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于2012年5月–2013年1月对流沙湾海区浮游动物进行了周年性的季度调查,共检出浮游动物41种、幼体17类,以桡足类居多(29种)。亚强次真哲水蚤(Subeucalanus subcrassus)、短尾类幼虫(Brachyuran larva)、长尾幼体(Macruran larva)在四季均有出现,并在3个季度中成为优势种。年均浮游动物丰度和生物量分别为48.12 ind./m3、13.43 mg/m3。扇贝主养区、鱼类网箱养殖区和珍珠贝养殖区的各季浮游动物丰度及生物量均低于对照区(非养殖区);大中型浮游动物主要出现在对照区,而在鱼、贝养殖区极少出现。冬季扇贝主养区多样性指数为各区最高,其浮游动物丰度、生物量迅速回升,高于鱼类网箱养殖区和珍珠贝养殖区,但仍低于对照区。研究结果显示,鱼、贝养殖区域流沙湾海区的浮游动物丰度及生物量比往年明显减小,浮游动物的小型化加剧。  相似文献   

2.
象山港三种不同养殖方式对浮游动物群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不同营养类型养殖方式对半封闭海湾浮游生态系统的影响,于2015年在象山港的鱼类网箱养殖、牡蛎筏式养殖和海带筏式养殖3种养殖区内外分别进行大、中型和中、小型浮游动物群落及相关环境因子的四季研究。结果显示,牡蛎养殖区内大、中型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变化明显,夏、秋季优势种太平洋纺锤水蚤的优势度下降,冬季优势种腹针胸刺水蚤的优势度上升;网箱养殖区内浮游动物群落变化不明显,变化主要为大、中型浮游动物优势种,春、冬季腹针胸刺水蚤的优势度下降,秋季优势种种类组成变化明显;海带养殖区内浮游动物群落和优势种变化均不明显。此外,3种养殖方式对浮游动物的生物量、丰度和α多样性均未产生明显影响。结合象山港的水文特征和养殖区内外的环境因子,研究表明,牡蛎养殖区浮游动物群落变化是牡蛎滤食行为和铁港水交换能力差的综合结果,而浮游动物优势种变化可能与水体总磷含量较高有关;因目前网箱养殖规模小且西沪港水动力条件较好,网箱区内局部环境和浮游动物的变化较小;海带养殖因面积小且仅春、冬季养殖,不足以对水质和浮游动物产生影响。此外,本研究显示不同环境中,大、中型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变异较中、小型浮游动物明显,这可能与中、小型浮游动物群落的稳定性较高有关。  相似文献   

3.
象山港养殖区与非养殖区大型底栖生物生态比较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高爱根 《水产学报》2003,27(1):25-31
2000年在象山港3个养殖区(海带、牡蛎、鱼类)和非养殖区水域进行了四季调查,对养殖区和非养殖区大型底栖生物的生态学进行比较研究。调查鉴定出71种大型底栖生物,其中养殖区45种、非养殖区61种,两区共有种为35种。牡蛎养殖区外侧、鱼类网箱养殖区周围平均生物量和密度分别高达433.53g·m-2和155ind·m-2、91.92g·m-2和114.96ind·m-2;海带养殖区仅为1.55g·m-2和27.5ind·m-2,也明显低于非养殖区5.24g·m-2和53.04ind·m-2;鱼类网箱养殖区中心未见生物分布。本文同时对底栖生物与养殖生物、沉积物及水文环境因子的相关性作了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长江河口区水域浮游动物的变动趋势,分别于2012年2、5、8、11月份在长江河口区(31°~32°N,121°08'~122°11'E)布设17个定点站位开展专题调查。结果表明:调查水域浮游动物优势种的丰度对总丰度具有重要影响;各站位多样性指数值均小于2,均匀度指数均小于0.8;浮游动物总丰度与pH、DO、盐度、水温和叶绿素a之间存在相关性;浮游动物分布的变化与径流量有密切关系,丰水期浮游动物种类数、总丰度和总生物量均高于枯水期。  相似文献   

