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曹卫军  赵鑫 《吉林农业》2010,(11):151-151
保护性耕作的前身叫"免耕法",随着推广面积的扩大和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免耕只能适应部分土壤和自然条件,保护性耕作的最大功能是保水、保土,故在1980年以后称之为保护性耕作。20世纪60年代我国开始进行免耕种植小麦试验示范,90年代初期开始有规划的进行系统的研究与示范。21世纪初,吉林市地区开始出现玉米垄侧保墒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小面积应用,随着国家、省、市各级部门对保护性耕作的重视,吉林市的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应用面积逐年增加,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
保护性耕作技术,主要是借助秸秆来覆盖地表,以提升耕作水平,避免病虫害的综合控制现代耕作技术体系,科学应用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将会起到防治农田扬尘和水土流失等多个方面的作用,进而推动当地农业经济的稳定发展。但是有关人士需要注意,保护性耕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它将会涉及多个部门以及多个技术领域,所以在此项技术的研究与推广过程中,也就需要明确技术的要点以及推广的措施。本文接下来将会结合新疆裕民县的实际情况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农业生产水平不断发展,保护性耕作技术应用程度逐渐加深,对农业结构调整形成积极的促进作用,成为农业生产发展的关键。研究农业保护性耕作技术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其进行推广有很强的必要性。此文分析农业保护性耕作技术的作用,提出促进农业保护性耕作技术应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0 引言 随着国家对保护性耕作技术的不断重视,东北地区的农业生态环境正在逐年改善,但保护性耕作技术在东北地区的应用推广面积仍较小.同时,十年九旱的特殊气候条件也给保护性耕作的应用推广加大了难度.本试验主要以耐老化黑膜常年覆盖技术与当地的传统耕作模式和常规保护性耕作模式做比较进行研究.为改善东北地区不断恶化的生态环境,实现稳产、优质、高效的生产目标,推动农业可持续性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化的不断推进,我国农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其农业保护性耕作技术也得到广泛的提高.基于此,本研究主要介绍农业保护性耕作技术及农业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与应用,以期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农业生产技术的重要手段和重要措施,是农作物现代一体化的新型耕作体系,有效促进了我国农业生产技术和生产环境逐步实现可持续发展。黑龙江省结合地区土壤的自然条件较符合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通过项目实施、技术宣传、政策引导可得到大面积应用。本文简要阐述了机械化保护性耕作对农业生产的作用(或意义),并系统介绍了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应用中遇到的问题及相应的建议与措施。  相似文献   

7.
保护性耕作具有保水、保土等良好的生态效益,已成为可持续农业的重要支撑技术。为了解华北平原保护性耕作在生产和推广过程中农户对保护性耕作的认知情况,在河南省保护性耕作推广示范地区进行农户一对一的问卷调查,以期为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完善及技术推广提供依据及指导。分析结果显示,在保护性耕作推广地区,农户普遍接受了保护性耕作模式,玉米的免耕技术和秸秆还田技术得到了大面积的应用,83%的农户对保护性耕作持肯定态度,认为可以培肥地力,保持水土。农户接受保护性耕作主要通过技术推广部门的田间指导,占总数的74%,也多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进行新技术推广。大部分农户认为秸秆过多、病虫害增加和产量不稳等是限制保护性耕作推广和应用的重要因素,可以通过农机农艺结合、加强政府扶持、选育优良品种和改进配套技术等措施促进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发展和推广。  相似文献   

8.
一、山东省及郯城县保护性耕作技术应用现状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是利用还田或收获机械将秸杆直接粉碎后均匀抛洒在地面,然后实施机械免(少)耕播种,达到改善土壤结构,培肥地力,提高抗旱能力,减少风蚀、水蚀、节本增效,保护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先进耕作技术。山东省从2002年开始,将此项技术列为农机化创新示范工程建设内容,进行试验示范和推广。从2003年开始,农业部先后在惠民县、昌邑市、章丘市设立了部级示范推广县,2005年,这三个县完成保护性耕作面积14.6万亩,三年累计实施  相似文献   

9.
基于河南省农业发展面临的6大问题挑战,提出大力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突破口。从河南省保护性耕作发展及现状,提出了河南省保护性耕作技术和推广4种技术与推广模式,阐述了河南省今后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方面亟待探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资讯     
吉林市举办水稻保护性耕作项目建设第二期培训班,认真落实省局领导的要求进一步做好农机补贴工作,吉林市农委召开水稻保护性耕作现场会,四平市农委以项目农业为着力点强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相似文献   

11.
保护性耕作技术是一项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通过免耕、少耕、作物残茬覆盖来增加土地的修养生息,以及各种营养的汇聚,近几年来,这项技术在吉林省得到很好的推广,2006年吉林省开始对这项技术大力推广应用,并组织培训学习,本文将通过对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概述、吉林省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展望吉林省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对于全国耕作技术的意义这几点的论述、探析,希望能够有助于广大学者对于玉米耕作技术的研究,以及提高玉米产量,实现可持续发展农业。  相似文献   

12.
陈修奎 《北京农业》2012,(27):143-145
以秸秆还田覆盖和少免耕播种为主要技术内容的保护性耕作技术,既能提高粮食产量,又能节约农业用水;既能降低生产成本,保护生态环境,又能培肥地力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保护性耕作技术在大西江农场的应用,为保护性耕作技术在我国的推广,积累经验提供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3.
保护性耕作技术在我省的推广及适宜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了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条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适宜吉林省中西部地区农业应用的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及特点。  相似文献   

14.
对农业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及应用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不断加快,我国的农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会。我国各级农业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以及农业经济的发展需求,使得农业结构调整已经成为了农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新型问题。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大力推广以及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我国的农业结构调整,目前,保护性耕作技术已经成为了我国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条件。文章将针对农业生产过程中,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以及应用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农业的不断发展,保护性耕作技术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在业界,也将保护性耕作技术称之为“免耕法”,随着它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展研究保护性耕作技术。现阶段认为,这项技术只能适用于特定自然环境中的一部分土地。保护性耕作最大的优点在于能保土、保水。本文笔者将结合自身的经验和调查走访结果,基于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内容特点,详细论述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6.
随着农业现代化成都的逐步加深,应在在农业方面的各种先进技术得到了有力的推广和实践,其中保护性耕作技术作为一项重要的推广技术被越来越多的地区应用到实际的生产过程中。保护性耕作技术不仅能够在节约土地资源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还在节省生产成本、延长土地使用寿命方面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对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现状进行了分析,以期能够为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7.
随着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的严重,保护性耕作技术作为新型耕作技术越来越受关注。北方气候特点决定了其干燥大风的农业作业环境,频繁的耕作使土壤沙土化严重,这也影响了农业生产质量和产量。保护性耕作技术可以减少农业生产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同时有助于农业生产作物产量的提高,本文主要探讨北方保护性耕作技术的作用与推广手段,以促进保护性耕作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有效使用。  相似文献   

18.
杨军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23):176-178
彬县开展一年一熟冬小麦保护性耕作技术的试验研究,被列为农业部保护性耕作示范推广项目县。在干旱少雨为主的农业生产耕作条件下,农业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的研究、开发、试验和示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持续农业发展的研究关系到国计民生,关系到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通过对保护性耕作技术以及其在推广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的研究分析,设计出推广方案,以期对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和应用起抛砖引玉之用。  相似文献   

20.
倡导社会可持续性发展的当口,农业领域也提出了耕作可持续性的理念,即保护性耕作,而且目前已在各地广泛投入应用。本文详细论述了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内容、现状、意义及其进一步推广的措施,望对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