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研究增施有机肥对小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以“宁春50”为试材,以增施有机肥为试验组,不施有机肥为对照组,研究增施有机肥对小麦基本苗数、根系、株高、茎粗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增施有机肥可以有效增加小麦的基本苗数,提高根系的长度和数量,降低株高,促进茎粗,并有利于千粒重的增加。说明增施有机肥能够促进植株干物质积累,提高小麦的抗倒伏性,对小麦的生长发育、产量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生物有机肥对调亏灌溉下冬小麦苗期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盆栽试验 ,研究了在调亏灌溉条件下施用生物有机肥对小麦苗期地上部分和根系生长量、根系活力及养分吸收状况的影响 ,以及复水后对植株干物质重及根系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 :水分是影响冬小麦苗期生长的主要因素 ;不同施肥处理对小麦产生不同的影响。在水分适宜条件下 ,施用生物有机肥和NPK肥对小麦干物质重及养分吸收量的影响差异不大 ,而小麦根系活力 ,施用生物有机肥的要比NPK肥处理的高 ;在水分中度、重度亏缺时 ,施用生物有机肥处理的小麦干物质重、养分吸收和根系活力均比NPK肥处理高。尤其复水后 ,施用生物有机肥处理的小麦各指标 ,较施用NPK肥效果好 ,表明施用生物有机肥能提高小麦苗期抗旱性。  相似文献   

3.
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利用制浆造纸废液产生的木质素污泥改良酸性土壤,对小麦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掺量0.25%~0.50%、细度≥20目条件下使耕层土壤酸度调节至适宜植物生长的pH值6~7范围。污泥改土对小麦和玉米根系,特别是对侧根、毛细根发育的促进作用相当显著,发达的根系增强了植物吸收土壤中氮、磷、水分等的能力。培养8周的小麦株体中氮、磷含量分别较对照提高19.6%~40.5%,5.5%~7.2%。研究结果可为酸壤改良和废水处理污泥再利用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4.
微生物有机肥对豫南烤烟大田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微生物有机肥对豫南烤烟大田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进行大田肥效对比试验。[结果]结果表明,微生物有机肥能够有效提高烟株根系活力,促进根系生长发育;烟株大田长势及各项农艺性状明显改善;原烟产量、产值和上等烟比例显著提高。[结论]豫南烟区以施用常规无机肥配合450 kg/hm^2微生物有机肥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5.
对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inn.)幼苗进行缺碳或缺氮(碳/氮饥饿)处理,测量小麦幼苗的苗长、根长、胚芽鞘长和根数,研究碳/氮饥饿对小麦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另外,应用PI(Propidium Iodide碘化丙啶)染色法观察根尖死细胞,应用伊文思蓝染色法测定细胞活性,进一步探讨其机理。结果表明,氮饥饿显著降低小麦幼苗的根长和苗长,而碳饥饿对小麦幼苗早期生长的影响不显著,但幼苗叶色显著发黄。氮饥饿显著降低小麦幼苗根尖细胞活性并使细胞死亡数量增加,而碳饥饿处理后小麦根系细胞活性不受影响但死亡细胞仍比对照增多。因此,缺碳或缺氮通过增加根尖的细胞死亡数量显著抑制小麦幼苗根系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6.
紫色土施肥对冬小麦根系生长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国家紫色土肥力与肥料效益监测基地长期定位试验小区上,研究了不同施肥对冬小麦根系生长、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有利于小麦根系长度、根表面积的增加,根系活力的提高。有机肥配施化学肥料(MNPK)或NPK配施,有利于小麦获得较高产量。施有机肥或氮肥或磷肥或钾肥对小麦籽粒粗蛋白质、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含量均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有机肥配施化学肥料处理(MNPK),小麦籽粒品质得到进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   

7.
丘陵旱地小麦根系生长发育与促根增产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丘陵旱地小麦全生育期所需水份全靠自然降水。因而,旱地小麦的根系发育状况决定着对土壤水分的利用能力,直接关系着小麦的穗数、穗粒数和粒重。研究旱地小麦根系生长发育规律和增根、促根深扎的措施,对提高旱地小麦产量有重要意义。豫西丘陵旱地小麦根系生长发育,已有一定研究。我们除观测小麦一般的根系生育规律外,着重探讨各项增产措施对其根系生长发育的影响以及根系发育与地上部产量的关系。本文内容仅是1987和1988年两个年度的初步研究结  相似文献   

8.
为了进一步推广应用生物有机肥,了解生物有机肥在小麦上的应用效果,河南省滑县安排了生物有机肥与小麦种肥同播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应用生物有机肥,有利于促进小麦分蘖和根系生长,增加小麦穗粒数和千粒重,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9.
有机肥及地膜对土壤温度及春小麦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施用有机肥及地膜覆盖对春小麦土壤温度、耗水规律及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设置施用有机肥、地膜覆盖、有机肥+地膜和对照(不施有机肥、不覆膜) 4个处理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施用有机肥处理在小麦生育前期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土壤的增温效应,而生育后期增温效果显著,促进了小麦的灌浆成熟;地膜覆盖处理在小麦生育前期增温效果显著,促进了小麦的生长发育,而在生育后期的高温季节起到了一定的降温效应。各处理小麦全生育期耗水量显著高于对照处理,施用有机肥、地膜覆盖和有机肥+地膜处理分别较对照处理高11. 91%、12. 62%和15. 73%,且在小麦拔节期-扬花期各处理较对照处理耗水更强,有利于小麦成穗和总产量的提高。各处理均较对照处理显著提高了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且以有机肥+地膜处理增幅更大,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平均较对照处理高32. 82%和14. 75%。该地区小麦种植建议采用有机肥+地膜覆盖的种植方式。  相似文献   

