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申红春  曾璐瑶 《畜禽业》2023,(10):17-19
目的 研究不同添加量发酵棉粕作为蛋白饲料对恩施黑猪育肥性能的影响。方法 试验选取44头3月龄恩施黑猪为供试对象,随机平均分为4组,对照组以普通豆粕作为蛋白质饲料,试验Ⅰ、Ⅱ和Ⅲ组分别以5%、7.5%和10%的发酵棉粕替代部分豆粕作为蛋白饲料,试验期5个月,试验期结束后测定并对比各组日增重、日采食量和料肉比。结果 在日增重方面,试验Ⅰ组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Ⅱ和Ⅲ组高于对照组(P>0.05);在日采食量方面,试验组采食量均有所增加,试验Ⅲ组增加最多,但差异不显著(P>0.05);在料肉比方面,相对于对照组3个试验组均有不同程度下降,试验Ⅲ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使用10%发酵棉粕替代10%普通豆能够满足恩施黑猪育肥期生长需求,育肥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
喻兵权  商振宇  程鹏  陆伟 《畜禽业》2007,(10):61-64
本实验目的在于研究不同色氨酸水平对肉鸡生长性能和胴体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日粮中色氨酸水平在0.198%~0.258%之间时,日均饲料采食量、生长性能及胴体品质均不受其影响(P>0.05);试验二中各组的日均饲料采食量差异不显著(P>0.05)。然而,对日增重、饲料转化率及大部分胴体品质而言,0.198%组明显高于0.167%组(P<0.05〉。随着色氨酸水平增加,日均饲料采食量呈增加趋势;但在试验三中差异不显著(P>0.05)。在0.136%处理组中,肉鸡的日增重及饲料转化率均显著降低。这一系列试验表明,对肉鸡而言,色氨酸适宜需要量约为0.198%。  相似文献   

3.
微生物发酵饲料对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含酵母菌、乳酸菌和芽孢菌等益生菌发酵饲料饲喂仔猪,研究微生物发酵饲料对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选择品种为杜×长×大三元断奶仔猪共46头进行试验,随机分成2组,其中试验组23头,对照组23头。试验组采用仔猪基础料+5%微生物发酵饲料,对照组只用仔猪基础料,试验期15d。结果表明,试验组平均日增重为326g,对照组平均日增重为267g,试验组比对照组每日多增重59g,提高22%,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组日均采食量为554g,对照组日均采食量为555.3g,差异不明显(P>0.05)。试验组料肉比为1.70:1,对照组为2.08:1,试验组比对照组减少0.38,显著提高了饲料利用率(P<0.01);试验组增重成本每公斤为4.00元,对照组为4.78元,试验组每公斤增重少花0.78元。实验结果表明,微生物发酵饲料能提高仔猪生长性能,节约饲料成本,增加养猪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朱燕 《畜禽业》2015,(2):68-69
选择3月龄左右的重庆黑山羊40只,随机分为4组,分别饲喂基础日粮和松针粉含量为4%、8%和12%的试验日粮60 d,测定其生产性能。结果表明:随着松针粉含量的增加,12%组平均日增重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显著高于4%组;8%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组和8%组的日采食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4%组毛利润增加12%、8%组增加17%、12%组增加45%。  相似文献   

5.
曹云 《畜禽业》2018,(4):12-13
为研究哺乳母猪饲料中添加发酵豆渣对哺乳母猪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在江苏泰州一规模化猪场选取10头哺乳母猪进行发酵豆渣替代部分豆粕和麸皮饲养试验。结果表明,日粮添加5%的发酵豆渣提高了母猪泌乳期日均采食量;在哺乳期24 d时,发酵豆渣组仔猪存活率比对照组高32%;在哺乳期27 d时,发酵豆渣组仔猪平均体增重增加。母猪泌乳量和仔猪窝重在哺乳期24 d和27 d无显著差异。泌乳期日粮添加5%的发酵豆渣改善了饲料的适口性,增加了母猪采食量,提高了仔猪存活率,使母猪产后体况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6.
《畜禽业》2015,(6)
为探讨日粮中添加苜蓿草粉对商品蛋鸡、蛋品品质及免疫功能的影响,试验选取健康的21周龄海兰褐商品蛋鸡300只,随机分成在基础日粮中添加3%、5%、7%的苜蓿草粉和空白对照共4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25只,试验期为84 d,检测各组蛋品品质及免疫功能指标。结果表明:苜蓿草粉添加组鸡群的蛋黄色泽均高于对照组,鸡新城疫抗体下降幅度以7%添加组最大,5%对照组最小。本试验研究初步表明:蛋鸡日粮中添加苜蓿草粉能够提高蛋品质,促进免疫抗体水平的下降。添加比例以5%为最佳。  相似文献   

