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田满桅 《现代农业科技》2007,(21):114-114,117
为弄清钾肥使用量与高产小麦田产量的关系,2003年以来,菏泽市全市安排了12处钾肥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土壤速效钾90mg/kg的条件下,增施钾肥,能提高小麦抗病、抗旱及抗冻能力,小麦分蘖多、壮,次生根多,明显增加叶面积系数,增加基部茎秆机械强度,促进茎秆粗壮、坚韧、抗倒伏和小麦正常落黄成熟,对小麦品质提高、增产效果明显。在重施氮、磷肥的高产麦田,土壤中的含钾量往往不能满足小麦生长发育的需要,必须通过施肥补充,施用量以300kg/hm2为宜,并应注意钾肥的基追肥比例。  相似文献   

2.
小麦钾肥施用技术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浙江省临安市耕地土壤有效钾含量严重不足和高产小麦需钾较多的矛盾,开展小麦施用钾肥试验。结果表明:小麦施钾肥具有显著的增产作用,可提高产量5.84%-12.16%,其增产机制主要表现为小麦施钾肥后,植株抗逆性增强,分蘖成稳率高,有效穗多,千粒重增加。  相似文献   

3.
施用有机肥对小麦吸钾量及生物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耕地棕壤和草甸土为材料,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施用有机肥及有机肥与钾肥配合施用对小麦生物量和吸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有机肥后可以提高小麦的生物量和吸钾量。在棕壤上施用有机肥20,40,80g·kg-1处理的小麦生物量分别比对照增加了14.85%、24.94%和42.46%,在草甸土上施用有机肥20,40,80g·kg-1处理的小麦吸钾量分别比对照提高了38.41%、83.37%和143.55%,差异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在施用钾肥的基础上再施用有机肥,能进一步提高小麦的吸钾量。  相似文献   

4.
秸秆还田中稻基施钾肥减量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在小麦秸秆全量还田条件下,中稻基施钾肥减量效果,为中稻钾肥减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小麦秸秆全量还田下,开展中稻基施钾肥试验。[结果]在秸秆全量还田条件下,基施钾肥减少20%的处理(5)产量、钾素吸收量、钾素(肥)利用率最高。产量、钾素吸收量分别为9 806.5、265.0 kg/hm~2,与全量施钾肥处理(2)相比,分别提高388.7、45.5 kg/hm~2,增幅分别为4.1%、20.7%;钾素、钾肥利用率分别为53.2%、60.3%,比全量施钾肥处理(2)分别提高15.8%、22.9%;通过二次拟合,得出最大基施钾肥减量占总量的21.7%,可减少基施钾肥35.8 kg/hm~2。[结论]在小麦秸秆全量还田条件下,基施钾肥适当减量对中稻产量有一定增产作用,秸秆中的养分释放可不同程度地减少部分钾肥施用,较大地提高钾素吸收量、钾素利用率、钾肥利用率。  相似文献   

5.
在北方地区耕层土壤,速效钾含量在85 PPM左右的岗地轻壤质褐土上,进行高产栽培,在施用较多的有机肥和氮、磷肥的基础上,施钾肥后小麦获得了显著的增产效果。增产幅度达6.3—13.3%。建议在此类土壤上进行高产栽培时,可结合钾肥的分期施用,对提高小麦产量有良好的效果。施钾量以亩施K_2O16斤为最理想。  相似文献   

6.
钾肥在农作物上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试验示范表明 ,当地土壤速效钾含量在 150mg/kg以下 ,玉米、谷子、小麦、马铃薯施用钾肥后能促进植株生长 ,提高抗逆能力 ,较大幅度增加产量 ,增产幅度为 ,玉米 8 5%~ 16 3% ,谷子10 6%~ 17 8% ,小麦 9 8%~ 16 4 % ,马铃薯 14 6%~ 2 2 3%。钾肥的适宜用量为 ,玉米 12 0~180kg/hm2 ,小麦 12 0~ 180kg/hm2 ,谷子 150~ 2 2 5kg/hm2 ,马铃薯 2 2 5~ 30 0kg/hm2 。合理施用钾肥要首先将其施用在有效钾含量低的土壤和喜钾作物上。施用方法以基施为宜 ,集中条施或穴施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在双庙集、安丰和堰口镇3个乡镇潴育型水稻土上开展小麦施肥效果及肥料利用率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氮、磷、钾合理施用可显著提高小麦产量,氮、磷、钾对小麦产量的贡献率大小顺序为氮肥>磷肥>钾肥;合理配比施用氮、磷、钾可促进小麦百千克籽粒养分吸收量,且可显著提高肥料利用率。  相似文献   

