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ADS系统的建立是基于建国以来山东省农村经济统计数据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它以农村经济主要指标的历史数据库为依托,在程序设计上侧重于数据定量分析与检索,系统具有良好的数据独立性,数据指标及行政区划采用动态管理,允许用户自定义,使得系统的可扩展,可维护程度大大提高,ADS主要功能在历史数据库建立、数据维护、检索、分析等功能;数据库根据农村经济指标分类建立了“农村基层组织及生产条件”、“主要农作物生产情报  相似文献   

2.
根据基于WebGIS的绿色食品产地环境监测信息系统的设计要求,探讨了绿色食品产地环境监测数据库的建设流程、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收集、预处理、规范化、编辑、坐标系及投影变换、产地环境质量评价模型、数据库维护及运行环境,为有关部门的分析决策支持提供可靠、规范、可扩展的数据源。  相似文献   

3.
GIS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进行水保规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新布伦瑞克西北部的Black Brook小流域内,采用数据库与地理信息系统(GIS)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描述农地水蚀空间分布特征。同时把USLE各因子值与表示地形分布的相关图结合,在中型机和计算机辅助资源信息系统(CARIS)上建立地理信息系统(GIS)。这些数据的组合,形成了独特的与USLE因子值相结合的各种多边形图,用以处理涉及各种水保生产措施方案的个别数据。GIS和数字数据库的应用吸收了大量信息和人工方法难以处理的数据。根据USLE生成的各因子值预报土壤流失。然后,根据土地生产力受损起始点确定的土壤流失允许值(T)对小流域进行分级。结果表明,以较低投入综合改进土壤管理方法可使小流域内75%农地土壤侵蚀减轻,采取各种作物轮作可解决15%,修建梯田可减少3%,剩下的7%为未实行条播作物的土地。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实现现代化猪场为背景,根据工厂化养猪要求,系统地论述从生产管理、遗传育种、经营销售分析、财务成果统计等一整套标准化、规范化的计算机数据库管理系统。我国养猪业生产逐步实现工厂化、集约化已大事所趋,与之相适应的现代化管理体系显得十分重要。运用计算机指导母猪配种、妊娠、分娩、断奶到育仔,育成,育肥、出售一整套饲养,制定养猪生产规划,猪舍建筑设计,选种与选配,售后服务以及人、财、物管理等方面都将发挥  相似文献   

5.
区域土地利用信息系统的建立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根据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建设标准和目标,利用GIS技术,以川南山区长宁县为例,建立了区域土地利用信息系统,该系统采用地星GIS为平台,对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进行一体化管理,并运用计算机数据库语言Visu-al Foxpro进行二次开发,建立相关应用模型数据库,通过空间数据库、属性数据库和相关应用模型数据库的集成,能有效地组织不同时空的各类型相关数据,较好地实现土地利用的变更。在此基础上对不同时空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能反映长宁县的土地利用状况及动态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6.
水土保持综合管理主要是指涉及水土保持工作内容的数据管理。包含水土流失动态监测、综合治理、水土保持监督执法、规划设计、效益评估、行政及科研管理等。“3S”技术是集遥感、全球定位系统与地理信息系统于一体的高新技术手段。利用RS、GPS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获得各种地面信息,利用G IS建立和更新水土保持数据库。“3S”技术的应用,为合理配置水土保持综合措施,科学执法,科学决策,提高水土保持工作水平提供一套科学的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7.
数据库及其管理系统(xBASE)是农业决策支持系统(ADSS)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是回答用户的各种信息查询,并为模型计算提供依据。xBASE数据库跟ADSS交换数据是不可避免的。本文介绍了三种方法能够完成这项任务。一、二种是xBASE提供的方法,即通过中间文件(.TXT)和变换运行环境进行。但这两种方法有明显的缺点,不宜用于比较复杂的系统,尤其是象ADSS跟数据库频繁交换数据的场合。第三种方法(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绿色食品精细化管理水平,本文基于绿色食品管理工作实践与思考,结合目前较为流行的相关业务信息化架构的特点和应用情况,提出基于微服务架构搭建绿色食品管理信息化平台的观点,并介绍"上海绿色优质农产品全程智能化管理系统"的实践效果,以期为绿色食品管理信息化发展提供参考,从而进一步推动我国绿色食品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黄土高原资源环境数据库中科技文献摘录数据的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科技文献中的科学数据特性的分析,采用B/S数据库体系结构以及合理的安全和用户管理策略,应用O racle数据库系统,建立了面向用户的数据查询和用户自主管理数据的网络数据库管理平台。数据的选编突出黄土高原生态研究的区域特色和重大科技需求,偏重生态因子、生态过程的试验、监测数据收编,同时注重数据的基础性、客观性、历史性特点。对于时空跨度较大的生态研究来说,本数据库无疑是一个具有历史价值的、专业特色突出的科学研究基础数据库。  相似文献   

