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草原生态的稳定发展离不开畜牧业养殖技术的合理应用,牦牛养殖是当今生态畜牧业的重中之重,能够促进青海牧区经济社会的发展。牦牛业是草原牧区重要的经济支柱,发展牦牛业能够提高牧区人民的生活水平,促进经济发展。主要论述了牧区牦牛养殖的关键性技术。  相似文献   

2.
《畜禽业》2020,(10)
立足川西北牧区牦牛遗传资源现状及保护条件,认真分析牦牛养殖业发展困难,并结合四川省龙日种畜场工作职能和研究基础,提出采用牦牛冻精实施牦牛复壮工程建议。同时实施牦牛高效繁殖和牦牛规模化养殖技术,助推牦牛业发展。  相似文献   

3.
《畜禽业》2021,(2)
牦牛在很多区域的畜牧发展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是主要的经济收入来源。但作为高原地区的动物,其生长在特殊的地理环境,使得牦牛在养殖过程中极易引发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给当地的畜牧业发展造成严重影响。所以,防治传染病和寄生虫病成为牦牛养殖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工作。因其感染病因多样,且表现状况各不相同,除了要使用合理的药物治疗,还需要在日常养殖中做好预防工作,及时观察牦牛的生长动态,以此降低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发生的概率。  相似文献   

4.
青海牦牛养殖逐渐趋于集约化和规模化,这极大地促进了当地牦牛养殖的经济效益。而在养殖过程中,各种牦牛病症逐渐发生,其中以传染性鼻气管炎较为常见,青海牦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的发生直接影响了养殖户的经济收益。对青海一规模化养殖场牦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的发生情况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探讨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5.
青藏高原是牦牛的起源地,在牦牛的养殖过程中,牦牛繁育是比较关键的环节。优良的牦牛品种具有生长发育快以及育肥性能好等品质。对青藏高原牦牛的繁育技术展开探究,希望为青藏高原牦牛繁育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牦牛的养殖过程中,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而出现各种的病症,其中的炭疽病就是对牦牛健康危害性比较大的病种,做好炭疽病的防控工作就显得比较重要。主要从理论层面对牦牛炭疽病防控的相关理论展开探究,希望借此理论研究为实践操作提供有益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7.
《畜禽业》2016,(5)
牦牛是我国青藏高原上唯一适应高寒牧区的优势牛种,由于随着时间的推移,牦牛饲养方式发生改变,牦牛生产经济效益提高,通过牦牛"复壮"工程全面实施,治理草场退化,提高草原生产能力,大大改善牦牛养殖方式。  相似文献   

8.
《畜禽业》2021,(8)
牦牛是青海地区养殖业的传统项目,也是很多青海牧民主要的收入来源,所以保证青海牦牛养殖的质量与效益尤为重要。牦牛传染性鼻气管炎属于牦牛养殖中常见的传染性疾病,该疾病也被称为传染性坏死性鼻炎,属于鼻气管炎的一种,当牦牛出现传染性鼻气管炎的时候,容易出现上呼吸道黏膜发炎水肿、体温上升、呼吸困难等,对牦牛的正常休息与采食影响非常大。所以养殖户需要更加重视牦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的防治,做好防控措施,以防疾病传播。概述了青海牦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的流行特点及临床症状,探究青海牦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的防治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畜禽业》2021,(10)
据统计,我国的牦牛总数为2 200万头,并且集中分布在西藏、青海等高海拔地区。牦牛养殖是西藏当地的特色产业之一。特色产业对开发当地经济至关重要,因此需要加强对牦牛产业结构的完善,使其能够创造出更大的收益。当前西藏的牦牛产业虽然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然而在技术和推广上,仍存在很多问题。以西藏牦牛产业为例,分析其在改良技术推广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举措,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九寨沟县牦牛养殖迅速发展,成为农牧民脱贫致富和增加收入的一大支柱产业。在牦牛频繁流通和草场更换过程中易发生传染性口炎,该病发病急,传染快,如不及时发现和治疗,会给牦牛养殖业造成巨大损失。对该病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观察诊断、治疗及防治,收到良好效果。将具体诊治情况进行汇总分析,为治疗该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王海兄 《畜禽业》2016,(4):66-67
祁连是一个以草地畜牧业为经济支柱的牧业县,畜牧养殖业在国民经济中占举足轻重的作用。发展畜牧养殖业业既是传统的民族经济,又是全县主导基础产业,发展藏羊、牦牛产业是提高我县农牧民收入的根本,对该县牲畜存栏情况、养殖藏羊、牦牛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2.
《畜禽业》2021,(2)
牦牛是稻城县牧民生产生活资料。然而由于高原的交通不便,当地兽医力量薄弱等原因,牦牛的各种疾病频发,其中牦牛腹泻是牦牛常见的疾病,也是困扰当地牦牛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引起牦牛腹泻的病因众多,其中病毒感染为主要原因,为调查稻城县牦牛轮状病毒BRV感染情况,2019年5月在稻城县牦牛主要养殖区域的5个乡镇采集了46份牦牛粪便样本,用RT-PCR方法进行病原检测。结果显示46份粪便样本中BRV检出的阳性样本数为16份,BRV的阳性检出率为34.78%。表明稻城县牦牛BRV感染情况较为普遍。  相似文献   