8.
钾肥运筹对中籼稻产量·钾素积累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杂交中稻的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田间试验,研究钾肥运筹对中籼稻产量和钾素积累利用的影响。[结果]施钾可以显著提高水稻产量。在120 kg/hm2施钾量下,钾肥一次性基施或钾肥后移产量差异不明显;而在150 kg/hm2施钾量下,钾肥后移能显著提高水稻产量,比全作基肥处理增产9.56%。钾肥的穗肥追施比一次性基施明显增加拔节至抽穗的吸钾量和比例,提高实粒数、结实率和产量,并显著提高钾素利用效率。[结论]杂交中稻施用钾肥应掌握施中低量钾肥时作基肥的效果较好,而高量钾肥分次施用有明显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9.
大田试验结果表明,施用硅钙磷镁钾肥,可以增加植株籽粒氮磷钾素的积累量,能显著增加小麦的产量,增产效果以基施1 500 kg·hm-2时最为明显;施用该肥料,同时可提高土壤的pH和有效磷、速效钾的含量。  相似文献   

10.
旱地小麦施用钾肥研究结果表明,施钾较不施钾的土壤氮素利用率提高3.81%,磷素有效性提高25.41%,钾素有效性提高8.23%,钾素贮量增加20.83%;小麦增产447.3 kg.hm-2,增产率为8.74%.钾肥边际效应为5.204 kg.小麦孕穗期追施钾肥效果较好,用量75 kg.  相似文献   

11.
钾肥不同施用量对玉米产量和效益及钾素平衡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黑龙江省玉米主产区双城地区不同钾肥施用量条件下,玉米产量、养分吸收规律以及土壤—作物系统中钾素投入—产出平衡状况。结果表明:施钾可明显增加玉米植株各部分含钾量,对秸秆钾含量的提高尤其明显。在一定范围内施用钾肥可显著提高玉米籽粒产量,随着施钾量增加,籽粒产量没有进一步提高,从而使钾肥效益降低。施钾肥的K1、K2、K3、K4处理分别比K0产量增加1 190、1 460、1 070和729 kg.hm-2;各处理钾含量大小顺序为:籽粒K4K3K2K1K0;秸秆K4K3K1K2K0;各处理钾表观盈亏量均为负值,其中K1和K2处理钾的亏缺程度最大。双城地区钾的平衡系数均小于1。从产量、效益及平衡系数看,该地区钾肥用量以K2O 100 kg.hm-2为宜,可使土壤钾素趋于动态平衡,达到玉米的高产、优质和高效。  相似文献   

12.
半夏配方施肥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蒋燕  翟玉铃  王惠  刘晓燕  连群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5):7887-7888,7936
[目的]为了研究半夏配方施肥模型。[方法]采用四因素二次旋转组合设计,通过研究有机肥、N、P2O5、K2O施用量对半夏纯收入和产投比的影响,建立相应的回归方程,并通过计算机模拟寻优,提出两套半夏高产高效施肥模型。[结果]半夏高产、高效施肥最优方案为:①投产比高于1.40,纯收入高于27000元/hm2,有机肥、尿素、普钙、硫酸钾施用量为87493.725~99 739.845、687.944~785.492、4437.218~4474.887、680.340~1 059.730 kg/hm2;②投产比为1.6时,纯收入达到34 500元/hm2,有机肥、尿素、普钙、硫酸钾施用量为101600.775~109164.555、710.755~823.912、4302.150~5612.805、558.679~712.356。[结论]提高半夏产量、纯收入、产投比的关键是在一定范围内提高厩肥和磷肥的施用量,其次是氮肥、钾肥的施用。  相似文献   