10.
“中国农业科技入户网”数据上报管理系统是为了配合“农业科技入户工程”的深入开展而建立的,系统采用科技示范县客户端远程上报数据的方式,实现数据的即时性、集中武与规范化管理,目前该系统已成为“农业科技入户工程”数据上报、传输与处理的重要网上管理平台。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的“县(市)农用计算机管理系统”,是一个大型,综合的实用软件系统,包括农业优化决策,农业生产指导、农业信息管理以及办公服务等四大部分、14个子系统、百余项功能。系统采用模块结构设计,拆装方便;界面友好,操作简单,易学易用;通用性强,适用于县乡以上各级农业管理部门,有的子系统非农口单位同样适用,有广泛的推广使用价值。以本系统模式栽培,优化施肥以及生产管理信息咨询组成的玉米生产管理系统,199  相似文献   

12.
水土保持空间数据库是水土保持监测管理信息系统的核心,是实现水土保持管理现代化和服务社会化的重要保证。实现不同尺度水土保持空间数据的集成管理对我国正在实施的水土保持监测网络以及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分析了水土保持空间数据库的主要内容及特点,通过对现有多尺度空间数据集成方案的分析比较,提出了多尺度水土保持空间数据集成的实现方法,并以全国水土保持监测与管理信息系统为应用实例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13.
多重模块查询技术在“治沟骨干工程数据库管理系统”中的应用王逸冰,赵兴华,邓吉华(黄委会黄河上中游管理局,西安710043)对任何一个采用Dbase或FOXbase、FOXpro编制的数据库管理系统而言,数据库的查询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程序模块。虽然实现查...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图腾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为例,分析馆藏期刊书目数据重复的不利影响及产生的原因,并提出解决和预防数据重复的对策和方法,以期对期刊书目数据库建设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5.
福建省绿色食品审核管理系统自建设运行以来,实现了绿色食品审核管理一网通办并取得积极成效。本文介绍了福建省开展绿色食品审核管理系统建设情况,分析了系统的功能特点和应用成效,并对加快绿色食品管理信息化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使用ASP网页设计制作与数据库相结合的计算机技术,实现了水土保持资料的电子化管理,加快了水土保持信息化进程。本文详细介绍了利用ASP网页技术建立检索系统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17.
Librarian在数字黄土高原建设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黄土高原区水土流失与治理研究已积累了大量的空间数据,如何有效地管理这些数据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描述ARC/INFO管理数据特点的基础上,以黄土高原1∶50万专题数据为例,应用Librari an建立了黄土高原专题数据库。分析表明建成的数据库具有数据提取、查询、显示及维护等功能。同时,对数据库的元数据做了简单描述。  相似文献   

18.
云计算是在网格计算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计算模型,是分布式计算、并行计算和网格计算的发展。介绍了云计算运用于数据库管理系统在现代化高校中的实现,针对传统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存在的一些盲点,提出了云数据库管理系统的解决方案,指出了云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广阔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9.
基于传递函数的土壤数据库缺失数据的填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光中  杨银华  吴彬  李山泉 《土壤》2019,51(5):1036-1041
数据缺失在土壤调查研究中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处理不当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土壤转换函数(pedotransfer functions,PTFs)是简单、快速、大批量填补土壤数据库缺失信息的有效手段。但目前分析和厘定我国土壤数据库缺失数据特征的研究较少,针对土壤数据库缺失数据的填补方法也亟待规范。本文对我国第二次土壤普查数据库进行分析,探讨该数据库的数据缺失特征,并对数据缺失严重的土壤属性进行预测,以期为今后的土壤数据库缺失数据填补工作提供参考。总体来看,质地(砂粒、粉粒和黏粒含量)、pH、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是土壤普查中最基础的调查项目,这些土壤属性信息的完整性最好。有效磷、速效钾和阳离子交换量数据有一定的缺失。碱解氮、容重、砾石含量、各种类型氧化铁数据缺失严重。在填补缺失数据时,建议首先考虑模型的稳定性,尽量使用那些相对稳定且数据完整性好的土壤属性来预测缺失数据。我国第二次土壤普查数据库基本都缺少空间属性信息,在填补缺失数据时最好采用简单而相对稳定的回归模型。利用回归分析得到的土壤传递函数可以较好地实现容重、碱解氮和部分阳离子交换量缺失数据的填补工作。尽管如此,由于部分土壤属性信息有一定的时效性,应用传递函数时要注意数据源的历史背景。  相似文献   

20.
农业环境信息网常用数据库软件简介周万青(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研究与应用中心,北京100080)在企事业单位的日常工作中,利用计算机主要是从事文档编排和数据管理。而目前评价一个单位计算机管理水平的很重要指标,就是这个单位中数据库的管理水平。随着网络技术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