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正>随着刺参人工育苗技术、养殖技术在北方的突破和成熟,养殖区域也从北方地区逐渐向南方扩展,利用南方冬春海区水温处于刺参适宜生长水温的环境条件,开展刺参南北接力养殖,即每年11月份将北方适宜规格的刺参苗种运送至南方海区进行接力养殖,至翌年4月到5月份即可养成商品参。本研究对北方刺参在南方5个不同海区进行养殖,通过分析环境因子(温度、盐度、pH、水质)对刺参生长性能的影响,探讨了刺参南移生  相似文献   

2.
在室外土池缢蛏人工育苗过程中,进行了不同催产方法的效果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低盐度海区亲蛏催产效果高于高盐度海区,采用淡化水刺激,进行8小时阴干刺激,经过暂养的亲蛏催产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斑节对虾俗称“草虾”,是虾农所喜爱的虾类之一。草虾人工育苗是一项既具高难度技术,又具高利润的工作。再者这几年,海区水质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草虾育苗工作风险更大。现将育苗主要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 近几年,越来越多的育苗工作者慨叹苗种培育越来越难,特别是今年,我国整个北方地区的育苗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绝大多数的育苗企业蒙受了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如何改进传统的育苗工艺,提高育苗成功率已迫在眉睫。笔者根据几年的育苗实践谈一些看法。1 育苗用水处理 我国北方地区的育苗用水一般由自然海区纳入一级蓄水池,由蓄水池入砂滤池,再由  相似文献   

5.
青蟹养殖的苗种来源有三条途径:一是人工育苗;二是捕捞海区的大眼幼体(蟹苗);三是捕捉天然蟹种。人工育苗目前仍处于试验阶段,苗种整齐、纯正度还不够,大规模生产性育苗技术尚未全面突破。在人工育苗技术尚未生产性的突破前,捕捞自然海区蟹苗和蟹种仍是目前青蟹人工养殖的主要苗种来源。  相似文献   

6.
几十年来,经过藻类养殖工作共同努力,现已形成了适合浙江省海区特点的一套完整稳产高产的育苗工艺,并引进和培育了适应销售本省海区生长的12个优良品种,作者就浙江省三十多年来海带引种和育苗技术方面的情况作扼要概述。  相似文献   

7.
2012年在老铁山黄渤海分界线附近海区和位于旅顺渤海沿岸的董坨子海区进行了不同海区虾夷扇贝海区采苗试验,比较分析了不同海区的采苗效果。结果表明,位于黄海海域的铁山东采苗水平为3 600枚/袋,平均壳高2.1mm;位于渤海海域的铁山西采苗水平为528枚/袋,平均壳高2.0mm;位于旅顺渤海沿岸的董坨子海区采苗水平为216枚/袋,平均壳高为1.9mm。虾夷扇贝海区采苗效果,主要取决于采苗海区的浮游幼虫数量,尤其是即将附着的成熟幼虫数量和持续时间。即成熟幼虫数量多、持续时间长,采苗效果好,反之采苗效果差。  相似文献   

8.
人工控温促熟条件下不同海域菲律宾蛤仔的性腺发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霞 《水产学报》2007,31(6):853-859
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是我国重要海水滩涂增养殖贝类,在福建、山东、辽宁等地已成为水产养殖的重要支柱产业。我国北方菲律宾蛤仔苗种来源主要靠天然苗种和从南方购进,受自然条件严重制约;在南方,主要依靠室外土池育苗,产量不稳定。因此,研究人工促熟条件下不同海区菲律宾蛤仔性腺发育组织学等繁殖生  相似文献   

9.
漳浦县水产开发中心与福建省水产研究所的科技人员协力攻关,将捕白海区性腺半成熟的长毛对虾,放在室内越冬池里催熟,培育出虾苗8千2百万尾。海捕长毛对虾亲虾暂养育苗在国内首次获得成功,为保护和充分利用海区亲虾资源、扩大对虾育苗开拓了一条新路子。  相似文献   

