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在池养面积为7公顷,获长吻商品鱼30000多公斤的高产试验中,根据定期测定的生长数据,经统计分析,得出了净产与放养密度的关系,年龄与生长速度的关系,以及不同放养规格的鱼种生长特点等。据此,作者确定了相关的饲养技术措施:鱼种放养规格不小于30克/尾,放养量以10500~14055尾/公顷为适度,饲养周期以2~3年最经济;1龄鱼种与2龄鱼种可同池套养;成鱼池中少养或不养鲤鱼、草鱼,但可混养鲢鳙及少量凶猛鱼类。  相似文献   

2.
丁和云 《内陆水产》2003,28(9):29-29
1重点改善传统养殖方式保证鲜活水产品均衡上市一是改善鱼种投放结构首先是根据轮捕轮放的要求,每年冬季放养一定比例接近上市规格的鱼种,以便在水产品销售淡季投入市场;其次,按大品种以小规格上市,小品种以大规格上市的要求,放养不同规格的鱼种;再次增加草鱼、鳊鱼和鲫鱼放养量,降低鲤鱼、鲢鱼、鳙鱼放养量。二是囤养食用鱼冬季捕捞、干池后,将一部分食用鱼囤养在鱼种池内,春天再上市销售。虽然越冬期有所减重,但售价较高仍有利可图。三是双季放养在池塘中1年饲养两季:第1季1~5月,大规格的鱼5月底或6月初全部捕出上市,第2季6~12月,饲养1…  相似文献   

3.
刘玉才 《黑龙江水产》2004,(3):26-26,20
春季鱼种放养关系到全年的鱼产量。在鱼种捕捞运输、放养的过程中 ,要保证鱼种不受伤 ,提高成活率。抓好春季池塘的饲养、管理、放养的各个环节 ,对于提高鱼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在操作上应注意抓好以下几方面 :1 合理放养合理放养鱼种关系到亩产量及商品鱼个体的大小和经济效益。一般情况下 ,水草丰富的池塘 ,宜主养草鱼、鳊鱼 ;肥源丰富的地方 ,宜主养鲢、鳙、鲫、鲤鱼。放养数量视池塘条件和饲养管理水平而定。一般精养池塘亩产 5 0 0kg,宜放养体重 1 0 0~ 1 5 0g的鱼种 5 0 0~ 80 0尾 ;粗养池塘亩产 2 5 0kg ,宜放养体重 1 0 0~ 1 5 0…  相似文献   

4.
改善传统养殖方式,保证鲜活水产品均衡上市 一是改善鱼种投放结构。首先是根据轮捕轮放的要求,每年冬季放养一定比例接近上市规格的鱼种,以便在水产品销售淡季投入市场;其次,按大品种以小规格上市,小品种以大规格上市的要求,放养不同规格的鱼种;再次增加草鱼、鳊鱼和鲫鱼放养量,降低鲤鱼、鲢鱼、鳙鱼放养量。二是囤养食用鱼。冬季捕捞、干池后,将一部分食用鱼囤养在鱼种池内,春天再上市销售。虽然越冬期有所减重,但售价较高仍有利可图。三是双季放养。在池塘中一年饲养两季,第一季1-5月,大规格的鱼5月底或6月初全部捕出…  相似文献   

5.
一、鱼种放养要合理鱼种放养前应对水库中饵料资源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保证水库中鱼类种群数量与天然饵料之间保持动态平衡,并根据自身的经济实力和管理水平确定一个合适的产量。1.投放大规格鱼种:规格太小的鱼种摄食力较低,成活率也较低,而放养大规格鱼种能取得较高的回捕率和商品率。具体规格为:鲢、鳙鱼20~30尾/千克,草鱼15~20尾/千克,鲤鱼30尾/千克,鲫鱼40~50尾/千克。2.多种品种混养:为了充分合理地利用水库中的各类天然饵料资源,投入水库中各类鱼的数量要有适宜比例。主养鱼类鲢鳙鱼应占到各类投放鱼种总数的70%~80%(其中鳙占60%~7…  相似文献   

6.
鳜的养殖一般要投放大规格鱼种,这样可以提高养殖成活率。现将鳜大规格鱼种培育技术介绍如下: 1夏花放养 选择规格整齐的2.5~3cm鳜夏花放养。放养前用3×10^-6的硫酸铜溶液或3%的食盐水浸洗3~5分钟。放养密度根据不同的育苗设施类型及水源条件而定,如网箱或水泥池中培育,凡具备流水条件的,每立方米水体可放养2.5~3cm规格的鳜夏花1000~1500尾;土池培育,要根据饵料鱼的配套情况,每667m^2放养8000~10000尾。  相似文献   

