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温度对黄瓜光合作用及~(14)C-同化物运转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瓜的光合适温随生育发展而提高,生育前期为30℃,中后期为35℃。温度高气孔阻力减少、蒸腾强度加大。叶片的~(14)C-同化物在白天以30℃输出最多,经过一昼夜则表现为随温度升高输出率增加。生育前期和中期,30℃时果实得到的~(14)C-同化物多,35℃时茎叶、生长点得到的~(14)C-同化物多。后期,35℃时果实的~(14)C-同化物分配率最大,25℃时茎叶得到的~(14)C-同化物多。  相似文献   

2.
旱地覆膜对冬小麦花后14C-同化物转运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利用14CO2示踪研究了覆膜对旱地冬小麦花后14C-同化物在灌浆期转运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花后同化的14C在标记后24h约78%已储存在茎鞘和穗轴中,11%已转运至籽粒,11%还滞留在叶片中;成熟时叶片的14C-同化物几乎都外运了,茎鞘和穗轴中还滞留约28%,70%已转运分配到籽粒中。覆膜小麦的14C-同化物向籽粒的转运比对照慢。另外,研究还表明覆膜小麦花后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比对照高,MDA含量比对照低,叶片衰老延缓,同化能力强,干物质多,籽粒产量高。因此,覆膜使小麦增产的原因在于小麦中前期生长加快,后期衰老延缓,同化能力增强,最终使得同化的干物质总量大大增加;但并不促进同化物向籽粒的转运分配。  相似文献   

3.
以4年生日光温室栽培“大久保”桃为试材,采用14C标记的方法,研究了60%遮光处理和果面喷施600mg/L乙烯利后结果枝同化物分配和相对库强的变化。结果表明:果实成熟期遮荫处理10d后,从饲喂新梢分配到果实的碳同化物比例明显减少;硬核期遮光后,果实碳分配比例变化不明显,但种子分配比例明显减少。遮光处理后,各器官相对库强的变化趋势与同化物的分配比例基本一致。在果实成熟期喷施乙烯利后,显著提高了遮光结果枝果实同化物分配比例和相对库强。  相似文献   

4.
东方百合鳞茎更新发育的碳同化物积累与分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测量不同发育时期的碳水化合物含量来研究东方百合“Sorbonne”的碳代谢。东方百合鳞茎中的淀粉含量自下种后迅速下降,可溶性总糖和蔗糖含量在内层鳞片中于盛花期前逐渐增加,随后呈下降趋势。用扫描电镜观察到鳞片细胞中明显的淀粉颗粒,并随鳞茎的发育充满整个细胞腔。14C示踪技术分析表明,含苞期的14C-同化物分配以地上部为主,集中在花苞部位;花后期的14C-同化物分配以地下鳞茎为主,其中下位叶标记处理的鳞茎分配量占植株总14C的比例达85.8%,证实了植株的光合产物在花后期主要供应鳞茎发育膨大所需。  相似文献   

5.
超级杂交稻光合同化物的运转分配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盆栽法和14C-同位素示踪技术,以杂交稻组合汕优46为对照,研究了超级杂交稻组合"两优293"、"准两优527"的光合能力和光合同化物运转分配特性。结果表明,在不同生育期,两个超级杂交稻组合与对照组合汕优46相比,其单株同化14CO2的总量均显著高于对照,达到对照的1.49~1.96倍;14C-光合同化物最终分配至穗中的比例也较对照高,且其14C-光合同化物运输至穗中的速率也比对照快。表明超级杂交稻组合"两优293"、"准两优527"具有较强的光合同化物生产和运输能力。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讨巨峰葡萄对氮素的吸收、分配和利用规律,为合理施肥提供依据,本试验采用田间15N示踪方法,对巨峰葡萄进行了3个时期土施15N尿素处理。结果表明:各时期植株不同器官从肥料中吸收分配到的15N量对该器官全氮量的贡献率(15N丰度Ndff)有明显差异。萌芽期施肥处理的新梢及果实的Ndff极显著高于多年生器官和根;膨大期处理各器官Ndff均有所增长;成熟期处理的果实Ndff仅为上一时期的37.6%,而多年生器官和根的Ndff却均比上一时期高两倍多。萌芽期处理植株吸收的15N 54.8%分配到叶片中,果实中仅占3.6%;膨大期处理,果实中的15N分配率达到26%,而分配到叶片中的15N量降为38%。不同时期植株各器官的15N利用率与分配率呈现相同的趋势。自萌芽期到叶片衰老期,植株对15N尿素的当季利用率呈升高趋势,果实成熟期处理的最高。巨峰葡萄每形成1000 kg果实需要吸收氮素3.76 kg;氮素在树体各器官中的分布为果实 叶片 根 当年生枝主干多年生枝;果实膨大期至果实成熟期为氮素的最大需求期和最大效率期,因此在生产上氮肥施用时期建议适当后移。  相似文献   

