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为了解太空诱变对湿地松种子发芽及苗期生长的影响,为新品种选育提供依据,以经太空诱变的湿地松种子为材料,与未经太空诱变的种子进行了播种育苗对比,结果表明:太空诱变使湿地松种子发芽速度变慢,经太空诱变湿地松种子的发芽时间比对照长20d,日均发芽数量比对照少6粒。在同种管理及条件下,经太空诱变和对照湿地松种子发芽率分别为51.0%和77.8%,发芽势分别为47.7%和74.0%,出苗率分别为44.7%和59.6%,成苗率分别为87.6%和76.6%,经太空诱变湿地松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出苗率分别比对照低26.8%、26.3%和14.9%,但其成苗率比对照高11%。太空诱变对7个月的播种苗的苗高和地径生长暂时没有显著影响,还有待进一步观测。  相似文献   

2.
通过在辽宁东部山区黄波椤圃地播种育苗中开展不同种子处理方法、苗木不同保留株距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混雪层积处理150 d的种子发芽效果最好,发芽率达到70.55%,出苗率达到55.37%,出苗整齐,苗木质量好。不同保留株距对1年生黄波椤播种幼苗的苗高、地径生长影响差异极显著,以保留株距为8~10 cm的处理较适宜。  相似文献   

3.
柔枝松引种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掌握柔枝松在中国的生长适应情况,对柔枝松引种后1 a生苗木的生长情况进行了研究,并选择乡土树种油松、华山松和白皮松作为对照。结果表明,柔枝松种源1和种源2的场圃发芽率分别为24.25%和25.25%,均低于油松(36.5%),但高于白皮松(18.25%)和华山松(13.25%);成活率比乡土树种低;柔枝松的苗高生长较慢,柔枝松种源1和种源2的1 a生苗苗高分别为3.1 cm?和3.6 cm?,低于油松(6.3 cm)、华山松(5.2 cm)、白皮松(4.3 cm);柔枝松种源1和种源2的1 a生地径,分别为0.175 cm?和0.178 cm,低于油松(0.208 cm)但与华山松(0.182 cm),与白皮松(0.178 cm)相差不大;柔枝松种源1和2主根平均长度分别达到了19.1 cm1、4.8 cm,均长于乡土树种,两个柔枝松种源之间相比,种源2优于种源1。  相似文献   

4.
乐昌含笑种源与家系种子育苗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3~2004年对广东、广西、湖南、江西乐昌含笑的14个种源与广东的15个家系种子进行育苗试验,结果表明:乐昌含笑平均种子千粒重143.9 g,乐两16家系千粒重最大,达202 g,千粒重在家系间差异较在种源间差异大。平均始发天数57 d,种源间的差异较家系间差异大。平均播种总天数为155 d,总平均发芽期为100 d,广东乐昌大源种源、乐两12与乐两16家系的平均发芽期在种源、家系中均为最短,家系间播种总天数和平均发芽期总体上比种源间短。场圃平均发芽率为48.05%,种源为24.85%~73.70%,家系为17.93%~88.44%,其中乐两16家系最高,达88.44%,场圃发芽率种源间及家系间的差异均很明显,以家系间的差异尤其明显。1年生苗木平均高48.6 cm,平均地径0.71 cm,广东乐昌九峰种源的苗高和湖南醴陵王仙种源的地径在种源中分居首位,乐两14家系的苗高和乐两4家系的地径在家系中分居第一位。场圃发芽率与种子千粒重、平均发芽期分别呈较显著正相关和极显著负相关,平均发芽期与播种总天数呈极显著正相关,苗高与地径、始发天数分别呈较显著正相关和显著负相关。聚类分析将29个种源与家系分为5类,综合评价以乐大1、乐两16、乐两12、乐两15家系种子质量最优。  相似文献   

5.
朱力国  徐福成 《林业科技》2019,(1):15-17,38
以黑河种源山丁子为对照,对阿穆尔种源山丁子7个单株果实及幼苗生长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的结果表明:8个单株果实均为扁球形,桔色或红色,果粒整齐或较整齐,果味酸、涩。8个单株果实种子变异较为丰富,阿穆尔种源7个单株均与对照存在显著差异,最大单果重、最大种子千粒重分别超过对照283.33%、151.11%;阿穆尔种源7个单株间平均单果重、种子千粒重差异显著,最大平均单果重超过最小平均单果重95.65%,最大种子千粒重超过最小种子千粒重75.12%。8个单株的1年生苗苗高、地径存在较大的变异,阿穆尔种源苗高变异系数为34.95%~57.07%,地径变异系数为17.39%~33.18%,对照苗高变异系数44.73%、地径变异系数33.49%;8个单株的1年生苗苗高、地径差异极显著,苗高生长最快的超过生长最慢的235.8%,地径生长最快的超过生长最慢的111.11%。  相似文献   

