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乔木,高6—9米;树皮灰褐色,有纵裂,小枝斜展,向上,无毛或幼枝有疏柔毛。叶披针形,长5—10厘米,宽2—4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边缘具腺状锯齿,两面无毛。叶柄长7—10毫米,近无毛;托叶斜披针形,有锯齿。花序与叶同时开放;花枝长达4厘米,基着生4—6片有锯齿的小叶;雄花序(雌雄同株上)长2—3厘米,花序轴被白色毡毛,苞片卵状披针形,内面有白色柔毛,外面近于无毛;雄蕊2,花药黄色,花丝分离,腺  相似文献   

2.
(二十六)谷桉(图1—2) Eucalyptus smithii R.T.Baker 常绿乔木,在澳洲原产地树高46米,胸径150厘米;引种广西后,8年生树高16米,胸径23.5厘米;树皮有深沟裂纹,暗灰色至淡黑色。幼年叶对生,无柄,披针状心形;成年叶互生,具柄,狭披针形,长10—16厘米,宽1—1.7厘米,渐尖;脉和腺体明显,侧脉纤细,极多数,斜展,边缘稍远离叶缘;叶柄长约2.5厘米。花序柄腋生,约与叶柄等长,稍扁平,有花3—9朵,生于长约5毫米内外的柄上;萼筒陀螺形,宽约4  相似文献   

3.
茎干高1—3m,直径30—40cm,具环状叶痕。羽叶纸质,长约2.5m,羽片约138对,在叶轴上平展或近钝角排列;叶柄长约80cm,两侧具短刺36—40对,先端尖锐而微弯,长约3mm;羽片线状披针形,长35—38cm,宽1.5cm,中脉两面隆起,背面微扁平,干后与叶不同色。雄球花柱状卵圆形,小孢子叶被黄色绒毛。雌球花卵圆形,长约20cm,直径15cm;大孢子叶长26—30cm,不育顶片宽圆形或掌状菱形,背面密被  相似文献   

4.
国家保护植物 对开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铁角蕨科蕨类植物现状稀有种。对开蕨是我国新记录植物 ,仅产于吉林省长白山南麓和西侧的局部地区 ,且分布星散 ,如不加以保护 ,将有绝灭的危险。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 ;根状茎粗短 ,横卧或斜升。叶近生 ;叶柄长10~20厘米 ,粗2—3毫米 ,棕禾杆色 ,连同叶轴疏被鳞片 ,鳞片淡棕色 ,长8—11毫米 ,宽约1毫米 ,线状披针形 ,全缘 ;叶片长15~45厘米 ,宽3.5—5厘米 ,阔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 ,先端短渐尖 ,基部略变狭 ,深心形 ,两侧圆耳状下垂 ,中肋明显 ,上面略下凹 ,下面隆起 ,与叶柄同色 ,侧脉不明显 ,二回二叉 ,从中肋向两侧平展…  相似文献   

5.
红柳,又名多枝柽柳,我区阿拉善盟、巴彦淖尔盟、伊克昭盟等黄河流经沿岸的沙漠边缘,河流两岸下湿盐化低地,到处可见。红柳属柽柳科,为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7米,多分枝;去年生枝紫红色或红棕色。叶披针形或三角状卵形,长0.5~2毫米,几乎贴于茎上。总状花序生当年枝上,长2~5厘米,宽3—5毫米,组成顶生的大型圆锥花序;苞片卵状披针形或披针形,长1—2毫米。  相似文献   

6.
(三十九)广叶桉(图11—13) Eucalyptus amplifolia Naudin 常绿乔木;树皮灰白色,剥落,基部树皮略有宿存。幼年叶对生,具短柄,有叶3—4对,卵形或园形,长14—17厘米,宽6.5—13厘米,两面深绿色,无光泽;成年叶互生,具柄,狭披针形或广技针形,长10—20厘米,宽2.5—3.5厘米;叶脉明显;侧脉与中助成20—60°角。伞形花序腋生,有  相似文献   

7.
秆高7—14米,枝下节间圆筒形;此外节间基部扁平,长25—45厘米,径粗3—6厘米,秆壁厚5—9毫米,外表面初被自粉,无毛或近无毛;具纵脉,节下有猪皮状小凹孔;箨环木栓质,附有长2—3毫米棕色刺毛;秆环略隆起,二环近同高;节内长8—12毫米。箨鞘革质,通常长26厘米,宽12厘米,背面贴生棕褐色长2毫米之倒毛,近基部尤密,腹面无毛,具纵脉,有光泽,近先端之边缘具棕褐色纤毛,先端收缩为15—20毫米之截平  相似文献   

