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猪圆环病毒病是养猪临床常见病,由圆环病毒感染所引起,主要通过水平方式传播,消化道和呼吸道是该病的主要传播途径;病毒感染后可对机体的免疫细胞造成损害,引发多系统衰竭;临床上该病可分为多系统衰竭综合征型、皮炎和肾病综合征型、仔猪震颤型和繁殖障碍型四种;疫苗免疫是预防该病的最好方法,但需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疫苗种类;猪场应加强管理,发病仔猪采用支持疗法和对症疗法加以治疗,以减少病死率。  相似文献   

2.
猪呼吸道冠状病毒病是由呼吸型的冠状病毒感染所引起,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猪群中一旦有感染,传播很快;该病感染率高,发病率和病死率低,感染猪主要表现轻微咳嗽,成年猪耐过,经济损失影响较小;血清学诊断法和分子生物学诊断法是该病的主要诊断方法 ;预防该病需要做好生产管理工作,感染猪大多表现一过性,治疗意义不大,但表现症状的猪需要用抗生素来防止继发感染。  相似文献   

3.
《畜禽业》2020,(6)
猪肺疫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感染而引发的猪的一种细菌性传染病,以地方散发为主,主要经呼吸道、消化道和血液途径传播。感染猪根据临床发病缓急程度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两种,主要表现呼吸道症状和全身败血症;预防该病必须强化猪场的管理,加强消毒,科学对猪群进行免疫;中药治疗该病时要以清热解毒、泄肺利咽为用药原则,西药治疗可使用抗生素注射用药。  相似文献   

4.
《畜禽业》2017,(8)
猪弯曲菌性腹泻是猪感染弯曲菌后发生的以腹泻为主要表现的细菌性消化道传染病;病原为弯曲菌,对培养条件要求苛刻,通过消化道方式传播,粪便污染是主要传播途径;持续性腹泻是该病的主要特征,剖检病变也集中在肠道部位;病原的分离培养和血清学鉴定是该病常用诊断方法,结合临床可确诊;预防该病可通过加强卫生管理、及时清理粪便和加强消毒来控制,治疗该病首选敏感抗生素;临床发现该病时一定要注意人员的自身防护。  相似文献   

5.
《畜禽业》2015,(11)
<正>猪病毒性腹泻的防制除了必须做好免疫防疫工作外,还应该采取如下综合防制措施。1行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1.1消毒该病主要是接触传播,传染源是带毒猪,康复猪粪便中可检测带毒时间超过2个月,病原主要存在于污染的粪便等中。经粪口传播途径传播。所以  相似文献   

6.
《畜禽业》2018,(12)
猪流感是养猪临床常见的一种急性接触性的呼吸道传染病,各种日龄和品种的猪都能发生感染,传播极快;病毒主要存在于病猪的上呼吸道和肺中,感染猪主要表现呼吸道症状;该病感染率高,病死率低,未发生混合感染的情况下,造成的经济损失较小,大多数猪临床可自行康复;病毒分离鉴定法、血清法和PCR法是实验室诊断该病的常见方法;预防该病应注意加强管理,治疗时可使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同时配合中药进行调理治疗。  相似文献   

7.
《畜禽业》2017,(9):36-37
猪流感是由流感病毒感染猪引发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传播迅速,群发特征明显;空气传播是主要传播途径,各种应激因素可诱发该病的发生,猪发病后以呼吸道症状为主,剖检病变主要集中在呼吸系统;预防该病需要加强管理,防止猪群应激和加强消毒,目前该病没有特效的抗病毒治疗药,一定要预防为主。  相似文献   

8.
猪链球菌病由链球菌感染所引起,主要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和猪之间的相互接触而传播;根据临床表现和发病部位不同,该病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两种,急性型又细分为败血型、脑膜炎型和胸型,分别表现全身症状、神经症状和呼吸道症状,慢性型可细分为关节炎型和化脓型,主要表现关节炎症状和组织化脓;预防该病必须加强猪场的管理和消毒,适时进行疫苗免疫,抗生素是治疗该病的最佳药物。  相似文献   

9.
非洲猪瘟是一种发生于猪的急性、热性传染病,感染猪主要表现高热稽留,皮肤及内脏出血,多处水肿,病死率高,对养猪业危害巨大;该病呈世界流行,病毒可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体表寄生虫传播;目前我国无有效疫苗能防控该病,发生该病的猪场需第一时间上报疫情,感染猪当场销毁;海关、动物疫控中心等部门必须加强对该病的检疫,杜绝生物安全问题的出现。  相似文献   

10.
《畜禽业》2017,(11)
猪水肿病由溶血型大肠杆菌感染引起,以仔猪发病为主,成年猪耐过,发病急、病死率高是该病的主要特点;病原可分泌致水肿毒素和神经毒素,导致临床表现组织器官水肿和神经症状;疫苗免疫、药物预防和加强管理可有效预防该病,治疗该病需要及时,因该病和圆环病毒病发病日龄接近,临床需警惕二者同时感染的情况发生。  相似文献   