7.
《畜禽业》2001,(11):23
重庆市养猪科学研究院赖长华、欧秀琼等选用40日龄体重9kg左右、健康去势的长×荣杂交断奶仔猪50头,随机分配到5个处理组中.其中,第1组饲粮含玉米60%,不含大麦,作为对照组;第2、3、4和5组分别以饲粮含15%、30%、45%、60%的大麦等量替代玉米,作为试验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3~4头试验猪,通过饲养试验,观测用大麦等量替代玉米后对仔猪和生长猪生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大麦的营养价值与玉米接近,某些营养成分如蛋白质的质和量优于玉米.大麦替代玉米作猪饲粮可提高仔猪的日增重(P>0.05),并表现出增加采食量、降低料重比的趋势;生长猪的日增重各处理组间接近(P>0.05),采食量略有降低而料重比有升高的趋势(P>0.05).大麦替代玉米作猪饲料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饲粮成本和单位增重成本随饲粮大麦含量的增加而明显减少,综合各项指标,在该试验条件下,以饲粮含45%大麦饲喂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畜禽业》2020,(3)
目的试验旨在研究复合益生菌对肥育猪生长性能的影响。方法通过对菌种的筛选、驯化及培养,优化复合益生菌配比,进行无抗喂养肥育猪试验。选择体重相近(58.48±3.17 kg)的三元杂交猪(杜×长×大)30头,随机分成2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栏),每个重复5头,公母比例一致,进行60~110 kg饲养试验。结果饲用复合益生菌发酵饲料组比常规饲料组平均日增重提高了8.46%,同时肥育猪平均日采食量提高4.76%,料肉比降低3.18%。结论使用复合益生菌发酵饲料喂肥育猪,能提高肥育猪的日采食量,促进生长,改善料肉比,降低饲料成本,增加经济收益。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青贮甘薯对肥育猪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考察日粮中甘薯青贮物(风干基础)不同添加水平对育肥猪生产性能的影响。选择日龄、体型外貌一致、健康的长×约(LY)育肥猪(约69kg)28头,随机分到4个处理:基础日粮组(对照)、15%、20%和25%甘薯青贮物组。试验期30d。主要考察日采食量(ADFI)、日增重(ADG)、料肉比和经济效益等指标。结果表明:本试验条件下,20%甘薯青贮物提高育肥猪生产性能的效果明显,日增重、日采食量、饲料利用效率分别提高了12.04%、9.02%和3.19%,千克增重饲料成本下降5.33%。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发酵桑树代替全部或部分豆粕日粮饲养地方品种杂交肉猪可行性,试验选取36头隆林母猪×杜洛克公猪杂交的育肥肉猪随机分为3组,每组12头,分别饲喂发酵桑树代替全部豆粕(试验1组)或50%豆粕(试验2组)与对照组日粮。结果表明:试验1组、试验2组与对照组比较,在日增重、采食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然而其血液中葡萄糖含量有下降趋势,但试验各组饲料成本降低,尤其以试验1组经济效益最好,平均1 kg增重饲料费比对照组低0.46元。  相似文献   

11.
何学谦 《畜禽业》2007,(9):28-29
猪用浓缩饲料中大剂量的添加硫酸铜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采食量,将60日龄DLY三元杂交猪60头随机分为5组,每组12头,每个重复6头,配制不同硫酸铜含量的浓缩饲料与能量饲料混合。分别饲喂各试验组动物。通过日采食量、日增重、料肉比三个指标的测定比较,得出若不充分考虑适口性的问题,加大硫酸铜的用量会导致动物采食量下降,从而影响生长速度。  相似文献   

