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保证牛舍宽敞 注意通风透光 户养奶牛大都利用旧房做牛舍或在庭院中搭建,牛床往往凹凸不平,舍内通风换气和夏季防暑降温难以保证,光照条件得不到满足,有的牛舍甚至暗无天日,有的则难挡风雨,让奶牛处在这样的环境中,严重影响了其健康,降低了生产性能。为改善奶牛的生活环境,农户应该到村里规划的养殖区内建造适合奶牛需要的牛舍,要求牛舍冬能防寒保暖,夏能防暑降温,舍内通风良好,光线充足,场区设运动场和遮阳棚。确实不具备建造条件,也应尽量将现有的牛舍改建好,力争给奶牛创建一个舒适的“住处”,让奶牛高兴多产奶。  相似文献   

2.
农村养奶牛可充分利用其空间、饲料和人力资源,但技术条件较差.如何提高奶牛单产,充分发挥奶牛的产奶性能,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1牛舍建设 户养奶牛大都利用旧房做牛舍或在庭院中搭建,牛床往往凸凹不平;舍内通风换气和夏季防暑降温难以保证;光照条件得不到满足,有的牛舍甚至暗无天日,严重影响奶牛健康,降低了生产性能.农户应该到村里规划的养殖区内建造适合奶牛生长的牛舍,要求牛舍冬能防寒保暖,夏能防暑降温,舍内通风良好,光线充足,场区设运动场和遮阳棚.  相似文献   

3.
1 牛舍通风透光 户养奶牛大都利用旧房做牛舍或在庭院中搭建,牛床往往凸凹不平,舍内通风换气和夏季防暑降温难以保证,光照条件得不到满足,有的牛舍甚至暗无天日,有的则难挡风雨,严重影响了健康,降低了生产性能。为改善奶牛的生活环境,农户应该到村里规划的养殖区内建造适合奶牛需要的牛舍,要求牛舍冬能防寒保暖,夏能  相似文献   

4.
目前,小规模的奶牛饲养量占到奶牛存养总量的60%以上,笔者通过调查了解到,大多养殖户在饲养奶牛的过程中存在着饲养不规范、管理粗放等问题。笔者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相应对策,希望对养牛户有所裨益。1牛舍宽敞,通风透光户养奶牛大都利用旧房做牛舍或在庭院中搭建,牛床往往凸凹不平,舍内通风换气和夏季防暑降温难以保证,光照条件得不到满足,  相似文献   

5.
为奶牛谋求福利,提高奶牛舒适度,是保证奶牛生产性能提升的前提与基础.近年来,随着奶牛养殖理念的不断提升及养殖设施、设备的推广应用,牛群整体素质、单产水平有了显著提升.本文以广西石埠乳业生态观光牧场有限公司近3年来(2019—2021年)牛舍所使用的大通铺隧道式通风饲养模式运行现状入手,从牛舍建造结构、成本及防暑降温、能...  相似文献   

6.
1环境因素 大多数小规模奶牛散养户的牛舍陈旧,无通风设施或通风不良,牛舍设计不合理,光线不充足,无奶牛运动场所,牛床往往凹凸不平,冬季防寒保暖设施难以保证。这些因素都可影响奶牛生殖机能而出现暂时性发情不孕。  相似文献   

7.
<正>1加强防暑降温搭建凉棚遮阴,避免阳光直接照射牛身上,并保证牛舍通风良好,定期清理牛舍里的粪污,给牛提供舒适、卫生的生活环境。必要时可用凉水给牛体淋浴,以吸收体热,降温解暑。2供应充足的洁净水夏季天气炎热,牛的饮水量增大,必须保证饮水槽有充足的洁净水,另外可在水中添加一些食  相似文献   

