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荞麦在我县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是我县群众填空、倒茬、以秋补夏、抗灾救荒的最理想作物,传统的种植方法是小麦收获后复种一茬或其他作物受灾后复种一茬,但是由于品种老化,产量低下,影响总产量的提高。近年来,我们引进北海道荞麦进行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
<正>荞麦是黄土高原农民填空、倒茬、以秋补夏、抗灾救荒的最理想作物,传统的种植方法是小麦收获后复种一茬或其它作物受灾后复种一茬。但是由于品种老化,影响总产量的提高。近年来,我们引进北海道荞麦进行大面积推广种植,经试验示范统计,平均亩产151.5 kg,较当地老品种平均增产40%,增产幅度达到极显著水平。为了进一步扩大种植面积,我们对北海道  相似文献   

3.
复种指数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永祥 《作物杂志》2003,19(4):54-54
复种指数是农业生产评价和耕地利用状况评价中常用的一个量化指标。能否正确理解和运用复种指数指标,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对土地利用状况的评价,最终影响国家或地区农业发展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从目前土地利用评价实践看,对复种指数的计算方法和对复种指数的理解有待进一步修正界定。要准确掌握和运用复种指数就必须从复种的定义入手,复种是指在一个生产年度内,在同一田地上收获两季或多季作物的种植方式[1] [4 ],或指在同一田地上一年内接连种植二季或二季以上作物的种植方式 [2][3]。复种可以在前茬作物收获后播种或在前茬作物收获前在其株行间播种 (套种 ),另外还有移栽、再生等方式实  相似文献   

4.
麦茬复种荞麦是静宁县一种传统的种植模式。详细介绍了麦茬复种荞麦丰产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5.
<正>马铃薯又称土豆、洋芋,在我县常年种植面积在1万hm2以上,它具有抗旱,高产、优质、高效、营养全等特点,是农村种植结构调整中的优选作物。镇龙镇是全县海拔最高的乡镇,也是马铃薯的主产区。经过多年种植,现将马铃薯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总结如下。1选地整地选择土壤肥沃、地势平坦、排灌方便、耕作层深厚、土质疏松的沙壤土或壤土。前茬避免是茄科作物,以减轻病害的发生,马铃薯与水稻、玉米等植物轮作增产效果较好。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将病叶、病株带离田间处理,深耕20~30cm,播种及时耕耙,达到耕层细碎无坷垃、田面平整无根茬,做到上平下实。  相似文献   

6.
通过4种不同前茬耕地上胡麻干物质积累规律及产量构成因子的变化,分析其对胡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胡麻合理接茬复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不同前茬作物使胡麻不同生长期干物质积累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在生理成熟期达到最大值。与不倒茬(T0)相比,4种前茬作物对胡麻不同生长期干物质量积累都有增加作用,其中豆茬(T3)处理胡麻干物质积累量最大。荞麦茬(T2)、谷茬(T1)对胡麻工艺长度和株高影响较大,豆茬(T3)、荞麦茬(T2)对单株有效蒴果数和千粒重影响大于其他几种茬口。与T0相比,4种茬口使胡麻子粒中硬脂酸含量都有所提高,对胡麻含油率、亚麻酸、亚油酸、油酸和棕榈酸等品质性状的影响无明显差异。与T0相比,豆茬是最优前茬,荞麦茬、谷茬次之,薯茬最差。  相似文献   

7.
一、冬小麦—夏玉米轮作施肥特点我市处于半干旱暖温带,光温条件的基本特点是种植两茬作物不足,而种植一茬有余,所以采用的是冬小麦—夏玉米轮作种植方式。在施肥上将冬小麦—夏玉米两茬作物看成一个整体,进行统筹安排。  相似文献   

8.
荞麦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荞麦高产栽培技术徐少波(浙江省泰顺县农业技术推广站325500)近年来,浙南山区以荞麦作为填闲作物和新垦地、贫瘠地的作物种植的面积不断扩大,据不完全统计,1993年泰顺县荞麦种植面积达1000余亩。其栽培技术如下:1抓好播种关荞麦幼苗出土能力弱,做到...  相似文献   

9.
对豫南西瓜腾茬期和适于晚播的粳稻品种进行了研究筛选。结果表明,西瓜腾茬期在6月底~7月中旬,粳稻的播期可以推迟到6月上旬~24日,据此建立起瓜后粳稻效种植模式。这一模式也适于其它仲夏作物的后茬土地利用。  相似文献   

