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农业质量标准》2014,(3):40-40
2014年1月13日,日本发布通报,修订嘧菌环胺(cyprodinil)最大残留限量标准,具体包括大麦由3 mg/kg调整2 mg/kg,莴苣由10 mg/kg调整为1 mg/kg,洋葱由0.6 mg/kg调整为0.05 mg/kg,草莓由5 mg/kg调整为1 mg/kg;葡萄保持5 mg/kg不变。专家表示,日本上述5项限量标准均严于我国标准,鉴于日本是我国最大农产品出口市场,2013年出口日本洋葱1.4亿美元,出口葡萄2 400万美元,此次限量标准变化对我国贸易存在潜在影响。  相似文献   

2.
为了同时测定植烟土壤中残留的吡嘧磺隆和苯噻酰草胺,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进行了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当添加浓度为0.05~1.00 mg/kg时,吡嘧磺隆在植烟土壤中的平均回收率为84.00%~95.32%,相对标准偏差为1.39%~1.55%;苯噻酰草胺在植烟土壤中的平均回收率为84.47%~98.53%,相对标准偏差为0.85%~3.50%;吡嘧磺隆和苯噻酰草胺的最小检出量为:1.0×10-9g,吡嘧磺隆和苯噻酰草胺在植烟土壤中的最小检出浓度为:2.5×10-2mg/kg。该方法快速、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具有较好的准确度和精确度,可用于吡嘧磺隆和苯噻酰草胺的残留检测分析。  相似文献   

3.
采集稻田水、土壤、水稻植株和糙米样品,建立同时对其吡嘧磺隆和苯噻酰草胺残留量进行分析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结果表明,稻田水样品用二氯甲烷萃取;稻田土壤和糙米样品分别用酸性甲醇和丙酮提取,再用二氯甲烷萃取净化;水稻植株样品用酸性二氯甲烷和乙腈的混合液(体积比1∶1)提取,再经弗罗里硅土柱净化,采用C18不锈钢柱(4.6 mm×150 mm,5 μm)分离,以甲醇、水、乙酸的混合液(体积比70.0∶29.7∶0.3 )为流动相,流速0.6 mL/min,柱温30 ℃,在240 nm下检测,吡嘧磺隆和苯噻酰草胺在质量浓度0.01~1.00 mg/L的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 )达0.999 7~0.999 8;吡嘧磺隆和苯噻酰草胺的检出限均为0.01 mg/kg,在 0.05~1.00 mg/kg添加水平下,其添加回收率为84.00%~104.07%,相对标准偏差小于或等于8.55%。该方法符合农药残留量分析与检测的技术要求,可用于对水稻和稻田中吡嘧磺隆和苯噻酰草胺残留量同时进行分析与检测。  相似文献   

4.
氯吡嘧磺隆在玉米植株及土壤中的消解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建立了氯吡嘧磺隆在玉米植株和土壤中的残留分析方法,并研究了氯吡嘧磺隆在玉米植株和土壤中的残留消解动态,对影响残留分析方法的主要参数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氯吡嘧磺隆标准溶液的线性方程为y=66 535x+747.06(r2=0.999 9),线性范围为10~1 000ng/mL。残留样品采用丙酮提取,乙酸乙酯萃取净化,超高效液相色谱分离,质谱仪检测,外标法定量。该方法在玉米植株和土壤中的最低检测限(LOQ)均为0.002mg/kg,当样品中氯吡嘧磺隆的添加水平为0.05~0.2mg/kg时,采用该方法测得植株和土壤中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85.16%~88.13%和87.65%~91.37%,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1.92%~2.09%和1.16%~2.61%。消解动态试验表明,氯吡嘧磺隆的残留量随时间延长而降低,消解动态曲线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在植株和土壤中半衰期分别为0.78~0.97d和7.00~16.90d。试验结果显示,氯吡嘧磺隆在玉米田中属较易降解的农药。  相似文献   

