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本文综述了奶牛粪的基本性质、奶牛粪的危害,并详细介绍了国内外奶牛粪的综合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对青州周边乡镇的4个以奶牛粪便为消化原料的户用沼气池进行了奶牛粪便消化前后指示菌含量的调查。结果发现,经沼气池处理后的奶牛粪便中厌氧菌、需氧菌、粪大肠菌群和粪链球菌群含量都有显著下降,但产气荚膜梭菌含量没有变化。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究奶牛粪水在密闭贮存过程中理化特性的变化情况,为养殖场处理奶牛粪水提供参考,以山东烟台某奶牛养殖场固液分离后的新鲜粪水为研究对象,模拟自然条件下对奶牛粪水进行密闭处理,分别于贮存的第1、5、10、15、20、25、30、40、50、60、70、80、90、100、110、120天进行取样,分析奶牛粪水贮存过程中环境温度、pH值、总固体、悬浮固体、总氮、铵态氮、硝态氮、总磷、速效磷、总钾、粪大肠菌群、蛔虫卵死亡率、氯化物、化学需氧量和生化需氧量等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显示:牛粪水在贮存120 d后,pH值上升了0.02,总固体含量下降了36.36%,悬浮固体含量下降了28.9%,总氮含量下降了40.6%,总磷含量下降了15.9%,总钾含量下降了8.1%,粪大肠菌群数量下降了96.8%,蛔虫卵死亡率达到98.5%,氯化物含量上升了4.1%,化学需氧量下降了11.60%,生化需氧量下降了18.32%。研究结果为奶牛养殖场粪水的处理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4.
《畜牧与兽医》2016,(1):149-150
正随着奶牛养殖的迅速发展,奶牛粪便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日益严重。奶牛粪便的科学处理和有效利用迫在眉睫。利用奶牛粪生产蘑菇就是科学处理奶牛粪的探索方法之一。双孢菇是典型的腐生菌,通常生长在腐熟的有机质上,称草腐菌或草生菌,实质上是粪生菌,其营养价值和经济效益都很高。而畜禽粪便的质量和含量是决定双孢菇产量的重要因素。本研究通过测定奶牛粪的理化性质,比较与其他粪便理化性质上的差异,为奶牛粪制备双孢菇培养基配方提供科学  相似文献   

5.
浅谈奶牛粪便产业化循环利用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上官辉 《中国奶牛》2008,(12):59-60
在奶牛养殖生产过程中.粪便是奶牛的主要副产品之一。一头成年奶牛一昼夜排出的粪尿总量一般占体重的10%-12%.一年内排出的粪尿在20t左右。在集约化奶牛养殖牧场。把大量奶牛集中到有限的范围内,每年排出的大量粪便如不妥善处理.将形成庞大污染源,会给周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因此.对奶牛粪便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用产业化、循环利用的生产手段,  相似文献   

6.
奶牛养殖业是现代化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但是随着奶牛养殖业向着集约化管理体系方向的发展,规模化奶牛养殖场产生的粪尿等废弃物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也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目前我国奶牛养殖场污染物排放量大,处理水平低下,治理难度大心j。粪尿等染污物虽可还田施肥,但随着规模化程度的不断提高,集中进行污染治理具有很大难度。且各地区奶牛养殖规模、  相似文献   

7.
<正>奶牛养殖业是现代化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但是随着奶牛养殖业向着集约化管理体系方向的发展,规模化奶牛养殖场产生的粪尿等废弃物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也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1]。目前我国奶牛养殖场污染物排放量大,处理水平低下,治理难度大[2]。粪尿等染污物虽可还田施肥,但随着规模化程度的不断提高,集中进行污染治理具有很大难度。且各地区奶牛养殖规模、种群结构和对污染物的综合利用水平存在着差异,因而奶牛养殖场污染物对  相似文献   

