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甜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与其保持系线粒体DNA的RAPD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对甜菜线粒体DNA的提取方法进行了改进,在不需密度梯度离心条件下即可获得高纯度的DNA。优化了甜菜线粒体的RAPD的反应条件,对细胞质雄性不育甜菜的不育系及其保持系的线粒体DNA(mtDNA)进行了RAPD(随机扩增多态DNA,randomly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分析,结果表明:甜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线粒体DNA之间存在丰富的多态性。  相似文献   

2.
DNA指纹图谱技术及其在作物品种资源中的应用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随着各种新型DNA分子标记的出现,带动了DNA指纹图谱技术的快速发展。本文简要阐述了几种常见DNA指纹鉴定技术,如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estrictionfragmentlengthpolymorphism,简称RFLP)、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ndomamplifiedpolymorphicDNA,简称RAPD)、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m-plifiedfragmentlengthpolymorphism,简称AFLP)、简单重复序列或微卫星标记(simplesequencerepeat,简称SSR)、内部简单重复序列(inter-simplesequencerepeat,简称ISSR)和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nucleotidepoly-morphisms,简称SNPs)等的基本原理、在技术上的优缺点及其在作物品种资源中的应用,包括品种的鉴定、纯度的检测、品种亲缘关系与分类的研究及品种专利权的正当维护等。同时,对DNA指纹图谱技术在应用中的存在问题及相应的解决途径进行了简单的讨论,如目前DNA的提取方法与育种应用的大规模群体不相适应和大多数DNA指纹图谱检测技术仍比较繁琐,限制了该技术在育种中的大规模应用等。  相似文献   

3.
DNA指纹技术在杂交水稻种子纯度鉴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凤  陈伟 《种子科技》2006,24(4):37-39
文章概述了对RFLP、RAPD、SSR、AFLP4种DNA指纹技术的原理及其在杂交水稻种子纯度鉴定上的应用,并对他们的开发前景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作物育种信息》2005,(4):13-14
为了研制南方、爪哇和花生根结线虫快速灵敏的检测和鉴定方法,分别分离了4个南方根结线虫和3个爪哇根结线虫特异性的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片段。在这些RAPD标记DNA序列的基础上,设计了多对SCARPCR引物,并用源于国内外的南方、爪哇、花生、北方和象耳豆根结线虫群体验证其扩增特异性和灵敏度。最终确定了3对高效扩增的SCAR引物,  相似文献   

5.
DNA分子标记广泛用于生物研究的许多方面。本文简要介绍了RFLP、RAPD、AFLP、SSR及ISSR等几种目前常用分子标记的原理,归纳总结了分子标记在银杏中的应用研究进展。(1)获得了2个雄性特有的RAPD标记和2个雌性特有的AFLP标记,为银杏的早期性别鉴定及相关基因克隆奠定了基础;(2)采用RAPD标记和ISSR标记对我国部分栽培品种进行了分子鉴别和分类的研究,编制了一些品种的DNA指纹检索表;(3)利用RAPD和ISSR标记对一些群体、个体及栽培品种或变异类型进行了遗传分化和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发现银杏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群体间、个体间、栽培品种及类型间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遗传分化;(4)利用ISSR标记对一些个体的遗传杂合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个体的平均杂合率为43.53%;(5)构建了包含62个RAPD标记、19个连锁群的银杏分子遗传图谱;(6)探索了银杏优先保护种群的确定。分子标记在银杏其它方面的应用还很少。今后,除了继续对上述方面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外,还应充分运用DNA分子标记技术,开展银杏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种质评价与鉴别及保育生物学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对三米单粒种子DNA提取方法及在玉米自交系鉴定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提取适度快。提取的DNA分子量大.没有降解,质量好,完全可以满足RAPD分析的需要,这就为RAPD在玉米种质及纯度签定上的应用提供了技术上的保证.有利于该项技术的普及和推广。  相似文献   

7.
DNA分子标记及其在遗传育种上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文鹏 《种子》1997,(2):30-33
本文比较系统地介绍了DNA分子标记的种类(RFLP、“小卫星”DNA、“微卫星”DNA、AP-PCR、RAPD和AFLP等)、含义、技术、原理和特点,重点阐述TDNA分子标记在遗传育种上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甜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及保持系叶绿体DNA的RAPD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细胞质雄性不育甜菜的不育系及其保持系的叶绿体DNA(ctDNA)进行了RAPD分析,结果表明:在所选的70个引物中,甜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叶绿体DNA之间不存在差异性。与此同时,对叶绿体DNA的提取方法进行了改进,在不需密度梯度离心条件下即可获得高纯度的DNA;优化了甜菜叶绿体的RAPD的反应条件。  相似文献   

9.
DNA分子标记技术在农作物品种鉴定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志勇  谢华峰  张力  赵磊 《种子科技》2010,28(10):19-21
文章概述了利用DNA分子标记技术(RFLP、RAPD、SSR、AFLP、ISSR和STS等)进行品种鉴定的原理、特点和研究概况,从DNA分子水平上进行品种鉴定具有准确可靠、成本低、自动化、不受环境影响等优点,DNA分子标记技术在品种鉴定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利用RAPD分析技术鉴定品种纯度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植物杂交育种、种子生产及种子检验中,利用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分析技术来鉴定纯度是很有效的方法。本文研究了从玉来、棉花、大豆、小麦和红三叶草干种子中提取DNA的方法,并成功地利用RAPD技术扩增了DNA片断。用同样方法从干花生种子中提取DNA,但在RAPD扩增后没有观察到扩增的DNA片断。这种方法经济、简单、快速,而且不用植物生长组织,适用的作物种类多。  相似文献   

