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改善高山烟区白肋烟晾制易发生棚烂和霉变现象,提高白肋烟的晾制质量。【方法】对简易拱形晾晒棚、简易拱形增温晾晒棚、“89 式”增温晾房、“89 式”标准晾房(CK)4 种晾制模式进行晾制对照试验。【结果】简易拱形晾晒棚和简易拱形增温晾晒棚对晾房内的平均温湿度控制效果优于“89 式”增温晾房和“89 式”标准晾房;简易拱形增温晾晒棚产生的经济效益最高,产量较对照提高 12.35 %、产值增加8433.90 元 /hm2、上中等烟率较对照提高 7.82 %、烟叶霉变率降低至 4.09 %,简易拱形晾晒棚产生的经济效益次之,且能将烟叶霉变率控制在 4.17 %。【结论】综合比较 4 种晾制模式产生的经济效益和成本投入,简易拱形晾晒棚和简易拱形增温晾晒棚模式更符合高山烟区白肋烟持续性发展和晾制要求。  相似文献   

2.
顶棚温湿度调节晾房对马里兰烟晾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里兰烟对晾制温湿度环境条件要求较苛刻,不适宜的环境条件易造成含青烟或霉烂烟,严重影响烟叶质量。因此,对马里兰烟调制设施和晾制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顶棚温湿度调节晾房较水泥瓦等上盖标准晾房日间温度高1~2℃,晾房内相对湿度低5%~10%,且保温保湿时间较长,有利于马里兰烟凋萎变色,烟叶晾制质量较好;其结合两段式干筋棚分片上绳晾制技术效果更佳,可以有效减少烟叶含青和霉烂现象,提高上中等烟比例10%左右。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白肋烟烟区在晾制环节由于低温高湿经常出现的棚烂现象,建造密集型晾房,在晾房一侧修建加热系统,通过对晾房内温湿度控制,能彻底解决晾烟霉烂问题。应用结果,密集型晾烟房能提高白肋烟调制水平,烟叶上中等烟比例增加11.3百分点,产量增加10.4%,均价提高2.2元·kg-1,经济效益提高11 071.9元·hm-2,每座晾烟房每年净增效益1 054.38元。  相似文献   

4.
通过比较新型白肋烟晾制干筋辅助加温设施(干烟房)与"89"式标准晾房中进行白肋烟干筋处理对白肋烟产量、质量及效益的影响,研究干烟房的干筋效果。结果表明,干烟房可有效控制干筋期的温湿度,减少了因干筋期低温高湿引起的烟叶霉烂现象,与"89"式标准晾房处理相比,平均减少晾房占地面积15 m2,白肋烟干筋时间缩短20.1 d,白肋烟产量提高14.2%,产值增加469.25元/667 m2,收入增加516.84元/667 m2,平纯收入增加263.26元/667 m2,烟叶均价增加1.26元/kg,上等烟比例增加3.96个百分点,中等烟比例增加1.6个百分点,中部烟叶评析得分增加2.5分,上部烟叶评析得分增加1分。干烟房干筋可以提高白肋烟的产量和质量,缩短晾制时间,大幅度减少晾棚占地面积,有利于白肋烟生产的规模化经营及推进白肋烟产区现代烟草农业建设。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中高海拔烟区白肋烟在晾制环节存在的烂烟等突出问题,通过在白肋烟晾房内安装排风扇进行排湿,研究其对晾房内温湿度和白肋烟晾制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晾制过程中设施调控使烟叶晾制时间缩短4~6 d,晾房内温湿度处于较适宜的范围,烂烟率分别比CK降低了7.25和11.36个百分点,烟叶上中等烟比例提高了10.44个百分点,产值增加了5888.39元/hm2。  相似文献   

6.
不同晾房白肋烟晾制过程中生物碱和总氮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5种晾房(竹笆涂泥晾房、美式全板晾房、黒膜夹草晾房、全黑膜晾房、黒膜推杆晾棚)和2种采收方式(半整株采收和摘叶采收)研究了白肋烟晾制过程中生物碱、总氮含量及氮碱比的变化。在烟叶晾制过程中,烟碱和总生物碱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降烟碱、假木贼碱和新烟草碱变化相对较小。竹笆涂泥、美式全板、黒膜夹草3种方式烟碱含量的下降幅度相对较大,中部叶和上部叶下降幅度分别为17.6%~27.6%和16.5%~19.7%,晾制后烟叶生物碱含量和氮碱比较为适宜;而黑膜推竿晾制和全黑膜晾房的烟叶烟碱含量降低幅度较小,氮碱比偏小。摘叶采收烟叶烟碱含量较高,氮碱比较小,且在晾制过程中含量下降幅度较小,这与其失水干燥较快,调制过程较短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马里兰烟晾制方式的最佳组合。[方法]采用双因素单重复设计研究了不同晾制处理对马里兰烟晾制质量的影响。f结果]处理⑩的马里兰烟产量最高。麦庄村和万里村保温晾房晾制的马里兰烟产量分别比标准晾房晾制提高了7.7%和7.5%。处理⑧的马里兰烟产值最高。麦庄村和万里村保温晾房晾制的马里兰烟产值分别比标准晾房晾制提高了10.8%和12.5%。保温晾屠晾制的中、上部烟叶的质量高于标准晾房晾制的烟叶。标准晾房晾制的上部二级烟叶的烟碱含量低于4%,保温晾房晾制的上部二级烟叶的烟碱含量为4%~5%。保温晾房晾制烟叶的总氮含量和钾含量略高于标准晾房晾制的烟叶。[结论]前期保温晾房晾制+后期两段式干筋棚晾制的晾制组合的马里兰烟产质量最佳,  相似文献   