8.
笔者对密云地区13家奶牛养殖场粪和废水处理方式进行了调研。密云奶牛业发展17年来,牛粪和废水处理方式主要是直接还田、沼气处理、干湿分离用于奶牛卧床的垫料处理。随着现代城镇化、生态建设和节能减排的需求加强,结合牛场所处环境和地理位置,分析牛粪和废水处理存在的不足之处,为牛场在粪和废水处理上提供借鉴,实现奶牛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日粮中添加粪肠球菌对奶牛产奶量及粪样中粗蛋白含量的影响,笔者在扬州大学实验农牧场选择胎次、泌乳日龄和产奶量相近的中国荷斯坦奶牛16头,随机分为2组,8头/组,分别饲喂0和60g/d粪肠球菌添加剂。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粪肠球菌有抑制奶牛日均产奶量下降的趋势,显著降低粪样中粗蛋白的含量,从而提高奶牛对粗蛋白的消化率。  相似文献   

10.
日粮蛋白质摄入量对泌乳奶牛氮排泄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3个重复的4&#215;4的拉丁方试验设计,给体重、产奶量和泌乳天数接近的12头经产荷斯坦牛饲喂4种等能量水平、不同蛋白质水平(13.2%、14.1%、15.0%和16.2%,干物质基础)的日粮,来研究不同日粮蛋白质摄入量的泌乳奶牛尿氮、粪氮和总氮排泄量(尿氮+粪氮)变化情况。整个试验期共56d,每期14d,第1天~第10天为调整期,第11天。第13天为粪尿收集期。结果表明.奶牛氮摄入量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随着日粮蛋白质摄入量的增加,不同处理组奶牛的产奶量差异不显著(P〉0.05);奶牛的尿氮、粪氮和总氮排泄量随氮摄入量的增加而增加,不同处理组奶牛的尿氮排泄量有极显著差异(P〈0.01),总氮排泄量有显著差异(P〈0.05),但各处理组间的粪氮排泄量无显著差异(P〉0.05)。适当控制奶牛氮摄入量是泌乳奶牛氮素减排首要考虑的营养措施。  相似文献   

11.
我国奶牛粪污产量高、成分复杂、处理难度大、污染风险高,对大气、土壤和水环境具有巨大危害。奶牛粪污的科学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是处理好农牧业生态循环发展的重要一环,能减少病原菌传播和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本文梳理了奶牛场粪污资源化利用模式,主要包括奶牛粪污全量收集还田利用、专业化能源利用、粪便垫料回用、异位发酵床、污水肥料化利用,以期提高奶牛粪污的利用价值,实现变废为宝。  相似文献   

12.
亚热带牧用草地中威提特东非狼尾草的种子繁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3月和4月对全日制放牧的东非狼尾草草地上的风干牛粪取样,进行发芽试验,分别测定其中的东非狼尾草发芽种子数量。结果,3月取样平均432.5 g的牛粪中东非狼尾草平均发芽种子数量为118.25粒,4月取样平均437.8 g的牛粪中东非狼尾草平均发芽种子数量为52.8粒,二者平均牛粪重为435.15 g,平均发芽种子为85.5粒,说明牛粪中东非狼尾草种子数量较多,是其繁殖扩展较快的主要原因;3月取样的种子数量为4月取样数量的1.38倍,说明人工利用牛粪进行东非狼尾草繁殖时,需在有降雨来临前准备,即1~3月进行牛粪的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13.
牛粪堆肥不同处理全N、P、K及有机质含量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为了实现畜禽粪便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方法]以新鲜牛粪、玉米秸秆和生物腐熟剂作为堆料,分别向鲜牛粪中添加0.05%、0.5%、1%的生物腐熟剂和5%的秸秆,以未添加任何物质的鲜牛粪为对照制定五种不同处理的好氧堆肥体系,研究了堆肥过程中全氮、全磷、全钾以及有机质的动态变化。[结果]堆肥结束时,全氮的相对含量增加,其中向牛粪中添加1%的生物腐熟剂可以减少牛粪中氮素的流失;不同处理对全磷、全钾含量影响不大,相对含量略显上升趋势。[结论]有机质含量呈阶段性变化,整体含量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讨用牛粪养殖蚯蚓的适宜发酵程度,测定了赤子爱胜蚓属大平2号在未发酵牛粪(BD0)和发酵10 d牛粪(BD10)、20 d牛粪(BD20)、30 d牛粪(BD30)中的生长性能和繁殖性能。结果表明:BD0和BD30处理蚯蚓的试验末体重、蚓茧产生量和蚓茧孵化率都极显著或显著高于BD10和BD20(P<0.05),而BD0和BD30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未发酵及发酵30 d牛粪比发酵10,20 d牛粪更适宜蚯蚓的生长和繁殖;而用未发酵牛粪养殖蚯蚓在工艺上更简单,成本更低。  相似文献   

