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3 毫秒
1.
<正>笼养蛋鸡具有占地面积小、投资省、见效快、不费人力等优点,是城乡经济一体化战略背景下广大农民朋友发家致富一条切实可行之路。但在养殖过程中,许多农民由于缺乏科学的饲养管理技术,以致出现了不少问题,造成了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最近,有几个蛋鸡养殖户来电咨询:蛋鸡开产周龄为什么不产蛋或产小蛋?现将该问题产生原因分析如下,以供参考。1.育成期饲料喂量不足,开产体重不达标蛋鸡育成阶段,为了预防增重过快、过早性成熟,  相似文献   

2.
<正>川西山地拥有大量的林(果、茶)地,为发展林下养鸡产业提供了良好的资源。生产上一般选取地方鸡种进行林下养殖,但是地方鸡因遗传血缘不同生产性能和养殖效益存在优劣。本试验选择固始鸡和草蛋鸡两个肉蛋兼用型地方鸡,在林下放养模式下考察母鸡育成期生产性能与养殖效益并进行比较,以期为林下放养模式选择适宜鸡种提供参考。一、材料与方法1.试验动物选取均匀度好、健康的30日龄脱温固始鸡和草蛋鸡母鸡,固始鸡500只,草蛋鸡650只,共计1150只,  相似文献   

3.
<正>育成期到产蛋前期是鸡体负担最重的时期。在此期间,生殖系统迅速发育成熟,体重不断增加,鸡只适应环境和抵抗疾病的机能相对下降,临床上容易出现生理性腹泻、难产、脱肛3种非传染性疾病。一、生理性腹泻1.临床症状粪便不成形,其内含有未消化的饲料,鸡群饮水量增加,严重鸡群出现甩水现象,造成鸡舍地面潮湿,用抗生素治疗有些效果,但不能根除,停药后复发。一般鸡群会自然恢复。2.病因分析1初产蛋鸡更换产蛋高峰料过早,更换过渡时间过  相似文献   

4.
<正>蛋鸡脱肛,是指蛋鸡产蛋后泄殖腔或输卵管不能正常地回缩而出现外翻的疾病。该病一般多见于初产期或盛产期,高产蛋鸡多见,发病率为1%~2%,也有的鸡群高达3%~5%。如果预防不及时,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蛋鸡脱肛在蛋鸡养殖过程中经常出现,是什么原因造成蛋鸡脱肛频发呢,生产中如何预防蛋鸡脱肛呢?笔者通过对近几年临床病例的追踪、治疗与分析,现将该  相似文献   

5.
蛋鸡育成期是指7周龄到产蛋前这一时期。育成前期(7~12周龄)是骨骼、肌肉、内脏生长的关键时期,在12周龄前大约95%的骨骼完成生长,这也决定了成年母鸡体型的大小;育成后期是腹腔脂肪增长发育的重要时期,这期间腹脂增长了9.5倍,如果体内脂肪沉积过多,将直接影响蛋鸡的产蛋性能。现将蛋鸡育成期的饲养管理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试验旨在通过研究不同能量水平对卢氏绿壳蛋鸡育成期体尺、生长性能及屠宰性能的影响,得出其育成期能量的需要量。选用150 只体重相近的8 周龄卢氏绿壳蛋鸡,按能量水平(A组10.52 MJ/kg、B组10.90 MJ/kg、C组11.29 MJ/kg、D组11.70 MJ/kg、E组12.10 MJ/kg)随机分为5 组(5 个重复,每个重复6 只鸡)。试验采取单因素试验设计,预试期1 周,正试期10 周。结果表明:不同能量水平显著影响卢氏绿壳蛋鸡育成期的胫长、胸宽和胸深(P<0.05)。D和E 组的终末体重和平均日增重差异不显著(P>0.05),但均显著高于A、B和C组(P<0.05)。能量过高时(E组),终末体重和平均日增重又有所下降。不同能量水平对卢氏绿壳蛋鸡的屠宰性能影响显著(P<0.05)。在本试验条件下,日粮能量水平为11.70 MJ/kg时,更有利于提高卢氏绿壳蛋鸡育成期的生产性能和屠宰性能。  相似文献   

7.
蛋鸡产蛋期管理不佳,产蛋高峰期维持时间短,脱肛、啄肛、软骨病等将不可避免,会严重影响蛋鸡的养殖效益。应针对蛋鸡产蛋期易发问题,加强饲养管理。  相似文献   

8.
引起鸡脱肛、啄肛的原因很多,一般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鸡的体重、体型不达标。开产时趾骨不能充分扩张,造成鸡蛋带血(前期脱肛)。  相似文献   

9.
正蛋鸡产蛋前的饲养管理包括育雏期(育雏前期和育雏后期)、育成期和预产期的饲养管理,一般蛋鸡0~14日龄是育雏前期,15~42日龄是育雏后期,43~98日龄是育成期,99~130日龄是预产期。由于各阶段蛋鸡的生理特性不同,饲养管理的关键点也不一样。一、育雏前期0~14日龄的雏鸡生长速度快,刚出壳时体重只有35~40克,14日龄就能达到110克左右,增加了近2倍。由于体重绝对生长速度极为迅速,但内脏器官特别是心  相似文献   