8.
1创造良好生产环境,为奶牛的高产、稳产创造适宜条件牛舍、运动场要符合奶牛生理需要,牛舍冬季保温,防止贼风;夏季通风良好,有利于防暑降温。保持牛舍、运动场的清洁和干燥。有的牛舍利用旧房改造,环境卫生差,奶牛长期拴系在阴暗潮湿的牛棚内,运动场雨季成“泥塘”,在这种情况下饲养的奶牛,二胎后肢蹄开始变形,乳房炎发病率高,发情不明显,卵巢机能恢复迟缓,胎位不正,难产,胎衣滞留等,有的四胎奶牛即淘汰。牛场必须设置运动场,因为阳光和运动有助于增进奶牛健康,提高产奶水平,也是延长奶牛利用年限的关键环节。2科学合理的饲喂方案,保证奶牛…  相似文献   

9.
<正>夏季天气炎热多雨,气温过高,极易造成奶牛热应激,严重影响奶牛生产性能。炎夏奶牛饲养管理的原则应以防暑降温为主,具体措施如下:1防暑降温早晚要及时打开门窗、防风帘,以保持牛舍通风干燥和凉爽。牛舍内每3~5头奶牛可安装一台  相似文献   

10.
1牛舍环境 1.1保温:奶牛具有耐寒不耐热的习性,冬春季节尤其是北方异常寒冷,因此牛舍的温度一般应保持在8~16℃.在冷空气侵入,气温突然下降的时候,要及时关闭后窗和通风孔,确保牛舍的温度.特别对怀孕母牛、泌乳高产牛的牛舍要适当加温,保证舍内温度在16~20℃,新生犊牛的舍温要保持在35~38℃.  相似文献   

11.
防暑降温 早晚要及时打开门窗.以保持牛舍通风干燥和凉爽。牛舍内每3~5头奶牛可安装1台排风扇(或吊扇)或高压喷雾降温装置.以加大通风及蒸汽散热和对流散热,降低舍内温度。牛舍内相对湿度应控制在80%以下.相对湿度大.会造成牛体散热受阻.加重热应激反应。牛舍、运动场周围要多种植阔叶树木(如速生杨树等)或者葡萄、南瓜等藤类植物,  相似文献   

12.
1保持通风换气冬季要保持牛舍内的空气清洁与干燥。牛舍内的通气孔,必须保证通风良好。换气不良的牛舍,舍内温度上升,空气中尘埃较多,氨、硫化氢、二氧化碳及其他有害气体、有毒微生物也增多,这种环境继续保持,则会导致奶牛的食欲不振,适应性下降,特别  相似文献   

13.
创造良好生产环境,为奶牛的高产、稳产创造适宜条件。牛舍、运动场要符合奶牛的生理需要,牛舍冬季要保温,防止寒风侵袭;夏季通风要良好,以利于防暑降温。保持牛舍、运动场的清洁和干燥。有的牛舍是利用旧房改造的,环境卫生差,奶牛长期拴系在阴暗潮湿的牛棚内,而运动场一到雨季就成”泥塘”,在这种环境中饲养的奶牛,产第二胎后其肢蹄开始变形,乳房炎发病率高,发情不明显,卵巢机能恢复迟缓,胎位不正,易发生难产、胎衣滞留等,有的奶牛产第四胎后即被淘汰。因此,牛场必须设置运动场,因为阳光和运动有助于增进奶牛健康,提高产奶水平,也是延长奶牛利用年限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4.
(一)防暑降温1.加强通风。打开牛舍所有的门窗和通气孔,在栏舍内安装风扇,每天上午10时到下午5时打开风扇给牛舍降温,或在栏舍的两端安装鼓风机加强牛舍通风降温。2.洒水降温。一是栏舍及运动场在上午11时到下午4时之间每隔2小时洒水1次;二是在栏舍屋顶安装喷水降温设施。  相似文献   