8.
秆高3—5米,直径1—1.5厘米,节间长15—27厘米,分枝节间扁平,幼秆绿色无毛,无白粉,秆环隆起,箨环明显,节内长2—3毫米。秆箨箨鞘外表面新鲜时绿色,后淡黄棕色,被脱落性细刺毛,边缘与基底均无毛;箨舌近截状或呈弧状隆起,边缘无毛;箨耳淡紫棕色,镰刀状,横卧于箨鞘两肩,先端伸出,边缘具长4毫米棕褐色繸毛;箨叶紫绿色,锥状至狭披针  相似文献   

9.
窄叶半枫荷     
窄叶半枫荷是热带速生用材树种,生长快,干形好,木材红色悦目,易加工。天然更新好,有一定生态适应范围,可以在热带地区推广试种。形态特征常绿乔木,高可达30米,主干端直,树皮黄褐色或灰色,有纵裂纹。叶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5—9厘米,宽2—3厘米,叶面几无毛,叶背密被黄褐色或黄白色茸毛。花白色,单生叶腋,花梗长3—5厘米,有小苞片位于花柄的中部,4—5条裂或条形,萼片5,条形,长2厘米,宽3毫  相似文献   

10.
地下茎复轴型,直径较粗,实心。秆高可达5米上下,直径1—4厘米,节间圆筒形,分枝一侧基部扁平,节部隆起,箨环有残留物,秆中部每节分枝3枚,上部分枝可较多,秆箨狭长三角形,短于节间,边缘有短繸毛,箨舌平或凹,被腊质粉,高约3—5毫米,边缘有纤毛,箨耳小,具繸毛,箨叶披针形,长5—20厘米,两边有极细的锯齿,每分枝有3至5枚叶片,叶鞘光滑无毛,无叶耳,偶有少数繸毛,叶舌拱形,叶片矩圆披针形,侧脉4至5对,小横脉明显。  相似文献   

11.
竹类四新种及若干新组合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秆高30—50厘米,直径2—3毫米,幼秆绿色无毛无白粉、节间通常呈“之”字形屈曲,长6—10厘米,分枝一侧扁平,秆环在分枝一侧背面向外呈  相似文献   

12.
黄菠萝树是世界上比较稀有、奇缺的树种,主产于东北和华北,安徽北部、宁夏也有分布,内蒙古有少量栽种,河南嵩县亦有发现。一、形态特征黄菠萝树高10米~20米,大树可高达30米,胸径1米。枝扩展,成年树的树皮有厚木栓层,浅灰或灰褐色,深沟状或不规则网状开裂,内皮薄,鲜黄色,味苦,黏质。叶轴及叶柄均纤细,有小叶5片~13片,小叶薄纸质或纸质,卵状披针形或卵形,长6厘米~12厘米,宽2.5厘米~4.5厘米,顶部长渐尖,基部阔楔形,一侧斜尖,或为圆形,叶缘有细钝齿和缘毛,叶面无毛或中脉有疏短毛,叶背仅基部中脉两侧的长柔毛较密,秋季落叶前叶色由绿转黄而明亮。花序顶生;萼片细小,阔卵形;花瓣紫绿色,长3毫米~4毫米;雄花的雄蕊比花瓣长,退化雌蕊短小。果圆球形,径约1厘米,蓝黑色,通常有5条~8条浅纵沟,干后较明显。花期5月~6月,果期9月~10月。  相似文献   

13.
白千层(Melaleuca leucdendron)云南称茶油树,广东叫玉树,系桃金娘科白千层属,原产澳大利亚和马来西亚、印度、缅甸、越南等地.我国广东、广西、海南、福建、云南等地早期引种作为观赏和行道绿化树种.白千层为小乔木或乔木,是一种耐干旱瘠薄的速生树种.其树皮灰白色,厚而松软,海绵状,多层,每层纸样易剥落;叶互生,稀对生,形似偏斜镰刀,披针形或窄长圆形,长4~10cm,宽1~2cm,先端急尖,基部狭楔形,两面同色,幼时两面被白色长柔毛,老时逐渐脱落,具油腺点,基脉3~7条,揉碎有樟脑香气,叶柄极短扁平.花白色,顶生穗状花序,长约15cm,花序轴被白色柔毛;萼管  相似文献   