10.
蛋鸡的育雏目标是培育出健壮、活泼和发育良好的雏鸡.雏鸡的饲养管理是一项细致而重要的工作,它直接影响到雏鸡的成活率和生长发育、成鸡的生产性能和种用价值、鸡场的经济效益.因此,育雏工作历来备受重视.现将多年豫北鸡场蛋鸡育雏期饲养管理的关键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一、体重的控制现代蛋鸡群生长阶段的划分主要是依据体重而不是周龄,所以必须改变以往的鸡群在6周龄时无论体重是否达标均转入育成期、由育雏料改为育成料的做法,根据体重划分饲养阶段,如迪卡  相似文献   

12.
蛋鸡育成期培育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产蛋期能否长久地维持高产以及是否具备良好的抗病能力,由此可见,育成期的饲养管理工作至关重要。但在实际生产中,许多养鸡者认为雏鸡长到育成阶段,对外界环境已具备良好的适应能力,往往对此阶段的工作不重视或重视不够,采用粗放管理模式,甚至采用不正确的管理方式,致使鸡群发育迟缓、体质差,产蛋高峰期维持时间短,从而因小失大、严重影响鸡场的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13.
初产蛋鸡管理是指从育成期到产蛋期的过渡管理,是蛋鸡生产的关键环节。1.补充钙质进入产蛋期后,蛋鸡钙需求量明显上升,应于开产前两周左右(18周龄)的下午或夜间开始逐渐增加饲料中石粉、骨粉、维生素A、维生素D3粉和鱼肝油等含量,使钙含量达3%~3.5%,以满足蛋鸡营养需要。同时,注意提高磷含量至0.45%。2.增加光照时间一般情况下,当鸡群见  相似文献   

14.
鸡传染性鼻炎是由嗜血杆菌引起的急性上呼吸道疾病,以眼和鼻黏膜发炎为主要特征。以初冬及早春季节多发,天气寒冷潮湿,鸡群密度过大,通风不良,饲料中缺乏维生素A等均可诱发本病。各日龄的鸡均可感染,但4周龄以上育成鸡和产蛋鸡多发。  相似文献   

15.
1.饲料原因引起的腹泻饲料配比不合理。饲料中蛋白质、钙含量过高,过多的蛋白质及钙质难以吸收导致蛋鸡腹泻,多发于青年鸡和初产后的蛋鸡。治疗方法:一是降低饲料中蛋白质和钙的配比,增加多种维生素;二是用利水中草药或尿酸盐类药物缓解症状,同时提高鱼肝油和复合维生素B  相似文献   

16.
春季气侯由寒转暖,日照时数递增,是鸡产蛋和孵化育雏的旺季。春季鸡产蛋量可占全年产蛋量的50%,而且,此期所产的蛋更适合做种蛋。因而,这一时期对蛋鸡饲养管理工作的要求应当严格、明确,以促进提高并持续保持较高的产蛋水平和良好的受精率及孵化率为原则。其饲养管理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蛋鸡散养在各地蓬勃发展。散养初期鸡从熟悉的生活环境转到陌生的新环境,从料来张口转变到靠自己觅食,还有温度、饲料组成等的改变,众多应激因素相互叠加使鸡免疫力下降,此时如果不加强饲养管理,极易引发鸡腹泻等各种应激性疾病,严重地导致鸡大批死亡,从而使养殖者蒙受较大的经济损失。为了避免蛋鸡散养初期发病,散养准备工作一定要做到位,饲养管理一定要抓  相似文献   

18.
1.淘汰老弱病残鸡根据春、夏两季的产蛋情况,及时将蛋鸡群中的低产鸡、停产鸡、体弱鸡、软脚鸡以及有严重恶癖、产蛋期短、体重不标准(包括体  相似文献   

19.
《新疆农垦科技》2009,32(3):80-80
我国成功自主培育的“京红1号”、“京粉1号”蛋鸡配套系4月18日在京举行揭牌仪式。中科院院士吴常信表示,我国作为一个鸡蛋消费和生产的大国.却长期依赖进口蛋鸡生产的祖代鸡,“京红1号”和“京粉1号”的成功培育对我国蛋鸡良种选育工作以及齐鸡业持续稳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20.
徐大文 《科学种养》2010,(12):47-47
<正>某场饲养的8000套肉种鸡,23周初加光时出现单侧性瘸腿鸡,经检测诊断为葡萄球菌感染。1.发病情况该场采用两高一低(即沿墙边铺设板条,一半板条靠前墙铺设,另一半靠后墙铺设)饲养方式,育雏育成期期间生长较好,23周初加光后开始出现瘸腿鸡,投喂大量抗生素均无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