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野外调查结合收集资料的方法,在建立岷江上游干旱河谷荒坡野生维管植物名录的基础上,对该地区野生维管植物区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岷江上游干旱河谷荒坡共有野生维管植物14科17属20种;②科的世界分布类型占优势,优势科及表征科不明显,单种科占优势;③区系地理成分以温带分布型为主,其中:在科级水平上,温带分布型科共有3科,占到总科数(不含世界广布科)的75%;在属级水平上,温带性质分布型的属有9属,占总属数(不含世界广布属)的69.23%;④岷江上游干旱河谷荒坡植物区系与其他地区联系广泛,尤其是与古南大陆植物区系和横断山区其他干旱河谷的植物区系联系密切。  相似文献   

2.
大杏扁     
大杏扁大杏扁(PrunusarmenicanaLinn.)属蔷薇科杏属落叶乔木果树,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华北和西北,垂直分布在海拔800~1200m之间,但以1000m以下生长良好。试验表明,大杏扁是绿化荒山荒坡及开发山区土地资源的先锋树种之一,宜在我国...  相似文献   

3.
四姑娘山具有丰富的野生杜鹃花资源。2017—2018年,通过野外实地调查及采集标本、照片收集,考察了四姑娘山自然保护区野生杜鹃花资源。结果显示:共发现野生杜鹃花22种,分属于杜鹃亚属和常绿杜鹃亚属2个亚属和三花杜鹃亚组、高山杜鹃亚组、髯花杜鹃组、云锦杜鹃亚组和大理杜鹃亚组5个亚组,其物种种群数量大,花色娇艳。对这些杜鹃属植物进行形态特征描述,编制了分种检索表。该保护区是野生杜鹃花极佳观赏景点,为四姑娘山景观旅游增添花的诱惑。  相似文献   

