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2016年7月19日,邢台市遭受百年一遇特大洪灾,导致邢台市21个县(市、区)严重遭灾,尤其是果树生产遭受重大损失,据初步统计此次洪灾造成全市林果受灾面积达38万亩,为了减少洪灾对果树造成的经济损失,力争把灾害的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现就洪涝过后果树管理,提出以下建议:1洪涝灾害对果树的危害1.1烂根。果树根系长时间被水浸泡、土壤通气不良造成根系窒息和霉烂。涝害程度与积水时间长  相似文献   

2.
城市洪灾的发生对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都会造成严重的威胁,导致城市洪灾的原因主要是自然活动和人们的破坏而引起的,重视对城市洪灾和城市防洪规划工作的落实对推动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主要是针对当前我国城市洪灾的现状和城市防洪规划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减少洪灾为城市带来的危害。  相似文献   

3.
郑强 《乡村科技》2022,(2):132-134
随着我国对环境治理工作的推进,各地区水文水资源环境管理质量不断提升,加强水文水资源环境管理,切实维护地区水资源稳定,兼顾水资源利用率与洪灾防控,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地区水文水环境管理实施的过程中,由于自然灾害引起的洪灾对地区环境造成较大危害,从而对地区水文资源管理造成影响.因此,通过简要阐述落实水文水资源环境管理...  相似文献   

4.
侯雨乐 《福建农业》2015,(2):111-112
通过对汾河地区明代洪灾历史资料的整理、分析及数据处理,对该时期的洪灾等级、成因作了处初步分析。结果表明:明代汾河中游共发生洪灾78次,平均每3.5年就有一次,说明本流域在明代洪灾比较严重,大洪灾和特大洪灾占到了21%,而中度以上洪灾也占到74%,超过了洪灾总数的一半。明代早期的洪灾数量很少,中、晚期数量较多,频率加大,一定程度上也加剧了社会动荡。洪灾频次与气候波动有密切的关系,而人为因素又是洪灾的助推剂。  相似文献   

5.
为评价公路洪灾的风险性,以雅安市为研究对象,基于公路洪灾致灾机理、破坏形态,综合考虑致灾因子、孕灾环境、承灾体和灾情因子四方面因素,遴选出公路造价等11个指标构建公路洪灾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模糊概率理论建立公路洪灾风险评估模型,对雅安市公路洪灾风险进行区划.区划结果表明:雅安市公路洪灾风险性被分为高中风险亚区、中高风险亚区和中低风险亚区、低风险区四档三级.经济发达的雨城区的公路洪灾风险性较高,名山及西南部区县次之,宝兴、芦山的公路洪灾风险性较小;分区结果与近三年公路洪灾损失结果相符,评价结果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由全球气候变化引发的洪灾问题日益严峻,洪灾对不同群体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本文以2013年余姚洪灾为例,对女性洪灾脆弱性特征及成因进行分析。研究认为,女性洪灾脆弱性特征主要表现为受教育程度低,经济独立性差;灾前准备不足,防灾意识薄弱;灾时身心状况差,需求未被满足;灾后恢复时间长,心理状况堪忧;防灾救灾参与度低,自主性缺乏。收入水平、文化程度、洪灾信息获取渠道、防灾减灾技能以及特有的行为模式对女性群体的洪灾脆弱性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7.
《新农村》2001,(3)
浙江省建德市位于钱塘江中游,境内有新安江、兰江、富春江三大河流;其他支流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7条,10~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31条。河流众多,属雨源类河流,又因河床比降大,而属山溪性河流。洪灾严重,如2000年6月18日全市普降大雨,6月18日6时至19日8时降雨量166毫米,雨量较为集中,造成较大洪灾。灾后我们对所管辖的新安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历史资料的整理分析,研究了清代岷江上游地区洪涝灾害发生的频次、等级、周期性、成因等。结果表明:清代岷江上游地区洪涝灾害共计45次,约每6年发生1次;中度以上洪灾比例高达77.8%;清代早期洪灾频次较少,后期洪灾激增;岷江上游洪灾的主周期为17 a,同时还存在6 a和9 a的次周期;气候变得更加湿润、年降水增多是引发洪灾的主要因子,人地矛盾突出、拓荒毁林等人为因素加剧了洪灾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洪灾损失评估是防洪减灾领域的一项基础性工作。笔者在国内外洪灾损失评估信息系统研究的基础上,对现有的洪灾损失评估方法进行了探讨,论述了GIS技术在洪灾损失评估中的应用、特点及作用等,并提出了洪灾损失评估有待解决的问题及未来发展趋势,为科学、有效的采取防洪减灾措施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历史资料的整理分析,研究了清代岷江上游地区洪涝灾害发生的频次、等级、周期性、成因等。结果表明:清代岷江上游地区洪涝灾害共计45次,约每6年发生1次;中度以上洪灾比例高达77.8%;清代早期洪灾频次较少,后期洪灾激增;岷江上游洪灾的主周期为17 a,同时还存在6 a和9 a的次周期;气候变得更加湿润、年降水增多是引发洪灾的主要因子,人地矛盾突出、拓荒毁林等人为因素加剧了洪灾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正>建瓯属于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受武夷山静止峰的影响,山区特殊地形,极易诱发洪涝和山洪等自然灾害。今年"6·20"特大洪灾,我市农田、果园水毁惨重,造成  相似文献   

