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畜禽业》2017,(10):42-43
猪生态养殖技术更为完善,其喂养方式得以改变,能够适应当前的新环境。所以,在猪养殖中,倡导生态养殖技术,是现代化社会中的发展需要。基于此,对猪生态养殖技术进行应用与推广,以促使其在实践中充分发展。  相似文献   

2.
猪—沼—渔生态养殖技术是一种利用猪粪尿所产生沼液肥喂鱼的养殖模式。山塘小水库采用猪一沼一渔生态养殖,实现有机肥料的良性循环,促进牧、渔、肥源综合利用,可达到节省成本、增加收入、保护生态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生态猪养殖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工作,涵盖着喂养饲料、环境卫生、生态养殖技术选择、养殖模式选择等多个内容,且任何一个内容均会对生态猪养殖质量造成一定影响。所谓生态猪养殖也就是保障猪在一个纯自然的环境下生长,而这种环境的营造包括了废料的选择以及养殖技术的选择等。针对广西博白县地区的生态猪养殖情况,对生态猪养殖技术的要点以及养殖模式的合理性选择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鱼猪稻结合育种效益高国营益阳市来仪湖渔场职工汪富荣同志承包场里鱼种池0.95公顷1994年,在区畜牧水产局水产站技术干部的指导下实行鱼一猪一稻的综合生态养殖。大大降低了养殖生产成本获得了每667米21515元的纯收益现将汪富荣生态培育鱼种的技术总结如...  相似文献   

5.
《畜禽业》2020,(5)
猪场保育猪养殖是一项技术性工作,强调养殖技术的科学构建,以及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在大规模养殖中,养殖技术的实施,强调养殖的精细化、科学性,保障各项养殖技术落实到位。从科学免疫管理、饲料管理、饮水管理、日常监管等方面,阐述了猪场保育猪养殖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6.
草鱼生态高效“立体式”养殖模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游宇 《中国水产》2010,(9):38-39
<正>草鱼生态高效"立体式"养殖是采用"猪—沼—萍—鱼"生态食物链组合,配套以病害防治技术、池塘微孔增氧技术而形成的节能减排养殖新模式。该模式养殖具有降低养殖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固氮环保、节能减排等优点,在福建三明市永安、明溪等地得到初步应用后,成效明显。  相似文献   

7.
《畜禽业》2019,(12)
实际养殖过程中,保育猪的生长发育容易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猪群的生长、发育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同时降低猪肉产品的质量,而保育养殖技术是生猪规模化养殖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养殖技术之一,只有掌握这项技术的要点,才能保障生猪产量和猪肉制品的质量,提高生产效益和养殖户的利益,根据笔者工作经验总结保育猪的养殖技术要点,旨在为生产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畜禽业》2021,(7)
阐述了非洲猪瘟影响下,环江香猪产业化发展的养殖要点和技术方法。希望以此为起点,引导广大养殖户提升认识,不断推进环江香猪产业化、规模化养殖工作。  相似文献   

9.
《畜禽业》2019,(12)
在规模化养猪中,保育猪养殖工作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位置,既和猪的生长状态息息相关,同时对养殖业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当前我国规模化猪场保育猪养殖方面仍有诸多问题存在,如疾病预防不完善、猪饲料质量不达标等,使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受到了严重影响。主要对规模化猪场保育猪养殖技术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畜禽业》2017,(11):71-72
陆川猪作为我国主要的地方优良猪种之一,科学的养殖技术可促进其发展,为人们提供更加优质的肉类食物。利用传统的养殖技术对陆川猪进行养殖,不仅效率低,而且还会对环境带来一定影响。基于此,对陆川猪林下养殖技术进行了研究,并针对当前的社会环境,对陆川猪养殖之后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正鱼猪结合养殖模式是综合养鱼模式中应用最普遍的一种生态渔业模式。由于所综合的专业是养鱼和养猪,亦称为双元模式。建立这种模式的基本依据是:利用养鱼、养猪相互作用,相互补充的内在联系,充分发挥其综合作用,有效提高池塘鱼产量和经济效益,增加渔农收入。随着鱼猪结合养殖技术的广泛推广和应用,给池塘渔业特别是池塘生态  相似文献   