8.
不同湿度条件下白肋烟晾制期间烟叶水分的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自然条件和人工调控条件下,不同湿度处理的晾房中白肋烟叶片晾制期间总水含量和自由水含量的变化趋势,以探讨人工调控的条件下白肋烟晾制的合适湿度。结果表明:人工调控条件下,3个不同湿度处理的晾房中叶片总水含量在晾制开始的前2周有一个快速下降的过程,然后维持在较低的水平,并维持到晾制结束。晾制前期的湿度对总水含量变化的影响显著,高湿对叶片失水有缓冲作用,在第1周内含水量下降不明显,低湿则加速叶片脱水。晾制开始时,烟株上部叶片含水量最高,中部叶片次之,下部叶片最低,但晾制结束时各部位叶片含水量相近。与人工调控的晾房相比,自然条件下各湿度处理叶片总水含量的变化相对缓慢。对于白肋烟叶片自由水含量,不同条件下晾制期间均呈明显的下降趋势。低湿处理的晾房中下降速度最快,中湿处理次之,高湿处理的晾房中下降速度最慢。中湿晾制条件有利于优质白肋烟的形成。  相似文献   

9.
马里兰烟对晾制温湿度环境条件和晾制技术要求较高,不适宜的环境条件和不适当的晾制方法均易造成含青烟或霉烂烟,使烟叶质量降低。通过改进马里兰烟晾制设施和晾制技术初步探究表明,采用保温式晾房并结合两段式晾制技术,有利于调控马里兰烟叶的凋萎、变黄、定色与干筋过程,有效减少烟叶含青和霉烂现象,提高烟叶晾制质量。晾制设施与晾制技术方法是影响马里兰烟晾制质量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0.
 在相同栽培条件下,采收白肋烟TN86成熟烟叶,放于不同的晾房(简易晾房和住房式晾房)中进行自然调制。对自然调制好的烟叶进行不同部位取样,参照BURTON等方法测定TSNA含量水平,探索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空气相对干燥的年份,住房式晾房的所有部位的样品TSNA水平都高于简易晾房相应部位的TSNA水平,不同部位之间的TSNA水平两个晾房表现出同一变化趋势:中部最高、下部次之,上部最低。不同部位TSNA含量的平均值住房式晾房为1.91μg/g,简易晾房为1.30μg/g,住房式晾房TSNA含量比简易晾房高46.8%,简易晾房更有利于降低烟叶中TSNA含量;在白肋烟中的TSNA,NNN含量最多。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2种由烤烟普通烤房改建而成的密集烤房及其应用效果。与原普通烤房相比,普改密烤房内温湿度更加均匀、排湿可控性增强、烟叶品质和经济效益提高、烤烟劳动强度和用工量减少等。烟叶与热源并列设置的普改密烤房,装烟量可增加1倍,改建成本3 000元左右;烟叶与热源上下设置的普改密烤房,装烟量可增加60%,改建成本仅1 000元左右。使用普改密烤房只需单项电源,供热系统材料成本低廉、取材方便。  相似文献   

12.
太阳能-电热泵技术在烟叶烤房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宜昌市兴山县烟区进行电能热泵加热为主,辅以太阳能加热、热风循环、温湿度自控的烟叶烘烤研究。空房测试表明,太阳能-电热泵烤房空房下烤房温度较均匀,能够满足烘烤需要,建成的烤房可烤烟480~520杆,烤后橘黄烟比例增加;通过8烤次的烟叶烘烤,该烤房比当地其他类型烤房能耗更低,在海拔800m左右时,干烟平均用电能耗为2.68(kW·h)/kg,比当地其他密集式烤房节省成本0.67~0.83元/kg,烘烤成本节省35%左右;气候统计表明,烘烤期间平均气温、最高温度、日照时间与该烤房的单位耗电量表现为负相关,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864、0.829和0.911。结合兴山气候实际及烤房能源方式,在兴山县中山烟区,太阳能-电热泵烤房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普通烤房密集化改造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研究普通烤房密集化改造后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普通烤房分别改造成气流上升式密集烤房和气流下降式密集烤房,分析改造后密集烤房烘烤烟叶的成本及烘烤质量。[结果]改造后的密集烤房操作简便,烤烟安全性能较好;炕内上下和前后温差为2℃左右,湿差为0.5℃左右,均低于普通烤房,烘烤时间比普通烤房缩短5 h以上;烤出的烟叶色泽鲜亮,且避免了烟叶挂灰、烤黑等现象。与普通烤房相比,改造后密集烤房的装烟竿数增加37.5%,编烟数量增加67%,烤出的28炕烟叶的上等烟提高11.25个百分点,均价提高1.48元/kg,收益增加4 065元/hm2。[结论]改造后的密集烤房可提高烟叶烘烤质量,增加烟农收入,应推广普通烤房密集化改造。  相似文献   

