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同生物质炭对烤烟青枯病发病情况及烟叶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14年通过田间小区试验,比较了不同生物质炭对烤烟青枯病、烟叶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烟叶生长前期雨水偏多的湖北宣恩地区,在"三先"时施入15 000 kg/hm~2烟秆生物质炭或稻壳生物质炭都可以促进烟叶前期的生长,对青枯病都有一定的防治效果,移栽后63 d的防治效果分别为49.93%和60.03%;进入成熟期稻壳生物质炭的防治效果为31.92%,而烟秆生物质炭的发病率比对照提高了18.18%。施用烟秆生物质炭的烤烟产量下降了4.48%,产值下降了8.83%,中上等烟比例增加了20.66个百分点;施用稻壳生物质炭的烤烟产量下降了29.21%,产值下降了26.78%,中上等烟比例增加了8.16个百分点。因此,每公顷施用15 000 kg稻壳生物质炭对烤烟青枯病有明显的防治效果,但降低了烟叶产量;而施用烟秆生物质炭会加重青枯病发病情况,对烟叶的经济性状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2.
烤烟新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烤烟品种RGl7的烟叶产值、均价和上等烟比例均高于对照种K326,对青枯病具有较强的抗性,综合表现较好,有较好的推广前景;云烟85的烟叶上中等烟比例和均价最高,9601的烟叶产量和产值最高,但这2个品种对青枯病的抗性较差,可在青枯病发病较轻的高寒山区水田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3.
XQ生防菌防治烟草青枯病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XQ生防菌对烟草青枯病的防治效果,以云烟87为供试烤烟品种,通过大田试验探讨了喷施XQ生防菌对烤烟农艺性状、烟草青枯病防效、烟叶物理特性、化学成分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XQ生防菌后烤烟的长势旺盛,烤烟青枯病发病率降低、病情指数降低,移栽120 d后相对防效为81.87%;烤后烟叶物理特性较好,烟叶内部化学成分更趋协调,中上等烟比例和均价有所提升;同时,烤烟的产量和产值分别比对照高258.71 kg/hm~2和13 094.69元/hm~2,经济效益得到显著提高。这说明XQ生防菌制剂对烤烟青枯病的防治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
云南烤烟青枯病发病规律及其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枯病是烟草上的一种主要病害,由细菌引起。近两年由于气候的原因,在局部地区发生流行,导致烟叶产量大幅下降,质量降低。因此,加强烤烟青枯病综合防治,对烤烟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根据重病区的具体情况,综述了青枯病的症状、发病条件、发病规律、发病时期及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5.
青枯病是烟草上的一种主要病害,由细菌引起。近两年由于气候的原因,在局部地区发生流行,导致烟叶产量大幅下降,质量降低。因此,加强烤烟青枯病综合防治,对烤烟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该文详细介绍了烟草青枯病的病害症状、病原菌、侵染循环、发病条件、发病机制,目前对烟草青枯病的防治办法及防治展望,旨在为研究此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龙岩市烟草病虫害发生特点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烟草病虫害会导致烟叶产量大幅下降,质量降低,给烟农、烟草工商业带来巨大的损失,因此加强烤烟病虫害综合防治对烤烟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介绍了福建省龙岩地区烟草病虫害的发生情况,重点介绍了烟草病毒病、青枯病、黑胫病、烟蚜的发生特点,并提出了烟草病虫害综合防治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贵州烤烟的主要害虫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贵州省是全国优质烤烟种植的最适宜区之一,常年种植烤烟17.3万hm2,产量600万担左右,2004年为530万担,2005年为590万担,约占全国烤烟总产量的1/10,是全国烤烟生产第二大省.在烤烟的生产过程中,烟草害虫给贵州烤烟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损失.因此,害虫的防治是烤烟生产中重要的田间作业之一.据贵州省烟草科学研究所袁有波等调查,贵州省烟草生长期害虫共计97种[1].笔者在此基础上,于2006年在遵义、兴义、务川、道真等贵州省虫害危害较重的地区,通过田间观察和五点取样法调查,贵州烤烟大田期和储藏期的主要害虫共有13种.  相似文献   

8.
生防菌在烤烟青枯病和黑胫病防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田间大区对比试验,研究了烟草高效防病生防菌的防病效果。结果表明:采用生防菌防治烟草青枯病和黑胫病,能显著降低烟株青枯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可有效增加烟叶叶面积,提高烟叶的产量、产值和均价;不仅不会影响烤烟的生长发育,而且还能平衡烟叶的内在化学成分含量,提高烟叶的燃烧性和吸食性。  相似文献   

9.
以2013年度安康市烟草种植地区气候因素为前提,通过气候因素对安康市烟草种植地区烟叶生长及产量进行分析,分析表明全市因暴雨洪涝、泥石流、冰雹及病害等烤烟受灾面积4.4万亩,受灾面积超过40%,烟叶损失16万kg,造成经济损失达5 000万元。总体看来,2013年气候对种植烤烟为偏差年景。  相似文献   