7.
李英  喻景权 《核农学报》2001,15(6):355-359
CPPU处理瓠瓜子房可显著增加瓠瓜果实的早期产量和后期产量 ,采收日期提早 2 0d左右 ,总产量提高 46%。CPPU参与了植株源库关系的调节 ,与对照相比 ,CP PU处理后叶片干重降低 3 0 % ,而果实干重上升 43 % ,地上部总干重则无明显差异。CPPU处理后叶片的光合作用加强 ,14 C同化物从标记叶的输出率以及在果实中的分配率都比对照显著增多 ,表明CPPU处理增大了果实的库强 ,促进了同化物向果实的运转。  相似文献   

8.
本文应用~(14)C-示踪技术研究了大麦叶片~(14)C-同化物在不同时空状态下输出的变化。结果发现,在不同空间序列的叶片,随叶位上升,~(14)C-同化物的输出量逐渐增加,同化~(14)CO_2后不同时间观察,趋势相同;1天内不同时间同化的~(14)C产物的输出量表现不同,8:00同化的~(14)C产物的输出量高于12:00和18:00同化的~(14)C产物输出量;随叶位上升,不同时间同化的~(14)C产物输出量增多,叶位间差异还表现为随叶位上升,早、中、晚3个时间同化的~(14)C产物输出量差异逐渐变小。  相似文献   

9.
大豆豆荚光合物质转运与分配对籽粒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运用透射电镜放射自显影技术、液体闪烁计数仪和相关生理指标测定研究了大豆生长过程中不同时期豆荚光合产物对籽粒发育的影响。结果如下:在鼓粒初期、鼓粒中期、鼓粒后期豆荚都向籽粒转运光合产物;豆荚和叶片在鼓粒中期14C-同化物的转运量达到最大;叶绿素、可溶性碳水化合物的含量也达到最高。鼓粒中期豆荚的转运量可达叶片转运量的35.6%;鼓粒后期豆荚、叶片的转运量都有所下降,但叶片下降幅度大于豆荚,此时期豆荚对籽粒的转运量达到叶片的59.6%。可见在鼓粒后期,当叶片光合功能开始衰退时,豆荚的光合产物对籽粒的贡献起到不容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大型温室黄瓜生长发育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大型温室栽培条件下,黄瓜生长发育的规律,包括叶片光合作用,器官发育,干物质累积与分配,以及产量形成等.试验结果表明现代化温室为黄瓜的生长发育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随着光合有效辐射的增加,叶片光合速率迅速增加;随着叶片的生长,叶片光合速率先增加后逐渐下降,前期生长的叶片在相当长的时间保持较高光合速率,后期叶片光合速率下降较快.黄瓜各器官的生长发育速度很快,茎平均生长速度8 cm/d,叶片长成仅需10 d,果实从开花到采收仅需12 d左右.整个生育期干物质累积呈S形曲线,在各器官干物质的分配中,根系占整个干物质总量的比例很小,而且随着生育期的延长而减小,从前期的5%左右减少到后期的1%左右;茎占整个干物质总量的比例整个生育期变化较小,基本维持在10%~15%之间;在营养生长阶段,叶片占干物量的70%~80%,但随着果实的生长,叶片占干物质的比例迅速下降,到后期仅占20%左右;进入生殖生长阶段,果实占干物质的比例迅速增加,后期占整个干物质的70%左右.现代大型温室栽培条件下,黄瓜的产量比较稳定,随采收周次的变化呈二次多项式,8周总产量达到12 kg/m2.  相似文献   

11.
以14C为示踪剂,用14CO2+CO2法对2年生黄柏进行半株标记,在主干上环状剥去韧皮部,以塑料薄膜包裹,燃烧法制样、液体闪烁测量法测14C活度。结果表明,未剥皮黄柏韧皮部的14C同化物运输速率为52.0cm/h,3h左右同化物从树冠运输到根系,树冠不同部位的功能叶14C同化物分配为:中部功能叶>上部功能叶>下部功能叶;剥皮后,同化物分配规律改变为:上部功能叶>中部功能叶>下部功能叶;剥皮第15天在新生韧皮部、剥口下方的树皮及根系中检测到14C同化物,表明新生韧皮部的生理功能得到恢复。  相似文献   