12.
盐霉素和金霉素对仔猪促生长效果的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72头平均体重(12.95±0.04)kg健康的杜×长×约杂交仔猪,随机分成2个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2头(公母各半)。试验共设2个组,在基础日粮相同条件下,试I组日粮中添加100mg/kg金霉素,试Ⅱ组添加30mg/kg盐霉素。结果表明,30mg/kg盐霉素组与100mg/kg金霉素组相比,平均日增重提高14.37%(P<0.05),饲料增重比和公斤增重饲料成本分别降低l0.04%(P<0.05)和10.29%(P<0.05)。综合各试验组仔猪平均日增重、饲料增重比和经济效益等指标表明,在仔猪饲料中添加30mg/kg盐霉素能获得较好的饲养效果和经济效益。盐霉素由于其药物残留和抗药性少,是较安全可靠的抗生素,应大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选用6日龄600只花边肉鸭随机分为5组,每处理3个重复,分别饲喂同一基础日粮用1%、2%、3%、4%、5%钙基膨润土稀释的日粮。7d的试验结果表明:随膨润土用量增加肉鸭增重、采食量和耗料/增重(FCR)呈精确的四次曲线变化,R2=1;膨润土用量超过2%时肉鸭增重有轻微下降(p≥0.44),采食量显著上升(p<0.05);膨润土用量2%~5%处理比1%处理FCR上升4.5%~5.7%。以FCR和单位增重成本为指标,膨润土的最适添加水平为1%。  相似文献   

14.
用20kg左右的长×荣F1杂交去势猪48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头,每圈3头,进行了饲喂不同比例生甘薯对生长育肥猪生产性能、胴体品质及日粮养分消化率的影响试验。试验各组分别加入生甘薯(以风干基础计算)生长期0%、15%、30%、45%,育肥期0%、20%、40%、60%,按《中国瘦肉猪标准》调节各组基础饲料配方,使每组日粮营养水平相同。结果表明:随着生甘薯比例增加,生长期和育肥期猪精料日采食量减少,甘薯日采食量增加,风干物质日采食量逐渐上升;猪的日增重随生甘薯比例增加而降低,比例越高,其降低幅度越大,其中,育肥期60%组与对照组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随着生甘薯比例增加,精料料肉比降低,甘薯料肉比增加,风干物质料肉比明显上升;每千克增重饲料成本逐渐增加;猪日粮主要养分消化利用率差异不显著,但粗蛋白质、粗脂肪消化利用率有逐渐降低的趋势;生甘薯对猪肉质无明显影响。以上结果表明,生甘薯或甘薯粉由于含有一定量的胰蛋白酶抑制物且容易腐烂,直接喂猪会降低猪日增重,增加猪每千克增重的饲料成本,因此甘薯(风干基础)喂猪生喂不宜超过日粮的20%。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日粮中添加饲用酶制剂对新西兰肉兔生长性能的影响,特进行本试验。选择60只30日龄断奶新西兰兔按窝配对分为3组,C组为对照组,T1组和T2组日粮中分别添加0.8%和0.15%饲用复合酶制剂,测定各组日增重、日耗料、饲料转化率。结果表明:肉兔日粮中加入适量的酶制剂可以提高肉兔的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降低生产成本;酶制剂的剂量以0.15%效果较好,0.8%的酶制剂剂量似有些过量。  相似文献   

16.
孙惠贤 《畜禽业》2009,(11):22-23
研究生长猪粉状高铜饲料中添加不同剂量食盐对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共分5个处理,每个处理组添加铜250mg/kg。试验共分5个处理,其食盐添加量分别为0.3%、0.35%、0.40%、0.45%、0.50%,试验选用25头体重为30kg左右的三元(DХLХY)杂交猪,试验期为30d,试验期间考察猪的平均日增重、日均采食量、料肉比3个生长性能指标。结果表明:生长猪粉状高铜配合饲料中为了提高饲料适口性,食盐的添加量以0.4%为宜。  相似文献   

