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随着大学生村官队伍的不断建设,政策不断完善。大学生村官在服务"三农"中表现出了积极性高、主动性强、富有责任感,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面、农业发展方面、农民致富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事实表明,大学生村官在服务"三农"中做出了十分重要的贡献,同时也很好地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相似文献   

2.
徐瑶  何冬冬 《安徽农学通报》2021,27(14):22-24,48
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有利于大学生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有利于激发乡村治理内生动力,有利于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但也面临着诸如心理上对返乡就业创业持消极态度、乡村缺乏大学生就业创业平台、大学生没有树立正确的就业创业观念、大学生返乡从事的职业与专业不对口等困境.基于此,从政府、高校以及大学生个体3个维度提出了针对性的纾解之道,以助力乡村人才振兴.  相似文献   

3.
农春仕 《河北农业科学》2010,14(9):130-132,134
"大学生村官"政策是党中央的重大战略决策,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新举措."大学生村官"适应了新农村建设对人才的需求,为解决农村的人才短缺开辟了新渠道.立足于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际,分析了大学生村官服务基层的内外部阻碍因素,从大学生自身、村委与村民、政府和管理层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促使大学生村官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人才是关键.广大农村人才匮乏,农科大学生以服务“三农”为目标,责无旁贷.调动农科大学生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引导农科大学生通过寒暑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博士团”科技支农活动、参与农技推广、开展农民培训、毕业生到村任职、积极创业等不同形式新农村建设模式,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建功立业.  相似文献   

5.
面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形势,深入新农村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对农村教育、科技服务、农业现代管理和构建和谐农村等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探讨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性,继而分析了大学生在服务新农村建设的社会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与新农村建设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6.
谈新时期大学生当村官的重要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学生当村官是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培养有知识有文化的新农村建设带头人的需要,是培养具有坚定理想信念和奉献精神,对人民群众有深厚感情的后备干部的需要,是转变就业观念和实现自身价值的需要,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必然选择。因此,大学生到农村当村官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国经济取得了稳定较快发展,随着对于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支持力度加大,大学生创业、就业也成为新的热点问题。国家在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促进就业的基础上,也致力于为大学生创业、就业提供更多的政策和便捷渠道,帮助大学生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从而带动社会就业。但是如何更好地促进大学创新创业促进就业的进行,本文对于措施具体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到农村创业不仅能够缓解社会就业压力、实现自身价值,更能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支撑。根据当前大学生农村创业现状,深层次分析制约大学生到农村创业的主要因素,具体表现在政府角色的缺位、大学生对农村环境的不满意以及个人创业能力的欠缺等方面,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引导大学生到农村创业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到农村创业不仅能够缓解社会创业压力、实现自身价值,更能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支撑。根据当前大学生农村创业现状,深层次分析制约大学生到农村创业的主要因素,具体表现在政府角色的缺位、大学生对农村环境的不满意以及个人创业能力的欠缺等方面,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引导大学生到农村创业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到村任职。不仅是为了强化村级基层组织建设。而且更重要的是为了造就和培养一批熟悉农村、懂得基层的优秀后备干部人才队伍.大学生赴村任职后,如何发挥自身作用。锻炼自身素质。体现自身价值,实现组织期望呢?在此。笔者认为,大学生村官应努力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八大员”。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暑期“三下乡”与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勇  刘兰  丁娟 《河北农业科学》2008,12(6):156-157
大学生进行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把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服务农村、服务群众,对发展农村经济、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重要意义。对暑期“三下乡”的现状进行了简略分析,并就如何让大学生更好地帮助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2.
以农业信息化推进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农业信息化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保证,为了加快农业信息化,以农业信息化推进新农村建设,从农业信息化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客观需求入手,探讨了以农业信息化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指导思想和主要原则,提出了如何以农业信息化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策略思考.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美丽乡村"建设始终是社会上的热门话题。各地出现的"美丽乡村"也成为当地最热门的旅游地区。文章围绕"美丽乡村"建设展开,分析了当下"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大学生回乡对解决这些问题所产生的积极作用,探讨了鼓励大学生回乡的方法,对"美丽乡村"的建设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国农村居民的信息获取方式和沟通方式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长辈在信息化的学习和生活方式中失去楷模作用和话语权。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极大地改变了农村以往的文化传递模式和生活方式,加速了前喻文化时代的终结和后喻文化时代的来临,带来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契机。  相似文献   

15.
选聘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任职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战略举措,也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又好又快发展的战略抉择。以大学生村官为研究对象,阐述了大学生村官确立正确价值取向的意义,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引导大学生村官确立正确价值取向的途径:重实干,做实用型村官,促进新农村经济建设;有作为,做创新型村官,促进新农村政治建设;善学习,做学习型村官,促进新农村文化建设;讲奉献,做奉献型村官,促进新农村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6.
赵新亭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6):12070-12071
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对于培养新型农民,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城镇化意义重大。当前,应积极探索农村职业教育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途径和对策,转变农村职业教育的办学指导思想,完善农村职业教育体系,使其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7.
论信息化与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海祺  王雅灵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4):4379-4380
信息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突破口,阐述了信息化对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性,并就目前我国新农村信息化建设存在的普遍问题作了概括和总结,提出了推进我国新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农村劳务输出对湖南经济和新农村建设的效应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在分析农村劳务输出给新农村建设带来促进农民增收、帮助农民就业、带动农村区域经济发展、加快农村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推进农村“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等正面效应的基础上,着重分析其可能给新农村建设带来的不利影响;从纠正认识偏差、科学规划农村劳务输出、创造条件和环境、强化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政策支持保护体系诸方面,提出了加强农村劳务输出管理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信息化推进的城乡统筹新农村建设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跃  欧阳新琳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856-1858,1861
农村信息化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1个重要内容,对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农村现代化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我国农村信息化建设存在基础设施薄弱、信息服务体系不健全、信息资源分散等问题,严重制约了信息技术在新农村建设中应发挥的作用。笔者在城乡统筹的背景下,对我国农村信息化建设进行初步探讨,并提出信息化推进的新农村建设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