10.
大黄鱼人工育苗主要病害防治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大黄鱼养殖规模不断地扩大,人工育苗也随之迅猛发展,2000年仅福建省闽东地区大黄鱼育苗场竞达180多家,大量的育苗室用水取自海区又排向海区,致使海区生态环境不断恶化,造成育苗病害日益频繁。根据对闽东地区的蕉城、福安、霞浦、福鼎及福州地区的罗源、连江等县(市)育苗场的大黄鱼育苗中所发生的病害进行实地调查了解,大致有以下几种常见病害,并提出防治措施,以供大黄鱼育苗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11.
即墨县盘龙庄自1975年以来连续进行刺参人工育苗和放流增殖试验,六年共育稚参1000余万头,放流200万头。目前,放流海区的幼参大量增加。刺参人工育苗,设备简单,投资较少,技术容易掌握。参苗在海区活动范围不大,易于增殖。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刺参产业发展迅速,传统的工厂化育苗配合池塘养殖的生产模式出现了饱和乃至过剩的情况,消费者相比较而言更加认可野生海参的品质.刺参海区网箱育苗技术基本成熟,在该条件下,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苗种成活率、提高苗种规格就成为生产实践过程中的新课题.因此,本文分别从附着基网袋目数、新旧附着基两方面考虑,旨在在保证生产任务的同时,尽可能降低成本、保证成活率、提高苗种规格,从而为刺参网箱育苗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为改进菲律宾蛤仔垦区育苗技术,设置一口池塘(A)培育高密度浮游植物并定期添加至育苗池(B),未添加藻类育苗池(C)作为对照,比较了A、B、C以及邻近自然海区(D)的水体、沉积物、浮游植物状况和池塘B、C中稚贝生长情况。结果显示,池塘A、B、C之间水质和沉积物各指标无显著性差异,但三者水体中盐度、pH、溶解氧、氨氮、硝酸盐氮、活性磷酸盐和沉积物中有机碳、硫化物与自然海区D差异显著;浮游植物密度ABCD,但仅A、D间差异显著;池塘B稚贝壳长和密度均显著大于池塘C。这表明垦区与自然海区环境差异大,而育苗期间通过外源补充藻类能提高稚贝的生长率和成活率,进而提高菲律宾蛤仔垦区育苗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随着日本对虾在苏鲁2省沿海地区养殖的迅速发展,使得日本对虾虾苗的需求不断增加,不少当地育苗企业开展了日本对虾虾苗的生产。由于本地海区没有日本对虾亲虾,育苗所用亲虾主要来源于台湾海峡海区,即福建沿海和台湾地区,以台湾地区为主要出产地。对于育苗企业来说如何搞好日本对虾亲虾及无节幼体的培育非常关键,它不仅影响到企业的效益,也影响到日本对虾虾苗的生产和日本对虾的养殖。  相似文献   

15.
魁蚶(Scapharcabroughtonii),俗称赤贝,是一种大型、经济价值较高的贝类,其软体部的加工品“赤贝肉”,具有较高的出口创汇价值。近几年,我们利用夏秋季育苗场相对空闲时间进行魁蚶常温育苗,取得了较好效果。一、亲贝选择1.亲贝的采捕时间因不同海区水温和饵料条件的差异,魁蚶的性腺发育程度也不尽相同,一般在海区底层水温升至20~25℃时性腺逐渐进入成熟排放期。我国的黄海北部海区7~8月份为产卵盛期,故常温育苗多在7~8月份采捕亲贝。2.亲贝的选择方法选择壳长7~10厘米、外形完整无损伤的魁蚶作亲贝。解剖检…  相似文献   

16.
<正> 三疣梭子蟹是大型食用蟹类,近几年随着海区自然资源的衰退,人工养殖迅速发展,同时也带动了人工育苗技术的提高。笔者通过几年的实践,总结出一套育苗高产技术措施,现介绍如下。1 育苗设施 利用现有的对虾育苗室进行梭子蟹育苗,水  相似文献   

17.
一、亲虾选择与培育1.亲虾的来源为了减少人为因素对亲虾品质的影响,育苗用亲虾使用直接采捕于临近自然海区对虾产卵场的对虾。于4月上旬,自然海区亲虾卵巢成熟度较  相似文献   

18.
随着日本对虾在苏鲁两省沿海地区养殖的迅速发展,对日本对虾虾苗的需求不断增加,不少当地育苗企业开展了日本对虾虾苗的生产。由于本地海区没有日本对虾亲虾,育苗所用亲虾主要来源为台湾海峡海区,即我国福建沿海和台湾地区,以台湾地区为主要出产地。近几年来亲虾的产量逐年下降,福建沿海已很少有亲虾供应,亲虾基本来源于台湾地区,因需求趋于旺盛,亲虾价格不断攀升;因此对于育苗企业来说如何搞好日本对虾亲虾培育及受精卵的孵化非常关键,  相似文献   

19.
《水产养殖》2014,(3):54-54
<正>福建宁德霞浦县2013年从上海海洋大学引进条斑紫菜新品种进行人工育苗试验取得成功,11月26日在三沙镇石头鼻海区开展试验养殖,2014年2月17日收获鲜菜22 kg,条斑紫菜在霞浦首次试验养殖获得成功。条斑紫菜原产于江苏连云港、南通等北方海区,是北方地区的主要养殖品种。2012年霞浦县首次从上海海洋大学引进条斑紫菜进行人工育苗试  相似文献   

20.
三疣梭子蟹传统育苗工艺大量换水,消耗大量能源,并增加生产成本。目前自然海区经常发生污染,海水富营养化,大量细菌、真菌繁殖,给水产育苗带来较大影响。近年来,各地开始利用沿海内湾进行人工育苗,周剑敏曾报道中国对虾保水育苗技术,但关于三疣梭子蟹保水育苗技术少见报道,笔者希望与大家共同探讨,以此提高梭子蟹人工育苗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