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通过日光温室试验,研究磁化水灌溉对番茄幼苗期和开花期生长性状与生理特性的影响,为磁化水灌溉在蔬菜生产中的应用提供依据。试验设置2个处理:磁化水灌溉、普通水灌溉(CK)。试验结果表明:与普通水灌溉相比,磁化水灌溉处理的番茄植株株高增长15%、茎粗增长8.2%;磁化水灌溉处理后的幼苗期番茄叶片SOD、POD和CAT活性分别增长22%、44.4%、18.4%,开花期番茄叶片SOD、POD、CAT活性分别增长15.8%、21.5%、48.3%;磁化水灌溉处理后的开花期番茄根系活力增长56%。磁化水灌溉能有效提升番茄生长性能、酶活性和根系活力,可为绿色、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湖南省郴州地区水电局1981~1984年在资兴县鲤鱼镇园艺场,进行了磁化水喷灌柑桔的增产效应试验。试验分六个小区,小区面积0.125亩(5株桔树),设三个处理:1.磁化水一次切割;2.磁化水二次切割;3.天然水对照.小区之间设四米宽的隔离区。喷灌系统为固定式,干管采用钢管,支管为塑料管,喷头为PY_1-20型塑料喷头。磁化器  相似文献   

3.
梁学强  李庆利 《农业工程》2013,(Z1):43-44,76
磁化水技术应用在农业生产上在国内外已经有相当多的案例,并逐渐被国内外农业科技工作者广泛关注,而且开展了大量磁化水灌溉对植物生长影响的理论研究。变频磁化水灌溉技术是在磁化水灌溉技术的基础上又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应用,提高了磁化水灌溉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4.
20世纪中叶以来,许多国家相继开展了磁化水理论和应用技术研究,不论是基础性试验资料的积累,还是微观机制的理论研究都取得了很大进展。近年来,磁化水在农业上的应用也得到众多学者的关注和重视,有关磁化水对植物生长影响的研究很多。我国磁化水在农业上的应用始于20世纪70年代,研究范围涉及粮食作物、蔬菜、果树、食用菌和家禽等方面,研究表明,磁化水在促进种子萌发,促进幼苗生长、发育,提高抗逆性,提高产量、品质,改善土壤,杀灭细菌、病毒等方面具有显著的作用。该文综合阐述了磁化水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其在农业应用方面取得的成果,同时对磁化水在农业方面应用的局限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日光温室下磁化水对水稻秧苗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日光温室条件下,以寒地水稻垦稻24为材料,比较了磁化水与普通水管理下秧苗生长差异,研究了磁化水对秧苗生长发育的调控效应。结果表明,一方面,水稻秧苗经磁化水处理后,可调控叶枕距比例和叶片长度,提高秧苗质高比和根冠比,增加植株干物质量,其中在秧苗生长前期,磁化水对地下部干鲜质量作用强度大,且种子干物质下降速度快于普通水,而后期作用效果则主要表现在地上部;另一方面,磁化水处理后的秧苗根体积、钵体内最大根系长度和根数增加,根密度增速快,根系生长得到促进。综合分析认为,磁化水处理可有效调控秧苗的生长发育进程,促进地下部生长,改善秧苗素质,进而实现壮苗。  相似文献   

6.
磁化水技术是一种能够提高资源利用率的物理辅助技术措施。为确定南疆绿洲灌区滴灌棉花增产增效的最佳磁化水灌溉量,为磁化水灌溉在棉花生产上的应用提供依据,试验通过设置5个灌水量处理(T1、T2、T3、T4、T5),研究了灌水量对滴灌棉花生长发育及磁化水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棉花生长发育因灌溉定额的不同而呈现明显差异,其株高、叶面积指数均随着灌水量的增加而增加;T4处理全生育期干物质的积累速率和累积量最大,分别达到3.35 g/d和78.35 kg/hm~2,生物产量的磁化水利用效率为5.55 kg·hm~2/m~3,经济产量的磁化水利用效率的为1.77 kg·hm~2/m~3。综上所述,本地区磁化水灌溉制度的最佳灌溉量为3 360 m~3/hm~2,具有较好的节水稳产效果。  相似文献   

