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海水对虾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模式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对虾养殖由于受到水资源和虾病的困扰,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已经成为今后对虾养殖的一个重要方向。对虾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的结构包括了养虾池、水处理技术、消毒杀菌、增氧技术、水温调节装置等。目前,典型的养殖模式有美国德州跑道式对虾养殖系统、台南室内自动化循环水养虾系统、美国佛罗里达三阶段养殖系统和美国夏威夷基于微藻的循环水对虾养殖系统。文中对这4种典型的对虾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的养殖试验情况进行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2.
大菱鲆"温室大棚+深井海水"工厂化养殖模式   总被引:22,自引:12,他引:22  
大菱鲆Turbot(Scophthalmus maximus)的引进一方面为我国北方沿海工厂化养鱼增加了一个新的品种,另一方面又创立了“温室大棚+深井海水”工厂化养殖的新模式,大大丰富了工厂化养鱼的内容,有效的推动了我国海水养殖“第四次浪潮”的形成与发展。本文综述了大菱鲆温室大棚式工厂化养殖模式的养殖技术,以促进大菱鲆养殖业的健康、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3.
我国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发展研究报告   总被引:25,自引:6,他引:19  
报告回顾、总结了我国水产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发展的主要历程和现阶段的主要特点,分析了我国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的主要问题,着重从技术角度剖析了不足和努力方向.然后,又从促进我国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阐述了对循环水养殖技术的需求,并对现阶段工厂化循环水养殖产业的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渔业科技产业》2007,(1):43-43
经过3年多科技攻关,由山东省海水养殖研究所和烟台百佳水产有限公司共同承担的农业部948项目日本条斑星鲽苗种培育关键技术在龙口市获得成功。该项目的成功标志着我国工厂化养殖技术又迈出了重要一步,同时为工厂化养殖品种的更新换代提供了充足的苗种保障。  相似文献   

5.
近10余年来,随着全球海参自然资源日趋枯竭与国内海参消费持续增长,我国刺参养殖呈现迅猛发展态势。尤其在烟台、威海、大连、青岛等地,刺参现已成为举足轻重的水产养殖品种,并持续引起各界业主广泛关注。因此,刺参种苗的工厂化培育技术和养殖技术随之兴起。目前,国内刺参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养殖方式也多种多样。本文对我国刺参养殖技术的研究概况作一综述,以期为刺参养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宋锋  孔祥青 《齐鲁渔业》2008,25(6):19-19
日照市东港区涛雒镇大菱鲆养殖场调整养殖品种结构,探索和总结了工厂化流水养殖刺参新技术,有力地促进了全镇工厂化养殖产业健康发展。目前全镇已发展工厂化流水养殖刺参50家,2万余立方米水体,养殖幼参150余万头。现将工厂化流水养殖刺参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大菱鲆工厂化养殖是近二十年来在我国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项海水鱼养殖新兴产业。基于大菱鲆优于其它鱼种的诸多优势,一经从国外引进并突破人工育苗和养殖技术关口后,大菱鲆工厂化养殖便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发展壮大。目前,大菱鲆工厂化养殖在环黄渤海沿岸形成了一个规模空前的新兴产业带,从辽宁、河北、  相似文献   

8.
工业化循环水福利养殖关键技术与智能装备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黄滨  刘滨  雷霁霖  翟介明  颜阔秋  梁友 《水产学报》2013,37(11):1750-1760
基于水产福利养殖的理念,结合封闭循环水系统养殖环境可控性高的突出特点,倡导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工业化循环水福利养殖产业模式,已成为推动我国现代渔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需求。为此,本综述从工厂化循环水鱼类养殖福利影响因子分析、集约化养殖鱼类的福利需求、工厂化循环水模式下水产福利养殖的科学评价标准制定等方面入手,开展了封闭循环水系统实施福利养殖的关键技术与智能装备集成的研究,为今后规范我国水产工业化福利养殖的生产过程管控,建立水产福利养殖保障机制,真正提高水产品质量与安全水平提供理论和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9.
我国海水工厂化养鱼概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海水养殖技术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伴随着海水鱼工厂化养鱼业崭露头角。作者围绕何谓工厂化养鱼,工厂化养鱼发展历史和现状,工厂化养鱼类型和特点,我国海水工厂化养鱼的技术现状和差距,我国海水工厂化养鱼发展方向探讨以及实施工厂化养鱼战略的对策等专题进行了全面概述。  相似文献   