15.
《畜牧与兽医》2015,(6):81-84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通风孔设施对南疆地区塑膜暖棚肉牛舍冬季舍内环境的影响。测定采用全封闭、南北半墙开通风孔、屋脊处和南北半墙同时开通风孔3种不同通风方式的牛舍内温度、相对湿度、CO2浓度、NH3浓度、H2S浓度等主要环境因素的数据,连续采集120 h,每30 min记录数据一次,结合肉牛舍内环境参数标准值,进行对比、分析,探讨通风孔对冬季舍内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南北半墙开通风孔、屋脊处和南北半墙同时开通风孔的两种自然通风方式可以达到生产环境温度及CO2浓度要求;屋脊处和南北半墙同时开通风孔对舍内NH3排出效果显著,CO2与H2S气体的排出效果不显著,屋脊处和南北半墙同时开通风孔适合冬季温度不太低、舍内NH3较重的牛舍;冬季南疆地区塑膜暖棚肉牛舍内NH3、H2S气体均在肉牛舍冬季环境参数标准值以内,不是主要调控因素。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对采用新型材料建设的半开放式保温牛舍与普通圈舍的采光系数、入射角、透光角、舍内外的温度、湿度及CO2、NH3、H2S等主要环境指标进行定期定点监测。结果表明,采用新型材料建设的半开放式保温牛舍的采光系数明显大于普通牛舍,且通风换气效果佳,在夏季温湿度适宜,防暑降温效果好,空气质量得以改善。试验组奶牛较对照组受胎率、产仔成活率、繁活率分别提高9、5、13个百分点,患病率降低2.5个百分点,产奶量和经济收入分别增加1 202.5kg和0.36万元。在甘肃天水利用轻钢彩钢板等新材料建设的钟楼式半开放式结构牛舍具有采光性能好、舍内温湿度适宜、通风良好、环境干燥等特点,是一种更适合奶牛生产的新型牛舍。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寒区奶牛舍温热环境的年动态变化,试验选择河北省承德市某规模化奶牛场一栋散栏有窗奶牛舍,连续12个月监测舍内外的气温、相对湿度和风速并分析其规律。结果表明,全年奶牛舍内、外气温均表现为中午高、早晚低的规律性变化,相对湿度则表现出相反的规律。夏季(6~8月)每天有7.5~10 h舍内气温高于25℃,且在6月出现了舍内气温高于舍外气温的现象。12月舍内风速几乎全天为0 m/s。从综合指数分析,夏季每天09∶30~19∶30(10 h)舍内温湿指数(THI)均超过72,奶牛处于轻度热应激状态;冬季的风寒温度(WCT)均未低于-10℃,奶牛不遭受冷应激。综合以上结果,对于寒区散栏有窗奶牛舍,夏季应加强防暑降温措施,冬季加强通风换气。  相似文献   

18.
用石灰浆喷涂舍顶及外壁可减缓热应激对泌乳奶牛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夏季热应激对泌乳奶牛造成的危害极大 ,当舍内相对湿度较高时 ,若舍内温度超过 2 8℃以上时 ,不仅导致泌乳奶牛采食量减少 ,而且使产乳量出现明显下降和饲养经济效益的降低。因此 ,在夏季搞好牛舍的的防暑降温工作 ,是保证泌乳奶牛发挥正常生产性能的一条有效措施。但从目前国内养牛专业户采取的常规防暑降温措施来看 ,一般大都采用舍内安装吊扇或经常向地面用水冲洗 ,这样一旦遇到停水、停电 ,舍温就难以控制。为此 ,我们根据不同颜色的物体对吸收光的强弱存有差异的特性 ,我们采取了用石灰浆喷涂牛舍舍顶及外壁的方法以减缓热应激对泌乳奶…  相似文献   

19.
为了评估北方农牧交错区奶牛舍的温热环境是否满足奶牛生产需要,试验对内蒙古西部农牧交错区一种大型双坡式奶牛舍内外夏冬两季空气温热环境指标进行了监测与评价。结果表明:所测奶牛舍夏季中午时段舍内温度较高,其他时间温热环境基本适宜;冬季舍内温度偏低。说明所监测奶牛舍夏季时温热环境基本满足奶牛生产需要,而冬季则应加强牛舍的封闭性以保证舍内温度。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LPCV牛舍夏季舍内环境变化规律,为LPCV牛舍提供合理的湿帘风机运行方案,本文以沈阳地区某六排低屋面横向通风牛舍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方法,分别在沈阳夏季设计工况和极端最热工况下对舍内环境进行三维数值模拟,分析两种工况条件下舍内的温度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