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大棚窖藏甘薯新技术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大棚窖贮藏甘薯与传统式窖洞贮藏法贮藏甘薯示范比较,结果表明,采用大棚窖贮藏甘薯新技术,保薯率平均达87.86%,比较传统窖洞贮藏法贮藏甘薯保薯率高62.84%,保薯效果佳,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甘薯保种形式发生了变化,主要向小型化发展。由于普通小地窖内的甘薯容易坏烂(正常年份一般坏烂率50%左右),因此解决甘薯贮藏期间坏烂问题已成为迫切之需。1982年,我县刘集乡凌场村建造成的甘薯愈合地窖,使坏烂率控制在5%左右,现已在全县推广应用。实践证明,这是适合于农村一家一户使用的山芋保种地窖。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不同贮藏条件下鲜食型和淀粉型甘薯品种外观和品质性状变化差异,以鲜食型甘薯品种‘泰薯14’和淀粉型甘薯品种‘泰薯15’为试验材料,测定冷库贮藏[(12±0.5)℃,(85%±5%) RH]和室温贮藏[(18±1)℃,(30%±5%) RH]条件下不同贮藏期块根外观及品质性状变化。结果表明,室温贮藏90 d后,‘泰薯14’较‘泰薯15’薯肉色明显加深,冷库贮藏条件下薯皮色和薯肉色变化较小;室温贮藏30 d后,甘薯块根失重率迅速增大,干率显著增加,‘泰薯15’失重率小于‘泰薯14’,冷库贮藏失重率和干率变化较室温贮藏相对较小;室温贮藏60 d后,块根腐烂率明显增大,‘泰薯14’腐烂率明显大于‘泰薯15’,冷库贮藏腐烂率明显小于室温贮藏;可溶性糖含量在贮藏60 d达到峰值,冷库贮藏大于室温贮藏,淀粉含量在室温贮藏条件下微弱上升,冷库贮藏条件下保持相对稳定。综上所述,室温贮藏60 d后块根品质明显下降,且鲜食型甘薯较淀粉型甘薯块根品质下降更明显,冷库贮藏有利于甘薯块根的优质安全贮藏。  相似文献   

4.
利用稻壳贮藏保鲜甘薯,具有方法简便易行、安全等优点,一般贮藏到来年存节前后不会烂薯;管理好的,还具有很强的萌芽能力,可留作种用.该方法贮藏甘薯,取薯方便,适合家庭中小批量甘薯贮藏保鲜. 贮藏前的准备:在室内选择干净、背风、避潮、保暧处,如靠近炉灶的角落.  相似文献   

5.
甘薯贮藏烂薯原因调查及其解决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量的调查数据分析结果显示,甘薯贮藏期烂薯主要是由冷害、病害、湿害和缺氧造成的,而采用甘薯贮藏大棚窖则是解决上述问题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臭氧在甘薯贮藏保鲜中的科技创新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甘薯臭氧物理强度钝化杀菌处理核心技术,建成甘薯安全贮运关键控制技术模式,达到杀灭甘薯自身携带的有害病菌,调节贮藏环境的气体浓度,提高甘薯的贮藏保鲜效果,该创新技术具有操作简便、能耗低、成本少、一次性投入少、保鲜好薯率高等特点。甘薯气控保鲜技术中试于2012年2月22日经过了由安徽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现场测评,好薯率到达99.76%。  相似文献   

7.
<正>甘薯黑斑病多发生于冬季甘薯贮藏或春季种薯育苗时期,本病为饲喂患黑斑病的甘薯所引起的一种中毒病,主要发生于牛,有时也见于猪。1预防注意事项预防牛黑斑病甘薯中毒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在收获甘薯时,尽量勿擦伤表皮,贮藏时,地窖应干燥密封,温度控制在11℃~15℃。其次,染黑斑病的甘薯、甘薯苗、甘薯干及其副产品,严禁饲喂家畜。特别是病甘薯不能作种用,加强饲养管理,有效防止甘薯黑斑病的传染。2因病施治家畜发生中毒时,高度呼吸困难和皮下气肿,  相似文献   

8.
<正>甘薯黑斑病多发生于冬季甘薯贮藏或春季种薯育苗时期,本病为饲喂患黑斑病的甘薯所引起的一种中毒病,主要发生于牛,有时也见于猪。1预防注意事项预防牛黑斑病甘薯中毒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在收获甘薯时,尽量勿擦伤表皮,贮藏时,地窖应干燥密封,温度控制在11℃~15℃。其次,染黑斑病的甘薯、甘薯苗、甘薯干及其副产品,严禁饲喂家畜。特别是病甘薯不能作种用,加强饲养管理,有效防止甘薯黑斑病的传染。2因病施治家畜发生中毒时,高度呼吸困难和皮下气肿,  相似文献   

