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仔猪白痢病是仔猪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主要是由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所以又叫大肠杆菌病。多发于冬春季节,发生于30日龄以内的仔猪,以10~20日龄的哺乳仔猪发生较多。得病的仔猪主要是下痢(拉稀)。一般全窝或半窝以上的小猪同时拉稀,粪便象浆糊一样,开始是黄色,以后变灰白色或黄绿色。到后来就变成纯白色,并有特异腥臭气味。体温一般不高,精神尚好,到处跑动,有食欲。如不及时治疗,病情加重,可见打冷战,没精神,腰背弓起,被毛散乱,不爱吃食,口干,喜欢钻进垫草里,两条后腿和肛门周围沾满稀便等病状。得病的猪逐…  相似文献   

2.
仔猪白痢主由有大肠杆菌引起,是哺乳仔猪常发的一种急性传染性疾病。多发于10~20日龄的哺乳仔猪。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春秋季节发病最多。患病仔猪以排乳白色或灰白色浆糊状腥臭粪便为主要特征。体温一般不高,精神尚好有食欲,如不及时采取处治措施,下痢会逐渐加剧,食欲减少乃至废绝,严重者会呼吸困难,导致死亡。(一)发病原因1.气候因素。天气骤变、阴雨潮湿、冷热不定。  相似文献   

3.
仔猪水肿病是溶血性大肠杆菌引起的断奶仔猪的肠毒血症,是一种急性散发性传染病。最近两年,我市发病率很高,死亡率也很高,给养殖户带来严重损失。1流行特点本病主要发生于断奶仔猪,春秋产仔季节后多发。在仔猪群中,部分仔猪突然发病、迅速死亡。发病无规律性。经过临床调查,一般仔猪中,体格健壮、营养良好的多发生水肿。在哺乳期间发生过黄白痢的仔猪或正发生严重腹泻的猪,一般不发生水肿。发病仔猪一般15~30kg左右,个别40kg以上的猪也有发生。2症状急性的常见不到明显症状就突然死亡。发病慢的病猪表现精神沉郁,食欲减…  相似文献   

4.
于先觉 《蜜蜂杂志》2012,32(5):43-43
仔猪白痢病又叫迟发性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性疾病。该病的主要症状为下痢。粪便灰白色,混有黏液,呈糊状并含有气泡,有特殊的腥味。在肛门及尾上粘有粪便,一般仔猪体温无变化,病仔猪吃奶减少或不食,脱水消瘦,被毛蓬松、无光泽。如果大肠杆菌进入血液时,体温升高,怕冷,精神沉郁,食物减  相似文献   

5.
仔猪水肿病是断奶后仔猪的一种多发病,常呈散发、传染性不明显,但通常同一窝仔猪中营养良好,生长较快的仔猪首先发病,然后波及到全窝。该病常常与喂精料过多、饲料单纯、突然更换饲料、缺乏维生素和缺硒等微量元素有关。1.临床病状。突然发病,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废绝,体温一般正常,头部、眼脸水肿,运动障碍,站立不稳。有的病猪作转圈运动或盲目前进乱撞,似神经质。捕捉时惊叫声嘶哑,严重者倒地四肢乱动似游泳状。病程不一,一般为1~2天,个别病例长达1周以上,致死率高。2.剂检变化。皮肤和眼脸结膜苍白,颌下淋巴结水肿,胃壁和大肠系膜水肿,…  相似文献   

6.
<正> 仔猪下痢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包括仔猪黄痢和仔猪自痢,前者发生于1周龄以内的新生仔猪,后者发生于2~4周龄仔猪。该病发病率高,如治疗不及时,会造成死亡或形成僵猪,危害十分严重。 1 症状识别: 仔猪黄痢症状为:仔猪精神沉郁,拒食母乳,伴有水样性下痢,最急性的一般没有明显  相似文献   

7.
武汉地区某猪场于1996年春夏发生了以3~7日龄仔猪急性死亡的一种疾病,一般于2日龄发病,24h左右死亡,共发病17窝,仔猪死亡率高达100%,现将有关资料整理报告如下。 1 发病情况 仔猪出生时一般很正常,2d后逐渐发生异常,仔猪精神沉郁,被毛竖起、蓬乱,吃奶减少或不吃奶,四肢发软,步态摇晃,或卧地不  相似文献   

8.
一、流行病学不同品种、年龄、用途的猪一年四季均可发病 ,天气骤变时易发 ,外采仔猪易发。二、临床症状仔猪一般病情严重 ,尤其是外采仔猪呈急性经过 ,死亡率相对较高。病的初期 ,呈现精神沉郁 ,体温升高达41℃左右 ,喜饮凉水 ,不吃食 ,先便秘后腹泻 ,粪便稍带黄绿色 ,恶臭 ,耳后及四肢下皮肤有出血斑点 ,有的连成块 ,指压不退色 ,后期四肢麻痹站立不稳 ,一般10天左右死亡。调查发现有的仔猪未进行免疫接种 ,有的仔猪免疫情况不明。成年猪症状不太明显 ,体温略高、食欲不振、消瘦行走无力呈摇摆状、便秘与腹泻交替 ,皮肤出现暗红色斑点 ,指…  相似文献   

9.
猪圆环病毒病是由猪圆环病毒(PCV)引起新的疾病.该病毒是迄今发现的最小的动物病毒.现已知PCV有2个血清型,即PCV1和PCV2,PCV1为非致病性的病毒,PCV2为致病性的病毒,是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其临床特征是新生仔猪出现先天性仔猪震颤,断奶后仔猪和青年猪出现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本病对新生仔猪的危害性不大,一般表现愈后良好,但对断奶仔猪的危害性较大,一般表现愈后不良.断奶仔猪大群的发病率一般在5%~8%,症状严重的最终死亡.  相似文献   