12.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冬小麦籽粒灌浆期源库关系的调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玲娥  张萍 《核农学报》2005,19(3):228-231
用14CO2示踪的方法研究冬小麦籽粒灌浆期在穗部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小麦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脱落酸(ABA)和赤霉酸(GA3)对灌浆冬小麦源库之间以及同化物的运输和分配有着调控作用。ABA的施用对冬小麦籽粒灌浆期,14C同化物运输和分配起阻碍作用,而GA3则起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以大铃、中铃和小铃3个不同铃重棉花基因型为材料,通过在盛花期测定棉株中部主茎和果枝叶面积及叶面积指数,并用14CO2饲喂中部主茎叶,研究了14CO2同化物在棉株不同层次"铃-叶系统"中的分配特征。结果表明,盛花期中部主茎和果枝单叶面积与铃重呈正相关。小铃基因型棉花群体盛花期叶面积指数最大;大铃基因型棉花蕾铃比中、小铃基因型表现出更强的库活性。主茎叶片产生的同化物除主要输送到对应的果枝外,还向上部、下部的库器官及主茎生长点输送;而流向其对应果枝的同化物,主要供应第一果节蕾铃。  相似文献   

14.
大田条件下,以6年生冬枣为试材,研究冬枣晚秋不同枝条叶施15N-尿素后,休眠期15N的贮藏、分配及翌年盛花期15N的再分配和利用。结果表明:晚秋叶施15N-尿素,休眠期树体枝干和根系中可检测到15N;翌年盛花期时,处理枝新生器官(枣吊、叶片、花)中可检测到15N。休眠期15N主要贮藏于地上部多年生器官,包括处理枝条和附近多年生器官。与休眠期相比,翌年盛花期时处理枝条的Ndff%显著下降,新生营养枝和多年生枝分别下降了59.13%和69.05%。贮藏15N再分配到新生器官,主要用于叶片和枣吊的生长,分配势随新生器官生理年龄的增加而增大(枣吊>叶片>花)。与新生营养枝处理不同,多年生枝处理的地上部枝干中贮藏15N向新生器官及枝干运输同时向下分配运输用于根系生长。  相似文献   

15.
小麦主茎光合产物的运转与分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蘖期主茎与分蘖间联系密切,主茎光合产物主要用于主茎叶片、分蘖和根系的生长。本研究3个供试小麦品种中,徐州26主茎运送到分蘖Ⅰ和Ⅱ的光合产物比例分别为6.15%和5.92%,显著高于9559的4.38%和3.84%;随着生育进程,主茎和分蘖之间较为独立,光合产物在主茎和有效分蘖间的运转比例降低,供试品种间光合产物分配比例的差异缩小。拔节期主茎的光合产物主要用于自身茎鞘的生长;抽穗期主茎的光合产物主要用于自身茎鞘及穗的生长;至成熟期,主茎功能叶片在抽穗期合成的14C-光合产物主要分配到自身的茎鞘、颖壳及籽粒中,且籽粒分配量高于其他器官。  相似文献   

16.
水稻对~(14)CO_3~(2-)的吸收和积累动态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孙桂莲  史建君  陈晖 《核农学报》2005,19(5):375-378
用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水稻对14CO32-的吸收和积累动态,及其在水稻田中的行为特性。结果表明:通过水稻根系和浸于水中的茎杆下部吸收的14CO32-离子会向上部组织输送并形成积累趋势;在上部组织中,叶和茎杆上部的14C比活度随时间呈逐渐上升的趋势,而穗中的比活度于14d达最大值(271.9Bq/g)后又呈下降趋势;茎杆下部由于直接浸于水中,表现出对14CO32-离子的快速吸收、吸附,此后随时间呈下降趋势,根部表现出上升过程迟后于茎杆下部,其14C比活度也低于茎杆下部。上部组织(穗、叶和茎杆上部)中14C的百分含量随时间上升,而下部组织(茎杆下部和根)则相反,至试验后期(21~35d),其百分含量基本持平(约各占50%),14C从下部组织向上部组织输送的特征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