5.
桑沟湾不同养殖区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2016年9月和11月对我国北方典型筏式养殖海湾—桑沟湾的筏式贝藻养殖区和网箱养殖区的大型底栖动物进行调查,研究了桑沟湾不同养殖区大型底栖动物的种类组成、数量分布、群落结构及生物多样性等群落特征,分析了底栖动物与海洋环境因子的关系,以了解养殖活动对大型底栖动物的影响。结果显示,调查共鉴定出大型底栖动物67种,其中,环节动物多毛类36种,软体动物12种,节肢动物门甲壳类和全足类16种,棘皮动物3种。桑沟湾大型底栖动物的优势种主要为多毛类,贝藻区的绝对优势种为刚鳃虫和长叶索沙蚕,网箱区的绝对优势种为异足索沙蚕和多丝独毛虫。生物量和丰度的特性为9月网箱区11月网箱区9月贝藻区,多样性指数的趋势相反。研究表明,底栖动物群落特征与底质有机碳、总磷、硫化物和氧化还原电位等因素有关,桑沟湾大规模养殖活动对底栖动物群落组成和分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采用生态系统服务理论,对柘林湾海洋牧场建设前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了系统评估。在此基础上,运用ArcGIS分析了柘林湾海洋牧场网箱养殖区、海藻增殖区、贝类底播区、人工鱼礁区、增殖放流区等不同功能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2011—2013年,柘林湾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从海洋牧场建设前的58 613万元上升至建设后的67 370万元。价值构成未发生明显变化,表现为供给服务价值最高,文化服务价值次之,调节服务价值相对较低。柘林湾海洋牧场不同功能区服务功能价值空间分布特征大致为网箱养殖区海藻增殖区贝类底播区人工鱼礁区增殖放流区。  相似文献   

7.
太湖五里湖湖滨带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湖滨带在保持物种多样性、拦截陆源污染物、净化水体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选取经生态修复的五里湖湖滨带为研究对象,于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对该水域4个区域(A,B,C,D)浮游动物进行逐月采样,以探讨五里湖湖滨带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及其生态意义。结果表明,本次调查共鉴定出浮游动物104属207种,其中原生动物37属88种,轮虫38属76种,枝角类17属29种,桡足类12属14种,物种数最多出现在8月(63种),最少出现在2月(25种);岸型对物种数的影响表现为自然滩地型明显高于水泥护岸。浮游动物丰度和生物量均值分别为3 135.35个/L和2.38mg/L,原生动物和轮虫丰度是五里湖湖滨带浮游动物丰度主体,轮虫生物量是五里湖湖滨带浮游动物生物量主体。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季节差异明显,枝角类丰度和生物量表现为春季最高,夏季最低,而浮游动物、原生动物、轮虫和桡足类丰度和生物量均为秋季最高,冬季或春季最低;空间格局上也存在较大差异,浮游动物及各类群丰度和生物量均表现为C区D区B区A区,整体呈现东五里湖高于西五里湖的趋势。浮游动物多样性指数及丰度对水质的分析表明,五里湖湖滨带水质为中污染,水体营养状态为轻度富营养。冗余分析表明,TN、DO、Chl-a及pH是影响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动态变化的重要环境因子。  相似文献   

8.
2012年大神堂贝类养殖区浮游生物的群落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天津大神堂贝类养殖区的水生态环境,于2012年4-10月对养殖区5个站位的浮游生物进行了逐月调查。结果表明,该海域浮游植物共有3门、19属、22种,其中硅藻门占绝对优势,平均丰度为6.22×104个/L;浮游动物共2门、6属、6种,平均丰度为127.8个/L。各季节各站位的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分别为0.07~2.37和0.04~0.66,浮游动物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为0.40~1.71和0.25~0.91。总体评价大神堂贝类养殖区浮游生物的多样性水平较低。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南麂列岛海洋保护区浮游动物种类组成、数量分布、多样性指数、浮游动物与浮游植物动态变化及浮游动物数量变化与营养盐的关系。经鉴定:共发现浮游动物98种,主要有暖温带近海类群和暖水性外海类群;8月份南麂列岛浮游动物生物量和丰度出现最高值,9、10月份逐渐减少,多样性指数变化范围1.78~4.38,平均3.99;保护区内浮游动物数量与浮游植物细胞密度呈良好的正相关关系,与氮含量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0.
基于大型底栖动物的桑沟湾不同养殖区底栖生境健康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解桑沟湾养殖区大型底栖动物的动态变化以及底栖生境的健康状况,于2019年5-9月采集了中国北方典型养殖海湾桑沟湾不同养殖区(藻类、贝类和网箱养殖区)大型底栖动物样品,分析了不同养殖区大型底栖动物的种类、组成、数量分布、群落结构及生物多样性等群落特征,运用多样性指数、AMBI和M-AMBI指数法评价了不同养殖区底栖生境健康状况的时空变化。调查共鉴定出大型底栖动物56种,其中多毛类31种,甲壳类10种,软体动物9种,棘皮动物4种,其他类2种,大型底栖动物的优势种主要为多毛类,以污染耐受种为主;调查期间,贝类养殖区和网箱养殖区的群落多样性指数H''呈现下降趋势,表明贝类养殖活动和网箱养殖活动已经造成沉积物中有机物颗粒过度积累。ABC曲线显示,7月桑沟湾养殖区开始受到干扰,8月和9月受到中等程度的干扰。AMBI和M-AMBI指数评价显示桑沟湾养殖区域底栖生态系统处于轻度或中度干扰状态,底栖生境健康状况处于高等或者良好的状态。  相似文献   

