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非洲猪瘟是一种发生于猪的急性、热性传染病,感染猪主要表现高热稽留,皮肤及内脏出血,多处水肿,病死率高,对养猪业危害巨大;该病呈世界流行,病毒可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体表寄生虫传播;目前我国无有效疫苗能防控该病,发生该病的猪场需第一时间上报疫情,感染猪当场销毁;海关、动物疫控中心等部门必须加强对该病的检疫,杜绝生物安全问题的出现。  相似文献   

2.
牛恶性卡他热是一种对牛有致死性的淋巴增生性病毒性传染病,病原为狷羚疱疹病毒I型,对环境抵抗力弱,普通消毒方法即能将其杀灭;带毒绵羊是该病主要传染源,病毒不能通过牛与牛之间相互传播;临床常见的有最急性型、慢性型、头眼型、良性型和消化道型5种类型,病牛表现全身症状和黏膜炎症;预防该病必须加强管理和消毒,避免牛群接触绵羊,该病目前暂没有较好的治疗方法 ,临床以预防为主。  相似文献   

3.
《畜禽业》2018,(12)
猪流感是养猪临床常见的一种急性接触性的呼吸道传染病,各种日龄和品种的猪都能发生感染,传播极快;病毒主要存在于病猪的上呼吸道和肺中,感染猪主要表现呼吸道症状;该病感染率高,病死率低,未发生混合感染的情况下,造成的经济损失较小,大多数猪临床可自行康复;病毒分离鉴定法、血清法和PCR法是实验室诊断该病的常见方法;预防该病应注意加强管理,治疗时可使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同时配合中药进行调理治疗。  相似文献   

4.
《畜禽业》2017,(9):104-105
羔羊痢疾是羊常见的消化道疾病,死亡率高,日龄越小发病越严重,成年羊有抵抗作用;该病病原有病毒类和细菌类2种,感染后可对肠黏膜造成损伤,形成痢疾;病羊主要表现全身症状和肠道急性出血性炎症;预防该病需要加强母羊的管理,治疗可采用对症治疗、抗生素治疗和微生态治疗,治疗越早,损失越小。  相似文献   

5.
《畜禽业》2017,(7)
牛传染性角膜炎是牛眼疾的一种,由眼睛局部感染引起,常见病原有细菌、病毒、立克次氏体、支原体和衣原体等;该病不会直接造成牛的死亡,但发病严重的牛导致生产性能下降;临床症状多体现在眼睛局部,表现红肿热痛;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工作可有效防止该病的发生,疫苗对该病的防御效果较差;抗生素滴眼液和眼膏可有效治疗该病,治疗时配合饲喂胡萝卜素含量高的青绿饲料,对该病的康复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6.
鸡传染性贫血是养鸡临床的常见病,由传染性贫血病毒感染所引起;该病随着鸡日龄的增长症状表现减轻,对雏鸡的影响最大;病毒对环境抵抗力强,耐高温,对酚类、醛类和氯制剂类消毒剂敏感;病鸡主要表现再生障碍性贫血和全身淋巴组织萎缩,免疫力急剧下降;目前还没有特效药物能够治疗该病,临床预防需要加强引种管理和健全卫生防疫制度,病鸡群可使用广谱抗生素来预防继发感染。  相似文献   

7.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是养鸡临床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发病急,传播快,死亡率高的特点;该病病原为疱疹病毒科的喉气管炎病毒,对各种品种和日龄的鸡都能感染;临床主要表现呼吸道症状,剖检后的典型病理变化是喉头部位有栓塞出现,造成呼吸道的堵塞;根据临床诊断和实验室检查可确诊该病,实验室常用的检查方法为鸡胚接种法、包涵体检查法和血清法;加强管理和疫苗免疫可有效预防该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畜禽业》2019,(12)
鸭霍乱病由巴氏杆菌感染所引起,呈世界分布,传播较快,主要危害育肥期鸭和成年鸭。该病临床分为最急性型、急性型和慢性型3种,主要表现消化道症状、全身症状和神经症状,死亡率较高。通过临床初诊结合实验室检查能对该病进行确诊;预防该病必须加强鸡场管理,定期接种疫苗,有发病征兆的用抗生素进行大群预防。治疗该病首选对巴氏杆菌敏感的抗生素,感染严重的病鸭建议采用注射方法给药,效果更加确切。  相似文献   

9.
《畜禽业》2017,(8)
猪弯曲菌性腹泻是猪感染弯曲菌后发生的以腹泻为主要表现的细菌性消化道传染病;病原为弯曲菌,对培养条件要求苛刻,通过消化道方式传播,粪便污染是主要传播途径;持续性腹泻是该病的主要特征,剖检病变也集中在肠道部位;病原的分离培养和血清学鉴定是该病常用诊断方法,结合临床可确诊;预防该病可通过加强卫生管理、及时清理粪便和加强消毒来控制,治疗该病首选敏感抗生素;临床发现该病时一定要注意人员的自身防护。  相似文献   

