量减排、小康达标、太湖水污染治理、清水工程、水环境专项整治等行动,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初步实现了"经济增长不增污"。以该市环境监测数据(2001-2007年)为依据,从城市主要河流和湖泊的水质现状、工业废水的治理与达标排放情况和城市生活污水的处理等方面对该市水环境质量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城市河流水质局部略显好转,总体状况仍不容乐观;石油类、工业挥发酚的污染问题已逐步上升为主要水污染问题;湖泊水质有好转现象,但富营养化仍在加剧。  相似文献   

8.
选用电气浮工艺对富营养化湖泊型原水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在进水流量为6 L/h,水温30℃,控制极板间距0.6 cm,电流强度1.2 A,电极板4组的条件下,连续运行24 h,对水体中Chl-a的平均去除率可达到89.01%。试验期间,装置运行稳定,可对富营养化湖泊型原水中藻类的去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乌梁素海沉积物有机质特征及其与富营养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乌梁素海表层沉积物12个沉积物采样点,得出泥样中的有机质含量在10.241 g•kg-1~33.911 g•kg-1之间,均值为20.928 g•kg-1,位于湖泊北部表层沉积物有机质含量较南部高,且表现出沿岸带较丰富的空间分布特征;表层沉积物总氮的含量0.519~1.510 g•kg-1为,平均值为0.86 g•kg-1。总磷含量为0.505~0.635 g•kg-1,平均值为0.546 g•kg-1;在水平方向上,有机质与总氮和总磷含量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14,0.738。表明有机质富集应是促进湖泊富营养化的重要因素,水体富营养化具有显著的内源性。  相似文献   

10.
乌梁素海地处我国北方半干旱地区,属于典型的草型浅水湖泊且富营养化程度非常严重.由于受特殊的水文气象条件与河套灌区的影响,乌梁素海水环境污染问题必定有其特殊性,于是将地质统计学的理论与方法应用到乌梁素海水质参数空间数据分析中,尝试研究乌梁素海水质参数空间分布特性.结果显示:乌梁素海水质参数的空间结构变异性是客观存在的,各水质参数都具有块金效应,对乌梁素海水质参数进行克立格插值,并进行水体富营养化评价,乌梁素海从总排干以下至湖区中下部区域为重度富营养化;其余部分为中度富营养化,能够提供更为直观的水环境信息.研究结果对乌梁素海的水环境管理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针对灌区绿色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和水环境不断恶化等问题,探究广利灌区总干渠水质及氮磷污染现状及其对灌区水环境的影响,进一步提出灌区水环境问题解决建议。【方法】于2019年6—12月,在灌区内总干渠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6个断面,进行了6次水质监测,测定水体中的总氮(TN)、总磷(TP)、CODCr和BOD5等反映水质和氮磷污染的基本指标。采用适用于我国河流水质综合评价的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和富营养化评价的对数型幂函数普适指数公式对河流水质及富营养化情况进行评价。【结果】①广利灌区86%的水体水质能满足Ⅴ类农业水域功能区的用水要求,且综合水质标识指数随时间和空间变化显著,7月66.7%水体处于劣Ⅴ类水标准,在三号闸和补源进水口取样点出现了黑臭水体。②广利灌区水体富营养化严重,灌区内水体100%处于富营养状态,富营养化评价综合指数(EI)峰值出现在7月补源进水口处(80.5),且41.6%的水体处于重富营养化状态。③TN平均质量浓度为5.30 mg/L,为地表水Ⅴ类水标准的2.65倍,TP平均质量浓度为0.156 mg/L,氮、磷比为33.97∶1,适宜藻类生长。【结论】广利灌区总体水质可满足农业功能区用水要求,但富营养化水平较高,尤其是氮污染严重,灌区内的原生态土渠和水生植物使河流具有良好的自净能力,能发挥其生态功能作用。因此,建议加强灌区内入河水体的污染控制尤其是氮磷污染的监测;同时渠道衬砌要考虑生态环境、配比生态衬砌和原生态土渠、河道搭配水生植物,进而对河水中的氮磷等污染物进行吸附,以改善灌区水环境。  相似文献   

