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科海撷英     
《畜禽业》2006,(5)
●β-葡聚糖可提高仔猪日增重并降低仔猪腹泻率据有关研究表明,从酵母中提取的β-葡聚糖可能是一种很好的天然免疫增强剂,适量添加可降低动物的各种应激反应,增强疫苗的保护效果,提高动物的健康状况,进而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沈阳农业大学畜牧兽医学院段丽娟等在研究β-葡聚糖在断奶仔猪生产上的应用效果试验认为,与对照组相比,添加0.025%β-葡聚糖可提高试验期内的仔猪日增重10.51%(P>0.05),对降低腹泻率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添加0.05%β-葡聚糖可显著降低仔猪腹泻率(P<0.05),可提高日增重7.6%(P>0.05);添加0.1%β-葡聚糖对日增重和…  相似文献   

2.
2.1酵母细胞壁多糖在水产饲料中的应用酵母细胞壁多糖主要成分为葡聚糖和甘露寡糖,其中的葡聚糖主要由葡萄糖分子以β-1,3键为主链相连,并结合有以β-1,6键相连的分支结构.与其他糖类不同,一般糖类单糖之间以β-1,4键相结合,而β-葡聚糖中的单糖以β-1,3键和β-1,6键相连,形成特殊的超微螺旋型分子结构,其构型很容易被免疫系统识别和接受,从而使其免疫活性增强.  相似文献   

3.
β—葡萄糖与β—葡聚糖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β-葡聚糖主要存在于大麦和燕麦中,也是降低大麦和燕麦营养价值的首要因素。而β-葡聚糖酶则用来对付β-葡聚糖,它可以降解β-葡聚糖,消除β-葡聚糖的抗营养作用,从而提高大麦和燕麦的使用价值。本文主要介绍了β-葡聚糖的化学结构、分布以及抗营养性,同时对β-葡聚糖酶的作用机理及其在畜牧业上的应用作了概述,并且对β-葡聚糖酶今后的发展做了估计。  相似文献   

4.
β-葡聚糖与β-葡聚糖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β-葡聚糖主要存在于大麦和燕麦中,也是降低大麦和燕麦营养价值的首要因素。而β-葡聚糖酶则用来对付β-葡聚糖,它可以降解β-葡聚糖,消除β-葡聚糖的抗营养作用,从而提高大麦和燕麦的使用价值。本文主要介绍了β-葡聚糖的化学结构、分布以及抗营养性,同时对β-葡聚糖酶的作用机理及其在畜牧业上的应用作了概述,并且对β-葡聚糖酶今后的发展做了估计。  相似文献   

5.
微生物多糖对罗非鱼生长及非特异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罗非鱼鱼种饲料中添加肽聚糖0.2g/kg、复合肽聚糖2g/kg、酵母细胞壁2g/kgg、β-葡聚糖2g/kg;饲养60d后,观察测定了微生物多聚糖对罗非鱼生长及血清溶菌酶和补体替代途径溶血活性(ACH50)的影响。结果表明,酵母细胞壁、β-葡聚糖和肽聚糖对罗非鱼促生长作用不显著,复合肽聚糖有抑制生长作用。酵母细胞壁和β-葡聚糖均能提高血清溶菌酶活性,但对补体替代途径溶血活性无明显激活作用。  相似文献   

