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李国刚 《广西植保》2008,21(1):36-38
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是桂林市水稻上的主要害虫,最近几年发生严重,特别是2006年,第2、3代都发生严重。上半年全市发生面积达14.55万公顷次,占早稻面积的109.7%,比2005年增加35.2%。发生程度5(6)级。下半年发生面积6.8ha次,占晚稻面积的57.9%,比2005年增加47.5%,发生程度3(4)级。2006年是近几年桂林市稻纵卷叶螟发生最严重的一年。  相似文献   

2.
广西2007年主要农作物病虫草鼠害总体发生程度为中等偏重局部大发生,发生面积1825.6万ha,防治面积1742.7万ha,占发生面积的95.4%,经防治后挽回损失1001.2万t,实际损失148.6万to  相似文献   

3.
北海市龙眼鬼帚病的发生特点及防控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眼是北海市主要的水果作物,近年来种植面积较大。随着种植面积的扩大,产业结构的调整,区政府、农业厅关于“优果工程”的实施,2004年以后我市每年龙眼实有面积均在4 000ha以上。其病虫害的发生越来越引起植保部门的关注。据北海市植保站近年调查,龙眼鬼帚病在我市逐年加重,已成为严重威胁我市龙眼生产的重要病害。通过对该病的调查和发生特点分析,提出具体的防治对策供大家参考。1龙眼鬼帚病的发生为害情况1·1发生情况龙眼鬼帚病2003年前在我市属零星发生,2003年以后发生逐年加重。据调查,2005、2006年全市年发生面积均在340ha以上。该病…  相似文献   

4.
稻纵卷叶螟在忻城县的早、中、晚稻上均可普遍发生,是忻城县水稻上的主要害虫之一。近年来,稻纵卷叶螟在忻城县发生为害渐趋严重,发生面积、为害程度逐年增大,特别是2008年早稻主害代第3代稻纵卷叶螟中等偏重局部大发生,发生面积4333.4ha,占种植面积76.9%,严重影响水稻生产安全。为提高今后对农业生物灾害应急防控能力和促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淮安市2004年玉米种植面积8.53万hm^2.有30个左右的玉米品种,以农大108、澄海11号、郑单958、登海9号、白玉109、掖单4号为主体种植品种。2004年玉米粗缩病发生面积1.9万hm^2.占种植面积的55.36%,其中春玉米40%面积发生粗缩病,病株率平均5.6%,夏玉米61.5%面积发生粗缩病,病株率平均15.9%。以农大108、登海11号、郑单958及西玉3号抗病性较好,  相似文献   

6.
甘蔗是广西罗城县的重要经济作物,2011年,甘蔗螟虫在罗城县小长安、龙岸、黄金、东门、四把等乡镇蔗区大发生.据作者等6月中旬初调查,罗城县甘蔗螟虫发生主要为第1代,少部分为第2代,发生面积9533ha,占全县甘蔗总面积的81.7%,其中甘蔗枯心率在15%以上的约1733ha,10%~15%的约5740ha,3%~10%的约2080ha,严重威胁甘蔗生产安全.作者分析,气候因素有利、虫源基数大、螟虫种类多、蔗农科学用药知识缺乏、甘蔗品种单一、宿根蔗管理不善、糖业部门植保技术力量薄弱是导致2011年广西罗城县甘蔗螟虫大发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广西2006年农作物重大病虫总体发生程度为中等偏重局部大发生,主要农作物病虫草鼠害发生面积为1 688.8万ha次,防治面积为1 604.0万ha次,占发生面积94.9%,经防治后挽回损失909.1万t,实际损失135.7万t.  相似文献   

8.
广西2008年农作物重大病虫总体发生程度为中等偏重局部大发生,病虫草鼠害发生面积为1803.4万ha,防治面积为1773.2万ha,经防治后挽回损失1064.8万t,实际损失15.1万t.  相似文献   

9.
稻瘟病是浦北县水稻生产的重要病害,为害损失一般为10%~20%,严重田块损失率可达50%~70%。1978~1989年是浦北县稻瘟病流行发生时期,期间年均发生面积9 610.23ha,占水稻面积的22.27%,累计成灾面积16444.58 ha,绝收面积286.93ha。  相似文献   