5.
2种磺酰脲类除草剂对小麦种子的生物活性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雪平  任锋利  项志锋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7):4233-4233,4244
以小麦为试材,测定了氯嘧磺隆和苯磺隆对小麦种根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氯嘧磺隆48和72 h对小麦种根的EC50分别为45.65和10.99 mg/kg;苯磺隆48和72 h对小麦种根的EC50分别为1 489.65和537.44 mg/kg。  相似文献   

6.
10%吡嘧磺隆可湿性粉剂防除水稻田杂草效果试验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为验证吡嘧磺隆对水稻田杂草的防除效果,进行了10%吡嘧磺隆药效试验,结果表明:10%吡嘧磺隆可湿性粉剂可有效地防除水稻田阔叶杂草,施用量在450g/hm2以内,对水稻的生长发育无不良影响,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7.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砜嘧磺隆防除玉米田杂草的效果以及在玉米籽粒和土壤中的残留情况。结果表明:1)25%砜嘧磺隆WG 18.75—33.75 g∕hm2对供试玉米生长安全,增产明显,株高、叶龄、地上部鲜重等生育指标与空白对照相比没有显著差异。25%砜嘧磺隆WG 45 g∕hm2对玉米生长有一定影响,具体表现为叶片出现褪绿斑块,但15 d左右可恢复,不影响产量;2)25%砜嘧磺隆WG对马唐(Digitaria sanguinalis)、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醴肠(Eclipta prostrata)和反枝苋(Amaranthus retroflexus)等杂草均有较好的防效,推荐使用剂量为22.5—26.25 g∕hm2;3)25%砜嘧磺隆WG在土壤中的半衰期为9.5 d,收获时玉米籽粒和土壤中的最终残留量均小于0.01 mg∕kg,远低于我国国家标准所规定的0.1 mg∕kg限量,对农产品和土壤环境安全。  相似文献   

8.
采用小区试验模拟不同水平氯嘧磺隆残留条件下,不同生物制剂用量对水稻根系及产量性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较低浓度的氯嘧磺隆即可对水稻产生药害。生物制剂能够显著降解≤0.5mg/kg残留氯嘧磺隆,修复污染土壤,促进水稻根系生长,增加水稻穗粒数、每穴穗数,提高产量。当氯嘧磺隆为6mg/kg时,生物制剂已不能降解其残留药害。对各项指标进行综合判断可知:生物制剂最佳经济施用量为30kg/hm~2。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砜嘧磺隆在烟草上使用后的残留行为及环境安全性。[方法]建立了利用HPLC-MS/MS技术检测烟叶及土壤中砜嘧磺隆残留量的方法。样品经过乙腈提取,N-丙基乙二胺(PSA)吸附剂净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外标法定量。采用所建检测方法测定了GAP试验获得的烟草和土壤中砜嘧磺隆残留。[结果]在0.005~0.500 mg/kg的加标水平下,土壤和鲜烟叶中砜嘧磺隆的平均添加回收率分别为84.1%~95.8%、90.0%~94.2%,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3.2%~6.4%、3.6%~7.3%,定量限均为0.005 mg/kg。在0.010~0.500 mg/kg的加标水平下,干烟叶中砜嘧磺隆的回收率为87.1%~90.1%,相对标准偏差为2.0%~8.9%,定量限为0.010 mg/kg。砜嘧磺隆在鲜烟叶中的原始沉积量为0.005~0.041 mg/kg,在土壤中为0.005~0.510 mg/kg,砜嘧磺隆在土壤中消解较快,理论半衰期为1.4~2.9 d;施药后70 d,烤后烟叶中农药残留量低于定量限。[结论]采用20%砜嘧磺隆可分散油悬浮剂防治烟草田杂草,于烟草移栽期喷雾施药1次,制剂用药量为90~105 g/hm~2(有效成分18~21 g a.i./hm~2),安全间隔期为70 d。  相似文献   

10.
侯松德 《现代农业科技》2010,(8):162-162,164
进行吡嘧磺隆可湿性粉剂等除草剂防除稻田杂草药剂试验,结果表明:吡嘧磺隆可湿性粉剂、苄.乙.甲可湿性粉剂、苄.乙可湿性粉剂对杂草均有较好的防除效果,且对水稻生产安全性能好,从经济成本、防除效果综合考虑,建议生产上使用吡嘧磺隆可湿性粉剂300g/hm2,拌细土或细沙150 kg/hm2毒土法均匀撒施,施药后保持3~5 cm的浅水层6~7 d,即可达到较好的防除效果。  相似文献   

