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塘鳢的年龄鉴定及其二龄鱼的生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塘鳢鳞片的年龄鉴定方法及其二龄鱼的生长情况,年龄标志主要为疏密环的分界线,二龄鱼的体长和体重的关系,肥满度分别为:♀:W=0.00001297L~(3.1636),K=2.31,♂:W=0.00004127L~(2.9263),K=2.72。  相似文献   

2.
海州湾方氏云鳚体长与体重分布特征及其关系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体长、体重是鱼类种群的基本生物学特征,能够反映鱼类个体生理状态以及所处环境条件的变化,但在实际研究中其时空变化往往被忽略。本文根据2011—2016年春、秋季海州湾8个航次的渔业资源底拖网调查数据,研究了方氏云鳚(Pholis fangi)的体长组成、体重组成,体长–体重关系和肥满度特征,并分析了上述指标的时空异质性。结果表明,海州湾方氏云鳚的群体有多个年龄组,体长、体重和体长–体重关系参数a、b及肥满度在时空上均有较大波动,且在年间差异显著。秋季各航次平均体长、体重呈现逐年增大趋势;肥满度的季节差异要大于年间差异,春季肥满度小于秋季;体长和肥满度在海州湾分布均是西南部大于东北部,但秋季肥满度分布则与此相反。调查的方氏云鳚群体基本符合正异速生长类型。体长体重特征的时空异质性可能与气候、摄食强度、性成熟比例与捕捞压力等有关,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渔业生态系统和栖息地特征。相关研究应充分考虑体长、体重关系参数的时空变化,以为渔业资源评估提供精确参数。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梭鲈幼鱼期的生长规律和生长特征,对1—4月龄梭鲈的全长、体长、头长、体高、体厚、尾柄长、尾柄高、口裂和体质量等9个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与判别分析,并计算肥满度。结果表明:梭鲈各月龄各性状间多为正相关,体长与全长、体质量相关性最显著,1月龄梭鲈尾柄高与口裂相关系数最小。梭鲈各月龄主成分分别为:1、4月龄第一主成分与长度发育有关,2、3月龄第一主成分与体质量发育有关;1、2月龄第二主成分与尾柄发育有关,3、4月龄第二主成分与口裂发育有关;1、2、3月龄第三主成分别与体高、体厚、尾柄发育有关。通过逐步判别分析,得到各月龄梭鲈判别函数,总判别准确率为95.6%。4月龄梭鲈肥满度最大(1.275),3月龄梭鲈肥满度最小(1.022)。  相似文献   