14.
秆直立,高达9米,直径达4.8厘米,竹材厚约11毫米,节间圆柱形,最下部节间全部无毛,嫩时具显著的紫色条纹和紫色斑点。秆箨脱落性;背面被紧贴的黑褐色刺毛,嫩时具紫色斑纹,顶端弓形下凹;箨耳近扇形或狭长圆形;箨舌高约3.2毫米,边缘具长而基部粗糙的流苏状毛,箨片常外反,卵状披针形,基部截形,近基部边缘具长纤毛,秆枝簇生,主枝长而粗,小枝通常具叶5~8枚;叶耳卵形;叶舌高约0.5毫米;叶片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5~12厘米,宽6~19毫米,背面密被短柔毛,次脉4~5对。假小穗紫色或淡  相似文献   

15.
希美莉(Hamelia patens)是茜草科灌木,分枝多而披散;叶对生或轮生,全缘,轮生叶多至五片;叶长8至12厘米,宽4至6厘米;椭圆形,面披散纸质;叶短毛,主脉大而明显,侧脉约十对;叶柄长1.58厘米;托叶披针形,宿存,长约3至5毫米,叶柄及幼枝红色,披毛。花红色,顶结,无数小花以总状形式集生,  相似文献   

16.
筋杜鹃属紫茉莉科,是易栽培、易繁殖的蔓性灌木,分枝长而下垂,有腋生直刺。叶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5—13厘米,宽3—6厘米。苞片叶状,红色、紫红色、粉红色或橙色,花3  相似文献   

17.
曾林 《国土绿化》2007,(2):40-40
麦冬别名沿阶草、麦冬草、麦门冬、猫儿眼睛。为百合科沿阶草属植物。麦冬为多年生常绿草本。根较粗,椭圆形,纺锤形的小块根,为常用中药“麦冬”。叶丛生,暗绿色,长条形,长10厘米—50厘米,宽1.5毫米—3.5毫米。7月开花,花白色或淡紫色。种子球形,直径7毫米—8毫米,12月—翌年1月成熟,成熟种子紫色或蓝黑色。  相似文献   

18.
江西省玉山县在中药资源普查中,发现了药典未载的一个新品种一一铁骨人参。据初步鉴定,系茜草科的“长尾粗叶木”。该瘤物系常绿灌木,高1~1.5米;茎园柱形,直立,直径1~2厘米,小枝披棕褐色粗毛,节稍膨大,节间2~8厘米,长短相隔。叶对生,近革质,披针形,长8~15厘米,宽1.5~3厘米,顶端尾状长尖,基部楔形;下面沿脉披短毛,侧脉约7条,叶柄长4~8毫米,披粗毛。花数朵,着生于叶腋。浆果球形,蓝黑色,直径约5毫米。  相似文献   

19.
正远志(学名:Polygala tenuifolia Willd),远志科远志属,又名葽绕、蕀蒬等。产东北、华北、西北和华中以及四川;多年生草本,高20-40厘米。根圆柱形,长达40厘米,肥厚,淡黄白色。茎直立或斜上,丛生,上部多分枝。叶互生,狭线形或线状披针形,长1-4厘米,宽1-3毫米,先端渐尖,基部渐窄,全缘,无柄或近无柄。总状花序,花淡蓝紫色,蒴果扁平,卵圆形,边有狭翅,种子卵形,微扁,上端有发达的种阜。花期5-7月,果期7-9月。  相似文献   

20.
光梗蒺藜草生物学特性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光梗蒺藜草(CenehmsineertusM.A.Curtis)为禾本科蒺藜草属一年生革本植物,须根较短粗,秆高10—40厘米,基部分蘖呈丛状,茎先横向匍匐后直立生长,近地面数节具根,茎节处稍有膝曲。叶鞘具脊,基部包茎,上部松弛,近边缘疏生细长柔毛,下部边缘无毛,膜质;叶舌具一圈短纤毛;叶片线形或狭长披针形,干后常对折,长3—20厘米,宽2-6毫米,两面尤毛,总状花序自叶鞘中部伸出,长1.5-6.5厘米,宽约1厘米,花序轴具棱,稍粗糙,刺苞稍长圆球形,长近1厘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