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2008年黄冈市油菜菌核病发生情况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我市油菜菌核病发生面积15.68万hm^2,实际发生程度为5级。据统计全市油菜菌核病药剂防治一次面积9.71万hm^2,占56.65%,防两次面积2.01万hm^2,占11.74%,采取农业措施清沟排渍面积占83%,摘老黄叶面积占37%,累计综防面积32.29万hm^2(次)。5月上、中旬武穴市、蕲春县、浠水县、团风县、黄冈市、麻城市对205块油菜田定点调查,油菜菌核病平均茎病率18.5%~53%,病指7.3~32.2。  相似文献   

2.
兴山县是国际型优质烤烟示范基地,烟草种植面积2200万hm^2,产值3000万元,是半高山、高山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烟草空茎病是烟草上的主要病害之一,2003年2004年在榛子乡大面积发生,两年受害面积达1000万hm^2以上,烟草病株率5%~100%,平均病株率56%,减产10%~40%,并造成品质和等级下降。  相似文献   

3.
芝麻茎点枯病(Macrophominaphaseolina)俗称“着雾”,又称黑杆病,是影响芝麻产量的主要病害。1988年我市芝麻茎点枯病发生7418亩,占总播面积的76.2%;因病绝收面积3195亩,损失产量20万公斤以上,直接经济损失70万元。为此我们于1988—1991年对芝麻茎点枯病的发生危害和防治技术进行了研究。一、芝麻茎点枯病发病因素的调查1.气候条件与发病关系:据我们连续4年的调查,芝麻茎点枯病的发生与温、湿度关系较大,该病在芝麻生育期内有两个发病危害期:一为播种后至苗期,土壤湿度大时易发病,造成烂籽和烂苗;二是在盛花结朔果后发  相似文献   

4.
山东省芦笋种植面积占全国(20万亩)一半,烟台占全省的一半。近几年,烟台种植的芦笋发生芦笋茎枯病危害十分严重。如乳山县白沙滩乡共种植1800亩芦笋,发病面积就有500多亩,严重地块发病率在60%~70%;福山区的胜利村种植的芦笋一般发病率在30%左右。因病致使植株早衰,茎枝枯死,危害严重,直接影响来年芦笋产量。据日本报道,被此病危害的地区逐步扩大,1981年、1982年胆振管内的西胆振管地区茎枯病率高,受害面积达70%,芦农只能收获往年产量的30%,并且逐年蔓延,危害到其它作物,所以必须引起重视。初感病的成枯茎侧枝上有水渍状病斑,病斑呈梭形,病斑外围是红褐色,中央为灰色,后期病斑上密生黑色分生孢子器,病重时全株布满黑斑,病株相连,围茎一周,造成  相似文献   

5.
病小麦根腐病[ Bipolaris sorokiniana (Sacc.)Shoem.]近年在河北北部麦产区发生普遍,已成为制约小麦产量提高的一大障碍.迁安市2001年种植小麦2.3万hm2,小麦根腐病发生面积达1.7万hm2.一般减产10%~30%,严重的可减产30%~70%.l 为害小麦从苗期到成株期均可受小麦根腐病为害,为害幼苗和成株期的根、茎、叶、穗以及种子.感病严重的播种后不能发芽或发芽而幼苗未出土便变褐而死;受害轻时病苗茎基部、叶鞘以及根部产生褐色病斑,幼苗瘦弱,叶片发黄.  相似文献   

6.
薄荷是驰名中外的药用植物 ,全草入药。生产于江苏。近年来 ,随着农村种植结构的调整 ,市场的需要 ,薄荷在江苏各地的种植面积有所扩大 ,但在生长发育过程中 ,常因遭受锈病的严重为害 ,不仅造成严重减产 ,且影响品质 ,现将薄荷锈病的发生与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1 症状特点锈病是薄荷常见的重要病害。主要为害叶片和茎。初发病时 ,在叶片或嫩茎上产生黄色、橙黄色微隆起的疱斑 ,有时几个疱斑联合成大斑、疱斑表皮破裂 ,散出黄色、橙黄色或铁锈色粉末 (病菌的夏孢子 ) ,发病后期 ,病部长出黑色粉末状物 (病菌的冬孢子 ) ,被害叶片初期生长不良 …  相似文献   

7.
<正>马铃薯作为粮、菜、饲、工业原料兼用栽培作物,目前在甘肃发展较快。其作为甘肃的特色主导产业,由于品种引进与繁育,2009年种植面积已达66.67万hm2。随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病虫害发生与为害逐年加重。据甘肃河西灌区调查,2005~2009年马铃薯晚疫病、早疫病、干腐病、茎基腐病、环腐病、黑胫  相似文献   

8.
芦笋茎枯病发生原因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永济市从1987年开始试种芦笋,现种植面积达5300hm2,成为本市的主导产业之一。随着种植时间的延长和面积的扩大,芦笋茎枯病日趋严重。近年来,通过对茎枯病的调查研究,基本摸清其发生原因,制定了一套综合防治的办法。1侵染循环芦笋茎枯病由半知菌拟茎点霉属天门冬拟茎点霉(Phomopsisasparagi)真菌侵染所致。病原菌以分生孢子器随病残体在田间越冬,春季气温变暖后,借风雨在田间传播发病。病害发生的最适温度为20~28℃,当温度达25℃时,发病最快。山西南部6~9月份温度较高,气温一般稳定在20~30℃,病菌在…  相似文献   

9.
小麦根腐病 [Bipolaris sorokiniana (Sacc.) Shoem.]近年在河北北部麦产区发生普遍,已成为制约小麦产量提高的─大障碍。迁安市2001年种植小麦2.3万 hm2,小麦根腐病发生面积达1.7万 hm2。─般减产10%~30%,严重的可减产30%~70%。 1为害   小麦从苗期到成株期均可受小麦根腐病为害,为害幼苗和成株期的根、茎、叶、穗以及种子。感病严重的播种后不能发芽或发芽而幼苗未出土便变褐而死;受害轻时病苗茎基部、叶鞘以及根部产生褐色病斑,幼苗瘦弱,叶片发黄。土壤潮湿病情加重,常引起烂根死苗。该病以春季小麦返青后发生最为普遍…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芦笋种植面积的加大,芦笋茎枯病为害逐年加重,严重影响了芦笋的生产。为了更好的防治芦笋茎枯病,2017年田间评价了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对芦笋茎枯病的防治效果。试验表明:供试药剂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在有效成分用药量为267mg~333mg/kg (即商品用药量稀释1500倍~1875倍)时,对芦笋茎枯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且在该使用剂量范围内对芦笋安全,可以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