4.
竹鼠全称竹老鼠,又名:芒鼠、竹溜等,属哺乳纲—啮齿目-竹鼠属。因主要以竹子的根、叶、茎为食而得名,是珍贵的野生物种。由于其肉质细腻、营养丰富,富含多种微量矿物质元素及氨基酸,营养价值可与牛肉、虾等媲美。因此,这些年的市场需求不断增加,单靠野生捕捉显然已满足不了市场需求。基于此,从饲养环境、饲料管理、疾病防治等方面对竹鼠的养殖技术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5.
正义马市位于河南省西部,是沿黄河经济带和豫晋陕黄河金三角经济协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义马历史文化悠久,境内名胜古迹众多,著名的有被列入全国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北魏时期的鸿庆寺石窟和项羽坑杀20万秦卒的楚坑、慈禧行宫、仰韶文化遗址、龙山文化遗址等8处;近年考古发现的义马银杏化石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银杏化石,距今已有1.8亿年。义马属浅山丘陵区,沟壑纵横;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分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由于金柑商业种植品种单一导致种植效益降低,种植面积不断萎缩,而且随着黄龙病等病害的爆发导致野生金柑属资源分布面积不断缩小。在我国湖南、福建、广西等省份已开展过对金柑属野生的资源收集工作,但尚未考虑气候对其分布的影响。因此,亟需了解金柑气候适宜分布区,为其种质资源的收集和保护提供基础。本研究运用最大熵模型(MaxEnt)和地理信息系统(ArcGIS 10.3),结合金柑属(Fortunella)植物的实际分布数据和18个影响分布的气候因子,对金柑属6个种的潜在气候适宜区进行预测,并利用刀切法(Jackknife test)筛选主导气候因子。结果表明,金柑属潜在气候适宜区范围主要分布于大别山—大巴山以南地区,山金柑(F. hindsii)、罗浮金柑(F. margarita)、罗纹金柑(F. japonica)、长叶金柑(F. polyandra)、金弹(F. crassifolia)和长寿金柑(F. obovata)的最适宜区面积为354 000 km~2、276 100 km~2、495 800 km~2、613 600 km~2、474 400 km~2和663 403 km~2;除长叶金柑外,其他5个种的气候最适宜区主要分布于湖南、江西、广西、福建、浙江、广东6个省份;长寿金柑的最适宜区除上述各省份外还包括重庆;长叶金柑的气候最适宜区包括重庆、广西、广东、海南、云南南部地区。金柑属实际分布点均在预测图中的最适宜区域内,说明预测结果与实际分布情况高度一致。金柑属6个种适宜区预测模型的曲线下面积(AUC)值均大于0.9,表明本研究预测分布范围精确度高,可作为金柑属野生资源的区域调查及保护、优良品种推广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硅酸钠处理对杏品质和风味物质的影响(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硅酸盐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物质,已被广泛用于果蔬等采后病害的控制,为了研究其处理对园艺产品品质的影响,该文以兰州“大接杏”(Armeniaca vulgaris Lam. cv. Lanzhou Dajie)为试验对象,在室温(22±2℃)下使用硅酸钠(10 mmol/L)化学诱抗处理,探讨硅酸盐对杏果实品质,特别是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硅酸钠处理可延缓果实硬度的下降和腐烂率的升高,在贮藏结束后,其分别是对照组的1.95倍和58%。并能够减少贮藏过程中可滴定酸、可溶性固形物及Vc含量的下降,但对果实总糖含量的影响不显著。采用固相微萃取(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的方法分离鉴定了“大接杏”果实的香气成分,共分离鉴定出超过100多种挥发性成分。硅酸钠处理样挥发性物质的释放总量低于对照。同时,处理后的杏果还表现出醛类物质、萜类物质和β-紫罗兰酮的释放增大和酯类物质的释放减少的现象。与对照相比,该处理能够更好地保持杏果实良好的品质,是一种可行的杏果保鲜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8.
木兰科植物在植物系统分类学上具有重要地位,也是北半球亚热带森林的重要组成树种,主要集中分布于我国西南部和南部.系统研究四川省野生木兰科植物的形态特性、地理分布特点及其利用价值,结果表明:四川省野生木兰科植物资源丰富,有5属24种1变种,分布在盆周山地、川西南和川西高山狭谷的东南部,主要分布于川西高山狭谷的东南部,处于现代木兰科的分布、分化和起源中心的边缘;四川野生木兰科中,乔木树种23种,灌木2种;常绿成分13种,落叶成分12种.花色包括红色、淡红色、紫红色、紫色、黄色、淡黄色、黄绿色、白色和乳白色等,有些种类的花具有极浓烈香味,叶形奇异,果实独特,树形优美;乔木的干形好、材质优良、较速生.这些珍贵树种,在科研、园林绿化、林业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鲜杏单体排序间隔输送装置的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中国杏重要产区的新疆鲜杏加工技术落后、因不能及时加工而造成大量损失、成为杏产业发展瓶颈的实际问题,结合新疆杏加工主导产品的杏干加工过程中鲜杏切瓣、去核关键环节,依据农机农艺结合的观点和综合研究方法,在典型品种鲜杏的物理机械特性研究基础上,提出了杏单体间隔排序输送原理,研制出鲜杏自动定向切分去核机配套的单体排序输送装置;该装置采用移动并自转的鞍形辊作为单体有序输送机构、多角凸轮式摆动布料器实现鲜杏单层喂入机构和星形卸果轮式单体卸果机构等,从机械的原理上实现了鲜杏单个排序输送并单个有序卸料的功能;以黄赛买提杏和红赛买提杏为试验材料,以杏单果率和空穴率为试验指标,鞍形辊自转转速、布料板摆动频率和输送速度为试验因素,对样机性能进行正交试验和参数优化,结果表明,鲜杏单果排序率达到91.4%,空穴率1.4%,鲜杏单体排序输送工作效率1 200 kg/h。研究结果对进一步深入研发鲜杏单体排序输送装置,实现鲜杏自动定向切分去核机械化作业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探索大白杏采后的保鲜方法,有效延长大白杏的保鲜期,本试验以北京大白杏为原料,分别以壳聚糖、魔芋精粉、壳聚糖与魔芋精粉按1∶3配比的复合涂膜剂为涂膜材料,研究了4℃冷藏条件下大白杏的腐烂率、失重率、呼吸强度、Vc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硬度等的变化。结果表明,壳聚糖和壳聚糖∶魔芋精粉=1∶3复合涂膜剂可有效降低大白杏的腐烂率、失重率和呼吸强度,达到延长保鲜期的目的;魔芋精粉和壳聚糖∶魔芋精粉=1∶3复合涂膜剂对抑制可滴定酸含量降低及果实硬度下降有明显的效果。综合各因素考虑,壳聚糖∶魔芋精粉=1∶3复合涂膜剂对大白杏的保鲜效果最优。本研究为延长大白杏的保鲜期、延缓贮藏过程中大白杏品质的降低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贵州省都匀市城区蝶类蜜源植物对蝶类分布与种群关系的影响,于2019年4月至2020年1月对蜜源植物与蝴蝶进行了观察记录。共记录到3 740只蝴蝶,隶属于11科72属116种;蜜源植物63种,隶属于28科56属。其中,都匀市人工种植蜜源植物29种,隶属11科24属;野生蜜源植物34种,隶属17科32属。结果表明,贵州省都匀市城区蝶类主要蜜源农作物有萝卜、油菜和橘,主要野生蜜源植物有白车轴草、秋英、万寿菊、黄鹌菜、忍冬、火棘和乌敛莓等。蝴蝶取食的蜜源植物在菊科、豆科和十字花科占了很大比例,即菊科20.63%、豆科14.29%和十字花科6.35%。观测发现,植物种类丰富的地方蝶类物种数也多,表明不同生境下蜜源植物的时空分布影响蝶类时空分布,当地可合理开发利用蝶类及蜜源植物。  相似文献   