10.
本地种植甜叶菊,利用冬闲空茬或早春腾茬,于3月中旬到4月中下旬采用地膜覆盖进行栽培,一般在7月中下旬到8月中下旬收获头茬(头刀)甜菊叶,亩效益可达3 000~4 000元。在头茬甜叶菊收割后,通过收获二茬甜叶菊,或者直接利用甜叶菊茬口套种或复种各类秋冬蔬菜作物,可增加收入。因此,对甜叶菊  相似文献   

11.
青海省河湟川水谷地及低海拔沟岔地农业区常年种植小麦约10万hm^2,其中河湟川水谷地种植冬小麦6700hm^2左右,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而形成了得天独厚的作物生长空间,小麦收割从7月上旬自东向西依次进行,8月上旬结束,此时雨水充足,至地面封冻约80d左右。针对青海省东部农业区河湟川水谷地及低海拔沟岔地农业区农作物种植一茬有余两茬不足及农业生产存在着饲料短缺、生态恶化两大问题,借鉴甘肃省农牧厅5年的试验、示范、推广经验,总结出青海河湟川水谷地及低海拔沟岔地麦后复种饲料油菜技术。  相似文献   

12.
论我国耕地种植指数(复种)的潜力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论我国耕地种植指数(复种)的潜力刘巽浩(中国农业大学农学系北京100094)在一块地上一年内种收一季以上作物的种植方式,称为复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耕作制度改革,推广以复间套种为中心的多熟制模式,全国的种植指数由1952年的131%上升到199……  相似文献   

13.
冬麦北移新品种选育及试验示范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辽宁省的水热资源水大秋作物成熟一茬有余,两茬不足,通过进行冬小麦的选育和育种及两茬作物复种,提高单位面积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葫芦岛地区马铃薯复种高粱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6~2008年,研究了马铃薯下茬复种辽杂19的产量和经济效益,并与辽杂11、大豆、白菜、萝卜等下茬作物的经济效益比较.结果表明,马铃薯复种辽杂19比辽杂11、大豆、白菜、萝卜作下茬作物有多方面优势,在这一模式下,最多可收马铃薯45 290.6kg/hm2、辽杂19高粱11 288.5kg/hm2,经济效益可达近3万元/hm2,应用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大棚番茄辣椒两茬种植模式甚为流行。这种模式不但可以合理利用地力和作物特性,经济效益还非常之高。简要介绍了大棚番茄辣椒两茬种植模式,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根据芝麻无限生长和连续开花的习性,利用豌豆、油菜、大麦等早茬作物种植芝麻,能使芝麻的潜在优势得到充分的发挥,是芝麻生产上的一大优势.我们在驻马店市上蔡县种植 10亩大麦茬芝麻,平均亩产达 160 2kg.研究出了一套早茬芝麻超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7.
正马铃薯是陕西省定边县传统的粮菜兼用作物,也是全县第一大宗农作物,种植历史悠久。2007年定边县被农业部命名为"中国马铃薯特产之乡"、获陕西省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及产品认证;2009年"定边洋芋"被国家工商总局注册受地理标志保护;2015年初,定边成为农业部在西北地区唯一的马铃薯主食化示范实验县;2016年初,定边又以马铃薯成为陕西省农业主导产业转型升级粮食类示范县。1轮作倒茬种植马铃薯对前茬要求不严格,但不能连作,应选择豆类、玉米、油料、荞麦等作物为前茬。  相似文献   

18.
在当地山区选择土质较肥沃,不黏重,透气性良好的梯田或缓坡地种植。宜选前茬作物为小麦、豆类的地块种植,忌重茬,也不宜与其他茄科作物轮换倒茬。在选茬适当的轻质壤土上种植马铃薯,表现为发芽快,出苗整齐,生产的块茎表皮光滑,薯形正常,商品性好,而且便于收获。  相似文献   

19.
发展荞麦生产的意义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荞麦原产于亚洲中部或北部,我国在南北朝时就开始种植,栽培较广,以黑龙江、吉林为最多。荞麦是适应性广、生育期短的作物,一般60~80天即可成熟。若遇旱涝等自然灾害年,山区、平原均可种植。种荞麦只要掌握“春荞霜后播,秋荞霜前收”的原则,都可获得好收成。  相似文献   

20.
京郊优质玉米高效种植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4年的试验研究和生产示范,总结出5套优质饲用玉米高产高效种植技术模式.这些技术模式的优势表现在:优化配置光、热、水、土资源,扩充了京郊作物生产种类和优质饲用玉米品种,使上下两茬作物合理搭配,有效地弥补了北京地区热量资源一茬有余、两茬不足的缺陷;类型多样化,分别适于不同生态区;生产的产品优质专用,符合市场需求,增效明显;冬春季节的农田覆盖度大,对农田防风固沙、改善生态环境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