11.
仔猪红痢是由C型或A型魏氏梭菌引起的初生仔猪急性细菌性传染病,病原可形成芽孢,并能产生毒素,引发肠黏膜的坏死;便血是该病的重要特征,临床上该病分为最急性型、急性型、亚急性型和慢性型4种,前两者较为常见,后两种罕见,病死猪剖检病变主要集中在肠道;预防该病需要重点做好母猪卫生工作,同时对猪群进行程序性免疫;甲硝唑、庆大霉素、土霉素、恩诺沙星等对本病防治效果较好,但需尽早治疗,治疗过程中需防止病猪脱水。  相似文献   

12.
《畜禽业》2020,(8)
猪蛔虫病是兽医临床常见的寄生虫病,临床危害较大;病猪主要表现消化道症状和全身症状,生长发育受到影响,成年猪感染后症状较轻。预防猪蛔虫病必须提升猪场管理水平,做好粪便无害化处理,科学消毒。伊维菌素、阿苯达唑、左旋咪唑等药物可用于该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13.
《畜禽业》2014,(9)
仔猪副伤寒属于高发病,一年四季都有发生,被感染的猪多为仔猪,会引发急性败血病以及肺炎的发生,死亡率较高,给猪场带来严重损失。该病临床上分急性型、慢性型、可根据流行病等特征、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进行诊断。平日要坚持自繁自养,提高饲养管理力度,做好环境卫生和消毒工作,预防此病侵入猪群。  相似文献   

14.
黄美锋 《畜禽业》2023,(3):81-83
牛出血性败血症由多杀性巴氏杆菌感染导致,呈世界流行,病原可经呼吸道、消化道、皮肤黏膜接触以及血液等途径传播,感染牛根据具体表现不同分为急性败血型、组织浮肿型和肺炎型3种类型,临床危害较大。养殖户需要做好牛群的预防工作,发现疑似病例时及时诊断确诊,并采取科学的治疗方法,可有效降低该病带来的影响。对此,基于该病的病原及临床症状,探讨该病的预防与治疗措施,以期为广大养牛户防控该病带来帮助。  相似文献   

15.
<正>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是一种多因子性疾病,它是由病毒、细菌、不良的饲养管理条件及易感猪群等综合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疾病综合征,该病为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可以通过空气迅速传播,也可通过胎盘等途径传播,  相似文献   

16.
<正>猪链球菌病是由多种致病性链球菌感染引起不同临床症状的疾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病。包括猪淋巴结脓肿和猪败血性链球菌病。败血症、化脓性淋巴结炎、脑膜炎以及关节炎是该病的主要特征。猪链球菌2型可导致人类的脑膜炎、败血症和心内膜炎,严重时可导致人的死亡。猪链球菌病在养猪业发达的国家都有发生,分布很广,世界上美、英、日、法、印度等二十多个国  相似文献   

17.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诊断与综合防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海健 《畜禽业》2001,(1):51-51
现正值猪传染性胃肠炎TGE的多发季节。该病在新疫区呈流行性发生,传播迅速,在一周内可散布到各年龄组的猪群;在老疫区呈地方性流行或间隙性发生,因此该病是比较危险的病。尤其规模猪场一定要做好预防,以防止该病的发生。有旨于此,本人拟就该病的诊断和综合防制技术谈一下自己的临床经验。  相似文献   

18.
《畜禽业》2017,(11)
鸡禽流感病是养鸡临床重要的病毒病之一,由A型流感病毒感染所引起,鸡易感性最高;该病呈世界流行,候鸟的迁徙对病毒的传播起到重要作用;禽流感可导致人畜共患,预防该病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意义;临床上常用的检疫方法有病毒的分离鉴定、血清学检测和分子生物学法,每年定期对鸡群进行病原监测有助于提前做好疾病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19.
《畜禽业》2016,(8)
正猪喘气病,又称猪支原体肺炎,由猪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的高度接触性、慢性传染病。我州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从湖北黄冈引进巴克夏种猪导致该病传人,形成地方流行。该病在我州的传播形式,一是母子传播,二是本交配种接触传播,三是在生猪交易市场接触传播。1临床症状、病理剖解变化与诊断1.1临床症状感染后潜伏期一般为11~16 d,最短的潜伏期为3~5 d。病猪主要临床症状是咳嗽,在吃食、剧烈跑动、早  相似文献   

20.
鸡大肠杆菌病是养鸡临床常见的细菌病之一,大肠杆菌血清型极多,对鸡危害较大;该病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精液、种蛋等途径进行传播;病鸡临床表现不一,常见的有急性败血症型、腹膜炎型、卵黄囊炎脐炎型、肠炎型和关节炎型;疫苗免疫是预防该病的最佳措施,长期受该病困扰的鸡场可考虑自家苗免疫,加强消毒管理可有效阻止该病的蔓延;治疗该病可选用对大肠杆菌敏感的抗生素,如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β-内酰胺类和磺胺类等,用药过程中务必注意兽药残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