7.
养殖商品鱼,如果放养的鱼种规格很小,饲养到年底出塘时的规格也小,有的达不到商品鱼规格,产量也比较低,经济效益差。然而,将四大家鱼当年培育成大规格鱼种,在北方往往达不到要求。所以,  相似文献   

8.
在家鱼池塘中分别进行了套养丁鱼鱼种和商品鱼的试验。①鱼种混养 :在三个塘中分别进行丁鱼的鱼种单养、与白鲢鱼种混养和与草鱼鱼种混养 ,每个塘中平均每 6 6 7m2 放养的总鱼数为 3万尾。到年底时 ,三个塘中的收获结果如下 :成活率次序是草鱼塘 >白鲢塘 >单养塘 ( 90 .55% >88.1% >83.95% ) ;规格大小依次为草鱼塘 >白鲢塘 >单养塘 ( 41.8g>38.15g>32 .0 g)。②成鱼混养 :在白鲢主养塘和草鱼主养塘两种类型的池塘中平均每 6 6 7m2 放养 52 g左右的丁鱼 4 0 0尾 ,经 12个月的饲养 ,在上述两种类型的池塘中混养丁鱼的产量的高低次序依次是草鱼塘 >白鲢塘 ( 2 2 2 >198.3kg/亩 ) ;成活率次序为草鱼塘 >白鲢塘 ( 97.9% >95% ) ,平均规格大小的次序依次是草鱼塘 >白鲢塘 ( 0 .6 2kg>0 .599kg)。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鱼种不同放养规格和密度对刺鲃网箱养殖效果的影响,2007~2008年,应用HACCP体系原理,在江西赣州市陡水湖进行了刺鲃鱼种不同放养规格和放养密度的网箱养殖试验.试验分5组,每组设3个平行,共15个网箱,分别为相同放养密度(80尾/m2)、不同放养规格(10、50、90 g/尾)和相同放养规格(50 g/尾)、不同放养密度(60、80、100尾/m2).结果表明,刺鲃鱼种的放养规格和放养密度均对网箱养成的商品鱼的规格、群体产量、饲料系数和经济效益有显著影响,但对成活率的影响较小.刺鲃网箱健康养殖以每m2放养规格为50 ~100 g/尾的鱼种60~80尾为宜.  相似文献   

10.
唐作鹏  刘中 《内陆水产》2003,28(12):27-28
团头鲂的优点是味鲜肉嫩,头及内脏较小,出肉率高,食性杂,饵料系数低,更以毛泽东“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的诗句扬名祖国大地,现已成为我国南北主要养殖品种。要想养好团头鲂除需掌握常规养殖技术外,关键是要因地制宜选择适当的放养模式,包括放养规格、放养量、搭配品种等,以及饲养模式如完全以颗粒饲料饲养、完全以青饲料饲养或同时以两种饲料饲养。1放养模式首先要确定鱼种规格,放养鱼种规格大小与出塘成鱼规格有直接关系,鱼种太小出塘成鱼达不到理想规格,鱼种太大则会增加成本。实践证明,一般尾重35~60克的鱼种经过5~6个月的饲养…  相似文献   

11.
小型水库施肥养鱼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型水库一般水深在10米左右,溶氧及饵料丰富,面积不大,在几十亩到几百亩之间,是施肥养鱼的理想水面。结合我县几十座小型水库施肥养殖技术,介绍几个要点。一、合理放养1.放养大规格鱼种水库养鱼的主要经验之一,就是要放养大鱼种。水库比池塘敌害多,饵料基础差,小鱼种逃避敌害能力差,摄食能力也较低,所以放养鱼种规格太小,成活率较低。一般应放养在13厘米以上的大规格鱼种,方能取得较高的回捕率和商品率。2.品种搭配要合理采用化肥养鱼,应以鲢鳙为主,其产量可占总鱼产量的90%以上,放养鲢、鳙鱼比例为4∶1。搭配…  相似文献   

12.
《海鲜世界》1989,(1):29-29
一、一次放足,分批捕耢。捕大留小。这种方法是把不同品种、不同规格的鱼种一次放足,经过一段时间的喂养,一部分鱼长到商品规格后,再分批将商品鱼捕出.继续饲养小鱼.这种方法适用范围较广,可与成鱼出池或套养鱼种结合进行,将达不到商品规格或套养的大鱼种留塘继续养,以备来年轮捕.  相似文献   