6.
两种多聚糖对彭泽鲫生长影响及免疫促进作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0,自引:5,他引:30  
在彭泽鲫鱼种饲料中添加酵母细胞壁、β-葡聚糖、肽聚糖(Peptidoglycan PG),添加量分别为2g/kg、2g/kg、200mg/kg,饲养60d。生长率及成活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仅略有提高。饲养中添加酵母细胞壁、β-葡聚糖、肽聚糖后均提高了血清溶菌酶活性,尤以β-葡聚糖最为显著;酵母细胞壁、肽聚糖均能提高受免彭泽鲫凝集抗体效价,但2种多聚糖对抗体形成动态影响有一定时差。肽聚糖能在更短的时间内提高血清凝集抗体效价,增强特异性免疫性能。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β-1,3-葡聚糖添加到配合饲料中对江黄颡鱼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机能、体成分等重要指标产生的影响,选用初始体重为(1.75±0.01)g的江黄颡鱼720尾,随机分为6组,每组4个重复。1组投喂基础饲料,5组投喂分别添加200、400、600、800和1 000mg/kgβ-1,3-葡聚糖的试验饲料,进行42d的养殖试验。由试验结果显示,各组江黄颡鱼之间的增重率(WGR)、特定生长率(SGR)、饲料系数(FC)、成活率(SR)、肥满度(CF)和肝体比(HSI)差异不显著(P0.05)。其中,与对照组相比,添加β-葡聚糖的组实验前后体重、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都有一定程度的增高,在G600达到最高,饲料系数与对照组相比有所下降。饲料中添加β-1,3-葡聚糖对各组江黄颡鱼血清总蛋白、尿素胆固醇、甘油三酯、谷丙转氨酶活性和谷草转氨酶活性没有显著性影响(P0.05)。其中,与对照组相比,添加组的血清总蛋白含量有所升高(P0.05),β-葡聚糖添加组血清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活性有所降低(P0.05)。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一定水平β-1,3-葡聚糖对江黄颡鱼的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均没有显著影响。造成该结果的原因和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β(1,3)-葡聚糖对锦鲤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鲤鱼配合饲料中按0.10‰、0.15‰、0.20‰、0.25‰的比例添加β(1,3)-葡聚糖,连续投喂锦鲤(Cyprinus carpiovar.koi)30 d后,通过测定供试鱼的增重量、血细胞的吞噬活性及血清中溶菌酶活性,比较了β(1,3)-葡聚糖对锦鲤促生长及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β(1,3)-葡聚糖添加量的增加,对锦鲤的促生长作用越明显,在饲料中添加β(1,3)-葡聚糖能够提高锦鲤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9.
选用72头28日龄断奶,体重均一的健康三元杂交仔猪,随机分成4组,每组3个重复,每重复6头猪。对照不添加,饲喂基础日粮;添加0.025%β-葡聚糖组;0.05%β-葡聚糖组;0.1%β-葡聚糖组;试验期28d。实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添加0.025%β-葡聚糖可通过提高日采食量提高试验期内的仔猪日增重10.8%(P>0.05),对降低腹泻率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添加0.05%β-葡聚糖可显著降低仔猪腹泻率(P<0.05),可提高日增重7.6%(P>0.05);添加0.1%β-葡糖对日增重和腹泻率都无显著影响(P>0.05)。本研究认为添加0.025%和0.05%β-葡聚糖都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断奶仔猪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10.
饲料中的β-葡聚糖和β-葡聚糖酶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β-葡聚糖是一类非淀粉多糖(NSP),分为水溶性和水不溶性2类。是禾本科高等植物(谷物类)细胞壁的多糖成分,在大麦、燕麦、高粱、大米和小麦等谷物胚乳细胞壁中的含量尤为丰富。由于β-葡聚糖会包裹一些营养物质,使消化酶不能接触底物,从而降低饲料的营养价值。同时,某些β-葡聚糖如1,3-1,4-β-葡聚糖具有水溶性,可以使饲料在动物肠道中具有很大的黏性,给动物的生长和生产带来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1.
产β-1,3-葡聚糖酶海洋细菌的筛选及其酶学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从海水中分离、筛选得到的β-1,3葡聚糖酶活较高的菌株SY-3之形态、生理及生化特性,初步鉴定为气单胞菌.该菌发酵产生的粗酶液经过硫酸铵沉淀、透析除盐后,对其酶学性质进行了初步研究.经测定,SY-3所产β-1,3葡聚糖酶的最适作用温度、pH分别为30 ℃、7.5.通过Lineweaver-Burk做图,得到其米氏常数(Km)为1.21 mg/ml.K+、Na+和Ca2+对酶促反应有促进作用,而Mg2+、Mn2+、Cu2+和Zn2+等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给平均体长(13±1) cm的鲫鱼投喂基础饲料(对照组)、添加乳酸杆菌饲料(乳酸杆菌组)、添加β-葡聚糖饲料(β-葡聚糖组)、添加乳酸杆菌+β-葡聚糖复合饲料(复合组).试验结果表明,投喂乳酸杆菌35d,淀粉酶活性为对照组的1.81倍;β-葡聚糖对鲫鱼肠道淀粉酶活性的影响短期内不明显,长期效果显著;乳酸杆菌和β-葡聚糖...  相似文献   