17.
韦汉群 《畜禽业》2007,(10):65-66
在4~6月龄建昌黑山羊日粮中分别添加12%(试Ⅰ组)、17%(试Ⅱ组)和22%(试Ⅲ组)的荞壳平菇菌糠饲料与对照组(添加22%自制草粉)进行饲养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平均日增重,对照组146g,试Ⅰ组152g,试Ⅱ组148g,试Ⅲ组134g,对照组、试Ⅰ组和试Ⅱ组平均日增重均显著高于试Ⅲ组(P<0.05),但对照组、试Ⅰ组和试Ⅱ组各组间平均日增重差异不显著(P>0.05);而每只羊在试验期内的净增效益为对照组10.7元,试Ⅰ组15.08元,试Ⅱ组14.39元,试Ⅲ组7.9元,试Ⅰ组和试Ⅱ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极显著高于试Ⅲ组(P<0.01),其余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8.
张勇  陶青燕 《畜禽业》2001,(11):12-13
有试验表明在瘤胃正常状态下,添加纤维素酶饲喂奶牛5d以后,其粪便干物质和饲喂前相比,减少了30%左右.外观细腻,有光泽,圆盘状,软硬适中,无任何异味,排粪量无明显变化.1周以后,封闭牛舍氨气含量下降70%左右,粗饲料采食量提高10%~20%,粪便中蛋白质提高8%~10%,尿中尿素下降58.9%(赵长友,1993).用添加纤维素酶的饲料饲喂怀孕奶牛,分娩后,不产生生理性消化不良症状,胎儿体重可增加1.5~3kg,无畸形及弱胎,初乳可维持5d,产牛体质恢复极快,产奶量在产后1520d即可达到最高峰,并一直维持到第四个泌乳期,然后以3%4%降乳率开始平稳下降,低于正常降乳率6%8%(付连胜等,1998).有试验表明在奶牛饲料中添加纤维素酶可在降低采食量的同时,提高增重和产奶量,提高饲料报酬,而对乳脂率没有明显影响.添加0.5的纤维素酶于精料中,饲喂60d以后,试验组每头平均日增重962g,对照组每头平均日增重680g,试验组比对照组提高日增重41.2%,差异极显著.日添加50g纤维素酶于奶牛精料中,试验组日均产奶28.59kg,而对照组日均产奶量为26.28kg,试验组比对照组提高9.2%,差异显著.试验组日均乳脂总量980.64g,对照组899.33g,试验组比对照组提高9.05%,差异显著(焦平林等,1996).纤维素酶在降低采食量的同时提高产奶量的主要原因是在于:反刍动物的摄食量主要受血液内的挥发性脂肪酸(VFA)浓度的调节.挥发性脂肪酸是纤维素的分解产物,外源性纤维素酶增加了瘤胃中挥发性脂肪酸的生成量,而瘤胃对挥发性脂肪酸的吸收较快,大量的挥发性脂肪酸进入血液,并随其浓度的升高反馈性作用于食物调节中枢,导致采食量下降.一般认为奶牛的产奶量和乳脂率呈负相关,但试验表明在奶牛日粮中添加纤维素酶后,随着产奶量的上升乳脂率呈上升趋势.这说明纤维素酶通过提高奶牛血液中的各种营养物质的含量,增强乳腺细胞对各种营养物质的摄取能力,从而维持乳中的各种营养物质的含量始终处于一种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19.
黄粉虫对鹌鹑产蛋性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品种相同,个体形态相似,120日龄左右,体重相似的健康鹌鹑80只,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在鹌鹑饲料中添加10%的黄粉虫粉,进行15d的喂养,并测定鹌鹑的日采食量、产蛋率、平均蛋重、料蛋比和蛋壳厚度,再与普通饲料对比,研究黄粉虫对鹌鹑产蛋性能的影响。经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实验组鹌鹑的产蛋率可达95%,蛋重可以提高8%~10%,料蛋比为2.35,蛋壳厚度0.195。结论:黄粉虫作为鹌鹑饲料添加剂能够提高产蛋率和蛋重。  相似文献   

20.
奇可利和紫花苜蓿对新西兰白兔生产性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35日龄和45日龄的断奶新西兰白兔各24只,分别随机分为3组,每组8只。对照组只喂精料,试验I组用紫花苜蓿代替20%基础日粮,试验II组用奇可利代替20%基础日粮,比较这3组试验兔的增重、日增重、生长速度、料重比,分析比较2种牧草的经济效益。结果显示:试验期内试验I组日增重分别为36.88、37.18g,试验II组日增重分别为35.40、35.65g,对照组日增重分别为33.63、34.39g,试验I组、试验II组和对照组肉兔的只均增重和日增重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但试验I组的料重比分别比对照组下降4.60%、4.68%,试验II组的料重比分别比对照组下降9.51%、9.06%;试验II组比试验I组和对照组的只均获利高,经济效益好。由此可见,用奇可利和紫花苜蓿代替部分精饲料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