11.
适合RAPD分析的三种玉米基因组DNA提取方法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英  陶刚  刘作易 《种子》2006,25(1):16-18
本文通过对3种玉米基因组DNA提取方法的比较得出,DNA提取时采用一次氯仿/异戊醇抽提方法,得到的DNA质和量都较为理想,并且能够达到RAPD实验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PAPD(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是一项新兴的分子标记技术。该技术与其它分子标记技术如RFLP、DNA指纹图谱、SSCP等相比具有如下特点:1)对受试基因组无特定的要求,无需知道模板DNA序列的信息;2)不需要使用放射性标记;3)仅需毫微克数量级的DNA样品,一般1次扩增只需10一50ng的DNA;4)扩增引物随机设定,可从许多物种中检测出大量的多态DNA;5)检测灵敏度高,操作简单快捷,适合大量样本的快速分析。因而,RAPD技术正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分子系统学研究、品种鉴定、基因组研究、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基因定位等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13.
荞麦属(Fagopyrum Mill)植物资源的RAPD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10个随机引物对荞麦属(Fagopyrum)11个种(含大粒组7个种,小粒组4个种)共50份栽培及野生荞麦资源进行RAPD研究.初步建立了养麦属不同物种的RAPD指纹图谱.系统聚类分析表明,荞麦属大粒组和小粒组组间以及不同荞麦种间在DNA水平上差异极大.在大粒组中苦荞DNA与其他种之间有较大的差异.大野荞和毛野荞分别与甜荞和苦荞在RAPD水平上较近缘,支持它们分别是甜荞和苦荞祖先种的假说.  相似文献   

14.
利用RAPD技术分析了小麦耐盐突变体RH8706-49、其母本濮农3665以及与49同为“一粒传”后代的敏盐材料H8706-34的线粒体DNA,发现三个材料的线粒体DNA存在有明显的差异,初步认为这些差异可能与突变体49耐盐性的增强相关,回收克隆了突变体49线粒体DNA的特异扩增产物,为进一步的研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广西药用野生稻遗传多样性的分子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简称RAPD)技术对广西药用野生稻资源进行分子水平的遗多样性评价,结果表明:S62、S236、S265、S301四个引物均能扩增出丰富的DNA片段以及片段类型,说明广西药用野生稻DNA多态性丰富,遗传多样性明显,应改变过去认为其性状类型单一的观点,今后加大研究力度,促进其优异种质的利用。  相似文献   

16.
遗传多样性的估计可以根据不同的数据类型进行,本试验的目的是用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标记、形态性状和系谱记录来研究Croatian小麦品种间的遗传多样性,分析来自两个育种中心的小麦品种间的差异,同时将RAPD标记与形态性状和系谱数据比较,评价了该标记在估计品种间遗传多样性方面的适用性。用来自Cavetian两个育种中心的14个小麦品种和育种品系进行了研究。筛选出36个引物来作RAPD分析,  相似文献   

17.
芝麻DNA和RNA同步提取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质量的DNA和RNA是分子生物学实验顺利进行的基础。本文首次针对CTAB法提取芝麻DNA和RNA的效果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改进了提取程序和相关技术参数,总结出一套可同步提取高质量芝麻DNA与RNA的方法。利用该方法提取的DNA及RNA经RAPD、SSR、SRAP、DDRT—PCR、AFLP、cDNA—AFLP等分子试验验证,质量好,符合后续试验的要求。这套方法为顺利开展芝麻分子生物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蹇黎 《种子》2012,31(3):59-62
DNA分子标记技术在石蒜属植物的进化和系统发育分析、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与亲缘关系鉴定、品种指纹图谱和遗传图谱的构建、目标性状基因定位与克隆等研究领域已广泛应用.本文综述了主要几种用于石蒜属植物的DNA分子标记技术( RAPD、AFLP、SSR、ISSR、EAT、SRAP、SNP)的基本特点、原理及其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19.
水稻孕穗期茎注射野生稻DNA变异株系的RAPD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利用野生稻有利基因是培育超高产栽培稻(Oryza sativa L, 2n=24AA染色体组型)的主 要技术路线之一。 本研究通过穗茎注射法将小粒野生稻O. minuta(2n=4x=48, BBCC染 色体组型)总DNA导入杂交稻当家亲本V20B, 获得了变异株的3个高世代株系; 用RAPD方 法 对上述3个株系、 供、 受体及对照品种明恢63共6个材料进行了多态性研究  相似文献   

20.
分子标记及其在马铃薯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介绍了几种常用的DNA分子标记如RFLP、RAPD、AFLP、SSR和ISSR的概况,以及它们用于马铃薯遗传育种研究的最新进展,包括基因标记与定位、遗传图谱构建和种质资源研究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