12.
’98长江洪灾的成因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形成’98 洪灾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 指出森林植被减少、毁林开荒、不合理的耕作方式和围垦, 是导致长江洪灾的人为因素, 并着重分析了水土流失与洪灾的关系. 提出了治理洪灾的几项对策, 即提高全民环境意识、标本兼治、分类经营、制定统一的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加强执法和管理力度、注重科学研究等  相似文献   

13.
针对中国山区村镇的洪灾特点,从致灾因子和孕灾环境两个方面,研究了极限降雨水平、汛期降雨水平、坡度、泥石流等10余项指标对洪灾自然环境危险性的影响,建立了基于云模型的洪灾自然环境危险性综合评价模型。同时,利用GIS系统对空间指标数据和属性指标数据予以度量并进行可视化表达,建立了洪灾的自然环境危险度评估模型,为政府构建预警应灾体系提供了依据。以神农架林区为例,运用云-GIS模型进行了洪灾的自然环境危险性评估。结果表明,神农架林区木鱼镇洪灾自然环境危险性最高。阳日镇、大九湖镇南部以及松柏镇东南部危险性较高,需重点防范。其他乡镇洪灾自然环境危险度相对较低,新华乡南部、松柏镇西北部和下谷坪乡危险性最低。  相似文献   

14.
2009年8号“莫拉克”台风期间苍南县暴雨洪水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8月9日,受“莫拉克”台风的影响,温州苍南等地发生强降水,对当地造成严重的洪灾。分析这次暴雨洪水特性,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正>2016年7月18日-20日,龙安区遭受强降雨袭击,全区林业生产不同程度受灾。我区迅速开展灾后生产自救,稳定林业生产秩序,把灾后造成的损失降低到了最低限度。同时帮助灾区人民渡过了生活难关,本文作者亲自参加了7.19抗洪救灾,总结了洪灾后林业生产自救指导技术和方案,以期为今后的林业救灾工作提供借鉴。1.组建龙安区林业生产自救领导小组洪灾发生后,区林业局及时成立了以党组书记、局长牛用生为  相似文献   

16.
为弥补特大洪灾对水稻生产造成的严重损失,泸县、隆昌两县充分发挥本地秋季温光资源充足的优势,把蓄留洪水再生稻作为农业生产自救的重大措施来抓。目前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已取得阶段性成效。  相似文献   

17.
吴林军 《北京农业》2014,(27):212-213
通过对暴雨洪水的调查分析,确定了洪峰流量的量级和重现期,分析了暴洪致灾的原因。诸多极端不利因素的组合是造成本次罕见洪水的主要原因,流域河川内部分村舍、公路、桥梁、油井等建筑物洪水设防标准低,部分河段经人为改造占用,行洪能力不足,是造成本次洪灾的另一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美国洪水治理的经验与教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灾是美国第一大自然灾害。在过去的年代里 ,几乎每个州都受到影响 ,平均每年死于洪水的人数超过200人 ,使30万人背井离乡 ,每年洪灾损失平均达50亿美元 ,受洪水影响人口占美国总人口的10%。1993年美国中西部洪水是美国有记载以来最为严重的一次 ,洪水影响到美国1/3的州 ,虽然死亡人数不多 ,但洪水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180亿美元。从1903—1993年 ,几乎每年都有洪水泛滥 ,洪水造成的经济损失总体呈递增趋势。中小规模的洪水年年都有。一、美国洪水治理政策的演变美国洪水政策的演变主要受“洪灾事件”的驱动。从…  相似文献   

19.
本针对西部地区毁林开荒、水土流失、洪灾、泥石流等造成农业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提出了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利用科学技术搞生态农业、严格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制定相关法律和规章制度等有效措施,以促进西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洪灾给养殖业造成巨大损失,也会给后续生产管理带来很大困难和隐患,畜禽舍被洪水浸过之后,各种致病因素也会相应增多,如何保证灾后无大疫、迅速恢复生产?应从以下几个技术层面着手。一、迅速清除诱发疫病的各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