11.
采用正交设计法开展了氯吡嘧磺隆、烟嘧磺隆、莠去津不同配比对玉米田杂草防治效果的试验。结果显示:氯吡嘧磺隆、烟嘧磺隆、莠去津复配制剂对玉米田单双子叶杂草均具有较强的毒力,其中对鲜重抑制率的影响程度为烟嘧磺隆氯吡嘧磺隆莠去津,建议三者混配最佳的用量为氯吡嘧磺隆用量45 a.i.g/ha、烟嘧磺隆用量45 a.i.g/ha、莠去津用量510 a.i.g/ha。  相似文献   

12.
采用叶绿素荧光仪研究残留在土壤中的氯吡嘧磺隆对红芸豆幼苗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荧光动力学曲线可以得出,在氯吡嘧磺隆胁迫下,红芸豆幼苗叶片荧光强度在J-P段显著下降,PSII中初级酮电子受体(QA)、次级醌电子受体(QB)和质体醌之间的电子传递受阻碍;荧光参数单位反应中心吸收的光能(ABS/RC)、用于还原QA的能量(t=0)(TR0/RC)、单位反应中心耗散掉的能量(t=0)(DI0/RC)、用于电子传递的能量(t=0)(ET0/RC)升高,以吸收光能为基础的性能指数(PIABS)和PSII原初光能转化效率(Fv/Fm)值降低,表明0.005,0.008 mg/kg氯吡嘧磺隆均会对红芸豆幼苗的光合作用产生抑制。PIABS下降幅度高于Fv/Fm,表现更为灵敏,因此,PIABS更适宜作为反映红芸豆幼苗受到氯吡嘧磺隆胁迫的指标。  相似文献   

13.
《农业质量标准》2012,(1):79-79
2011年11月15日以来.加拿大卫生部虫害防治管理局陆续修订了丙苯磺隆等6种农药在食品中残留限量值标准。分别是:丙苯磺隆在小麦中的残留限量值标准为0.02mg/kg;丙环唑在干大豆中为0.25mg/kg;咪草烟在葵花籽中为0.1mg/kg;  相似文献   

14.
通过盆栽试验,探讨吡嘧磺隆对黑龙江省5个地区野慈姑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吡嘧磺隆15~600 g a.i./hm2的用量范围内,随着施药剂量的增加,野慈姑体内乙酰乳酸合成酶(acetolactate synthase,简称ALS)活性明显下降。采自黑龙江省鸡东县石河村(H5)野慈姑ALS活性下降幅度最大,由86.04%(15 g a.i./hm~2吡嘧磺隆)下降到17.63%(600 g a.i./hm~2吡嘧磺隆),下降幅度最小的是采自鸡东县鸡林朝鲜族乡(H1)的野慈姑,其活性由98.24%(15 g a.i./hm~2吡嘧磺隆)下降到53.41%(600 g a.i./hm~2吡嘧磺隆);施药后7 d,不同野慈姑种群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简称SOD)活性受吡嘧磺隆影响变化不同,在吡嘧磺隆施药量15~600 g a.i./hm~2范围内,随着施药量的增加,种群H1的SOD活性受吡嘧磺隆影响最小,种群H5受吡嘧磺隆影响最大;在15~600 g a.i./hm~2吡嘧磺隆的用量范围内,吡嘧磺隆对野慈姑体内叶绿素含量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施药后7、15 d,抑制作用最明显的是种群H1,施药后21 d,抑制作用最明显的是种群H4。  相似文献   

