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韩兆国 《新农业》2006,(12):34-35
凤城市位于辽东半岛,自然状况为“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现有柞蚕场170万亩,占有林面积的29%。全市有40万农户,其中2万户从事柞蚕放养,年产柞蚕茧1万吨左右,柞蚕茧产量占全国的20%,占辽宁省的30%,是全国最大的柞蚕饲养市(县),年农民养蚕收入超亿元,蚕业收入占农业收入的17%。山区农民“吃粮靠种田,花钱靠养蚕”。全市22家缫丝加工企业,年工业产值3亿多元,创利税800多万元。在养蚕农民和加工企业之间活跃着1000余名蚕茧经纪人。2003年以前,全市的柞蚕生产、流通、加工三个领域间泾渭分明,各自为战。尤其是养蚕农民,由于缺少新技术、新品种、信息、交通等方面的组织协调,收入很不稳定,人均年收入不足5000元。广大蚕民迫切需要联合起来,组建蚕业协会并通过协会得到技术、信息等方面的实惠。2003年12月,凤城市鸡冠山镇四台子村农民高庆年牵头组建了凤城市蚕业协会。运行2年来,协会得到市县行业主管部门的指导和支持,养蚕农民得到了实惠,同时带动了近2万养蚕农民共同致富。经纪人增加了收入,加工企业增加了效益,真正形成了蚕业协会带动蚕业产业化的发展局面。  相似文献   

2.
李公章 《新农业》2006,(4):54-55
凤城市东汤镇柞林资源丰富,柞蚕场面积15万亩,年养春秋蚕1800把,正常年可产柞蚕茧1000吨,年收入1000万元,占农业总收入的30%以上,形成了养蚕、加工一条龙的产业化经济,柞蚕生产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是这里广大农民几百年来赖以生存发展的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3.
柞蚕保护育     
白月 《新农业》2005,(7):54-54
柞蚕小蚕保护育是养蚕技术的一项重大改革。它改变了传统的露天放养,广种薄收的生产方式,为实现养蚕工厂化、自动化提供了条件;柞蚕小蚕保护育是防御各种自然灾害的有效措施;采用薄膜覆盖放养,比露天育增温2℃~3℃,龄期快2~7天,每年放两次蚕可避免早霜为害;柞蚕小蚕保护育是提高养蚕效益的有效途径。刘家河镇采用柞蚕小蚕保护育的春蚕比露天育保苗率提高35%,增产30%;秋蚕保苗率提高14%,增产32%;同时柞蚕保护育也提高了茧丝品质。  相似文献   

4.
<正> 鲁山县蚕业模范阎清选放养柞蚕已经历了三十多个年头,他从十几岁开始就跟随父亲上山养蚕,既学到了传统的养蚕经验,又学习了科学养蚕知识。在长期生产实践中,逐步积累了养蚕配套技术,使柞蚕生产高产、优质、稳产。他放养的蚕,每50。克卵量产茧稳定在200公斤以上。  相似文献   

5.
随着养蚕技术水平的提高和养蚕农户经济效益的增加,养蚕农户的积极性日益高涨,把"树"和"蚕"同时养殖,加强了生态型柞蚕场地建设,改变了以往的生产格局,有效地促进了柞树的生长发育,充分发挥和保护了有限的蚕场柞林资源,保证了柞蚕这一传统、密集、特殊产业的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6.
自然条件下高寒地区只能放养一次柞蚕,分期生产、分批上市已经使柞蚕生产步人了高效发展轨道,许多新手及外埠蚕民也加入了本地养蚕行列,但是过早或过晚养蚕都容易遭受霜冻和缺乏适熟叶而减产甚至绝收。因此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柞蚕生产,是高寒地区在自然条件下养蚕成功的必要因素之一。通过调查过去32年有关气象资料、蚕事活动的记录,  相似文献   

7.
根据鲁山县柞蚕生产发展实际和历年采取的有效养殖措施,总结出适合鲁山县的春柞蚕养殖技术,包括选用良种、集中孵卵、适时见蚕、精工收蚁、养蚕保苗、选场选芽、移蚕匀蚕、分批养蚕、病虫鸟兽害防治、窝茧采茧、整伐柞坡等内容,以期为一化性春柞蚕的养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柞蚕,鳞翅目大蚕蛾科柞蚕属。柞蚕茧可缫丝,主要用于织造柞丝绸。柞蚕丝绸是我国传统的出口贸易商品,在国际上享有极高的声誉。另外柞蚕蛹富含高蛋白,营养价值高,独具风味,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是纯天然的绿色保健食品。合理开发和管理柞蚕养殖产业发展,能够促进养蚕户的高收益,真正达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蚕场是养蚕的基本条件,决定着养蚕的效益,所以蚕场的管理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9.
秋蚕结束了,顾维才盘点了一下今年的养蚕收入:小蚕共育合作社春秋两季共育蚕种1000多张,增加收入近10万元,同时为周边480户蚕农共育小蚕增收200多万元。"小蚕共育也能闯出一条致富路呢。"顾维才开心地说。"18岁开始养蚕,先小打小敲,后来在县、镇蚕桑技术人员的帮助下,应用省力、高效养蚕技术,逐步帮助周边农户共育小蚕,规模不断扩大。"在江苏省海安县开发区新立村9组,今年50多岁的顾维才谈起养蚕共育合作社,滔滔不绝、眉飞色舞。为了帮周  相似文献   