6.
白刺地膜覆盖播种育苗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地膜覆盖技术在白刺播种育苗中的应用.结果表明:白刺种子经3种物理处理和4种浓度的ABT处理后,覆膜对种子出苗率和出苗速率的影响均差异显著,覆膜比未覆膜平均出苗率和出苗速率分别提高了5.83%和33.99%.覆膜对白刺苗木的苗高、地径和侧根数的影响差异显著,对根长的影响差异不显著;覆膜比未覆膜平均苗高、地径、根长、侧根数分别增长了88.71%、86.61%、1.97%、138.93%.白刺播种育苗时,采用覆膜+种子混沙冷藏处理和覆膜+种子100mg/L浓度ABT处理方式播种,其出苗率和出苗速率较高,且苗木的苗高、地径和侧根数的增长显著.  相似文献   

7.
对花梨木进行播种育苗试验,研究播种时不同的种子处理方法、不同的播种时间对花梨木发芽、成活及苗木生长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温水浸种和冬季播种可提高种子发芽率,冬播种子的平均发芽率达32%;花梨木冬播苗1年生平均苗高120 cm,平均地径0.5 cm,分别是春播苗的1.33倍和1.43倍。因此,花梨木进行播种育苗采用温水浸种和冬季播种,苗木的生长要好于春播苗。为今后花梨木的播种育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以蒙古栎种子为材料,研究播种时期对蒙古栎不同类型苗木出苗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蒙古栎在秋季不同时间播种的出苗率均在60%以上,但以早期(9月下旬)播种的出苗率最高(大于80%),早期播种的苗木在苗高、地径、侧根数、根体积和根生物量等指标上都明显要高于其它播种时期,蒙古栎在秋播裸根育苗时应适时早播;秋季播种的容器苗在所有观测的形态指标上均好于春季播种的容器苗,秋季容器育苗质量更高。  相似文献   

9.
岷江上游干旱河谷辐射松种子育苗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6,他引:4  
经过连续 3年对辐射松种苗特性及育苗技术的试验研究 ,结果表明 :( 1)辐射松种子在 5℃的低温条件下贮藏 2年其发芽率比对照提高 6 4 5 % ;( 2 )用 0 5 %的高锰酸钾液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其幼苗出苗率提高 39 2 % ;( 3)用湿润河砂层积催芽的种子其苗木平均苗高 2 4 0cm ,平均地径 0 33cm ,比对照苗高多 4 8cm ,地径大 0 12cm ;( 4)酸性土上培育的苗木平均苗高比碱性土上培育的苗木平均苗高多 9 8cm ,平均地径大 0 16cm ;( 5 )营养袋规格 10cm× 15cm ,营养土配方为腐殖含量 5 0 %的平均苗高 2 3 3cm ,平均地径 0 3cm ,达到一级苗标准 ;( 6 ) 2月底 3月初播种的苗木比 4月底 5月初播种的苗木苗高多 9 1cm ,平均地径大0 16cm ,出苗率提高 35 6 %。经过综合试验研究 ,场圃出苗率由 40 %提高到 80 %以上 ,每公顷产一年生合格营养袋苗达 12 0万株。  相似文献   

10.
乌桕1年生播种苗生长规律及育苗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乌桕是重要的经济和绿化树种.以乌桕1年生播种苗为研究对象,测定了乌桕在江淮地区播种育苗的生长参数.结果表明,3月18日播种后,乌桕种子出苗率为98%,幼苗1年生平均苗高为135.6 cm,平均地径为1.54 cm;苗高与地径生长曲线符合Logistic生长模型,并且可以将幼苗年生长过程划分为出苗期、生长初期、生长盛期、生长减缓期和生长后期6个生长期.进一步对乌桕根系的生长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乌桕为典型的深根性树种,根长与苗高显著相关,相关系数为0.991.  相似文献   

11.
华山松种子发芽影响因素和生活力检验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泾源县沙塘林场提供的华山松种子为试材,对华山松种子发芽的影响因素和生活力检验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纸床培养的华山松种子的发芽率要高于沙床培养的,两者之间存在显著差异;45℃清水浸种72 h的种子比用细纱1~5℃低温层积过的种子萌芽时间和萌芽高峰期明显滞后;染色时间20h、四唑浓度0.5%、染色温度20℃为检验华山...  相似文献   

12.
This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seed priming on the germination and physiology of Pinus bungeana seeds.Seeds were treated by hydropriming with distilled water,halopriming with potassium nitrate (KNO 3) at 0.3,0.6,1.2 MPa respectively (untreated dry seeds were taken as control).Properties of seed germination and physiology were determined and the effect of hydro-and halopriming on germination and physiology of P.bungeana seeds were investigat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compared with control,each priming treatment had increased the germination percentage (GP) and germination index (GI),shortened the mean germination time (MGT) and the time required for 50% of the seeds to germinate (G 50).Primed P.bungeana seed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the relative conductivity and the amount of malondialdehyde (MDA).Of all the treatments applied to seeds of P.bungeana,halopriming at 0.3 MPa KNO 3 produced the highest GP (65.0%) and the shortest MGT (18.8 d) and G 50 (18.2 d).  相似文献   