13.
增施钾肥对高淀粉马铃薯产量贡献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2年试验研究增施钾肥对马铃薯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试验表明,在当地习惯施肥基础上增施钾肥,提高了马铃薯产量、块茎淀粉含量和商品率,钾肥对马铃薯产量与品质的贡献作用显著;同时,增施钾肥提高了块茎膨大后期的净同化率、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钾肥对马铃薯净同化率等生理指标的贡献作用显著。对产量、品质指标、生理指标进行相关分析表明,增施钾肥对产量品质指标和净同化率等生理指标的贡献作用一致。增施钾肥不同处理增产提质效果不同,应根据生产实际选择适宜处理。  相似文献   

14.
几种钾肥在新疆葡萄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几种钾肥在新疆葡萄上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氮、磷肥用量相同的基础上,在南北疆葡萄上施用不同种类的钾肥,探讨葡萄产量和品质与钾肥的关系.[结果]施用钾肥改善了葡萄品质,VC含量大幅增加,总糖略有上升,而酸度有所降低.北疆试验各处理的葡萄产量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水平,但在葡萄上施用钾肥均有不同程度的增产效果,增幅为3.49;~8.92;,氯化钾型钾肥增产效果优于硫酸钾型钾肥;南疆葡萄施用钾肥增产效果优于北疆,增产幅度在14.35;~29.39;,处理间产量差异达到显著水平,硫酸钾型钾肥较氯化钾肥对木纳格葡萄的增产效果要好.北疆施用不同钾肥的增收幅度为1 850~5 384元/hm2,氯化钾型钾肥增收效果好于硫酸钾型钾肥;南疆获得的经济效益好于北疆,葡萄增收幅度为7 409~15 441元/hm2,硫酸钾型钾肥的增收效果优于氯化钾型钾肥.[结论]北疆宜施用氯化钾型钾肥,南疆宜施用硫酸类钾肥.  相似文献   

15.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选择三个土壤钾素丰缺不一致的稻田,研究施用钾肥对水稻产量和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三个土壤钾素丰缺不同的稻田中,施用钾肥都可以提高水稻产量,各施钾处理比不施钾增产4.08%~25.88%.在速效钾中低含量和高含量水平下,钾肥(K2O)的经济施用量为80 kg/hm2和45 kg/hm2;而速效钾低含量水平下,早稻的经济施钾量是100 kg/hm2,晚稻是60 kg/hm2.不同钾肥施用量对收获后稻田土壤的有机质、氮素、磷素和钾素含量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为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箭筈豌豆的高产优质栽培及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以2505、2556和2560箭筈豌豆(Vicia sativa.L)牧草新品系为试验材料,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不同磷钾肥配施对3个箭筈豌豆牧草新品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50kg/hm~2磷肥和50kg/hm~2钾肥配施下,2505、2556和2560箭筈豌豆牧草的产量均最高,分别为7 352kg/hm~2、8 578kg/hm~2和8 574kg/hm~2,比对照分别增产28.49%、14.27%和39.96%。增施磷钾肥对3个箭筈豌豆牧草品系粗蛋白含量的影响较小,但对其可溶性糖和粗脂肪含量的影响均达显著(P0.05)水平。其中,2505品系的可溶性糖含量以不施钾肥和施磷肥225kg/hm~2处理最高,为10.56%;2556和2560品系均以不施磷肥和施钾肥100kg/hm~2处理最高,分别为10.48%和10.62%,且均与CK差异达显著(P0.05)水平。2505品系的粗蛋白含量以施磷肥225kg/hm~2和钾肥100kg/hm~2处理最高,为1.64%;2556和2560品系均以施磷肥150kg/hm~2和钾肥100kg/hm~2处理最高,分别为1.47%和1.57%,且均与CK差异达显著(P0.05)水平。综合考虑产量和品质,建议栽培3种箭筈豌豆牧草的磷肥施用量为150~225kg/hm~2,钾肥为50~100kg/hm~2。  相似文献   

