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综述了国内外对白花菜的生理生化特性、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及白花菜开发利用现状,旨在为白花菜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对速冻白花菜的生产工艺、操作要点进行了研究,并制定了速冻白花菜的质量标准.同时对影响速冻白花菜产品品质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以指导速冻白花菜的生产.  相似文献   

3.
药食两用白花菜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白花菜是山柑科白花菜属一年生草本植物,以嫩茎叶供食用。每100克白花菜含氨基酸19.50毫克、钙202毫克、铁4.18毫克,高于大部分叶菜类蔬菜。其茎叶腌制后味道独特、清香鲜美,具有提神生津、开胃健脾、增进食欲的作用。白花菜是湖北省珍稀优质野生蔬菜,江苏省南京市蔬菜科学研究所于2011年引进,经过多年试种栽培,白花  相似文献   

4.
白花菜大棚早熟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白花菜的植物学特性,通过栽培实践,总结出白花菜大棚早熟栽培技术,主要包括选地整地、搭棚、作畦、播种、间苗、田间管理和采收等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5.
翡翠宝塔花菜属绿花菜类型,是当前欧洲国家最流行的花菜新品种。粗蛋白质含量是番茄的5倍、白花菜的3.5倍.维生素A的含量是白花菜的46倍,在西欧素有“新生命食品”之美誉。  相似文献   

6.
白花菜是湖北珍稀名产蔬菜之一。介绍了白花菜无公害栽培技术,主要包括选地整地、播种、及时定苗、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时采收等方面内容,从而为白花菜的无公害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湖北珍稀名产白花菜无公害生产与加工技术,包括选地、整地、播种、及时定苗、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时采收、留种及加工等全过程,为白花菜产业无公害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综述了白花前胡的药理作用及其栽培技术,以期为白花前胡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花莱为十字花科芸薹属一年生植物,味道鲜美,营养也很高.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又名花幕、椰花菜、甘蓝花、洋花菜、球花甘蓝。有白、绿两种,绿色的叫西蓝花、青花菜。白花菜和绿花莱的营养、作用基本相同。绿花菜比白花菜的胡萝卜素含量要高些。  相似文献   

10.
绿花菜是欧美国家主要蔬菜种类之一,日本的栽培面积也正在迅速扩大。绿花菜与普通白花菜相比,其17种结合态氨基酸含量都高出1~2倍,特别是谷氨酸(GLV)的含量是白花菜的2.27倍(表1)。谷氨酸是决定鲜味的重要物质。绿花菜鲜嫩脆绿,抗病耐寒,易于栽培。本试验旨在探讨绿花菜在我省栽培的适宜品种、栽培措施及有关的留种技术。  相似文献   

11.
就一种新型观赏植物养护专用缓释肥在醉蝶花、罗汉松、莞香3种观赏植物上的应用效果进行初步探讨。结果表明:缓释肥可促进3种观赏植物的生长,与复合肥相比,该缓释肥具有肥效慢、肥效持续时间长、肥料利用效率高的特点。试验还发现,适量施用缓释肥可促进醉蝶花开花和延长开花期,且该缓释肥覆土施用要明显优于表土施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3株药用乳酸杆菌的生理生化特征。[方法]观察3株乳杆菌L2、L3、L8在不同培养基上的生长形态及生长状况,并对其进行革兰氏染色、甲基红和V-P试验及乳酸和过氧化氢鉴定,最后观察它们对不同糖类的利用情况。[结果]菌株L2、L3、L8均为革兰氏阳性菌,且与GAM培养基相比,其在MRS培养基上的生长状况更为良好;L2、L3、L8的甲基红试验均为阳性,V-P试验均为阴性,且都产过氧化氢、乳酸,但3株菌之间的乳酸产量无明显差别;L2、L3、L8对不同糖类的利用情况基本相似。[结论]该研究为3株乳杆菌L2、L3、L8的进一步药用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盐生野菜中硝酸盐·亚硝酸盐·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玉珍  缪金伟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0):2104-2105
测定了东营市9种盐生野菜和几种日常食用的蔬菜中硝酸盐、亚硝酸盐及维生素C的含量。结果证明:茵陈蒿、山苦荬、酸模、苣荬菜、蒙古雅葱符合无公害蔬菜标准,可以食用,并且他们都含有较多的维生素C,营养价值较高。灰绿藜、藜硝酸盐含量超标,地肤、翅碱蓬、灰绿藜亚硝酸盐含量超标,这些野菜不宜食用。  相似文献   