13.
β-葡聚糖广泛存在于一些真菌和植物体内,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可作为一种免疫增强剂使用而倍受人们关注。本文就β-葡聚糖结构和活性的关系以及在水产动物健康养殖中的应用及前景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4.
《畜禽业》2000,(7):43
"九五"国家科技攻关专题"饲用酶制剂和诱食剂新品种研究与开发",日前在北京通过国家科技部组织的专家验收。 该项研究针对我国植酸酶、β-葡聚糖酶及诱食剂(二甲基-B-丙噻嗪)主要依靠进口,产品价格高而影响了其在饲料工业中的应用等问题,从菌种筛选、发酵:工艺、化学合成工艺、新产品包被及稳定技术、检测方法、应用技术等方面进行联合攻关,研制出成本低、应用效果稳定的植酸酶、β-葡聚糖酶及诱食剂新产品。专题组经3年努力,已取得多项成果:申报国家专利1项;筛选取出植酸酶、β-葡聚糖酶高产菌株6种;研制出植酸酶新产品2种;β-葡聚糖酶1种,新型鱼虾诱食剂产品1种,研究提出了3种新产品的3套生产工艺及应用技术;建立了3种产品的先进检测方法,新产品成本低于进口产品。  相似文献   

15.
选择初始体重为(454±52)g的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分别投喂添加不同浓度β-葡聚糖(0.05%、0.1%和0.2%)的饲料,饲养30 d后进行取样,分析虹鳟部分生长指标及血液生理指标。结果显示,投喂对应饲料30 d后,0.2%葡聚糖添加组增重率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实验组及对照组(P0.05),0.05%葡聚糖添加组增重率最低。0.2%葡聚糖添加组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0.05%和0.1%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0.2%葡聚糖添加组的肝体比显著高于其他实验组及对照组(P0.05)。各添加组的肥满度随着葡聚糖投喂量的增多而升高,其中,最大值出现于0.2%葡聚糖添加组,但各添加组肥满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投喂30 d后,0.05%葡聚糖组白细胞数量显著高于0.2%葡聚糖组及对照组(P0.05),与0.1%葡聚糖组差异不显著(P0.05),0.1%葡聚糖组红细胞数量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实验组及对照组(P0.05),葡聚糖组红细胞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0.1%葡聚糖组血红蛋白浓度显著高于其他实验组及对照组(P0.05),对照组鱼的血红蛋白浓度显著低于各实验组(P0.05)。研究表明,在循环水养殖模式下,饲料中添加β-葡聚糖可提高虹鳟的生长性能并改变其部分血液生理指标,本研究中0.2%β-葡聚糖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6.
《畜禽业》2001,(6):8
"九五”国家科技攻关专题"饲用酶制剂和诱食剂新品种研究与开发”,日前在北京通过国家科技部组织的专家验收.该项研究针对我国植酸酶、β-葡聚糖酶及诱食剂(二甲基-B-丙噻嗪)主要依靠进口,产品价格高而影响了其在饲料工业中的应用等问题,从菌种筛选、发酵工艺、化学合成工艺、产品包被及稳定技术、检测方法、应用技术等方面进行联合攻关,研制出成本低、应用效果稳定的植酸酶、β-葡聚糖酶及诱食剂新产品.专题组经3年努力,已取得多项成果:申报国家专利1项;筛选取出植酸酶、β-葡聚糖酶高产菌株6种;研制出植酸酶产品2种,β-葡聚糖酶1种,新型鱼虾诱食剂产品1种,研究提出了3种新产品的3套生产工艺及应用技术;建立了3种产品的先进检测方法,产品成本低于进口产品.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长期投喂β-1,3-葡聚糖对低盐度(5)养殖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血液代谢物和肌肉免疫相关酶活性的影响,以初始体质量为(0.65±0.01) g的凡纳滨对虾为研究对象,分别投喂添加0、250、500和1 000 mg·kg~(-1)β-1,3-葡聚糖的4种等氮等脂试验饲料,试验期84 d。结果显示,凡纳滨对虾血清乳酸盐和肌肉溶菌酶活性最高值出现在摄食后的第14天,总蛋白、甘油三酯、胆固醇、葡萄糖含量最高值出现在第42天,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抗超氧阴离子水平的最高值出现在第56天。与对照组相比,饲料中添加250 mg·kg~(-1)β-1,3-葡聚糖显著提高了凡纳滨对虾血清甘油三酯、胆固醇、葡萄糖、乳酸盐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P0.05);500 mg·kg~(-1)β-1,3-葡聚糖显著提高了其血清总蛋白、抗超氧阴离子水平(P0.05),250或500 mg·kg~(-1)β-1,3-葡聚糖可显著增强过氧化氢酶、溶菌酶活性(P0.05)。饲料中添加250或500 mg·kg~(-1)β-1,3-葡聚糖14、42或56 d,可显著提高低盐度养殖凡纳滨对虾营养物质代谢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8.
以不添加β,3-葡聚糖的半纯化饲料为基础饲料,分别在其基础上添加0、100、200、400、600和800 mg·kg-1(分别记做G0、G100、G200、G400、G600、组)的β-1,3-葡聚糖,对平均体重为(0.55±0.01)g的凡纳滨对虾幼虾进行5周的饲养试验,研究β-1,3-葡聚糖对凡纳滨对虾幼虾存活率、特定生长率和饲料效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饲料中β.1,3-葡聚糖添加量的增加,凡纳滨对虾的特定生长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400 mg·k-1组达到最高值,但各试验组间没有显著差异;除800mg·kg-1组外,添加β-1,3-葡聚糖试验组的饲料效率均高对照组,在400 mg·kg-1组饲料效率最高,显著高于对照组和(P<0.05);各组凡纳滨对虾的存活率没有显著差异.通过二次回归分析,得到特定生长率y(%)与β-1,3-匍聚糖添加量x(mg·kg-1)的关系为y=-2E-06x2 0.0014x+3.2905,R2=0.9385,凡纳滨对虾饲料中β-1,3-葡聚糖的最适添加量为336.5mg·kg-1.  相似文献   

