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2005年,环渤海地区较大面积发生水稻红苗病.对发病田的大量现场调查发现,大多数田块的发病症状属于根中毒型赤枯病,少数田块属于缺锌、缺钾型赤枯病,个别田块是由于稻水象甲危害造成.诱发赤枯病的因素很多,但主要是低温缺氧造成的.其防治措施主要有改进耕作技术、改革水层管理和科学施肥等.  相似文献   

2.
2005年,环渤海地区较大面积发生水稻红苗病。对发病田的大量现场调查发现,大多数田块的发病症状属于根中毒型赤枯病,少数田块属于缺锌、缺钾型赤枯病,个别田块是由于稻水象甲危害造成。诱发赤枯病的因素很多,但主要是低温缺氧造成的。其防治措施主要有改进耕作技术、改革水层管理和科学施肥等。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生理性立枯病、缺钾型赤枯病、缺磷型赤枯病、根部中毒型赤枯病和缺锌缩苗病等水稻生理性病害的发生条件、原因和症状识别,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以减少由于生理障碍的存在给水稻生长发育带来的影响以及避免加重其它非生理性病害的发生,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4.
针对盘锦地区水稻赤枯病发生情况,对其病害进行研究。介绍了盘锦地区水稻赤枯病的发生时期、症状和发病原因,并从合理施肥、预防根部中毒、选用抗病品种、采取壮秧早播、浅水灌溉等技术措施方面提出了行之有效的预防与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5.
水稻赤枯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盘锦地区水稻赤枯病发生情况,对其病害进行研究。介绍了盘锦地区水稻赤枯病的发生时期、症状和发病原因,并从合理施肥、预防根部中毒、选用抗病品种、采取壮秧早播、浅水灌溉等技术措施方面提出了行之有效的预防与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2007年无棣县植棉3180 hm2.尽管出苗齐全,前期长势好,但由于受病害、虫害、阴雨、寡照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全县棉花平均减产11.8%.主要原因是枯黄萎病发生重,发病面积达2066.7 hm2,占总面积的65%.其中,26%的病田病株率为6%;27%的病田病株率为28%;12%的病田病株率为51%,防治效果不显著,对棉花产量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7.
茶树病害,根据不完整的统计我国约100余种,常见的病害约50余种,其中发生较多较普遍的约30余种,如危害叶部的病害有茶芽枯病、茶云纹叶枯病、茶轮斑病、茶心枯病、茶炭疽病、茶赤叶斑病、茶赤叶枯病,茶褐色叶斑病、茶灰斑病、茶藻斑病等。在茶树生长茂密,湿度较大的茶园中  相似文献   

8.
<正> 水稻赤枯病是一种生理病害,各稻区均有发生。据了解,今年盘锦少数地区有发生。为此,有必要介绍一下该病的知识: 症状水稻赤枯病有三种类型,一是缺钾型:叶片发病初呈现锈色小斑点至暗褐色斑点,以后发展成红褐色、深褐色大小不等的病斑,或成不规则条纹状,发病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立(黄)枯病、恶苗病、细菌性褐斑病、烤苗等水稻苗期病害的发生条件、发病症状及防治方法等,总结了稻瘟病、赤枯病、白叶枯病、稻曲病等水稻本田病害与潜叶蝇、负泥虫、稻水象甲、二化螟、粘虫等水稻本田虫害的发生、危害及防治。加强水稻生产管理,正确防治水稻病虫害,是保证水稻品质、提高产量的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10.
氯化苦铲除零星病田棉枯黄萎病菌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各棉区棉枯、黄萎病发展迅速。一般在棉田初发病株的地方,往往成为日后的发病中心,由此扩散蔓延,由零星病田发展为重病田。当前零星病田在全国还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而病田面积的扩大,主要是零星病田的增多。零星病田土壤中菌量积累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