14.
烤烟新式烤房研究Ⅰ.微电热密集烤房的研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为改善烤烟生产设备,提高烤烟质量,用微电热技术研制了新式密集烤房,烘烤试验结果表明:新式烤房装烟叶密度大,为气流上升式烤房(对照)的2.4倍,热效率高,操作方便,提高了烟叶烘烤质量,烤后烟叶色泽鲜明,弹性好,油分足,上等烟比例是对照的2.8倍,并且改善了劳动环境,减轻了劳动强度。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在甘肃天祝种羊场两幢产羔母羊舍(新舍与旧舍),进行了为期四个月(11—2月)的观测。并分别对舍内温度、湿度、风速、墙壁温度、畜床土壤温度的变化及舍内空气中二氧化碳和氨的含量,进行了比较分析。由于新建羊舍,注意了建筑材料、羊舍结构、形式和施工质量,所以在一般寒冷气候条件下,保温性能较好,表现出新舍的优越性。使当年羔羊成活率达到92%,繁殖成活率达到68.9%的好成绩。  相似文献   

16.
高明远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2):5668-5669
为了实现烟叶初烤房群温度和湿度的网络化管理,设计了以PC机为上位机,单片机为下位机,PS485为网络总线的网络型烟叶初烤温度控制器。下位机实现对烟叶烘房温度和湿度的自动控制,上位机通过串行口对下位机进行远程控制,并实现数据和图形的打印,曲线图报表,曲线保存等功能。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强制通风条件下密集烘烤过程中烤房内部温度、湿度和风速.结果表明,强制通风条件下,烤房内部温湿度更加均衡,平面温度在可控范围,烟叶变黄、失水差异不大;层间平均温差≤1.5℃,54℃以前纵面干球温度呈上高下低趋势,纵面湿球温度呈中间高上下低趋势.平面湿球温度比较稳定,变化幅度小于干球温度,利于烟叶内部化学物质的转化....  相似文献   

18.
基于响应面法的仔猪配奶罐搅拌器数值模拟与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究仔猪配奶罐中搅拌器参数对奶水搅拌效果的影响,设计了一种双层桨叶仔猪配奶罐,采用CFD数值模拟与响应面分析相结合方法,以转速、层间距、桨叶角度和离底距离为优化参数,以搅拌功率、混合时间和平均温升速率为响应指标,设计四因素三水平正交仿真试验,建立响应指标的回归模型,得到双层桨叶搅拌器的最优参数值。结果显示:转速和桨叶角度对搅拌功率的影响极显著,转速、层间距、桨叶角度和离底距离对混合时间影响极显著,转速对平均温升速率影响极显著,层间距和桨叶角度对平均温升速率影响显著,其中转速对搅拌器性能影响最大;响应面回归模型具有较好的拟合性,通过响应面回归模型得到最优的参数组合为转速80 r/min、层间距170 mm、桨叶角度30°、离底距离100 mm。与优化前相比,搅拌功率减小27.08%,混合时间减小70.15%,平均温升速率提升9.57%,且湍流动能云图分布和温度云图分布明显优于初选模型。  相似文献   

19.
多雨烟区倚靠式散叶装烟烘烤工艺对烟叶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适合江西省多雨生态条件下的散叶烘烤技术,通过对气流下降式密集烤房进行改造,在原插签散叶装烤采用竹片分风板和单根固定方杆的基础上,优化改进制作金属网状分风板和H形可折叠方杆,进行倚靠式散叶堆积装烟,并进行烘烤工艺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倚靠式散叶堆积装烟时向隔墙方向倾斜约15°散堆烟叶,合理控制装烟密度,干烟下烤量可提高50.99%~62.88%,降低装烟下烤人工成本43.15%~46.84%;除下部叶外,散叶烘烤中部和上部烟叶相比挂竿均价提高0.18~4.92元·kg-1,感官质量提高0.2~3.9分;降低变黄期中温层烟叶变黄程度10%~20%,降低干筋期最高干筋温度2~3 ℃,可实现烟叶有序向隔墙方向倒伏,烟叶能顺利出烤,烤后烟叶皱缩明显,结构、油分、色度等外观质量明显改善,减轻低温区烟叶烤薄现象和上层烟叶枯焦气,有效改善散叶烘烤中存在的主脉及两侧颜色较深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