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文革 《内陆水产》2008,33(2):45-46
近年来,随着水产养殖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鱼病的发生也日益严重,出现了以肝胆病变为主要特征的鱼类疾病。致病微生物的侵袭、养殖密度过大、水体环境恶化、饲料营养水平过高、滥用药物、维生素缺乏、饲料酸败变质以及营养成分的失衡和饲料中含有有毒物质等,都可能对鱼类肝脏造成损害,导致当前养殖鱼虾等水产动物肝病发生极其普遍。现将鱼类肝胆病及防治技术介绍如下,以供广大养殖者参考。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由于养殖密度的逐渐增大、水产药物的不规范使用、水体环境的日益恶化等原因,导致养殖鱼类发病率越来越高,其中以肝胆疾患为主要特征的鱼类疾病较为常见,即我们一般常说的肝胆综合症,给水产养殖业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现就鱼类肝胆综合症的发病原因、疾病特征、流行情况、疾病诊断及防治方法作简单的阐述。一、发病原因养殖密度过大、水体环境恶化、强化投饲、乱用药物、维生素缺乏、饲料酸败变质,以及营养成分的失衡和饲料中含有有毒物质等,都有可能对鱼类肝脏造成损害。以肝胆疾患为主要特征的鱼类疾病,我们称为鱼类肝胆综合症。二…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水产养殖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鱼病的发生也日益严重,出现了以肝胆病变为主要特征的鱼类疾病.致病微生物的侵袭、养殖密度过大、水体环境恶化、饲料营养水平过高、滥用药物、维生素缺乏、饲料酸败变质以及营养成分的失衡和饲料中含有毒物质等,都可能对鱼类肝脏造成损害,导致当前养殖鱼虾等水产动物肝病发生极其普遍.  相似文献   

4.
路典敬 《内陆水产》2006,31(9):20-21
鱼类肝胆病又称肝胆综合症,是近几年才发现的一种鱼类疾病,其致病原因到目前还没有具体明确,但其危害性日显突出。自2003年首次在本地区发现鱼类肝胆病以来,该病现已与暴发性出血病一并成为危害水产养殖鱼类的主要病害,且呈现越来越猛的发展趋势。经调查分析:该病的发生有60%的原因与饲料使用不当有关;有20%的原因与水质恶化有关;另有  相似文献   

5.
鱼类肝胆病又称肝胆综合症,是近几年才发现的一种鱼类疾病,其致病原因到目前还没有明确,但其危害性日益突出。自2003年首次在辽宁省辽中县发现鱼类肝胆病以来,该病现已与暴发性出血病一并成为危害水产养殖鱼类的主要病害,且呈现越来越猛的发展趋势。经调查分析:该病的发生有60%的原因与饲料使用不当有关;有20%的原因与水质恶化有关;另有20%的原因与药物施用不当有关。  相似文献   

6.
肝胆综合症是以肝胆肿大、变色为典型症状的鱼类疾病。近年来,因水质污染、高密度放养、使用劣质配合饲料、水产药物的不规范使用等原因导致主要养殖淡水鱼类肝胆疾病发病率越来越高,目前该病已见于全国各地。由于肝胆类疾病易被忽视或误诊,一旦发病治疗比较困难,而且难以根治,往往给广大养殖户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本文根据诊治实践和调查,将淡水鱼类肝胆综合症的流行惰‘况、主要症状、发病原因、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鱼类肝胆综合症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方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近年来,随着水产养殖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养殖密度日益增加,鱼病的发生也日益严重,出现了以肝胆疾患为主要特征的鱼类疾病,即鱼类肝胆综合症。养殖密度过大,水体环境恶化、强化投饲、乱用药物、维生素缺乏、饲料酸败变质,以及营养成分的失衡和饲料中含有有毒物质等,都可能对鱼类肝脏造成损害。  相似文献   

8.
李好琴 《河南水产》2007,73(4):23-24
因养殖密度的不断增大、养殖水体日益恶化,加之药物使用不当、饲料营养不平衡等诸多因素,导致近几年本地区以肝胆病为主要特征的鱼类疾病较为常见,即我们常说的肝胆综合症。肝胆综合症死亡率高,难以治疗,在生产中的频繁发生,影响养殖的经济效益。我们在诊治过程中,初步探查了该病的病因、症状、流行情况及综合防治方法,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9月是全年气温、水温较高时期,也是养殖鱼类和虾、蟹、鳖等水生动物的生长旺季。同时,又是病害滋生蔓延的时期,是一年之中水产养殖管理的重点和难点。根据历年水产养殖经验及当前病害测报数据分析,今年9月份鱼类的细菌性烂鳃病和出血病发病率较高,部分地区可能出现爆发性疾病;罗氏沼虾、南美白对虾的黑鳃病发病率达到50%以上;鳗鱼不明病因的大肚腹水病和肠炎病较严重;美国青蛙出血病和白内障病甚为流行,出血病发病率达到70%以上,肝病还可能会发生较重;长吻能和加州鲈将以出血病为主。此时,水产养殖管理仍应加强。  相似文献   