12.
新疆北疆早春开花的杏树常受倒春寒危害而减产甚至绝产,为解决这一问题,开展了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延迟杏树花期和提高着果率方面的效力研究。于秋季对树上干杏喷施赤霉素(GA_3)、脱落酸(ABA)、细胞分裂素(6-BA)、萘乙酸(NAA)4种植物生长调节剂,观察测定树上干杏花期、完全花比率和着果率。研究表明:秋季喷施ABA、GA_3可显著推迟初花期,提高树上干杏的着果率;6-BA、NAA显著降低了树上干杏的着果率;4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完全花比率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潮查自然保护区维管植物区系及植被类型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群落调查方法,对潮查自然保护区维管植物科属的组成和植被类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潮查自然保护区共有野生维管植物72科204属352种,其中种子植物61科190属334种,分别占总科数、总属数和总种数的84.72%、93.14%和94.89%;植物种类相对丰富,植物区系成分多样,以北温带成分为主;在植被和群落类型上,共有4种植被类型、9个群系、19个群丛,在较小的范围内聚集了大兴安岭北部山区大部分植被和群落类型,具有典型的地域特征。  相似文献   

14.
云南省野生食用菌气候生境特征与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云南省地处低纬,属高原山区。受地理和季风气候的共同影响,境内光热资源丰富、气候立体、干湿分明、雨热同季,为野生食用菌生长提供了优质的气候生境。为揭示云南省野生食用菌气候生境特征及其与全国部分野生食用菌产地间的气候生境差异,选取了云南省125个县及全国部分野生食用菌产地(5—10月)的气温、地温、降水、日照、湿度和海拔高度,进行多因子影响的主成分分析、干燥度计算和单个气象因子分析,最后在arcgis平台上做IDW插值。结果得出:云南省野生食用菌菌丝体向子实体过渡初期光、热量充足,干湿转换明显,子实体收获期长,收获盛期热量和降水适中,且变幅小,昼夜温差大。晴雨交错的野生食用菌气候生境特征惟云南独有,并可大致划分为滇中以北高海拔冷凉气候生境区、滇中及周边中海拔温暖气候大宗菌类生境区和滇南温热气候生境区;其中滇中楚雄州为中心向东西延伸的同纬度、同海拔地带的5月、6月、7—9月的平均气温为20℃、21℃、20℃,降水量为80 mm、150 mm、480 mm,相对湿度为67%、77%、83%,日照时数为220 h、160 h、380 h,与野生食用菌最适宜气温、降水和空气湿度条件一致,是云南省野生食用菌大宗品种丰富区和产量最高区。  相似文献   

15.
攀西地区胡颓子属植物资源及其开发利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强  涂勇  姚昕  刘建林 《南方农业》2012,(10):66-69
胡颓子属(Elaeagnus L.)植物是攀西地区数量多、分布广的野生水果及药用植物资源之一。根据调查研究,发现该属植物资源共有11种1亚种1变种,本文记录其地理分布,并编制分种检索表,简述了其利用价值、资源开发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开发利用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广西百色市野生苏铁植物资源及其保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广西百色市野生苏铁资源进行调查与统计,结果表明,该市有野生苏铁属植物14种,分布面积达36840hm^2,株数达384500株,全市12个县(区)均分布有野生苏铁属植物;在剖析野生苏铁资源保护中存在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保育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缙云山野生观赏植物资源及其园林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重庆缙云山自然保护区范围内常见的野生观赏植物资源进行了调查,统计表明保护区内有62科127属182种野生观赏植物,其中以百合科、豆科、菊科和蔷薇科植物为主。根据资源的现状和特点,划分其生长类型,并介绍园林应用方式及开发利用建议。  相似文献   

18.
水土保持专家郑新民先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祁连山野生花卉资源的种类、分步、长生环境等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发现祁连山野生花卉植物共34科,80属,103种。并对野生花卉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为防止杏扁花和幼果遭遇春季低温和晚霜的危害,以杏扁品种一窝蜂和优一为试料,研究不同浓度的外源激素ABA和GA3对其花和幼果抗寒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窝蜂和优一花芽膨大期喷施不同浓度的ABA,可不同程度地降低其花和幼果中MDA含量,提高SOD、POD活性,提高可溶性蛋白质和可溶性糖的含量。与CK相比,喷施20mg·L-1ABA的效果最佳,其中,一窝蜂花中MDA的含量降低了32.03%,SOD、POD活性分别提高了8.30%和17.41%,可溶性糖的含量提高了15.01%;优一幼果中MDA的含量降低了31.23%,SOD、POD活性分别提高了22.98%和16.74%,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提高了36.72%。在一窝蜂花芽膨大期喷施不同浓度的GA3,可以降低其花和幼果中MDA含量,但与CK相比未达到差异显著水平,未提高其花和幼果中SOD、POD活性,对可溶性蛋白质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也不大。因此,喷施ABA可以调节杏扁品种一窝蜂和优一的生理生化反应,提高其花和幼果的抗寒性,而通过喷施GA3来提高一窝蜂花和幼果抗寒性的效果不明显。综上可知,在杏扁花芽膨大期喷施20mg·L-1ABA,可预防其花和幼果遭遇春季低温和晚霜的危害。本研究对杏扁花和幼果期有效防寒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对若尔盖野生地榆的实生代在成都地区的生物学、生态学表现进行观察,同时与原产地野生地榆的生长状况作比较,发现其在成都地区比原产地生长周期长、花期长、植株高。可广泛应用于园林绿化中。简介了其田间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