15.
蚯蚓生物堆肥作为一种新型的堆肥方式为规模化奶牛养殖场粪污处理提供了新的途径。我国已出台多项相关政策,为奶牛粪蚯蚓生物堆肥技术发展推广提供了良好条件。奶牛粪经蚯蚓过腹处理得到的蚯蚓粪和蚯蚓均具有较好的利用前景。本文以1 000 头规模化奶牛养殖场为例,设计了该技术模式的一般工艺流程,并对该模式下的经济效益、环境和社会效益进行了分析,以期为奶牛粪蚯蚓生物堆肥技术模式推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规模化奶牛场粪污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制约奶牛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而将牛粪作为奶牛卧床垫料,是实现牛场粪污无害化和资源化利用的有效途径之一。[方法]对不同干物质含量(30%~35%,35%~40%,40%~50%)的固体牛粪进行堆垛发酵,通过对比不同干物质牛粪垛的温度、有害微生物的变化趋势及堆垛完成后理化性质,建立起最优的牛粪卧床垫料安全制备流程,并评估其对乳房炎发病率的影响。[结果]35%~40%干物质含量牛粪堆垛成高1.2 m,底宽1.5~2.0 m,顶宽1.2 m,长20~30 m的梯形发酵垛,发酵第4天后,发酵垛表层、中层温度达60 ℃以上;发酵温度60 ℃以上保持24 h,可以将乳房炎致病微生物100%灭杀;发酵后的牛粪经过晾晒,使其干物质含量达到45%~50%后,拌0.1%~0.2%的生石灰可用作卧床垫料。[结论]35%~40%干物质含量牛粪经过发酵,发酵温度60 ℃以上保持24 h,可将乳房炎致病微生物100%灭杀,发酵后经过晾晒使其干物质达到45%~50%后,拌0.1%~0.2%的生石灰可用作卧床垫料,牛粪垫料制备时间最短,使用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7.
放牧是天然草地最主要的利用方式,其对于草地的影响主要是采食、践踏和排泄作用.不同畜种具有不同的牧食行为,对于草地的影响也不同.为了研究牛羊混合放牧对于西北针茅(Stipa sareptana var.krylovii)草原建群种的影响,本研究设置了对照、添加牛粪+刈割(模拟牛单牧)、添加羊粪+不刈割(模拟羊单牧)、添加...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牛粪有氧发酵的方式,并对各种发酵方式的特点,包括对其优缺点进行分析。对照牛粪发酵的参数,重点介绍了牛粪发酵的控制与调节,主要包括水分、温度、碳氮比、通气等地调节以及发酵产物的质量评判标准。  相似文献   

19.
在内蒙古地区开展牛粪厌氧发酵技术生产沼气的探索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呼和浩特市是中国乳都,由于乳业的快速发展,使当地奶牛养殖数量直线上升,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粪便,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在国家倡导节能减排的节约型社会的历史机遇下,这无疑是阻碍社会发展的不和谐因素.因此,摸索一种适合内蒙古低温厌氧发酵牛粪的产业化处理模式,对内蒙古的畜牧业发展及新能源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王格  杨萌  杨明月  鲁琳 《中国乳业》2021,(11):112-117
微生物菌剂的保存一直是个难题,直接影响到微生物菌剂的应用。由于液态菌剂保藏效果不理想且使用较为不便,因此,找到一种吸菌量大,并能增加细胞密度和保持菌种存活力的载体显得尤为迫切。为研究出适合吸附微生物的单载体,进行了单载体吸附微生物培养并定期测定其纤维素酶酶活和过氧化氢酶酶活。通过数据分析,选出几种表现较好的载体,也为复合载体试验提供了筛选依据。研究表明,在过氧化氢酶酶活的测定中,麦麸及干牛粪的表现均比较优秀且3 种菌都在第6~8天的时候出现峰值。在纤维素酶酶活的测定中,亦是麦麸与干牛粪的表现较为突出,而在后期接到麦麸上的3 种菌的纤维素酶酶活都大幅度提高。麦麸、硅藻土、干牛粪及锯末这4 种载体适合ZX5、ZZ9、ZH9三种微生物的吸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