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作物及其近缘种抗病性的精准鉴定是筛选和培育作物抗病性品种的关键环节,是安全有效防治作物病害的重要方式,也是野生种质资源异位保存和开发利用的重要基础。传统的抗病性鉴定方法工作量巨大,且严重依赖于调查人员的主观判断,快速、准确的作物及其近缘种抗病性智能化鉴定方式是未来的发展方向。近年来,随着深度学习方法的快速发展与大量应用,基于深度学习的作物及其近缘种抗病性智能鉴定成为可能。本文首先以水稻3大病害(稻瘟病、白叶枯病、纹枯病)为例,从阐述其抗病性鉴定的规范标准和传统抗病性鉴定方法出发,随后从病害检测、病害分割和病害危害程度评估3方面综述了深度学习在作物及其近缘种抗病性智能鉴定中的研究进展,凝练了深度学习在抗病性鉴定上的应用情况和面临的难点与挑战,并对未来进一步研究的方向与发展趋势进行展望,旨在为深度学习在作物及其近缘种抗病性鉴定中的进一步研究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沙门氏菌的快速检测与鉴定提供参考,从传统标准检测方法、特异性PCR、分子系统发育3个层面,其中传统标准检测方法基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 4789.4-2016《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特异性PCR基于invA基因、分子系统发育基于16S rDNA,对能力验证(CFAPA-805)样品进行沙门氏菌的分离鉴定。结果表明:3种检测方法结果一致,样品341中检出沙门氏菌,其中生化鉴定、血清学鉴定与分子系统发育鉴定结果显示,此次阳性样品中的沙门氏菌为沙门氏菌生化群(Ⅰ),肠炎沙门氏菌肠炎亚种,血清分型为O:9,12:H:g, m。本次实验室的能力验证结果为“满意”,肯定实验室沙门氏菌检测能力。通过比较,特异性PCR鉴定可以确定沙门氏菌是否检出,生化鉴定、血清学鉴定和分子系统发育鉴定可以确认沙门氏菌的生化群、血清分型与分子分型。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利用粗毒素对离体小麦叶片进行抗根腐病鉴定,与用孢子悬浮液接种的鉴定方法比较,结果表明:利用粗毒素进行小麦抗根腐病鉴定的方法可以大大缩短品种抗笥鉴定的时间,是一种快速、简便而准确的鉴定方法。  相似文献   

4.
籽用南瓜疫病苗期抗性鉴定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接种浓度、接种方法、苗龄、保湿时间对南瓜疫病接种效果的影响.并采用多因素L9(3^4)正交试验设计.筛选出南瓜苗期最佳抗性鉴定方法,即植株在3片真叶期用注射法接种,接种浓度为1250个孢子/mL,接种后保温48h效果最好。用此方法对29份试验材料进行抗性鉴定.筛选出抗性材料1份,中抗材料6份.感病材料16份.高感材料6份。这些品种的抗性鉴定结果与田间表现的抗病性调查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5.
茄子抗青枯病的最适鉴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茄子抗青枯病的最达鉴定方法研究结果认为:幼苗伤根灌注法是茄子幼苗抗青枯病鉴定的首选方法,准确可靠,简便实用;茄子抗青枯病育种过程中,对青枯病抗性鉴定,要将苗期鉴定和成株期鉴定结合起来;在茄子幼苗二叶期采用浸根法进行抗青枯病鉴定,能区分不同抗性的材料,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6.
选用铁单9号等18个玉米杂交种的35份样品分别进行电泳鉴定和田间小区种植鉴定.并对鉴定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方法鉴定的结果存在明显差异,但它们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7.
玉米灰斑病菌致病性分化的寄主鉴定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玉米灰斑病现已严重威胁中国北方玉米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本研究采用苗期鉴定、成株期鉴定、温室鉴定和田间鉴定等方法,利用玉米自交系和品种对玉米灰斑病菌致病性分化鉴定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玉米苗期和成株期均可用于玉米灰斑病的抗性鉴定,两者鉴定结果有一定的相似性,但利用成株期进行鉴定比较好,因为接种比较容易;利用自交系或品种均可进行抗性鉴定,从效果上看,利用自交系较好,因为利用成株期自交系鉴定法,不同自交系一菌株组合间病级差异较明显,变异系数为47.32%,能有效地区分不同菌株间致病性分化的程度,但是由于成株期品种鉴定法与成株期白交系鉴定法比较。变异系数差异很小,所以成株期品种鉴定法可以作为抗性鉴定的辅助方法。  相似文献   

8.
为建立重组质粒DNA的快速鉴定方法,分别以阳性菌的菌斑,菌液的菌丝体以及质粒DNA为模板进行PCR鉴定重组质粒。结果表明:以菌斑或菌液的菌丝作为模板的PCR鉴定方法操作步骤便捷,结果可靠,可以作为重组质粒初步的筛选方法。  相似文献   