12.
基于模糊模式识别理论的富营养化评价模型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水体富营养化及其程度属于模糊概念这一客观实际,基于模糊模式识别理论,以叶绿素a、总磷、总氮、透明度和高锰酸盐指数作为评价指标,尝试建立富营养化评价的模糊模式识别模型。并以南方某大型水库为例,按年、汛期和非汛期3个阶段开展了富营养化评价研究。评价结果表明2005-2008年年均富营养化特征值分别为2.829 0、2.717 7、2.844 9、2.535 4,汛期分别为2.913 8、2.731 4、2.971 7、2.444 7,非汛期分别为2.748 3、2.712 5、2.713 8、2.648 8。可见该水库正处于由中营养向富营养过渡阶段,实例同时也表明该方法用于水体富营养化评价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对重庆市主城区的12个备用水源(水库)进行水质调查,采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对营养指标进行富营养化评价。结果表明:2006年10月调查水库CODMn浓度范围为1.79~8.13 mg/L,TN浓度范围为0.783~4.12mg/L,TP范围为0.013~0.067 mg/L;2007年1月CODMn浓度范围0.83~7.08 mg/L,TN浓度范围为1.36~3.37 mg/L,TP范围为0.012~0.094 mg/L。备用水源中TN含量较高,均已达到富营养化水平;TP含量则较低。由于N、P比值影响,水体中藻类的生长受到P的抑制作用。2007年1月水库富营养化情况比2006年10月好,只有已建成的2座水库达到轻度富营养化;而2006年10月8座水库达到富营养化水平,其中2座已建成水库为中度富营养化,其余6座为轻度富营养化。已建成的水库富营养化程度比拟建水库富营养化程度严重。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石臼湖枢纽工程及水利调度等技术措施对湖泊富营养化状况的影响,采用基于MIKE21的富营养化模型对石臼湖富营养化状况进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同现状相比,石臼湖大部分中度富营养水体转为轻度富营养,湖区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的营养状态改善较为明显。该研究可为湖泊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5.
农田径流污染特征及模型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许多湖泊在水环境容量、水质规划及水污染控制的研究中,均发现农田径流污染对湖泊水体的富营养化影响比较大。调查资料表明,一般远离城市的湖泊,来自农田径流污染负荷能占湖泊总负荷的90%以上,即使城郊湖泊,接纳大量工业和生活污水的水域,农业径流污染负荷也常占总量的50%左右,而且径流污染受气象因素的制约,有不连续性和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6.
徐州市云龙湖不同功能区水质监测及富营养化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云龙湖东、西湖两大不同功能区为对象,研究两大不同功能区富营养状况程度,为云龙湖富营养化的合理预测、防治提供基础和理论依据。在云龙湖东、西两湖区各设3个采样点,对两大不同功能区进行了调查研究。主要测定了总氮、总磷、透明度和叶绿素物化指标。结果表明:云龙湖东、西两湖已处于富营养化状态,且西湖区要比东湖区严重。说明功能区的不同,将会对水体富营养化的程度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17.
首先通过对糯扎渡库区污染现状进行分析,指出糯扎渡库区的主要污染源及其对库区富营养化可能性的影响,同时在水动力学模型的基础上,采用Q-Ⅱ模型预测总磷在库区的沿程分布和坝前水体的各典型年逐月分布。结果表明,糯扎渡水库各典型年丰水期污染严重,尤其是坝前水域,有发生富营养化的可能。  相似文献   

18.
富营养化浅水湖泊沉积物磷释放机理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浅水湖泊沉积物中磷的释放是引起湖泊富营养化发生的重要因素,其主要归因于沉积物中有机质的富集.沉积物有机质的分解导致底层耗氧,进而导致氧化还原态磷的释放.微生物分泌的胞外碱性磷酸酶水解有机磷释放的无机磷是浮游植物磷营养的重要来源;有机质包括有机氮及有机氮分解产物无机态氨均能诱导微生物分泌碱性磷酸酶.  相似文献   

19.
农村环境污染控制系统建设不容忽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特别是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农村的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从全国情况来看,我国人多地少,土地资源的开发已接近极限,化肥、农药的施用成为提高土地产出水平的重要途径,而这种“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是面源污染最为重要的来源。由于面源污染难以有效控制,会造成湖泊等水体有害成分增加或水体的富营养化,使之失去生产和生活的使用价值,面源污染的严重性因此逐渐显现出来。目前环保部门对污染物排放只实行总量控制,而点源污染的控制失效,对解决面源污染问题的意义不大。太湖、三峡大坝库区、杭州湾等的监测资料都表明,悬浮物和大部分氮磷来源于农田径流:除了湖泊富营养化外,面源污染还造成地下水污染甚至食品污染。在我国强化工业和城市生活污水治理的同时,面源污染的控制也应积极开展和加强,否则水体污染不会得到根本性的好转。  相似文献   

20.
底泥环保疏浚新生表层对磷的吸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底泥环保疏浚是控制湖泊富营养化的重要措施,然而,对于底泥环保疏浚的效果却存在着较大的争论, 底泥环保疏浚是以去除底泥表层富含营养元素为目的的湖泊治理措施,底泥环保疏浚后,底泥新生层对磷的吸附特征在评价环保疏浚效果时具有重要的意义。以南京玄武湖为例,实验模拟了不同深度疏浚底泥新生表层对磷的等温吸附变化过程,以期为控制湖泊内源污染、防治湖泊富营养化提供科学依据,从而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以及生态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