11.
从2006年1月至2007年1月,在青岛市内3区5个主要水产品批发市场连续采集贝类样品,其中太平洋牡蛎Crassostreagi gas 208个、毛蚶Scapharca subcrenata 169个、杂色蛤Venerupis variegata 169个,采用RT—PCR方法检测诺如病毒(Novoviruses,NV)的感染,旨在为贝类食品的安全监控提供基础数据资料。研究结果表明,太平洋牡蛎和毛蚶样品中NV检出率分别为10.1%和5.3%,而杂色蛤未检出,NV流行的季节主要是11月至次年3月,感染部位主要分布于贝类的消化道。  相似文献   

12.
安鑫龙  闫莹  赵艳珍 《河北渔业》2005,(5):19-20,29
首次对秦皇岛市中心的护城河和马坊河分别进行了水样采集,对河水中的浮游植物作了初步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护城河两个采样点的浮游植物分别属于硅藻、绿藻、蓝藻、裸藻和隐藻等5门中的12属,优势种群为隐藻;马坊河两个采样点的浮游植物分别属于上述5门中的15属,优势种群为硅藻和绿藻。初步判定两河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有机物和氮磷等营养物的污染。  相似文献   

13.
弧菌属细菌及其所致海水养殖动物疾病   总被引:70,自引:8,他引:7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弧菌病 (Vibriosis)是由弧菌属细菌 (Vibriospp .)引起的一类细菌性疾病 ,该病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发生 ,其暴发性流行不仅给海水养殖鱼类、贝类及甲壳类等经济动物的养殖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还导致野生的海水鱼类、贝类及甲壳类大量死亡 ,因此 ,对该类疾病的研究一直备受国内外研究工作者的关注 ,是海水养殖动物病害的主要研究领域之一。本文主要介绍病原弧菌所致养殖动物疾病及其流行情况。收稿日期 :2 0 0 0 -0 6-0 5基金项目 :中国科学院九五重点项目资助 (KZ95 2 S1 415号 )作者简介 :吴后波 ( 1967-) ,男 ,中国…  相似文献   

14.
鱼类肠道菌群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葛莉莉 《水利渔业》2006,26(4):17-20
鱼类肠道存在着正常的细菌群落,这些微生物群为宿主创造生存的微环境,同时宿主也为它们提供生长繁衍的条件,两者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形成了统一的整体。综述了鱼类肠道菌群的研究意义、肠道菌群的形成、肠道菌群的数量和组成、肠道菌群的作用。肠道菌群的作用主要包括辅助消化作用、肠道菌群的变化和免疫机能的相关性、对外来菌群和寄生虫的作用、提供营养物质等。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宁夏地区夏季不同模式养殖池塘的浮游微藻群落结构特征,采集了当地棚塘接力养殖(PT)、稻渔种养(DY)、土池养殖(TC) 3种模式的池塘水体样品,分析了其浮游微藻群落组成及其与水质因子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共检出浮游微藻5门27属,总数量为1.52×104~2.39×108 ind./L,生物量为0.16~97.78 mg/L,数量多样性为0.03~3.31,生物量多样性为0.29~3.58。不同模式池塘的浮游微藻群落结构差异显著。PT模式池塘的微藻群落无明显共性特征,蓝藻(Cyanophyta)、绿藻(Chlorophyta)和硅藻(Bacillariophyta)占优势情况均有出现,如拟鱼腥藻(Anabaenopsis sp.)、鱼腥藻(Anabaena sp.)、颤藻(Oscillatoria sp.)、盘星藻(Pediastrum sp.)、卵囊藻(Oocystis sp.)、小环藻(Cyclotella sp.)等;TC模式池塘的微藻优势属单一,分别以盘星藻、小球藻(Chlorella sp.)和微囊藻(Microcystis sp.)占优势;DY模式池塘的微藻多样性丰富,以小球藻、栅藻(Scenedesmus sp.)、盘星藻、卵囊藻、刚毛藻(Cladophora sp.)等绿藻和小环藻、菱形藻(Nitzschia sp.)等硅藻为优势藻。蓝藻生物量与水体中硝酸盐氮(NO3–-N)、亚硝酸盐氮(NO2–-N)、化学需氧量(COD)浓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研究表明,宁夏地区夏季温度高、光照时间长,池塘水体中C、N营养高,易形成以微囊藻、拟鱼腥藻等有害蓝藻优势种群;调控池塘水质时应将其作为关键控制点之一,防控有害藻华暴发而导致减产降效的不良状况发生。  相似文献   