10.
工厂化养殖是海水养殖的必然趋势,也是现代化渔业的发展方向,其中全封闭式循环水工厂化养殖是目前工厂化养殖的最具代表性的技术方向。山东省烟台市自2012年起就已确定海水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技术等7项技术为渔业主推技术。笔者针对烟台市工厂化全封闭循环水养殖的发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我国水产养殖工程学科发展报告(2007—2008)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报告概述了我国水产养殖工程学科2007-2008年所取得的重大科技成果和研究进展.重点介绍网箱设施工程、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工程和池塘生态化养殖工程这3个领域开展的重大研究项目进展情况和研究结果,提出了该学科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今后主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正>目前,大菱鲆是我国北方最重要的海水养殖鱼类,约占鲆鱼产量的80%。据2013中国渔业年鉴,2012年我国鲆鱼产量约为11.36万吨,主要集中在辽宁、河北及天津、山东、江苏北部等沿海地区。在国家鲆鲽类技术体系技术推广和广大养殖者技术提升的作用下,大菱鲆养殖模式由单一的工厂化流水养殖转向工厂化流水养殖、循环水养殖、池塘养殖、网箱养殖等多种养殖模式。在工厂化流水养殖模式下,生产  相似文献   

13.
我国鲟鱼养殖始于20世纪90年代,其人工养殖的历史较短,并且设施化养殖基础薄弱,养殖模式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鲟鱼的养殖方式仍以粗放型养殖模式为主,易受地域、天气等因素的影响,限制了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文中简述了我国鲟鱼设施化养殖的种类,对比了鲟鱼流水养殖、网箱养殖和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的优缺点,详细分析了鲟鱼设施化养殖的工艺流程及养殖过程中使用的设施设备,阐述了设施化养殖的技术要点,指出了目前鲟鱼设施化养殖过程中存在问题,总结了鲟鱼设施化养殖的对策,明确了今后鲟鱼产业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我国鲟鱼类养殖现状及发展前景   总被引:7,自引:11,他引:7  
我国鲟鱼类天然资源数量稀少,难以满足市场巨大需求,近年来鲟鱼养殖在我国各地快速发展。本文总结了我国鲟鱼养殖的主要种类史氏鲟、俄罗斯鲟、西伯利亚鲟、匙吻鲟等生物学特性.鲟鱼养殖的主要方式网箱养殖、池塘养殖和工厂化养殖.并且阐述了目前我国鲟鱼养殖的规模和发展前景.预计鲟鱼可能是我国海水网箱养殖的优良新品种。  相似文献   

15.
海水养殖是我国海洋渔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化池塘、开放式流水养殖工厂、深水网箱和循环水养殖则是我国当前集约化养殖的主要生产模式,其中陆基工厂化循化水养殖具有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和产品安全等特点,是世界水产养殖业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也是实现水产养殖与环境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介绍了在国家鲆鲽类产业技术体系支持下对我国沿海工厂化养殖产业营运情况调研结果;围绕我国海水鱼类陆基工厂化养殖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循环水养殖产区分布、发展趋势、技术模式、运营效率以及运营成本构成等关键问题,探讨了产业发展过程中凸显的主要问题,对产业发展机遇进行了展望,并提出了下一步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6.
论证一种采用虚拟仪器思想构建的工厂化养殖监控系统的设计和实现,重点介绍了监控系统的数据采集和数据通信,证明这种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工厂化养殖监控系统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相似文献   

17.
地源热泵技术在海水工厂化养殖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我国海水工厂化养殖系统的发展现状,并针对工厂化养殖中耗能高、污染重等问题,提出了以地源热泵技术为基础的利用地热这一清洁能源的解决方案,使用地热既解决了工厂化养殖中能耗高的问题,又减少了向海域中排放养殖废水,达到保护海域环境,减少了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气体的排放的目的,符合我国目前节能减排的政策.  相似文献   

18.
“盐渍土地区地下咸水微循环工厂化海参养殖技术研究”项目立足盐渍土地区广阔荒碱地资源优势进行地下水净化,利用工厂化养殖,探索适宜当地地下水海参工厂化养殖的技术,建设集约化养殖基地。项目实施以来在各级科技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相关单位及专家教授的通力协助下,取得了良好的成果,经济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圆满完成了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并由此总结出了一套比较完善的盐渍土地区地下水进行海参工厂化养殖的技术规范,推动了渔业健康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臭氧消毒是工厂化水产养殖中水处理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详细介绍了臭氧的物理、化学性质,论述了臭氧制造、水中溶解及水中溶解浓度的检测方法。结合国内外有关水产养殖水处理技术的研究成果与发展趋势,分析了臭氧在工厂化水产养殖水处理中的一些作用和应用特性。介绍了臭氧在工厂化水产养殖中消毒杀菌、氧化有机物、凝聚悬浮物、除臭与除色方面的作用,阐明了臭氧在工厂化水产养殖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利用先进的工厂化水产养殖技术与设施进行的全封闭高密度循环水养殖,具有节水、节地、节能、环保等优点。其成功的关键在于对养殖水体的水质调控。以下就陆基水产养殖的水质调控技术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