12.
计安华 《畜禽业》2019,(3):16-17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生态发展理念不断深入人心,融合于社会的各行各业中。养猪业作为养殖业重要的一部分,是广大农民群众的主要致富手段之一,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将生态理念融合于内,构建生态猪养殖系统,可以充分地利用当地的生态资源,提高养殖户的经济效益,促进当地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以柳江区畜牧业中的生态猪养殖新技术为例,详细分析生态猪养殖过程中的问题,介绍具体的技术及其措施,进而展望生态猪养殖的未来发展趋势,旨在促进我国畜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当前,各地相当重视生态农业建设,视之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重要工作来抓。为此,水产站在实施庭院生态养殖项目中,以本地胡子鲶为养殖对像,通过"猪—沼—鱼"、"猪—沼—桑—灯—鱼"等生态农业模式开展庭院生态养殖推广研究,投入16万尾胡子鲶,经3个多月的饲养,成活率82%,单产7.87 kg/m2,利润7.02万元,投入产出比1∶2.26,实现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并举。  相似文献   

14.
《畜禽业》2019,(11)
随着生猪养殖规模的扩大,猪防疫工作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避免猪疫病的传播,需要合理地开展养殖和预防工作,采取有效的方式进行疫病防控,加强养殖管理的效果。对猪防疫常见问题和措施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畜禽业》2017,(11):27-28
江口萝卜猪是我国优良的地方猪种之一,近年来,江口萝卜猪数量急据下滑和无计划杂交利用,导致该猪体型外貌不一、生产性能不稳定、遗传多样性变窄等,制约了其优良特性的发挥。在此背景下,指导养殖企业或养殖合作社(农户)开展选种选育技术工作,以进一步提高该猪的生产性能,发挥其种质优势。  相似文献   

16.
当前生态发展理念的日益盛行,为水产养殖业的发展拓宽了空间。在水产养殖的过程中通过应用生态养殖技术,加大生态养殖技术的推广力度,从而推动水产养殖的生态化发展。本文通过阐述水产生态养殖技术要点,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生态养殖技术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策略,旨在增强水产养殖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以沼气为纽带进行家户式生态养猪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义  刘力  李跃民 《畜禽业》2003,(1):16-16
发展生态农(牧)业,建设生态家园,是党和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大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西部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希望所在。为此,本文就如何以沼气为纽带进行家户式生态养猪作了探讨,以达到既能进一步提高生猪养殖的效益,改变农村传统的生猪养殖模式,又能解决农村能源短缺和农业生态环境恶化的目的,使农户家户式生猪养殖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统一。1“猪—厕—沼”三位一体家户式生态养猪模式利用沼气技术,以沼气为纽带,建立包括农户住宅、厨房、厕所、猪舍、鱼池、花坛、草地、果树等在内的“猪—…  相似文献   

18.
《畜禽业》2020,(3)
猪养殖技术一直是养殖户关注的重点问题,先进的养殖技术对提高猪养殖户的经济效益有显著的帮助。针对猪的管理及饲养的技术,从猪养殖不同阶段和不同性别的层面进行分析,为养殖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畜禽业》2020,(5)
传统的水产养殖不利于全面提高水产品的质量,更会对养殖水体周围的生态环境造成污染,已经无法满足当前水产养殖的需求。基于此,生态水产养殖技术逐渐在水产养殖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生态养殖技术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进行分析,阐述了生态养殖技术的相关含义,然后对生态养殖技术在水产养殖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畜禽业》2017,(5)
建成年出栏5万头的标准化规模养猪场1个,种猪舍10 000 m2,育肥猪舍26 000 m2,建饲料厂一座,有机肥料厂1个。采用获得国际专利的生猪干式环保生态养殖技术,对排泄物进行生物技术处理,实现标准化健康养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