10.
中草药治疗鲤脂肪肝病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随着水产养殖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养殖密度日益增加,配合颗粒饲料在鱼类高产养殖中得到了广泛使用,随之出现了以肝胆疾患为主要特征的鱼类疾病,此类疾病用常规药物很难治愈。鱼类脂肪肝是其中发病最为普遍、危害最严重的一种。笔者近年来对洛阳地区鲤脂肪肝病的发生原因、治疗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预防、治疗方法,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草鱼是粤东山区水产养殖当家品种,亩产基本可达1000kg以上。但是随着养殖产量的提高,草鱼的病害不断增多。近年来,草鱼病毒性出血、寄生虫烂鳃病、肝胆综合并发症病已成为新“三大病”。特别在夏秋二季,新“三大病”发病率高、死亡率高、治疗难度高,已成为影响山区水产养殖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之一。结合工作经验,笔者浅谈几点对草鱼新“三大病”的认识和防治办法,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肝胆综合征是水产养殖中发病率很高的疾病之一,水产养殖户如果不重视,将会带来严重的损失。这类疾病危害的对象主要是草鱼、鲫鱼、鲤鱼、青鱼、罗非鱼、斑点叉尾、乌鳢、虹鳟、团头鲂等鱼类,从鱼种到成鱼都有可能发病。一、引起肝胆综合征的原因1.水质因素高密度饲养、过度投饵等会导致水质恶化。水质恶化后,各类有害污染物增加,导致鱼类体质下降,诱发肝胆综合征。氨氮长期偏高会使鱼  相似文献   

13.
江苏省金湖县是传统的水产养殖县。近年来,虽然水产养殖步伐加快,可养殖产量和效益却徘徊不前。主要原因是养殖的鱼类发病率越来越高。据统计,金湖县鱼病防治中心2007年共接待鱼病门诊825人次,2008年  相似文献   

14.
根据广东各测报点本月水产养殖病害监测数据分析,8月份监测种类病害的发病范围、发病率与死亡率仍保持在较高水平。主要病害有鱼类出血病、烂鳃病、赤皮病、细菌性败血症、溃疡病、肠炎病、车轮虫病、指环虫病、海水鱼刺激隐核虫病、对虾白斑病、红体病、桃拉病和不明病因病等。在湛江市雷州企水港网箱养殖鱼类发生较严重的刺激隐核虫病,  相似文献   

15.
水产珍品河鳗肉鲜味美,营养成份含量高.富有经济价值,是一种世界性的养殖鱼类。  相似文献   

16.
《海洋与渔业》2009,(1):44-44
根据我省各测报点本月水产养殖病害监测数据分析,12月份监测种类病害的发病范围、发病率与死亡率较上月有所下降。主要病害有鱼类出血病、烂鳃病、赤皮病、细菌性败血症、肠炎病、溃疡病、指环虫病、车轮虫病、海水鱼本尼登虫病、对虾白斑病和红体病等。在局部地区养殖南美自对虾红体病发病率达到65%、死亡率达到70%、白斑病发病率达到30%、死亡率达到56%,高体鲕、红鳍笛鲷本尼登虫病发病率达到100%。  相似文献   

17.
《海洋与渔业》2008,(4):48-48
根据广东各测报点本月水产养殖病害监测数据分析,3月份监测种类病害的发病范围、发病率与死亡率有上升的趋势,其中罗非鱼、淡水白鲳和鲮鱼水霉病的发病率与死亡率依然非常严重。主要病害有鱼类水霉病、烂鳃病、赤皮病、细菌性败血症、肠炎病、纤毛虫病、指环虫病、小瓜虫病、车轮虫病、海水鱼本尼登虫病、对虾白斑病和红体病等。  相似文献   

18.
9月份,虽然已进入秋季,但由于今年气温普遍偏高,鱼类生长仍处于旺盛期。加上受台风、多雨的影响,及初秋昼夜温差较大,容易引发养殖鱼类对环境的不适应,病害防控工作依然不可忽视。一、病害预测据全国各地提供的近三年水产养殖病害测报数据和今年测报情况,现对9月份重要养殖品种、主要易发疾病、重点关注区域预测预报如下:草鱼:易发生草鱼出血病、烂鳃病、肠炎病、赤皮病、锚头鳋病、车轮虫病、肝胆综合症等。  相似文献   

19.
一、11月病害发生情况 根据我省各测报点本月水产养殖病害监测数据分析,11月份监测到的主要病害有鱼类出血病、烂鳃病、细菌性败血症、肠炎病、水霉病、指环虫病、车轮虫病、海水鱼本尼登虫病和刺激隐核虫病、鲍苗脱板症、对虾白斑病、红体病和桃拉病等。局部地区养殖的黄鳍鲷指环虫发病率65%,  相似文献   

20.
黑龙江省大庆地区水产养殖以鲤鱼为主要品种,近年来鲤鱼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尤以鲤鱼痘疮病发生为重,影响鲤鱼的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