4.
根据 2017 年冬、夏季在山东海域进行的底拖网调查数据, 分析了口虾蛄(Oratosquilla oratoria)肥满度的变化, 并应用 GAM 模型分析了肥满度与海洋环境因子、种群结构以及生物因素等 3 类因子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 山东海域口虾蛄评估肥满度接近 1.1, 冬季肥满度高于夏季, 在北部和东部海域肥满度较高, 南部近岸海域口虾蛄的肥满度较低。个体大小对于肥满度影响最大, 小个体的肥满度略大于大个体, 两个季节不同性别间肥满度差异较小。 夏季口虾蛄肥满度随种群密度的增加逐渐上升, 冬季种群密度对口虾蛄肥满度的影响不大。夏季温度和水深的变化对口虾蛄肥满度大小的影响较小, 冬季口虾蛄肥满度大小变化受温度、水深的影响较大。饵料生物对口虾蛄肥满度呈现出显著影响(P<0.01)。口虾蛄肥满度的变化与其摄食、繁殖和越冬等生物学过程紧密相关。通过研究发现, 种群结构(种群密度、体长、性别)、环境因子(海水温度、水深、底质类型)和饵料生物对口虾蛄肥满度大小呈现显著影响(P<0.01), 初步阐明了口虾蛄肥满度与种群结构、环境因子及生物因素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道观河水库青梢鲌的肥满度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道观河水库青梢鱼白 4 4 4尾样品 (雌性 2 98尾、雄性 1 4 1尾 )的肥满度进行研究 ,发现雌体肥满度在 6月份处于最大值 ,且与其它各月有显著差异 ,雄体肥满度各月皆无显著差异 ;它们的肥满度均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6.
道观河水库青梢鱼白的肥满度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道观河水库青梢鱼444尾样品(雌性298尾、雄性141尾)的肥满度进行研究,发现雌体肥满度在6月份处于最大值,且与其它各月有显著差异,雄体肥满度各月皆无显著差异;它们的肥满度均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7.
养殖型暗纹东方鲀生长与发育特性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华元渝 《水产学报》2004,28(1):8-14
观测养殖型暗纹东方鲀,获得4个年龄组的生长数据和解剖资料。拟合出雌、雄的体长体重关系和生长方程,分析其肥满度、胸腹围特点以及性腺和肝脏发育特点。结果显示,养殖型暗纹东方鲀雌雄体长生长规律相似;但体重在2.5龄前雄鱼生长速度大于雌鱼,2.5龄后则相反。养殖暗纹东方鲀体型比野生暗纹东方纯肥胖。体重/体长和肥满度皆大于野生型。研究还发现,养殖暗纹东方鲀性腺发育不良和肝脏脂肪变性发生率高,且两者的发生存在一定关系,致使全人工育成的成鱼繁殖难以成功。  相似文献   

8.
2013年6-8月在鄱阳湖区的鄱阳、都昌以及余干县(瑞洪镇)水域,对1683尾克氏原螯虾样本进行了生物学测定。在采集的样本中,最大体长11.2cm,最大体重64.6g;最小体长4.4cm,最小体重3.6g。数据分析结果显示:鄱阳湖区克氏原螯虾体长体重关系为式为W(综合)=0.020 L3.291(r=0.9460,n=1683)、W♂=0.013 L3.516(r=0.9482,n=762)、W♀=0.025 L3.158(r=0.9600,n=921),雄虾生长快于雌虾;克氏原螯虾肥满度(k)平均为3.71%,雌虾肥满度平均为3.89%,雄虾肥满度平均为3.53%.雌虾的肥满席大于雄虾;在鄱阳湖区克氏原螯虾捕捞季节,其捕捞规格以7.5-8.9cm为主,占55.85%。  相似文献   

9.
以中国紫蛤(Hiatula chinensis)为研究对象,调查其自然产区——饶平县大埕湾的环境条件,研究其生殖腺发育、肥满度的季节变化等。结果显示,大埕湾产区的中国紫蛤垂直分布于潮间带的低潮区至5m水深以内区域,年水温变化范围16.3~29.0℃,盐度变化范围18.5~33.7,底质以粒径63~250μm的细砂质为主。中国紫蛤的肥满度变化范围5.74%~21.66%。由肥满度的变化规律结合性腺发育情况推断,中国紫蛤一年中有1个繁殖期,为7~9月。满1龄的贝可达性成熟。  相似文献   