9.
水稻抗旱性鉴定方法与指标探讨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水稻抗旱性鉴定方法与指标探讨张燕之(辽宁省农科院栽培所)干旱是一个世界性的农业问题,是影响水稻生产的主要障碍因素之一。提高水稻品种的抗旱性,已成为水稻育种工作的重大课题,准确地鉴定水稻品种的抗旱性,是培育抗旱品种的必要基础。 ̄[6]作物抗旱性鉴定比较...  相似文献   

10.
玉米鉴定方法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品种纯度检验包括品种真实性和种子纯度两方面,对玉米生产具有重要影响。因此不论种子生产者、使用者或管理者都十分重视品种纯度问题。随着科技进步,品种纯度的检验方法已经从形态学观察发展到基因组鉴定水平,经历了形态鉴定、生化鉴定和分子生物学鉴定三个历程。  相似文献   

11.
数字图书馆的评价体系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我国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和研究发展很快,但有关数字图书馆评价体系的研究并不深入。作者通过大量的调研,就数字化图书馆评价体系的主要内容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提出了较为完整的评价体系内容和概念,包括资源内容评价、标准评价、技术评价、服务评价、法律评价、效益评价等6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何金富 《广西农学报》2009,24(3):48-50,99
将耕地土壤重金属环境质量适宜性评价分为现状评价和预测性评价,前者通过耕地所种植作物的产量、质量状况来反映,后者则以类比法进行。以重金属污染耕地作物产量减产不超过10%,产品质量符合国家食品卫生标准为依据,确定该区域土壤重金属环境质量现状对该种植作物的适宜性;在现状评价基础上,除土壤重金属污染之外的同等条件区域,类比耕地土壤重金属含量,预测该区域耕地土壤重金属环境质量对该作物的适宜性。与其它方法相比,本文提出的耕地土壤重金属环境质量适宜性评价,综合考虑到我国土壤、气候、作物类型及栽培技术等因素,评价结果更为直观。  相似文献   

13.
森林旅游资源评价研究综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简要介绍了森林旅游资源评价研究的最新进展与动态,并对森林旅游资源评价的研究方法和内容进行了综合评述。广义的森林旅游资源评价,根据其所依据的理论基础、表达形式及评价目的可大体分为经济评价和质量评价。其中,经济评价体现了森林旅游资源的经济属性,而质量评价则综合体现了森林旅游资源的自然属性和社会文化属性。全面、系统的森林旅游资源调查是评价的必要基础,包括基本情况调查和景观资源调查。制定评分标准和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是森林旅游资源综合评价的关键环节,一般涉及森林旅游景观资源和开发建设条件两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14.
土壤盐渍化评价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盐渍化评价能够揭示区域土壤盐渍化的基本状况,是治理盐渍化的前提。概括性地介绍了土壤盐渍化评价的技术方法,并从土壤盐渍化现状评价、动态评价和风险评价3个方面,总结了国内外学者在土壤盐渍化评价方面的研究进展,为土壤盐渍化评价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本文运用系统理论, 从科研评价的五个基本要素、由五个要素之间的协作而形成的评价机制, 以及科研评价对科研活动的影响角度, 剖析当前我国科研评价的问题, 从而为人们系统性地解决这一问题提供思考  相似文献   

16.
木材加工企业经营状况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探讨企业经营状况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原则的基础上,从4个方面选取了与企业经营有相关因素的20个参评因子,建立了木材加工企业经营状况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构建了一个分析木材加工企业经营状况的定量模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意义]建立科学的学科评估指标体系,是开展高校学科评估的关键。根据国情,重新构建一套有中国特色的、全面科学的学科评估体系,从而对一定时期和一定范围内的学科建设水平给出客观、科学的评价。[方法/过程]在比较分析国内外常用的几种学科评估体系的基础上,围绕高校不同层次人才培养的中心任务,兼顾不同学科之间的差异,推行分类评价,首先按高校类型、再按不同学科门类,分别构建多个学科评估体系。[结果/结论]以教学研究型大学中的工学为例,建立一个全面、科学、有中国特色的学科评估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由5项一级指标、16项二级指标、40项三级指标构成。指标权重向“人才培养”倾斜,突出“思想政治教育成效”“师德师风建设”等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18.
培育职业烟农是解决"谁来种烟"问题的根本出路,烟农的职业化评价定级是发展趋势。文章分析了烟农评价的主体、客体、评价方式和内容,并设计了湘西烟农评价体系,以便科学评价烟农。  相似文献   

19.
为了更深刻的了解转基因大豆的食用安全性,介绍了国内外转基因作物的发展和种植应用现状。从营养学、毒理学和过敏性三个方面归纳了转基因大豆食用安全性研究现状,提出了应秉着科学的态度,以实验研究为手段,用数据说话,以转化体为安全评价试验的个案,以品系为安全证书申请的个案,对转基因生物进行系统的安全评价,建议进一步加强食用转基因大豆营养积累、引入基因对代谢激素分泌及其对过敏性影响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科技评价改革是推进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科研机构评价是科技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介绍了国外科研机构评价的典型做法和中国农业科学院以量化为主的研究所评价体系的设计,总结了研究所评价的实施效果,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重视科研导向作用、科研评价导向要与发展目标相一致、把握新时期的新导向、重视评价分析等一系列优化科研机构评价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