7.
磁化水在农业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磁化作用后水的物化特性的变化,分别从磁化水灌溉可以促进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可以提高产量,改善土壤盐碱性,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等方面介绍了磁化水在农业上的应用,并从分子团大小的角度分析了磁化水作用的机理,同时对各种磁化方式进行了对比分析,最后介绍了磁化水处理技术的广泛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所谓磁化水,就是普通水以一定流速通过一定强度的恒定磁场处理的水.磁化水水分子链变短,表面积增大、表面张力减小、渗透压增大、溶解度提高、含氧量增多,水中某些溶质的结晶状态发生了变化.变频磁化水是由变频磁化水发生仪生产的.  相似文献   

9.
磁场强度对磁化水入渗和土壤水盐运移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明不同磁场强度对磁化水土壤水盐运移规律的影响,揭示磁化水淋盐增效机理,进行了室内一维垂直土柱入渗试验,研究了0、0. 1、0. 2、0. 3、0. 5 T磁场强度磁化水对土壤水盐运移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经磁化处理后,土壤水分入渗速率与湿润锋运移速率均有所降低,而上层土壤湿润体水分含量增加;随着磁场强度的增加,累积入渗量呈现先减后增的变化趋势,在磁场强度为0. 3 T时,累积入渗量减少幅度最大。磁场强度对磁化水土壤入渗参数具有显著影响,入渗模型吸渗率和饱和导水率与磁场强度之间存在较好的二次多项式关系,在磁场强度为0. 28 T时,吸渗率和饱和导水率均达到最小值。磁化水入渗能够提高水分在上层土壤中的滞留时间,提高上层土壤含水率,降低深层土壤水分入渗量;经磁化处理后,单位水体盐分淋洗量增加,脱盐率和脱盐强度显著提高,在磁场强度为0. 3 T时磁化水盐分淋洗效果最好。研究表明,磁场强度显著影响磁化水入渗和土壤水盐运移特征。  相似文献   

10.
会议消息     
<正> “磁化水改良内陆盐土”第二次协作会于84年5月9~10日在河南新乡中国农科院灌溉所召开。 经过一年的田间与室内试验,取得了在含盐量为0.31%左右的内陆盐土上使用矿化度为3.7克/升灌溉水源的条件下,通过磁处理种子,配合磁化水灌溉使小麦、棉花、大豆、花生和水稻均有所增产。土肥所的试验棉花增产18%,小麦8%,玉米10%,灌溉所和兰考计量  相似文献   

11.
磁化水是一种被磁场磁化了的水。本试验是对这种磁化水用于大豆油脱胶工序的研究。通过单因素与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磁化水添加量为油质量8%、脱胶时间30min、脱胶温度75℃和搅拌速度70r/min,在此条件下,得到脱胶油的磷含量为16.9mg/kg。同时,采用磁化水脱胶比普通水脱胶可提高中性油含量,脱胶油精炼率可提高0.65%~0.70%。  相似文献   

12.
磁化水喷灌是一项投资少、使用方便,具有广阔前途的增产措施,为探讨不同磁场强度,磁化水切割次数(磁程)及喷洒次数对于大豆生长发育的影响,按正交试验法进行了大豆磁化水田间喷灌试验。大豆供试品种3911,系晚熟种,5月31日播种,6月3日出苗,6月4日苗齐,自苗期开始(分别在6月17日,6月23日及6月30日)用不同磁场强度磁化水或普通水喷浇。试验田块划分为15个小区,每小区面  相似文献   

13.
渗灌就是采用地下供水方式对农田进行灌溉。其基本特点是工作压力低,供水流量小,次数频繁,能精确控制灌溉用水量,只湿润作物根系附近的土壤,具有节水、节能、增产的效果。而在农业上用磁化水灌田,可使土质疏松,加快有机肥分解,刺激农作物生长。为此,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磁化水渗灌装置的组成和磁化水渗灌的优点。  相似文献   