10.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在化肥减量的条件下,配施不同比例生物有机肥对烤烟生长、产质量、青枯病发生及其病原菌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当地常规施肥处理(T1,100%化肥)相比,化肥减量10%配施生物有机肥(T2)和化肥减量20%配施生物有机肥(T3)能增加烤烟产量、产值及上中等烟比例,并能显著提高烤烟上等烟比例,显著降低烤烟青枯病的危害(P0.05);其中,以T3处理效果最好。与T1处理相比,T2处理烤烟根际青枯病病原菌数量减少43.50%,青枯病病原菌与细菌比值降低了53.53%,青枯病发病率降低17.50%,病情指数下降27.56%;T3处理烤烟根际病原菌数量减少36.21%,病原菌与细菌比值降低了57.06%,青枯病发病率降低20.01%,病情指数下降36.22%。可见,减量化肥与生物有机肥配施能显著降低烤烟青枯病的发病率,有效防治烤烟青枯病的发生,并提高烟叶产质量。  相似文献   

11.
烤烟是景谷县近年来推广种植的骨干经济产业,2009年全县种植面积达2.7万亩,收购烟叶8万担,收购金额6046.9万元.实现税收1330.3万元。如今烤烟产业已成为景谷县财政增长,农民增收的新兴产业。  相似文献   

12.
广昌县位于抚州市南部,盛产莲子,有白莲之乡的美称。该县在抓好粮食和白莲生产的同时,还注重抓了价值高、见效快烟叶生产。2003年烤烟种植面积1223.3公顷,约占全县总耕地面积的10%,单产(指667平方米的产量)98千克,总产1753吨。当年农业生产总产值18875万元,其中烤烟的总产值为2064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11%,我们根据该县近几年发展烤烟生产的经验教训,提出如下一些看法。以期今后烤烟生产将有更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2002年,德昌县烤烟种植面积3000hm^2,收购烟叶15万担,比1997年增长20%,比2001年13.4万担,增长12%,其中上等烟叶达80%,比2001年的2l%,增长59%;烟农收入达5500万元,比1997年增加l459万元,增长9%,创历史最高水平。l 近些年来,德昌烟农在种植烤烟生产中积累了哪些经验呢?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4.
为进一步探索沼肥种植烤烟对烟叶的增产和增值效果,为沼肥种植烤烟提供可靠依据。进行了沼肥种植烤烟与农家肥种植烤烟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沼肥种植烤烟的烟叶产量和质量比农家肥种植烤烟的烟叶产量和质量均有所提高,沼肥种植烤烟的烟叶比农家肥种植烤烟的烟叶在产量、产值(以盘县2009年收购价计)、中上等烟率分别增加330kg/hm2、5235元/hm2、28.3%。  相似文献   

15.
李雪梅  李自相 《河南农业》2019,(2):12-12,16
我国是烟草种植大国,良好的栽培技术是提高烟叶质量和产量基础。最近几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烟草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同时对烟草企业的种植原料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这样一来,我国烤烟生产就面临着极大的考验。基于此,本文总结烤烟高产优质栽培技术,为生产出优质适产的烟叶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6.
针对利川市部分烟区黑胫病和青枯病多发的现状,采取大区对比试验观察了不同微生物菌剂对烤烟黑胫病和青枯病的防治效果,并对烤后烟叶经济性状进行了统计。结果表明,1 000亿芽孢/g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对黑胫病防治效果明显;3 000亿个/g荧光假单胞菌粉剂对青枯病防治效果明显,均明显优于其他微生物菌剂。同时,2种微生物菌剂对烟株生长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增加了烟叶产量和产值,产量增幅分别达到10.86%和10.06%,在利川烟区可用于根茎类病害的生物防治。  相似文献   

17.
冰雹是一种短时小范围的强烈气象灾害,对工、农业等各行各业生产均可造成重大损失,以危害农业为甚。三明市2006~2009年烟叶种植面积2.72~2.99万hm2,是我国为数不多的百万担优质烟叶产区。在烤烟生长的关键期(3~5月份),由于冷暖空气交绥频繁,极易产生强对流天气,又受局地气候和山脉地形抬升等影响,易使对流云团加剧发展产生冰雹,对烤烟生产造成危害,  相似文献   

18.
对4个烤烟新品系省21、省33、省35和省108进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省35的烟叶产量、农艺性状表现最好,上等烟的比例最高,抗逆性好,青枯病发病较轻,产值最高,综合性状表现最优。  相似文献   

19.
3云南大理州烟草公司,云南大理671000)摘要:在烤烟调制期分下二棚叶、腰叶、上二棚叶及顶叶四个部位,进行赤星病不同危害程度对烟叶产值量的损失研究。结果表明:烤烟受赤星病的危害后,腰叶、顶叶各危害级别间产量损失差异不显著;下二棚叶、上二棚叶当危害达3~4级时烟叶产量出现损失;下二棚叶病害级别与产量损失呈显著负相关;上二棚叶、顶叶病害级别与产量损失呈极显著强负相关。当危害程度达0.5级时,各部位烟叶值量开始下降,并随危害加重,值量损失逐渐增大;顶叶病害级别与值量损失呈显著负相关,下二棚叶、腰叶、上二棚叶病害级别与值量损失呈极显著强负相关。各部位烟叶病害级别与中等烟比例呈极显著强负相关,病害级别与下等烟比例呈极显著强正相关。  相似文献   

20.
烟草黑胫病和烟草青枯病是烟叶生产中的重要病害,也是当前烟叶生产中难以防治的烟草病害,在未种过晚稻的高岸田、旱地不能连作烤烟;烟草花叶病是烟叶发病范围最广的病害,采用化学药剂防治的效果往往不理想。通过在不同生态区域的烟叶产区用BARU复合乳酸菌进行示范对比,进一步验证BARU复合乳酸菌防治烟草病害的效果。结果表明,BARU复合乳酸菌对烟草黑胫病、青枯病、花叶病具有明显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