13.
覆盖基质及播种时间对白皮松出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相同的整地、种子处理、播种方式、苗期管理与病虫害防治措施的情况下,研究不同覆盖基质及播种时间对白皮松出苗及苗木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白皮松播种育苗选用腐殖质土作为覆盖基质出苗率最高,达93%;感病率最低,仅为6.5%;高生长量最大,达5.6cm。2)在吕梁山南端白皮松播种时间为5月5日前后较为适宜,出苗整齐,出苗率高。  相似文献   

14.
对来自加拿大的7个班克松种源的播种苗,采用阳光灯(B2)、日光镝灯(B3)、碘钨灯(B4),进行了夜间补光试验。结果表明:阳光灯(B2)对于促进苗木生长的效果最好,7个种源平均苗高和地径分别大于对照109%和65%;其次是日光镝灯(B3),苗高和地径分别大于对照74%和45%;再次是碘钨灯(B4),苗高和地径分别大于对照52%和34%。在相同的补光和多种管理措施条件下,A2和A3等2个种源的生长量优势明显,2年生苗高分别达到了23.15cm和24.24cm;地径分别达到了0.39cm和0.50cm。  相似文献   

15.
油松、白皮松和华山松同束针叶长度差异均不超过1mm,而同柬针叶的鲜重差异相对较大,可达10%以上。但最长针叶的鲜重不一定最大。同柬针叶的变异性与针叶的叶龄、相对位置无关,说明针叶变异性是从发育早期就出现了,且同束针叶的差异也不是针叶生长微环境差异造成的。由此推测,同束针叶的差异具有随机性。  相似文献   

16.
黑松引种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引种的黑松进行了育苗和多点造林试验,从生长和抗逆性上进行了观测.苗期试验表明,黑松苗期在小陇山林区适应性强,苗期保存率高于油松,苗期生长表现与油松差异不显著,2年生苗木平均地径0.61 cm ,平均苗高16.30 cm.多点造林试验表明,黑松适应小陇山林区的气候、立地条件,抗鼠害能力比油松强,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比油松高,幼林生长表现与油松差异不显著.8年生黑松林分平均胸径3.20 cm,平均高2.98 m.引种获得成功,丰富了小陇山林区营造生态公益林的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17.
2017年5月10日,将烟台沿海防护林内20~30年生黑松Pinus thunbergii母树的种子分为大粒、中粒和小粒播于花盆中,研究枯落物覆盖厚度(1 cm,2 cm,3 cm,4 cm)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以阐明沿海黑松防护林幼苗建立的机制。结果表明:种子大小对发芽率、发芽指数有着极显著影响(P<0.01),对平均发芽时间、活力指数没有显著影响。大粒种子比中小粒种子有着低的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在生物量分配和根系特征上种子大小没有显著影响,但对幼苗高度和地径有显著的影响(P<0.05),都是大粒和中粒种子大于小粒种子。枯落物覆盖厚度对于种子萌发有显著影响(P<0.05),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都随枯落物厚度的增加而增加,平均发芽时间则逐渐降低;但对幼苗生物量、生物量分配和根系特征无显著影响。相关分析表明,苗高和地径与发芽指标、幼苗生物量分配相关性不显著,但与比根长和比根表面积成显著正相关。因此,种子大小和枯落物覆盖厚度是影响沿海黑松防护林天然更新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福建南屿湿地松种源苗期和14 a生的林分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湿地松种源种子千粒重、发芽率、成活率差异大,种源间苗高差异显著,地径差异不显著。14 a生湿地松各种源间树高、胸径和材积种源间有一定差异。湿地松种源1 a生苗高与年降雨量呈显著的负相关,14 a生树高与纬度呈显著的负相关,与年降雨量和无霜期呈较大的正相关,说明低纬度区引种湿地松,年降雨量大和无霜期长可显著促进其树高生长。14 a生湿地松各种源生长量均超过火炬松和当地马尾松。  相似文献   

19.
以白皮松、油松和红皮云杉3个针叶树种1a生幼苗为对象,研究在100%全光(CK)、70%透光和40%透光3种光照下幼苗生长和根系发育规律,结果表明:不同光照条件下3个树种幼苗生长随时间变化存在不一致性,白皮松和油松高生长、地径生长均表现为全光照高于低光照处理,而红皮云杉在低光照处理下,其苗高和地径高于全光照。油松和红皮云杉根长、根系表面积、根系体积各时期发育,均表现出全光照70%透光40%透光趋势;而白皮松在根长和根系表面积方面,则为70%透光高于全光照和40%透光,在根系体积方面,全光照高于70%透光和40%透光。适度遮阴有利于白皮松幼苗生长,不利于油松幼苗生长,而红皮云杉幼苗对光照适应范围较宽。  相似文献   

20.
李洁  梁志英 《山西林业科技》2010,39(1):25-26,29
设置了植物喷施灵5种浓度处理,分别为0.325g/L0.650g/L,300g/L,2.600g/L,清水对照;研究了植物喷施灵对白皮松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植物喷施灵对白皮松种子的发芽效果有显著影响,植物喷施灵的浓度为0.325g/L时,对白皮松种子萌发的促进作用最大,发芽率为77%;浓度为0.650g/L。对提高白皮松种子的发芽势最有利,发芽势为4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