10.
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的苗种质量对养殖成功与否及产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形态参数是遗传和外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也是判定中华绒螯蟹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为探究中华绒螯蟹1龄幼蟹形态特征及相关质量参数的关系, 选取湖南省大通湖1龄幼蟹275只,其中雌蟹141只、雄蟹134只,逐个测定头胸甲长、头胸甲宽、体高、体重等指标,称量体肉、腿肉、螯肉、肝胰腺等可食用部分的湿重和干重以及体壳、腿壳、螯壳等不可食用部分的湿重和干重,计算各基本形态指标的平均数、标准差及变异系数、各部位含水率及占总体重比例、肥满度等指标;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雌雄差异,利用Pearson对各参数进行相关分析,并通过逐步回归法建立体重与形态指标回归模型。结果表明,不同性别中华绒螯蟹的头胸甲长、头胸甲宽、体高、肥满度均无显著差异(P>0.05),雄性体重较雌性大(P<0.05),其中雌蟹体重为(8.543±2.555)g,雄蟹体重为(9.304±2.977)g。雌蟹和雄蟹可食用部分含水率及其占总干重的比例均无显著差异(P>0.05)。1龄中华绒螯蟹的头胸甲长(X1)、头胸甲宽(X2)、体高(X3)与体重(Y)的最优多元线性回归方程为Y= -15.763 + 3.118X1 + 4.634X2 + 3.897X3(R2=0.926),体重与头胸甲长、头胸甲宽、体高显著相关。本研究可为中华绒螯蟹养殖产量估算、品质鉴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官亭水库密鲴(Xenocypris davidi Bleeker)个体生殖力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阳爱生  卞伟 《水产学报》1983,7(4):385-399
本文研究了官亭水库104 尾产卵前成熟雌鱼的个体绝对生殖力(r),个体相对生殖力(r/L;r/W)与母鱼若干形态学指标的关系。密鲴个体绝对生殖力(r)和相对生殖力(r/L)与鱼体长(L)呈曲线相关,其回归方程为(r)=4232×10~(-7)L~(3.8444);它与纯体重的关系则为直线正相关,其回归方程为 r=496W-32630。研究结果表明:密鲴个体生殖力不但与体长、体重呈正相关,而且还不同程度地与成熟系数、鱼卵直径、肥满度和年龄成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2.
根据2011年及2013―2021年秋季于海州湾及其邻近海域进行的10个航次的渔业资源底拖网调查数据,采用Le cren状态指数作为肥满度指标,分析了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肥满度的时间变化及空间分布规律,并应用广义可加模型(generalized additive model, GAM)评估不同性别三疣梭子蟹肥满度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海州湾秋季三疣梭子蟹肥满度的雌雄差异不明显且变化趋势相似,从2013年到2020年平均肥满度呈现递减的趋势,但在2021年出现高值。在空间分布上,肥满度较高的个体主要分布于20 m等深线以深区域。在肥满度的影响因素方面,头胸甲宽、水深、种群密度以及底层盐度对雌性个体肥满度影响明显,而叶绿素a浓度、头胸甲宽、底层水温以及底层盐度对雄性三疣梭子蟹的肥满度具有显著影响。本研究初步阐明了不同性别三疣梭子蟹肥满度的影响因素,为资源的开发和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浙江沿海4个海区彩虹明樱蛤的壳长、壳宽、软体质量、鲜出肉率、肥满度、蛋白质和脂肪含量等在一年生长最快的季节(5—9月)变化趋势的研究,进一步证明了壳长与壳宽、壳长与软体质量均呈线性正相关,慈溪的彩虹明樱蛤的鲜出肉率、肥满度、蛋白质含量都是最高的。如果以出肉量为标准,7月是最佳的采捕季节。乐清的彩虹明樱蛤脂肪含量最高可作种贝。  相似文献   

14.
橄榄蛏蚌性腺发育与生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小林  李昊成  宋浪 《水产科学》2011,30(9):580-582
2008年8月—2009年10月,每月采集一批橄榄蛏蚌,分别进行可量性状的测定和年龄鉴定,并研究了其肥满度周年变化规律。为了揭示其繁殖特性,取繁殖季节性腺制作石蜡切片,经苏木精和伊红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其形态结构,并测量性腺细胞的直径。结果表明,橄榄蛏蚌的肥满度在每年的5月出现最高峰,且一年只有一个高峰,因而橄榄蛏蚌繁殖为一年产卵一次、繁殖一次。橄榄蛏蚌性腺细胞直径为49.3~70.2μm。随着水温的升高,橄榄蛏蚌的摄食活性增强。统计学数据分析表明,橄榄蛏蚌体质量与壳长、壳宽和壳高均呈指数关系,而后三者之间呈线性关系。对体质量影响最大的指标是壳高,最小的指标为壳长。  相似文献   

