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猪肉及其制品作为一种大众食品,其消费状况也由追求数量转变为追求质量;因此,提升河北省猪肉及其制品的质量及安全程度、推进猪肉品牌化建设意义重大。文章首先介绍了河北省猪肉品牌的发展现状和建设品牌的意义,进而对河北省猪肉产业发展进行SWOT分析,最后提出了河北省猪肉品牌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我国生猪产业发展的背景和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深入推进,经济步入新常态以及我国生猪产业逐步嵌入全球生猪价值链,未来我国生猪产业将呈现新的发展趋势,即价格波动与国际市场的同步性增强,猪肉消费增速放缓的同时消费层次上升,生猪生产的成本会进一步提高,区域布局会出现新的调整,生产组织结构得到持续优化,产业技术水平会有明显提高,总体来看供给结构的调整和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将成为我国生猪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3.
正生猪养殖行业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猪肉产品的一个重要来源,随着桂林市近年来经济收入的不断增长,人们对于生活品质的追求也越来越高,而充足的生猪供应对现代化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为了更好地满足市场对猪肉产品的消费需求,生猪养殖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桂林市在生猪养殖、生猪产业发展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养殖违禁药品的使用、未完全遵守生猪安全生产等。相关技术人员需了解桂林市生猪养殖行业发展现状,分析养殖优化技术,增加无公害生猪养殖技术的推广,只有这样才有助于提高生猪养殖质量。  相似文献   

4.
为进一步加快全县生猪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全面提升生猪产业整体水平,促进生猪产业高质量、高效率发展,会宁县高度重视生猪产业发展,有效避免了猪肉产品供不应求的现象,本文就会宁县促进生猪产业发展的主要做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5.
关于加快生猪产业化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猪肉是人们的肉食消费主体。随着城乡居民膳食结构的改变,人们对猪肉的消费量日益增长,生猪产业发展的市场前景日趋广阔。因此,要加快推进生猪产业化发展,实现生猪养殖由粗放型向集约经营的根本性转变,以此提高生猪综合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6.
张晓霞 《畜牧市场》2009,(7):103-104
畜禽产品质量安全事关人体健康和社会稳定,倍受国人关注。随着生猪良种补贴、能繁母猪补贴以及生猪调出大县奖励等支农惠农政策的力度加大,綦江县规模养猪快速发展,猪肉产品市场竞争激烈。作为重庆市生猪产业发展重点县,如何把握机遇,找准切入点,根据綦江经济发展的需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引导和推动传统养猪业向现代养猪业转变,积极应对人们产品质量安全意识提高对生猪产业走向健康发展道路的挑战,提高猪肉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促进生猪产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綦江现代农业跨越式发展,时不我待!  相似文献   

7.
<正>我省生猪产业是农业农村经济的重要产业,是东南沿海地区重要的生猪供应基地,在全国养猪业中占有重要地位。为了进一步发挥我省生猪产业比较优势,加快推进发展方式转变,提升生猪产业发展水平,现提出如下指导意见。一、充分认识生猪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近年来,我省生猪产业实现持续健康发展,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有效满足了城乡居民的消费需要,为保障市场供给、促进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  相似文献   

8.
通过收集云南省2012—2016年生猪存栏、出栏、猪肉产量、规模养殖情况、活猪价格、猪粮比及不同规模养殖盈利情况,分析了云南省作为西部地区的养猪大省生猪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生猪产业可持续发展建议,以期为云南省生猪产业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正我国是全球猪肉消费和生猪养殖第一大国,生猪年出栏量约7亿头,养殖量占世界生猪总养殖量56.6%,养殖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18%,2017年猪肉消费占总肉类消费的62%。可以说,生猪生产事关"三农"发展、群众生活和物价稳定,近期猪肉价格持续高位运行,引起社会关注。生猪产业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个问题的答案不仅关系着老百姓的餐桌,也关系着我国生  相似文献   

10.
我国是世界猪肉生产和消费大国,同时,生猪产业在我国整个畜牧业中占据主导地位,猪肉在肉类总产量中占绝大部分.生猪产业的发展对调整农村经济结构,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发挥了重要作用,生猪产业已成为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中十分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但2007年以来,生猪市场经历了大涨大跌、大起大落的波动,特别是2008年9月以后,生猪价格持续下跌,养殖户利益受损严重,我国生猪产业发展遇到极大困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