10.
仔猪黄痢病又称新生猪腹泻,是初生仔猪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的疫病,是严重危害养猪业的重要疫病之一.一般死亡率在20%~30%,有些猪场暴发时发病率达95%,甚至造成整窝仔猪死亡.治疗仔猪黄痢病药物有磺胺类药和抗菌素,但效果不佳,且有药物残留,应用研制的仔猪黄痢三价疫苗预防,对猪安全无不良影响,有良好的免疫效果.为了能使疫苗扩大生产量,我们对三价灭活苗自控发酵作了产业化生产的试验.  相似文献   

11.
对于非留种用的仔猪,一般都会进行去势,否则公猪性情不安静,经常打斗,母猪食欲不振,连续几天不食,影响生长,且肉有异味,口感差尤其是我国的生猪地方品种,以上问题尤为突出.因此对肉用仔猪会采取去势的方法,而达到增重快、口感好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1发病情况 养猪户王某饲养3头能繁母猪和18头刚断奶仔猪.2009年10月16日下午,发现有3头仔猪精神沉郁,不食.王某迅速将这3头仔猪隔离到病猪舍,又用消毒药百毒杀对猪舍、食槽等用具进行消毒,并用青霉素和黄芪多糖对病仔猪按标签说明剂量进行了注射治疗.  相似文献   

13.
马书庆 《养猪》2009,(4):80-80
渗出性皮炎是一种急性接触传染性皮炎,以皮肤渗出大量黏液为特征,一般认为是由葡萄球菌感染引起,有时夹杂有大肠杆菌、疥螨、真菌等多种病原。本病主要感染哺乳仔猪和刚断奶仔猪,一旦发病,传播迅速,同一窝仔猪可在短时间内相继发病。本病发病率不高,一般在10%左右,死亡率约在20%-90%,多发生于高温高湿的夏季,主要呈散发状态,一般不呈流行暴发。  相似文献   

14.
仔猪渗出性皮炎,又称猪油皮病,是由葡萄球菌引起的仔猪皮肤表层组织的-种炎症,以皮肤有血浆、皮脂渗出为特征.2009年我市某养猪户发生了—起仔猪渗出性皮炎,现将诊治过程报告如下: 1 发病情况及临床症状 2009年8月,北镇市某养猪户饲养的28头仔猪于9日龄时突然发病,体温升至40℃以上,病猪精神萎顿,不食,饮欲增加,腹泻,迅速消瘦.  相似文献   

15.
仔猪哺乳期长短不相同,一般为30~60天.在我国凡饲养量在50头以上的养殖户,大都采用自繁自养的方式,所以如何成功地培育乳仔猪几乎是每家所面临的难题,现在从几个方面谈谈乳仔猪培育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猪渗出性皮炎又称"猪油皮病"或"油猪病"。此病是由表皮感染葡萄球菌引起的,又叫葡萄球菌性皮炎,为哺乳仔猪和断奶仔猪的一种急性传染性疾病。该病主要发生于哺乳仔猪,特别是4~10日龄的仔猪(也有2日龄发病的),断奶仔猪和育成猪也能发生。一般呈散发,感染率约为30%,哺乳仔猪全身性感染时死亡率可达80%以上,大猪感染一般不发生死亡。  相似文献   

17.
在线互动     
1.四川网友提问:仔猪体温不高,外表发烧,皮肤发红,精神沉郁,少食,皮肤上现紫色红点,死亡时抽搐,口内有白色唾液,请问这是什么病,用什么药物能治疗?回复:四川的朋友你好,你所说的情况可能性很多,建议您详细观察病猪后再进行用药。①仔猪副伤寒:呈散发,主要发生仔猪、架子猪。  相似文献   

18.
1 发病与诊断 猪水肿病又名肠毒血症,由溶血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近年来在我市的发病率较高,据部分重点养猪乡镇调查,仔猪发病率高达23%,如安平镇长溪村,某养猪专业户存栏母猪264头,年产仔猪5 100多头,今年患水肿病的就有123窝,发病1 125头。根据对本病多年的诊疗经验,采取中药预防和中西药物治疗,一般可获得满意的效果。 仔猪水肿病的发生常呈地方流行性,一般以春夏、秋冬交替季节断奶后仔猪发病较多。如每年3~5月和9~11月发病比较常见。 症见:发病突然,初期症状不明显,体温一般不升高,主要表现为精神沉郁…  相似文献   

19.
仔猪副伤寒是由沙门氏菌属病菌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仔猪生产的传染病.该病常发生于6月龄以内的猪,特别是1~4月龄者多发,病程一般在2天~21天,有的长达1个月以上.仔猪副伤寒致死率达18.3%,对养猪生产构成严重威胁.为了有效地防止仔猪副伤寒的发生,提高仔猪出栏率,有必要探讨仔猪副伤寒的诊治与预防等技术.  相似文献   

20.
2004年新乡市凤泉区一家猪场发生了一种烈性传染病,主要感染3个月以内的仔猪,大猪发病不多.以急性败血症、脑膜脑炎和关节炎为主要症状.病猪食欲减退,精神沉郁,体温升高,呼吸困难,腹下、臀部皮肤及耳尖有紫红色的出血斑,仔猪有"黑眼圈"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