15.
《农业质量标准》2014,(2):30-30
2013年12月16日,加拿大就拟定蜂蜜内/表的杀虫剂双甲脒(amitraz)的最大残留限量0.1mg/kg进行通报。双甲脒在养蜂业中主要用于杀灭蜂螨。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未规定双甲脒在蜂蜜中的最大残留限量值。目前,美国、日本、欧盟和中国等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将该药在蜂蜜中最大限量值限定为0.2 mg/kg。根据通报所述,该限量标准将于其在加拿大卫生部网站公布之日起4~5个月批准并同时生效。加拿大曾是我国蜂产品主要出口市场,近年来我国蜂蜜对加出口不断下降。鉴于加拿大此次拟定的双甲脒残留限量标准非常严格,有关专家预计会对我国蜂蜜产品出口进一步产生影响,建议提醒相关出口企业注意,避免贸易损失。  相似文献   

16.
为了早期预警吡嘧磺隆对水稻的药害,以‘秀水128'为供试水稻品种,设置吡嘧磺隆0 g/hm~2(CK)、225g/hm~2、300 g/hm~2、450 g/hm~2、600 g/hm~2和750 g/hm~2 6个处理,于施药后5 d应用WinRHIZO软件分析测定水稻根系长度、表面积、体积、根系平均直径和根尖数等形态指标。结果表明:除225g/hm~2施药处理外,其他处理均极显著降低了水稻根系的总根长和总根表面积,随着施药量的升高,抑制效应加强。吡嘧磺隆处理超过450 g/hm~2时对水稻根系体积产生明显影响。根尖对吡嘧磺隆最敏感,所有处理均显著降低了根尖数。因此,通过上述根系形态指标的检测能够早期预警吡嘧磺隆对水稻可能的药害。  相似文献   

17.
<正>3引领健康消费,调整除草剂结构创造新商机3.1针对难治杂草调整除草剂结构3.1.1水稻田除草剂防治阔叶杂草慈姑、泽泻、雨久花,多年生莎草科的藨草、扁秆藨草、三江藨草等的吡嘧磺隆、灭草松、五氟磺草胺、嘧啶肟草醚、氟吡磺隆、乙氧氟草醚、环胺嘧磺隆、恶草酮、丙炔恶草酮、双草醚等继续畅销。苄嘧磺隆及混剂逐步退出市场。防治稗草丙草胺、禾草丹、莎稗磷、苯噻草胺、嘧草醚、氟吡磺隆、禾草敌、五氟磺  相似文献   

18.
采用温室内盆钵整株生测法测定了氯吡嘧磺隆、吡嘧磺隆、苄嘧磺隆于水稻播后苗前、水稻2~3叶期施用对籼稻的茎蘖数、株高和鲜重的影响,结果表明:苄嘧磺隆对籼稻安全性最佳,氯吡嘧磺隆次之,吡嘧磺隆安全性最差,且3种除草剂在水稻2~3叶期施用的安全性优于播后苗前土壤封闭处理。  相似文献   

19.
《农业质量标准》2013,(2):68-68
2013年1月10日,美国发出通报,称于2月11日开始实施吡丙醚在多种果蔬产品中的最大残留限量。新限量标准涉及多种草莓中的限量1mg/kg、柑橘类水果(10-10组)0.5mg/kg、梨果类水果(11-10组)0.2mg/kg、中草药19A亚组100mg/kg、球茎类蔬菜(3-07组)0.7mg/kg和果菜类蔬菜(8-0组)0.8mg/kg。目前,吡丙醚已在我国番茄、甘蓝、水稻上登记使用,其中番茄上的最大残留限量为1mg/kg。根据美国对于吡丙醚在果菜类蔬菜上的残留限量规定,新的标准可能会对我  相似文献   

20.
异型莎草对不同除草剂的敏感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盆栽法茎叶处理方式分别测定了湖南省4个地区的水田异型莎草(Cyperus difformis L.)对灭草松、二甲四氯、吡嘧磺隆、氯吡嘧磺隆、五氟磺草胺5种除草剂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各异型莎草种群对灭草松和二甲四氯均敏感,鲜重抑制率达90%以上;种群H1、H4对氯吡嘧磺隆不敏感,鲜重抑制率最高达32.12%;种群H1、H3、H4对吡嘧磺隆产生抗性,其ED50分别为6 397.17、194.18、198.06 g(a.i.)/hm2,且这3个种群对五氟磺草胺产生交互抗性,但种群H2对吡嘧磺隆和五氟磺草胺均敏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