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江苏省某乡镇为对象,开展了农作物秸秆产生量、秸秆利用状况、农民处理秸秆方式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秸秆收集利用量占秸秆产生总量的比例不足25%,50%以上农户产生的秸秆得不到有效利用;农业从业者综合素质相对较低、技术普及不到位、作物收种时间重叠、效益驱动不足、秸秆利用机制不健全是秸秆禁烧和利用面临的主要问题。针对主要问题,从科技支撑、有效组织、政策引导、农机农艺、宣传培训等方面提出了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我国是全球第二大粮食生产国,按照粒杆比1:1.2来计算,我国每年产生的秸秆总量超过十亿吨。虽然目前我国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0%以上,但总体而言秸秆离田利用的产业化水平较低,以秸秆为原料的生物质发电行业发展陷入困境。本文旨在提出大数据时代下,通过利用"互联网+"的渠道,实现秸秆的离田创收。为合理利用剩余20%被废弃的秸秆资源提供新思路,同时为目前秸秆多元利用过程中所遇到的困境提供借鉴。真正从源头上制止秸秆的田野焚烧,助力乡村扶贫和三农问题的解决,为美丽乡村、和谐生态的创建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3.
林州市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河南省林州市主要农作物秸秆资源利用现状调研分析,总结和提出了丘陵地区秸秆资源合理利用的对策建议。采取问卷抽样调查法对林州市进行调研,结果发现,林州地区地块小而分散,秸秆不易集中,每年产生的大量农作物秸秆被丢弃,而秸秆固化、气化、氨化、秸秆养菇技术、秸秆压缩成型新技术以及秸秆饲料制作等技术推广较少,秸秆利用效率较低。应寻找农作物秸秆资源多元化利用的途径,有效利用秸秆资源。  相似文献   

4.
我国农作物秸秆产生及综合利用现状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农作物秸秆是十分宝贵的生物资源,针对秸秆利用过程中严重浪费现状,提出我国农作物秸秆产生分布情况,分析了以饲料、燃料、肥料和工业原料等形式利用秸秆资源的秸秆综合利用技术,以期提高利用率,妥善利用这一资源。  相似文献   

5.
利用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主要是将农作物秸秆作为主要的原材料,利用植物腐熟的过程来为温室棚创造更多的二氧化碳以及土壤中的有机物等,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对农作物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秸秆铺设好后,随着生物菌种的不断分解发酵,地下耕层将产生的热量直接传递到土壤中去并将热气不断散发到周围的空气中来,使温室内的气温及地温不断提高,使温室内的气温提高1.5~2.7℃,地温提高0.8~1.8℃,有效地保护越冬茬黄瓜免遭冻害,提高作物免疫能力,以使作物安全越冬;同时有效地解决了秸秆过剩产生浪费的问题,改善了农村的生态环境,为农作物秸秆的有效利用提供了有效新途径。  相似文献   

6.
我国农村每年产生大量的作物秸秆.由于堆放在院子里占用地方.又没有简捷的利用方法.所以有的农民朋友就采用焚烧的方式来处理秸秆.这种做法不但浪费资源也污染了环境.所以有关部门明令禁止焚烧秸秆。那么怎样提高秸秆利用率呢?秸秆还田可以说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了。通过机械就可以完成秸秆粉碎和还田.还能起到提高土壤肥力和保墒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秸秆还田概况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引言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每年都会产生大量秸秆。据有关统计,年秸秆产量能达到7亿吨左右。秸秆过剩问题在农村越来越突出。目前秸秆的利用方式主要有:秸秆饲料化、秸秆能源化、秸秆材料化、秸秆肥料化(秸秆还田)等。前三种利用方式均需要秸秆的收集,而作物秸  相似文献   