19.
对海湾扇贝注射酵母β-1,3-葡聚糖及不同取代度的羧甲基葡聚糖(包括CMG1、CMG2、CMG3和CMG4,取代度分别为0.335,0.556,0.732和0.857),分别于注射后24、48和72h测定血清蛋白含量及血清和血细胞中酚氧化酶(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溶菌酶(LSZ)活力,比较β-1,3-葡聚糖及羧甲基葡聚糖对扇贝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显示:1)与对照组相比,葡聚糖组血清蛋白含量无显著变化,CMG2、CMG3和CMG4组注射后48h有显著提高;2)葡聚糖和CMG4可以迅速持久地增加扇贝血清PO活力,CMG的取代度越大,提高血细胞PO活力的能力越强;3)在提高扇贝血淋巴SOD活性作用中,CMG4组效果要优于其余试验组;4)CMG4组注射后24、48h,血清LSZ活力分别有极显著和显著提高,72h后所有试验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CMG3组注射后24h血细胞LSZ活力极显著增加,CMG4组注射后24、48和72h有显著提高。表明羧甲基化不但提高了葡聚糖的水溶性,而且影响其对扇贝的免疫增强效果,取代度为0.857的CMG4对扇贝的免疫增强效果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20.
本实验将鲫鱼分为四个组,即对照组、益生菌组、β-葡聚糖组和联合组。分别投喂基础饲料、添加益生菌饲料、添加β-葡聚糖饲料、添加益生菌和β-葡聚糖饲料。定期检测各组鲫鱼水体各细菌数量变化。结果表明:投喂益生菌后,水体细菌总数极显著减少(p < 0.01),大肠杆菌、气单胞菌显著减少(p < 0.05),乳酸杆菌数量显著增加(p < 0.05),β- 葡聚糖对水体细菌总数、大肠杆菌、气单胞菌、乳酸杆菌都没有明显影响(p >0.05);β-葡聚糖和益生菌联合投喂, 水体细菌总数、大肠杆菌、气单胞菌显著减少(p < 0.05),乳酸菌数量显著增加(p < 0.05);联合组与益生菌组的细菌总数、乳酸杆菌无显著差异( p > 0.05),而联合组的气单胞菌、大肠杆菌数量比益生菌制组明显减少(p <0.05) 。说明联合制剂中对水体细菌结构起调节作用的主要是益生菌, 但β- 葡聚糖能协同益生菌减少水体中致病菌的数量, 也说明β- 葡聚糖和益生菌联合投喂, 对调节水体细菌结构比单独投喂要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