14.
采用常规石蜡切片技术,对平丹1号余甘大小孢子发生及雌雄配子体发育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药壁发育为双子叶型;绒毡层为腺质绒毡层;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时胞质分裂为同时型;产生四面体形四分体;成熟的花粉粒为二细胞型花粉;平丹1号余甘的雌蕊为上位子房,3心皮3室,每室含倒生胚珠2枚,为厚珠心,具珠心喙,胚囊为蓼形;平丹1号余甘部分大孢子母细胞、大孢子及胚囊发育异常,致使不能形成正常的卵细胞,不能进行受精.  相似文献   

15.
从紫花苜蓿、天蓝苜蓿和南苜蓿植株上分离获得的22株根瘤菌菌株中筛选出5株耐酸较好的苜蓿根瘤菌菌株,分别为S0710、S0713、L0701、L0702和P0701,这5株菌株在pH值5的酸性条件下仍能正常生长,茼株S0713和P0701甚至能在pH值4的酸性条件下生长.酸性条件下菌株L0701和P0701对AI3+有较好的耐受性.而菌株S0710则对AI3+极为敏感.  相似文献   

16.
以千代田锦一年生健壮幼芽为外植体,MS为基本培养基,探索了千代田锦的组培快繁技术,为其工厂化生产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最佳启动培养基为MS+2.0 mg/L 6-BA+0.1 mg/L NAA,接种40 d后即可诱导出芽;增殖培养以MS+2.0 mg/L 6-BA+0.5 mg/L NAA较适宜;根的诱导以1/2MS(大量元素减半)+0.5 mg/L NAA+0.5 mg/L IBA为其最适培养基。  相似文献   

17.
Collected from the broiler cecal contents, bacteria were isolated and purified. These isolated and purified Lactobacilli were detected by acidity and bile salt tolerant test, then three better tolerant strains were screened out. These three strains were conducted to observe the morphous through microscope, perform Gram stain, and to identify their 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L1 was L.casei, L2 was L.gasseri and L3 was L.graminis. With Oxford Cup mcthod, these three Lactobacilli were detected for their bacteriostasis. Results showed that L1, L2 and L3 strains had strong antibacterial activities to E. coli and Salmonella.  相似文献   

18.
综述了中草药辣蓼在植物源农药、医药保健以及兽药等方面的应用。辣蓼在医药保健中的应用主要表现在它具有抗微生物活性、抗氧化作用以及抗病毒作用中;在植物源农药上主要运用辣蓼具有杀虫、拒食、驱避等活性作用;而在兽药方面主要运用其根或全草治疗多种疾病,均取得了很好的疗效。最后就辣蓼作为植物源农药的独特优越性作了简单扼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19.
以广泛分布在辽宁海岸线的翅碱蓬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浓度NaCl胁迫(0、100、200、300、400、500、600 mmol/L)对该植物色素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NaCl胁迫对翅碱蓬的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和甜菜红素含量的影响总体变化趋势是随盐浓度增加呈减小趋势。对照处理各种色素的含量均最高,之后随着NaCl浓度的升高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的含量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说明低浓度NaCl胁迫相对促进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含量的增加。本试验结果可为盐碱地的改良利用、沿海滩涂植被修复、翅碱蓬的作物化栽培及经济价值的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