13.
今年的鱼种,是明年养成鱼生产的物质基础,鱼种的数量、规格、品种和质量,无不关系到明年成鱼生产的产量。这几年来,各地养殖商品鱼生产发展起来了,但是培育鱼种和鱼种的越冬问题,尚未被广大的渔农民认识和掌握。有些单位和专业户甚至怕搞鱼种越冬,宁可来年买高价鱼种放养。主要原因是鱼种越冬的成活率比较低,有的仅有30%。于是,有些地区出现了越冬前鱼种不少,到翌年开春放养时,鱼种寥寥供不应求。其实鱼种越冬并不难,只要对这些温水性鱼类的生理特性认识了,掌握好投其所需,认真管理,越冬鱼种的成活率就能提高,根据我所了解的情况,现就怎样保护越冬鱼种的关键问题,作如下浅述。  相似文献   

14.
《淡水渔业》1975,(2):14-18
鱼种是成鱼养殖的基础,放养大规格鱼种则是提高水体鱼产量的重要措施之一。目前我省在大规格鱼种的生产中,较普遍地存在着鱼种池面积不足,单位面积产量较低,要消耗大量的肥料及商品饲料,生产成本较高等问题。为此,我所与莱芜县雪野水库渔业队协作,进行了在水库中用大网箱以天然饵料培育大规格鱼种的试验,以探讨鱼种生长速度、放养密度、成活率和鱼种生产能力与浮游生物量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团头鲂作为淡水名贵鱼类深受人们喜爱,但长期以来一直是池塘混养和江河、湖泊、水库等水域增养殖的主要品种,池塘主养有待于进一步发展。本文根据试验和实践经验,从池塘放养前的准备工作、鱼种放养、饲养管理与鱼病防治等方面探讨亩产600~800kg的团头鲂商品鱼池塘主养技术。  相似文献   

16.
根据我县水库养殖户的成功经验,现介绍小型水库高效养殖模式两种,供广大养殖户参考。一、彭泽鲫为主的养殖模式该养殖模式投入大,收益高,饲料以鱼用颗粒料为主,商品鱼规格整齐,适宜规模发展,经过精心饲养管理,每百亩水面纯利达6万元以上。1.鱼种放养彭泽鲫放养量1000~1500尾/亩  相似文献   

17.
鳜鱼健康养殖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合理放养1.1养殖生物的密度对鳜鱼来说,合理的养殖密度与养殖方式、水质、水量、种类、规格以及日常管理技术等密切相关,养殖方式不同,放养密度也不同,一般应根据池塘条件、进排水设施、水深、水质、饵料鱼来源、出塘规格要求及饲养管理水平来决定放养密度。如放养规格为2.5cm的苗种,当年养成商品的放养量一般在500~1000尾/亩。如采用“两段法”高密度的池塘养殖,第一阶段亩放养量在3000~5000尾/亩,放养2.0~2.5cm的夏花经一个月生长达10cm左右的大规格鱼种,为成鱼养殖奠定基础;第二阶段亩放养量在500~1000尾,由10cm左右的鱼…  相似文献   

18.
用颗粒饲料驯化养殖瓦氏黄颡鱼鱼种,夏花鱼种的放养密度为10450尾/667m2,其中瓦氏黄颡鱼、鲢、鳙和鲫的鱼种分别放养10000、200、200和50尾。经132d饲养,平均单产为691.9kg/667m2,其中瓦氏黄颡鱼589.1kg,平均规格60.3g,成活率97.7%;鲢39.3kg,平均规格213.1g,成活率92.3%;鳙49.3kg,平均规格257.5g,成活率95.8%;鲫14.2kg,平均规格316.5g,成活率90.0%。平均每667m2池塘投喂颗粒饲料1400kg,平均饲料系数2.32(其中瓦氏黄颡鱼饲料系数为2.38)。  相似文献   

19.
淡水白鲳商品鱼规格根据市场调查结果,尾重在0.5—0.65千克之间比较好销,尾重低于此规格销售难、且价格低。因此,养殖淡水白鲳需掌握合理的放养鱼种规格和时机,可收到较好的经济效益。根据湖北省常年气候、放养隔年冬片鱼种,其养殖仅100天左右可达商品规格,这样可补充市场鲜  相似文献   

20.
网箱养草鱼大都为三年生产周期,即第一年培育冬片鱼种。10—16.5cm,第二年培育二龄鱼种,200—350克,第三年养成商品鱼,2—3公斤。培育二龄鱼种作为网箱养草鱼承前启后的一环,其鱼种放养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当年鱼种成活率,年终起水规格、鱼群生长倍数。笔者经过两年育种实践,总结如下: 1.严格把握放养时间鱼种放养一般选择在三月份,水温气温基本平衡在12—14℃进行。鱼种经并箱越冬后,体质瘦弱,分箱后饲喂适口性强的柔嫩黑麦草,莴苣叶,糠饼等补充能量,恢复体质。若分箱太迟,水温达到16℃以上,既不利于鱼种密集,过筛等各种操作,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