9.
为明确贮藏温度对甘薯品质的影响,以甘薯品种‘心香’为试验材料,研究了贮藏温度(8,12,15,20,22℃)对甘薯食味品质、可溶性总糖、可溶性固形物、失重率、腐烂率、发霉率和发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8℃贮藏可以显著提高甘薯贮藏前期食味品质及可溶性总糖含量,但甘薯易受冷害,贮藏后期腐烂率较高;12℃贮藏可以显著降低甘薯失重率和腐烂率,且贮藏84 d内无发芽、发霉现象;15℃甘薯发霉率、20℃发芽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22℃易使薯块失水萎蔫,均不利于甘薯的保鲜。综合来看,短期贮藏(28 d内)时,8℃贮藏可以较快提高甘薯食味品质;长期贮藏时(84 d内),12℃贮藏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0.
王建平 《北京农业》2012,(27):87-88
介绍玉丰甘薯的贮藏及加工技术,以提高甘薯的出干率,减少鲜薯的损失,增加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优质食用型甘薯新品种贮藏性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7个优质食用型甘薯新品种进行薯块贮藏试验,考察其烂薯率、薯重损失率、食味品质等性状,结果表明:泉薯10号、泉薯9号、广紫薯1号表现出较耐贮藏特性。  相似文献   

12.
<正>2月-5月份是甘薯生产淡季,此时市场需求大,甘薯销售价格较高。薯农意识到这种差价,通过甘薯贮藏能够较大幅度提高甘薯种植的经济效益后,在京郊甘薯产区贮藏甘薯已成时尚。甘薯贮藏期间因薯块体积大、水分多、表皮薄易破损、擦伤而感染病害。贮藏期间甘薯病害主要有黑斑病、软腐病、线虫病和湿害、干害等。发病的主要原因:薯块和薯伤带菌,旧窖传染及薯块受冻、水渍、破伤等。  相似文献   

13.
《福建农业科技》2010,(6):51-51
甘薯贮藏是甘薯生产中的重要环节,甘薯体积大,水分多,组织柔嫩,在收获、运输、贮藏过程中,容易碰伤薯皮,增加病菌感染机会,同时薯块水分散失快,降低了块根的贮藏性;甘薯不耐低温,容易遭受冷害和冻害而引起烂窖。1.贮藏前期管理:从薯块入窖到封窖。  相似文献   

14.
用稻壳贮藏保鲜甘薯,具有方法简便易行、安全等优点,一般贮藏到来年春节前后不会烂薯;管理好的,还具有很强的萌芽能力,可留做种用。这一方法贮藏保鲜甘薯,取薯方便,适合家庭中小批量甘薯贮藏保鲜。  相似文献   

15.
对引进的甘薯良种徐薯22、徐薯18、渝I2-8、苏薯8号和板栗香甘薯5个品种的薯块放置于水泥地上进行耐贮藏性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徐薯22在自然条件下耐贮藏,且产量和品质均较好,玉溪市引种甘薯优良品种徐薯22,薯农能够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1-甲基环丙烯(1-MCP)、水杨酸(SA)、草木灰浸出液对甘薯贮藏的影响,使用不同浓度1-MCP、SA、草木灰浸出液处理薯块,测定贮藏期间相关品质及酶活性,评价甘薯的贮藏效果。结果表明:1.0μL/L 1-MCP处理和0.10 g/L SA处理能有效减缓贮藏薯块中可溶性糖、淀粉、可溶性蛋白、Vc含量的下降,并保持较高的抗氧化酶活性和较低的多酚氧化酶活性,起到延缓贮藏甘薯衰老的作用,从而保持较好的品质和较低的腐烂率;草木灰处理对甘薯贮藏前期的腐烂起到了显著的抑制效果,而对品质改善作用较1-MCP和SA差。综上,1-MCP和SA能使甘薯在贮藏期间保持较好的品质,降低腐烂率。  相似文献   

17.
作为商品出售的食用甘薯和普通甘薯相比,由于其使用目的不同,对贮藏的要求也有所不同。因此,科学、安全贮藏食用甘薯,对提高其商品价值和增加经营者收入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1选择优质食用薯品种贮藏食用甘薯以肉色橘黄、橘红,胡萝卜素及可溶性糖含量高,水分适中,薯皮光滑,薯形  相似文献   

18.
用稻壳贮藏保鲜甘薯.具有方法简便易行、安全等优点,一般贮藏到来年春节前后不会烂薯:管理好的,还具有很强的萌芽能力,可留作种用:这一方法贮藏保鲜甘薯.取薯方便,适合家庭中小批量甘薯贮藏保鲜。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1-甲基环丙烯(1-MCP)、水杨酸(SA)、草木灰浸出液对甘薯贮藏的影响,使用不同浓度1-MCP、SA、草木灰浸出液处理薯块,测定贮藏期间相关品质及酶活性,评价甘薯的贮藏效果.结果表明:1.0μL/L 1-MCP处理和0.10 g/L SA处理能有效减缓贮藏薯块中可溶性糖、淀粉、可溶性蛋白、Vc含量的下降,并保持较高的抗氧化酶活性和较低的多酚氧化酶活性,起到延缓贮藏甘薯衰老的作用,从而保持较好的品质和较低的腐烂率;草木灰处理对甘薯贮藏前期的腐烂起到了显著的抑制效果,而对品质改善作用较1-MCP和SA差.综上,1-MCP和SA能使甘薯在贮藏期间保持较好的品质,降低腐烂率.  相似文献   

20.
王波 《新农业》2007,(12):43-43
用稻壳贮藏保鲜甘薯,具有方法简便易行、安全等优点,一般贮藏到来年春节前后不会烂薯;管理好的,还具有很强的萌芽能力,可留做种用。这一方法贮藏保鲜甘薯,取薯方便,适合家庭中小批量甘薯贮藏保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