10.
羊口疮病毒的病原特性及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羊口疮病毒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发病率高,给养羊业造成巨大的损失,并且偶尔感染人类,具有一定的公共卫生意义。本文主要对该病在我国的病原学、临床症状、诊断和防治等方面进行了概述,以期对该病的诊断和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鸡链球菌病是养鸡临床常见的细菌病,主要通过鸡与鸡之间的密切接触传播,感染鸡表现全身症状和神经症状,影响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死亡率高。根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可进行确诊;加强鸡场的消毒,对鸡场进行科学管理可预防该病的发生;抗生素是治疗该病理想的药物。  相似文献   

12.
猪链球菌病由链球菌感染所引起,主要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和猪之间的相互接触而传播;根据临床表现和发病部位不同,该病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两种,急性型又细分为败血型、脑膜炎型和胸型,分别表现全身症状、神经症状和呼吸道症状,慢性型可细分为关节炎型和化脓型,主要表现关节炎症状和组织化脓;预防该病必须加强猪场的管理和消毒,适时进行疫苗免疫,抗生素是治疗该病的最佳药物。  相似文献   

13.
徐斌 《畜禽业》2023,(8):75-77
牛流行性感冒由流感病毒感染引发,多发于春秋两季,病毒主要经呼吸道传播,根据感染后病牛表现的症状不同分为风寒型和风热型2种类型,前期表现呼吸道症状,后期会发展为全身症状,具有传播快、感染率高、病死率低的特点。该病应以预防为主,流行季节需要提前采取措施,加强消毒工作,对牛场进行封闭式管理,提升整体生物安全管理水平。该病无特效抗病毒化学药物可预防,首选中药进行辨证施治,同时配合对症用药来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14.
猪圆环病毒病是养猪临床常见病,由圆环病毒感染所引起,主要通过水平方式传播,消化道和呼吸道是该病的主要传播途径;病毒感染后可对机体的免疫细胞造成损害,引发多系统衰竭;临床上该病可分为多系统衰竭综合征型、皮炎和肾病综合征型、仔猪震颤型和繁殖障碍型四种;疫苗免疫是预防该病的最好方法,但需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疫苗种类;猪场应加强管理,发病仔猪采用支持疗法和对症疗法加以治疗,以减少病死率。  相似文献   

15.
《畜禽业》2017,(11)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是由鸡支气管炎病毒感染而发生的一种急性病毒性传染病;病原血清型众多,致病力差异较大,感染的靶器官也不相同,临床常见的有呼吸型、肾性和腺胃型3种;实验室诊断该病常用的方法有病毒中和试验、荧光抗体试验和琼脂扩散试验;鸡群按程序进行免疫和加强管理可有效预防该病;治疗该病以中药调理+对症用药+防感染的方案为原则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6.
猪细小病毒病是由猪细小病毒引起,以怀孕母猪流产、死产、产木乃伊为特征的一种猪繁殖障碍病。该病主要表现为胚胎和胎儿的感染和死亡,特别是初产母猪发生产死胎、畸形胎和木乃伊胎的情况,但母猪本身不表现明显的症状。2015年6月—2017年10月,德宏州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对包括该病在内的母猪繁殖障碍综合症进行监测,该病的阳性率在规模养殖场为32.7%,在农村散养户为69.2%,已成为危害仔猪生产的主要畜禽疫病之一。  相似文献   

17.
鸡传染性鼻液是养鸡生产过程中的常见病,由鸡副嗜血杆菌感染所引起,病鸡主要表现呼吸道症状,脸部肿大,产蛋性能下降等;预防该病必须加强鸡场的管理,定期消毒,对鸡群进行科学免疫;磺胺类药物对该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蛋鸡产蛋期可使用含噬菌体成分的药物进行治疗,禁止使用磺胺药,避免产生药物残留。  相似文献   

18.
猪呼吸道冠状病毒病是由呼吸型的冠状病毒感染所引起,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猪群中一旦有感染,传播很快;该病感染率高,发病率和病死率低,感染猪主要表现轻微咳嗽,成年猪耐过,经济损失影响较小;血清学诊断法和分子生物学诊断法是该病的主要诊断方法 ;预防该病需要做好生产管理工作,感染猪大多表现一过性,治疗意义不大,但表现症状的猪需要用抗生素来防止继发感染。  相似文献   

19.
《畜禽业》2017,(7)
仔猪溶血病属于免疫溶血病,由母源抗体中含有抗仔猪红细胞抗体所致,抗体通过初乳进入消化道并经肠黏膜进入血液,导致溶血发生;贫血、黄疸是该病的主要表现,肝脾肿大是主要剖检变化,临床诊断结合实验室检查可对该病进行确诊;种猪品种改良是根治该病的最好方法,此外,仔猪寄养、人工哺乳等可预防该病发生;补充生血性的营养物质可加快该病康复,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对该病的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0.
猪流行性腹泻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引起猪的一种肠道传染病,其特征为呕吐、腹泻和脱水。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属于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与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没有共同的抗原性。临床表现与典型的猪传染性胃肠炎十分相似。某专业合作社一起藏猪只大面积剧烈腹泻、呕吐、严重脱水以及体质消瘦的疫病,经确诊为猪流行性腹泻,该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会严重危害养猪业的发展,因此日常必须加强对该病的预防控制。现主要对该病的防控措施进行阐述,为广大养猪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