15.
按常规生物学方法,对长江铜陵段紫薄鳅(Leptobotia taeniops)的形态特征、体长与体重关系、肥满度、食性、繁殖等个体生物学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所取样本体长范围为6.81~12.40cm,体重范围为7.00~36.24g;体长与体重呈显著的幂函数关系:W=0.0348L2.7480(r=0.9090);为偏动物食性的杂食性鱼类。以体长8.00~10.00cm组的肥满度为高,雄性的Fulton肥满度随体长的逐渐增加而降低。性成熟年龄在1+~2+龄,4~7月份产卵繁殖,卵为半漂浮性。种群性比为1:1.4,V期绝对怀卵量平均为2602粒,相对怀卵量平均为127粒/g,成熟卵的卵径达(1.47±0.10)mm。年龄分为3个组,其中2+龄个体占63.79%。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池养18月龄伊河团头鲂(F1)的主要形态学性状的测检,分析其肥满度、成熟系数、空壳比数据处理和不同测检方法的含肉率结果分析,丰富该鱼的营养学研究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7.
按常规生物学方法,对长江铜陵段紫薄鳅(Leptobotia taeniops)的形态特征、体长与体重关系、肥满度、食性、繁殖等个体生物学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所取样本体长范围为6.81~12.40cm,体重范围为7.00~36.24g;体长与体重呈显著的幂函数关系:W=0.0348L2.7480(r=0.9090);为偏动物食性的杂食性鱼类。以体长8.00~10.00cm组的肥满度为高,雄性的Fulton肥满度随体长的逐渐增加而降低。性成熟年龄在1+~2+龄,4~7月份产卵繁殖,卵为半漂浮性。种群  相似文献   

18.
评估鱼种质量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本 《水产学报》1980,4(4):329-338
本文分析研究了鲢、鳙、草鱼、鳊鱼鱼种的体重与体长的相关关系,以及它们与鱼体肥满度、体高率和体厚率的相关关系,得出:鱼种体重的大小能比较正确地反映出鱼种质量的优劣,而体长仅是鱼种质量的参比指标。利用鱼种体重与体长相关点分布面的上周界线、中值线和下周界线的数学方程式,可以推算出各种规格鱼种的优、中、劣的标准,即以鱼种的相对体重来评估鱼种的质量。  相似文献   

19.
黄海北部口虾蛄体长及体质量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大连近海渔获口虾蛄头胸甲长、体长、全长、体质量及关系进行了研究.头胸甲长1.29~3.51 cm,体长5.87~16.91 cm,体质量2.8~68.0 g,体长、体质量和肥满度年变化总体趋势均为先减小再增加.体质量-体长、体长-头胸甲长的关系分别为m=0.0156L2.9864b和Lb=4.218Lc+1.0783.口虾蛄肥满度最小值出现在7月,雌性为1.38,雄性为1.40,肥满度性别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20.
文蛤的性腺发育和生殖周期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林志华 《水产学报》2004,28(5):510-514
应用组织学方法对浙南池塘养殖的文蛤的性腺发育、生殖周期和肥满度进行了周年变化的研究。结果表明,文蛤的性腺发育具有典型双壳贝类特征,性腺发育过程可分为增殖期、生长期、成熟期、排放期、休止期5个时期,并对上述5期的宏观肉眼观察特征及微观切片观察特征进行了描述。浙南池塘养殖的文蛤性腺发育过程以1年为1个周期,成熟排放期在5月下旬至8月中旬,水温21.8~31.0℃,繁殖盛期为6月下旬至7月下旬,水温为25.0~30.0℃。月平均肥满度最高为6月份的8.84%,最低为1月份的3.21%。论文还讨论了1龄文蛤性腺发育、文蛤性腺成熟和排放与积温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