16.
水库网箱养殖黄颡鱼试验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黄颡鱼Pelteobagrusfulvidraco (Richardson) ,俗名嘎鱼、黄姑鱼等 ,河南地方名革牙 ,属鲶形目 ,黄颡鱼属。肉质细嫩少刺 ,味道鲜美 ,营养丰富 ,且具有很好的药用价值。系杂食性底栖鱼类 ,适应性强 ,广泛生活在各种天然的淡水水域中 ,是一种优良的经济鱼类。 2 0 0 0年 ,我们在小浪底水库孟津县库区段进行了黄颡鱼成鱼的网箱养殖试验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 材料与方法1 1 库区条件小浪底水库是新建成水库 ,水面开阔 ,水质清新 ,溶氧丰富 ,pH值 7 0~ 8 0 ,平均透明度10 5cm ,近岸处长年水深 3~ 5m …  相似文献   

17.
吴早保 《淡水渔业》2000,30(11):22-23
信江河是江西省第三大河流 ,渔业资源丰富 ,水质较好 ,污染较轻 ,水透明度在 0 7~ 2米 ,鹰潭段全长有 1 0 4 0 5公里 ,锦江范家滩在信江河 (鹰潭段 )的下游 ,水深相对较浅 ,范家滩全长 2公里 ,最深处 3 6米 ,浅处 0 5米。 1 999年我们选择范家滩的深处开展网箱养殖云斑鱼回试验 ,于当年 3月 2 2日放鱼种入箱至 1 2月 2 0日起捕 ,经过近 9个月 (2 73天 )的饲养 ,共收获鲜鱼 2 2 5 38公斤 ,平均单产达 45 0 8公斤 /平方米。1 主要技术和措施1 1 网箱及鱼种网箱选用双层封闭式聚乙烯结构 ,规格5× 5× 2 (m3)内外层网目分别为 3厘米和 …  相似文献   

18.
马美萍 《水利渔业》2006,26(3):19-20
微藻多糖是一种天然活性物质,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就遗传育种、温度、光照、培养时间和营养物等对微藻多糖合成的影响进行了阐述,并对其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渔业水域污染事故是指由于单位或个人将某种物质和能量引入渔业水域,损坏渔业水体使用功能,影响渔业水域内的生物繁殖、生长或造成生物死亡、数量减少,以及造成生物有害物质积累、质量下降等,对渔业资源和渔业生产造成损害的事实.  相似文献   

20.
Somatostatins (SS) are a structurally diverse family of peptide hormones that affect various aspects of growth, development and metabolism in vertebrates. Fish have proved to be useful models for understanding the role(s) of SS in the regulation of growth. Organismal growth is inhibited by SS and fish with impaired growth (caused by fasting or premature transfer to seawater of anadromous species) display enhanced SS production and elevated plasma levels of the hormone. Somatostatins modulate growth at the level of the pituitary through the inhibition of growth hormone (GH) synthesis and secretion. There are, however, significant structure-function relationships with regard to GH inhibition. For example, while SS-14 is a potent inhibitor of GH secretion, catfish SS-22 and salmonid SS-25 appear not to have GH secretotropic effects. Somatostatins also have extra-pituitary effects on growth. For example, SS reduce GH binding capacity and inhibit IGF-I mRNA expression in the liver. In addition, SS inhibit insulin, another factor essential to organismal growth. Finally, SS interact with a variety of reproductive and metabolic processes - actions which suggest that SS help modulate energy partitioning among biological process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