10.
正现行的养蚕模式是多投种,广种薄收。这既浪费树叶,又收茧不多,想收好茧就更少,因此造成收入低甚至赔钱,更重要的是把树叶吃个净光,严重影响蚕场生态。为了改变现行的养蚕模式,充分利用一切科学技术,努力建造集约化、生态型柞蚕饲养模式,达到投入少、产出多、产量高,从而维护柞蚕场的生态平衡。一、建设生态型柞蚕场柞蚕场是饲养柞蚕的基地,又是山区生态环境重要组成部分,蚕场建设的主要目标是将蚕场的空闲地补栽柞树,  相似文献   

11.
刘爱华 《新农业》2013,(23):34-34
柞蚕脓病是危害柞蚕生产的三大病害之一,俗你“老虎病”“老虎斑”等,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其病毒在蚕体内能迅速繁殖,从而加重病情。在凤城市老蚕区,该病发生较为普遍,发病率低时约30%,严重时50%以上,严重影响柞蚕茧的产量、质量和蚕农收入,挫伤蚕民的养蚕积极性,制约着柞蚕生产发展。根据近年凤城老蚕区柞蚕脓病发生情况,该病的发生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2.
蚕场的柞树一般生长到5~6年生时需要进行轮伐更新,以满足柞蚕不同龄期对柞叶成分的生理要求,也为养蚕操作提供了方便。当前突出的问题是蚕场柞树轮伐或砍伐方法不当、养蚕用叶过重、蚕场的生态平衡受到破坏、树势衰退、产叶量低、担蚕量明显下降,严重影响了柞蚕的正常生产。对此,怎样轮伐更新才能更有利于柞树的生长、促进柞蚕业生产和保持生态平衡呢?笔者根据实践和调查,提出以下建议:  相似文献   

13.
柞蚕种茧质量的优与劣,将会直接影响到养蚕农户的经济效益.如何选购好柞蚕种茧是保证养蚕农户丰产丰收的一项关键性技术.宁安市蚕业技术指导站在数十年的选购柞蚕种茧过程中,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技术体系,保证了蚕种的质量,为养蚕农户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现就如何选购好柞蚕种茧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李闻 《当代农业》2013,(24):20-20
秋蚕结束了.顾维才盘点了一下今年的养蚕收入:小蚕共育合作社春秋两季共育蚕种1000多张.增加收入近10万元.同时为周边480户蚕农共育小蚕增收200多万元。“小蚕共育也能闯出一条致富路呢,”顾维才开心地说.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柞坡资源利用率,进一步扩大秋柞蚕养殖面积和放养量,发展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蚕业生产,近年来,河南省因地制宜在重点养蚕区域试验、示范、推广应用了秋柞蚕养殖技术,并摸索出了一套适合当地的养殖管理模式,有效解决了"一化二放"秋柞蚕养殖中遇到技术难题,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对提升全省秋柞蚕整体养蚕技术水平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6.
由于我省蚕业科学技术普及率不高,高产技术不配套,蚕农放养技术水平偏低,多数蚕农还是采用传统的养蚕方式。因此急需总结一整套蚕业增产放养综合技术在生产中推广应用,以提高柞蚕产量,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生态蚕业放养综合技术通过采取柞蚕场地园林化建设技术和柞蚕放养技术相结合,达到柞蚕放养既能增加农民收入,又可以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郑富彦 《新农业》2001,(7):47-47
春柞蚕小蚕室内保护育是北部蚕区解决春季低温冷害的实用技术之一,已被广大蚕农所接受,深受蚕农的欢迎。但养蚕室、蚕具的消毒技术还没有普及,严重制约着北部蚕区的春柞蚕生产。  相似文献   

18.
刘洪生 《新农业》2010,(8):60-60
2008年4月成立,实行统一采购药水、纸张等农资,杜绝了假药坑农。合作社还为蚕民销售大茧400多吨,占总产量的60%,广开渠道为蚕民销售春茧种2000千粒,达到总产量的50%。多次组织聘请庄河市柞蚕技术专家到村里讲课、辅导,提高蚕民养蚕技术,现场指导、培训病、虫害防治新方法,深受农民欢迎。  相似文献   

19.
柞蚕饲养是以柞蚕场为基地的生产活动,蚕场质量不仅关系到养蚕业的兴衰,而且对生态环境也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多年来,凤城市委市政府重视养蚕基地的建设,在外部因素不利的条件下,仍稳定柞蚕场面积,加强蚕场建设,取得了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同步提高的效果。近5年来,年均收茧超万  相似文献   

20.
汤原县从1957年开始放养柞蚕,养蚕已经是汤原县城乡家喻户晓的致富门路。但是由于近些年气候条件恶劣,部分蚕场管理不规范,不按养蚕规程操作,超量投种放养,使养蚕柞树树叶被吃光,蚕儿串枝跑坡,眠光枝,引发蚕病,导致部分减产甚至绝产。提出四个方面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