10.
贵港市覃塘区莲藕种植历史悠久,其品质以藕色白、味香甜闻名于广西区内外。近年来,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年种植面积333.3~400ha,年产量10000~12000t,是当地主要外销特色农产品之一。但随着近年莲藕的不断扩种,腐败病在当地的发生也呈明显上升趋势,对当地莲藕的生产造成较大的影响。据调查,2006年此病发生面积26.7~33.3ha,占种植面积的8%~10%,发病田损失莲藕约00~600kg/667m^2。每年因腐败病损失莲藕约200t,价值约为32万元左右。根据笔者多年的调查和防治技术的探索,现将莲藕腐败病的发生特点及综合防治技术简要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2008年黄冈市油菜菌核病发生情况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我市油菜菌核病发生面积15.68万hm^2,实际发生程度为5级。据统计全市油菜菌核病药剂防治一次面积9.71万hm^2,占56.65%,防两次面积2.01万hm^2,占11.74%,采取农业措施清沟排渍面积占83%,摘老黄叶面积占37%,累计综防面积32.29万hm^2(次)。5月上、中旬武穴市、蕲春县、浠水县、团风县、黄冈市、麻城市对205块油菜田定点调查,油菜菌核病平均茎病率18.5%~53%,病指7.3~32.2。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甜竹笋在柳州市柳南区迅速发展,2008年柳南区种植面积超过1000ha,年产鲜竹笋19500t以上,是当地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与此同时,竹横锥大象(Cyrtotrachelus buqueti),2005、2006年为害率分别为20%和35%,2007年为害率上升达90.47%,在本区呈加重为害趋势,严重影响了甜竹笋生产的发展。为此,笔者对此虫的发生规律进行了初步调查并提出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3.
正平乐县地处广西东北部,桂林市东南部,水稻常年种植面积21333 ha左右。在2007年以前,该县水稻钻蛀性螟虫以三化螟发生为害为主,之后的几年,二化螟与三化螟混合发生,但出现了二化螟发生逐年加重、三化螟发生逐年减轻的格局,到2012年,全县水稻三化螟发生面积只有1067 ha,二化螟发生面积达6700 ha,占种植面积的31.4%,已取代三化螟成为全县水稻主要的钻蛀性螟虫,并有进一步加重发  相似文献   

14.
反季节大白菜是指在每年3~10月种植供应的大白菜,2000年以来,天峨县实施种植业结构调整,反季节大白菜种植面积逐年增加,2005年种植面积达571·33ha,病害发生面积102·84ha,占种植面积的18%,造成损失达23·2万kg,虫害发生面积179·4ha,占种植面积31·4%,损失达67·3万kg,严重影响反季节大白菜生产的发展和效益的提高。反季节大白菜由于种植季节气温偏高,雨水频繁,病虫害常大面积发生,危害程度偏重。根据笔者几年来的调查及防治技术摸索,现将主要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及综合防治技术介绍如下。1主要病虫发生特点1·1猝倒病Pythium aphanider-matu…  相似文献   

15.
玉米病毒病的发生与防治刘建生,李洪奎,任学群,高树友(山东省潍坊市植保站261041)(山东省安丘市植保站262100)近几年来,玉米病毒病在我市不断发生。受害玉米表现矮化、花叶、枯死等现象,1996年发生尤重,全市发生面积达21万亩。病毒病种类主要...  相似文献   

16.
袁秀萍 《广西植保》2015,28(2):34-35
2013年都安县14个乡镇的中晚稻发生严重的稻瘟病,发病面积2733 ha,因穗瘟绝收面积20ha,是都安县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稻瘟病发生最严重的一年。笔者分析了导致2013年都安县中晚稻稻瘟病大发生的原因:一是大面积种植感病品种;二是气候条件有利于稻瘟病的发生;三是农民防治不到位。提出了选择种植抗性品种、加强技术培训、把好用药关,做到有效防治的防控策略。  相似文献   

17.
关洁丽 《广西植保》2010,23(2):34-37
长洲镇位于梧州市区的西部,有竹湾、长地、寺冲、正阳、泗洲、龙华和龙平7个行政村,人口4.5万人,耕地面积1198ha,其中常年有蔬菜基地面积451ha。长洲镇是梧州市的主要蔬菜生产基地,年供应蔬菜上市量约占梧州市市场的60%,部分品种和时段还有蔬菜外销。  相似文献   

18.
1995年荆沙市棉铃虫发生特点及原因分析湖北省荆沙市植保站齐立,周柏龄1995年荆沙市植棉面积13.5万hm2。棉铃虫仍是一个大发生年份,全年各代累计发生面积35.13万hm2。各代在棉田的发生面积2代为35.11%,3代为57.85%,4代为76....  相似文献   

19.
石广智 《广西植保》2007,20(4):36-37
指天椒炭疽病主要危害指天椒果实,果实受害时,初现水渍状黄褐色圆斑,边缘褐色,中央灰褐色,斑面有隆起的同心轮纹,轮纹上密生小黑点,严重影响椒果品质和产量。2006年天等县指天椒种植面积为3 200ha,指天椒炭疽病发生程度为中等偏轻局部大发生,发生面积1 000ha,占种植面积31·3%。指天椒炭疽病在该县龙茗镇益山和桥皮两个村的指天椒(特别是“满天星”品种)上局部大发生,发生面积80ha,发病严重的地块,整株椒果全部染病,无法采收,损失严重,如此严重的指天椒炭疽病在天等县历史上尚无记载。了解指天椒炭疽病的发生为害情况,探索其局部大暴发的原…  相似文献   

20.
试验结果表明,用21%氟腈·唑磷EC有效成份189g/ha、252g/ha药后6d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效分别为81.95%和85.06%。在卵孵高峰期至1~2龄使用效果最好。对照药剂5%锐劲特SC有效成份30g/ha防效为81.47%;20%三唑磷有效成份360g/ha的防效为74.14%。该药剂对水稻安全,药后试验观察,未见有药害现象发生,水稻生长正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