13.
《畜禽业》2020,(9)
对布鲁氏菌病的流行病学、诊断方法、防控措施进行简要概述,以供青海省的牦牛养殖人员做参考,促使其可以依照对牦牛布鲁氏菌病的防控情况调查报告的相关内容,做好对此类病菌的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4.
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地理位置特殊,生态区位重要,对保障西北地区乃至国家生态安全,促进黑河全流域发展,维护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祁连山生态环境存在着冰川退缩,雪线上升;草场退化,生产力下降;人为干扰,荒漠化扩展;物种减少,病虫害蔓延等严重问题,针对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周边地区牦牛养殖的现状,就牦牛集约化育肥生产模式及推广应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畜禽业》2016,(6)
正1工作现状果洛州是藏族聚集的纯牧业州,畜牧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和牧民懒以生存的生产生活资料,全州以传统的牦牛、藏羊和马养殖为主,截止2005年底共有各类牲畜212.33万头(只、匹),其中牦牛97.63万头,藏羊110.96万只,马3.7万匹。饲养粗放、养殖分散,防疫难度很大,但通过长期的宣  相似文献   

16.
牦牛是高原牧区主要的畜种,高海拔地区冬季饲草料匮乏,养殖管理条件粗放,在冬、春季节气候寒冷的情况下牛群营养不良、抵抗力降低,极易出现腹泻,而且具有较高的致死率。以昌都地区为例,总结冬、春季节牦牛发生腹泻的病因,并提出综合性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7.
《畜禽业》2021,(7)
牦牛呼吸道疾病作为高原耗牛养殖的常见疾病,因其疾病发展迅速、传染力强,治疗干预愈后较好,成为高原大规模养牛首要防治疾病之一~([1])。着重探讨耗牛呼吸道疾病的诊断、防治要点,为应对耗牛呼吸道疾病处置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畜禽业》2021,(10)
目前,牦牛的生产值约占西藏农业产值的55%,牦牛的培育对于总体的生产而言非常重要。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以及经济的持续发展,出现了草地资源锐减的情况,严重影响了牦牛生产的经济收益,牦牛短期育肥技术的发展受到限制。对西藏牦牛短期培育技术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9.
李铸  如学  吴锦波  李刚 《畜禽业》2023,(8):12-14
目的 调查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标准化养殖出栏牦牛肉质指标含量特征及安全性。方法 试验在牦牛产区随机抽检了1份牦牛肌肉样本相关指标,并进行了分析。结果 样品EAA/TAA值为46.63%,EAA/NEAA值为87.37%;酸油酸含量为36.80%,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为46.14%;样品中As、Pb、Cd、Cr含量低于限定值,未检出重金属Hg和各类药物残留。结论 抽查的牦牛肉营养价值高且未受有害物质污染。  相似文献   

20.
牦牛发生不孕症后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并且影响牦牛养殖业的健康发展,根据多年临床工作经验总结牦牛发生不孕症的常见病理因素,并且总结综合防治措施,旨在为生产提供科学参考依据,从而实现牦牛产业提质增效,农牧民增收致富的社会经济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