17.
钾肥用量对棉花蕾铃脱落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张炎  李宁  胡伟  高媛  姚银坤  汤明尧 《新疆农业科学》2012,49(11):2088-2095
[目的]研究不同钾肥用量对棉花生育期蕾铃发生与脱落的动态变化、产量构成因素和品质指标的影响.[方法]通过田间小区试验,在氮肥、磷肥和微肥用量相同情况下,设4个钾肥用量处理,即0、30、60、90kg/hm2 K2O.[结果]施钾可提高棉花上部(9~12)果枝上的现蕾数或降低下部(1~4)果枝和上部(9~12)果枝的蕾铃脱落率;同时,施钾可增加棉花各个果节的现蕾数和有效铃数,降低棉花1、2果节棉花蕾铃脱落率.蕾铃总脱落率在7月2~15日出现第1次高峰,8月2~16日出现第2次高峰.施钾显著增加棉花单株铃数和皮棉产量,由棉花钾肥的效应方程,推荐K2O量为48.6 kg/hm2.施钾在一定范围内可增加棉花的长度、比强、伸长率以及可纺系数,随着钾肥施用量的增加棉花整齐度、马克隆值也增加.[结论]施钾显著增加了棉花现蕾数和有效结铃数,降低棉花蕾铃脱落率.现蕾数、有效铃数与施钾量呈显著的正相关,而蕾铃脱落率与施钾量达到了显著的负相关.施钾可显著提高棉花皮棉产量,改善棉纤维品质.  相似文献   

18.
设施长周期栽培型西瓜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确定适合上海及周边地区设施长周期栽培的西瓜新品种及其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设施品比试验。结果表明:‘申抗988’是适合上海及周边地区设施长周期栽培的西瓜新品种,它在上海及周边地区春播设施栽培的最适播种期为2月10-20日,适宜种植密度为7 725~9 000株/hm2,双蔓整枝,株行距为35cm×250cm,基肥用量以狮马牌复合肥900kg/hm2+精制有机肥22.5t/hm2为宜。膨瓜期沟施225kg/hm2狮马牌复合肥,同时通过叶面喷施4~5次500倍液狮马牌高钾叶面肥(N∶P∶K=7%∶12%∶40%),每次300g,比不追肥对照增产37.2%,且显著改善了西瓜果实的品质。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了给黄土旱地经济合理施肥、粮食增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长期定位试验的基础上,研究了不同施肥对小麦产量、各生育期钾素营养和肥料利用率的影响。[结果]不同施肥小麦增产效果差异显著。单施氮肥小麦增产75.3%,单施磷肥小麦产量则降低24.7%,NM、PM、NPM配施小麦增产75.9%~92.9%;小麦钾素的吸收主要集中在生长发育前期,孕穗期以后因泌钾现象多表现为负吸收,施用有机肥,特别是无机肥与有机肥配施,促进小麦吸钾作用明显,小麦植株各器官含钾量明显提高;单施N肥、NP配施小麦钾素的吸收量、吸收速率较高,单施有机肥及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小麦钾素吸收量和吸收速率比对照也有明显提高;单施N肥小麦氮肥利用率较高为76.73%,单施P肥小麦磷肥利用率较低仅为14.20%,NP配施与单施P肥相比,吸磷量、吸钾量分别增加112.53%和79.36%。施用有机肥可以显著提高作物氮、磷、钾吸收量,但肥料利用率却不高。[结论]施用有机肥以及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可以明显促进小麦对氮、磷、钾养分的吸收,提高小麦产量。  相似文献   

20.
株间穴施对夏玉米产量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合理的夏玉米高产简化施肥技术。以‘浚单29’为材料,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开沟条施、正位肥料减量30%穴施、株间全量及肥料减量30%穴施等施肥方式对夏玉米产量、果穗及植株表观性状、生物量和氮磷钾养分积累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株间全量穴施较开沟条施植株表观性状均增加,增产3.70%,地上部生物量增加3.56%,氮、磷养分积累显著增加11.24%和19.44%;肥料减量30%可显著降低夏玉米产量、地上部生物量及氮磷养分积累12.88%~16.56%、11.28%~15.12%、20.13%~30.07%和21.66%~38.19%,施肥方式和肥料用量对夏玉米钾素积累无显著影响。株间穴施和正位穴施差异不显著,较开沟条施更有利于地上部氮磷钾养分吸收从而促进产量提高。夏玉米专用肥750 kg/hm 2配合株间穴施显著提高夏玉米产量,而且养分吸收效果较好,是当前试验条件下较好的施肥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