8.
采用入户调查、利用统计资料及查阅文献的方法,对河北省曲周县秸秆资源利用现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曲周县秸秆资源丰富,2007年秸秆资源量为49.4万t,据估算能产生良好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主要秸秆资源是小麦、玉米和棉花秸秆,三者占秸秆总资源量的97.7%;小麦、玉米秸秆主要的利用方式是秸秆还田,其秸秆还田率达96.47%以上,秸秆饲料化利用率较低;棉秆利用还应该进一步优化。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可利用当地丰富的秸秆资源优势发展畜牧养殖业,走秸秆养殖-沼气-肥料高效循环农业生产道路,以高效利用农作物秸秆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秸秆的需求量越来越减少,但是近年来由于科技的发展将秸秆合理利用,减少了农民因大量烧毁引起火灾造成的危害也减少了秸秆破坏环境的现象。综合而合理的利用科学技术来合理的利用秸秆变废为宝。本文将对秸秆的合理利用和发展意义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秸秆的需求量越来越减少,但是近年来由于科技的发展将秸秆合理利用,减少了农民因大量烧毁引起火灾造成的危害也减少了秸秆破坏环境的现象。综合而合理的利用科学技术来合理的利用秸秆变废为宝。本文将对秸秆的合理利用和发展意义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正一、襄城县农作物秸秆资源情况襄城县是个农业大县,全县常年农作物播种面积13.33万hm~2,其中粮食作物9.33万hm~2,经济作物4万hm~2,每年可产生农作物秸秆约50万t。其中,主要农作物小麦面积4.6万hm~2,每667 m~2平均按0.2t麦秸计算,全县麦秸总量为14万t;玉米面积1.33万hm~2,产生秸秆12万t;大豆面积2万hm~2,产生秸秆6万t;红薯面积1.67万hm~2,产生秸秆5万t;其他经济作物烟叶、油菜、瓜类、蔬菜、花生、芝麻等面积4万hm~2,产生秸秆13万t。二、秸秆资源利用现状由2017年统计数据可知,全县共利用秸秆约44万t,秸秆利用率  相似文献   

12.
江苏省秸秆发电厂草木灰的利用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作物秸秆用于肥料、饲料和燃料是实现秸秆资源化的有效途径.随着我国生物质发电厂的相继投产,秸秆的资源利用已经得到规模化发展,其中产生的大量草木灰的利用也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在调查江苏省秸秆发电厂草木灰利用情况的基础上,分析了秸秆发电厂草木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正为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减少因秸秆焚烧产生的环境污染,安徽省农委日前就做好今年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发出通知,要求在去年秸秆综合利用工作的基础上,巩固并提升秸秆农业化利用水平,力争今年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0%以上。安徽省农委从秸秆机械化还田、饲料化利用、能  相似文献   

14.
介绍桐庐县瑶琳天牧生态农庄秸秆青贮利用的新模式,总结农作物秸秆收集、贮运、饲料加工和秸秆过腹还田利用的主要经验与技术模式,并对其产生的综合效益进行归纳。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更加注重资源的循环利用,因此棉花秸秆的循环利用也被作为研究的重点。以此来提高社会的经济效益。随着目前对棉花秸秆循环利用的研究开发,对于棉花秸秆的处理方式已经由焚烧和掩埋转化为合理的利用,比如说可作为能源、食用菌培育以及家畜饲料,这样不仅提高了棉花秸秆的利用率,还能增加农民的收入。以下就来探讨研究棉花秸秆的循环利用模式。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更加注重资源的循环利用,因此棉花秸秆的循环利用也被作为研究的重点。以此来提高社会的经济效益。随着目前对棉花秸秆循环利用的研究开发,对于棉花秸秆的处理方式已经由焚烧和掩埋转化为合理的利用,比如说可作为能源、食用菌培育以及家畜饲料,这样不仅提高了棉花秸秆的利用率,还能增加农民的收入。以下就来探讨研究棉花秸秆的循环利用模式。  相似文献   

17.
秸秆还田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国内外的秸秆资源与利用现状,介绍了还田秸秆腐解的影响因素与秸秆还田对土壤肥力的影响。总结概括出秸秆还田的生产效益,同时还对秸秆还田产生的化感作用进行了简单的描述,并对黑龙江省秸秆还田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从中产生的思考作出探讨。  相似文献   

18.
玉米、水稻、秸秆是我国3大粮食作物,在农业生产活动中产生大量的秸秆。秸秆是一种可再生资源,推动秸秆综合利用有助于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农民增产增收、保护生态环境。秸秆自然资源的禀赋特征决定了秸秆可以进行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燃料化、原料化利用。本文介绍了秸秆的"五化"利用以及其研究进展,分析了每种利用方式的利弊。  相似文献   

19.
<正>秸秆燃烧所造成的污染非常严重,每年我国产生的秸秆约为7亿吨,很多农民选择燃烧的形式来处理这些秸秆。这势必会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及环境污染,从生态学的角度上来看如果人们将这些秸秆转化为可再生资源,这不仅可以解决秸秆燃烧所造成的危害,还可以为农户带来一定的收入,这也是农业发展的可持续化战略目标。本文将会针对农作物秸秆燃烧化的利用价值等内容进行具体分析和论述,希望能够为我国农业发展带来一定帮助。越来越多的人们认识到了秸秆这一农业产物的价值,我国是农业大国,每年产生的秸秆量非常大。农业部门应当高度重视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将这一农业"废物"以饲料化、燃料化、原料  相似文献   

20.
金川县是以农牧业为主的农业大县,农作物资源十分丰富,每年产生大量的作物秸秆,但秸秆处理利用方式传统、单一,不利于可持续发展。本文系统分析了金川县秸秆利用现状,针对性提出了可持续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