14.
大田滴灌条件下,通过设置常规滴灌对照(CK)、250 mT磁化处理水滴灌(T250)和300 mT磁化处理水滴灌(T300)3个处理,研究了不同磁强磁化水滴灌对加工番茄生长发育、养分吸收及产量的影响。磁化水滴灌能够促进加工番茄的生长发育、生物量以及干物质累积。坐果中期和收获期磁化处理的干物质量比对照分别增加6.9%~16.9%和8.7%~21.2%;加工番茄小果数(φ<10 mm)和大果数(φ≥10 mm)也比对照分别增加23.7%~25.0%和7.3%~12.5%。磁化水灌溉可明显改善加工番茄的N、K营养,收获期加工番茄植株单株N、K吸收量分别为1.7~1.9 g株和3.9~4.0 g株,与CK相比分别提高了23.5%~42.2%和30.9%~33.1%。磁场强度为300 mT磁化水处理的番茄产量为142 065 kghm2,显著高于对照的129 885 kghm2,增产9.4%。磁场强度为300 mT磁化水滴灌对促进加工番茄的生长发育、改善养分吸收和提高加工番茄产量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15.
论文刊在《农业科技通讯》1979年12期,作者是辽宁省计量局计量测试处安忠保。文章介绍了宽甸县进行的两次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用磁化水喷灌黑木耳比用普通水喷灌分别增产44.7%和64.2%,其突出的特点是生长快、耳芽多、耳片大。经分析鉴定,磁化水喷灌的黑木耳的蛋白质增加20%,脂肪增加15.6%。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冬小麦生长发育、植株生理特性及产量形成对磁化种子和磁化水灌溉的响应。【方法】2017—2019年冬小麦(供试品种为"周麦22")生长季在河南新乡开展了田间试验。试验共设3个处理:磁化种子+磁化水灌溉(T1)、常规种子+磁化水灌溉(T2)和常规种子+常规灌溉水灌溉(T3),其中T3处理为对照处理,对比分析了不同处理对冬小麦生长发育、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2个生长季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与T3处理相比,T1和T2处理的冬小麦株高分别增加了6.16%和4.38%,最大叶面积指数增加了11.73%和6.53%,最大叶片SPAD值增加了5.74%和4.18%(2017—2018年)。在不增加灌溉用水的条件下,与T3处理相比,T1和T2处理的有效穗数分别提高了3.09%~6.56%和2.88%~4.95%;穗粒数分别提高了5.28%~6.75%和4.05%~5.87%;籽粒产量分别提高了439.40~717.10、372.16~577.75kg/hm~2,增产率达到了6.14%~8.99%和5.20%~7.24%。【结论】磁化水灌溉能够促进冬小麦生长发育,提高有效穗数和穗粒数,进而提高籽粒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7.
湖北省云梦县,地处全国重点产棉区的江汉平原,经常出现伏秋旱,1976年开始进行棉田喷灌。为了探索棉花增产的新途径,1978年开展了棉花磁化水喷灌田间试验,主要成果如下: 一、基本情况试验地设在大片棉田之中,地势平坦,土质为沙壤土,肥力中等,地下水埋深5~7米,近几年来,棉花产量为140斤/亩(皮棉)左右,在灌溉方面,安排三个处理:(1)磁化水喷灌,(2)天然水喷灌,(3)天  相似文献   

18.
为农作物浸种实验设计了一种可控磁场磁化水处理装置。装置硬件部分主要采用PWM控制方式改变电流大小,从而实现磁场大小的可控性。电压可控范围0~30 V,电流可控范围0~3 A,磁感应强度可控范围0~5 0 0 0 GS,检测显示电路可精确测量显示电压、电流以及磁感应强度的大小。用该装置产生的磁化水进行农作物浸种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种子在使用1000 GS磁感应强度处理60min产生的磁化水浸种12小时的发芽率提高幅度最大。本装置可以满足农作物浸种实验的需求,效果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19.
磁化水喷灌     
随着科学和生产的发展,声、热、电、磁等物理学因素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农业生产。利用磁场处理的水进行灌溉——磁化水灌溉,就是电子技术直接为农业生产服务的一个新课题。当前,主要包括灌溉在内的“磁化水在农业中的运用”已列为国家重点科研项目。我国近几年来的试验和实践初步表明,磁化水灌溉对捉高作物产量有明显的效果:对于许多种作物,普遍地能增产5~15%,有些作物,如蔬菜、瓜果、甘蔗等,能增产20~30%,甚至更多。  相似文献   

20.
2012年7月13日,冷水江市农机局为沙办柳溪村农机大户段太位免费安装了山东济南生产的F型变频磁化水发生仪。这是市农机部门实施的惠民措施之一。该仪器能产生一种频率连续变化的电磁场,引起管道内的水分子产生共振,瞬间形成高效磁化水、活化水,有利于水稻的吸收,同时能有效杀灭水中细菌和病毒,用于水稻种植,可亩增产60kg左右,增产率达11%、节水节药20%,是现代绿色农业中高效、增产、无污染的高科技产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