10.
哈茨木霉对小麦和玉米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分析应用哈茨木霉制剂后,小麦、玉米幼苗某些生长发育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应用哈茨木霉后小麦、玉米幼苗的株高、根系长度及鲜重明显增加,光合作用增强,呼吸作用不变,叶绿素含量增加;小麦、玉米幼苗的β-1,3-葡聚糖酶、过氧化物酶活性比对照显著增加,幼苗的抗病性增强。  相似文献   

11.
以冬小麦为研究材料,研究城市生活污泥制成的生态有机肥对其幼苗生理指标的影响,为剩余污泥资源化利用提供方法依据。  相似文献   

12.
采用盆栽的方法,研究硫酸铜不同浓度拌种对小麦根系和地上部生长发育的影响。以鲁麦18为试验材料,设置硫酸铜不同浓度拌种,硫酸铜浓度分别为0、0.125、0.250、0.500、1.000、2.000、4.000 g/kg,整盆取样并进行不同指标测定。结果表明,在试验处理浓度范围内,硫酸铜拌种促进了小麦生长发育,随着硫酸铜拌种浓度升高,小麦生长指标出苗率、发芽指数、株高、各器官干物质积累量、根系形态指标、根系生理活性指标均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其中以0.500 g/kg浓度处理效果最好;当拌种浓度达到2.000 g/kg及以上时各指标均低于对照,表明高浓度硫酸铜拌种对小麦的生长发育产生抑制作用。综上所述,在0~1.000 g/kg浓度范围内,硫酸铜拌种促进了小麦的生长发育,其中以0.500 g/kg浓度处理效果最好,≥2.000 g/kg后对小麦的生长发育产生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增施秸秆腐熟剂对小麦生育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玉米秸秆还田后对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设计连续3年增施秸秆腐熟剂的定位试验,以秸秆不还田、不施任何肥料为对照,同时设置拔节期追施氮肥和增施精制有机肥处理。通过连续3年的试验数据分析表明,增施秸秆腐熟剂可以显著提高小麦叶龄,促进小麦次生根的生长,提高小麦单株成穗数、千粒质量、单位面积穗数和收获指数,从而可以显著提高小麦产量。  相似文献   

14.
烯效唑对晋中冬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西农业科学》2017,(7):1103-1106
以山西农业大学培育的冬小麦031165为试验材料,采用完全随机设计,研究不同烯效唑浸种处理(烯效唑浸种处理分别设15,30,60,120 mg/kg,同时以清水浸种为对照)对小麦生长发育、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烯效唑浸种使得小麦分蘖增加、叶色加深、叶片变短且宽度增加,通过增加茎秆粗度抵抗倒伏,其中,30 mg/kg烯效唑处理时小麦地上部长势最佳;烯效唑浸种小麦的次生根数及根系活力均极显著高于对照,以30 mg/kg烯效唑浸种处理最为明显,用量过高则不利于小麦根系活力和次生根数的增加;烯效唑浸种可促进下层根系的发展,从而能够延缓小麦根系后期的衰老;烯效唑浸种可以明显增加小麦的产量。从整体上看,30 mg/kg烯效唑处理对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综合效应最佳。  相似文献   

15.
根系发育是决定小麦抗旱性的重要影响因素,而不同栽培模式对根系生长发育均有明显的影响,进而影响小麦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本文综合论述了根系与小麦抗旱性的密切关系,阐述了密度、肥料、覆盖栽培、垄作栽培、间作套种等不同的栽培模式对小麦根系发育的影响,并提出应该如何完善小麦根系生长研究体系,以期为小麦根系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济麦22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氮素形式及浓度对小麦苗期根系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促进小麦根系生长发育上,三种氮素形态(硝态氮、铵态氮、硝酸铵)的表现为:硝态氮>硝酸铵>铵态氮。对于水培生长的小麦幼苗来说,硝态氮更有利于其根系生长,且当硝态氮浓度为1 mmol·L-1时,根系生长最好。而后研究了不同浓度硝态氮对小麦抗旱性的影响,发现适当提高硝态氮浓度可以促进根系的生长发育,增加小麦叶片含水量,使小麦对干旱有更强的抵抗力。上述结果为农业生产上通过合理施用氮肥以培育小麦壮苗及提高小麦的抗旱性提供了理论依据,并为进一步研究小麦吸收氮素的分子机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污泥施用对土壤及小麦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兰州市安宁区污水处理厂污泥为研究对象,采用盆栽方法研究污泥施用后对土壤pH值的影响,对土壤中重金属Cu、Zn、Pb含量的影响以及对小麦叶片叶绿素含量和脯氨酸含量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污泥施用后土壤的pH值显著下降,并呈递减趋势。不同污泥施加量土壤中3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均远低于我国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GB15618—1995)中碱性土壤的限制性标准值。3种小麦叶片的叶绿素总含量随污泥浓度的增加而增加,污泥在混配土壤中的干重比为15%时3种小麦均达到最大值,随着污泥施加量的进一步加大出现下降。污泥施用后3种小麦叶绿素a/b值与对照相比无显著变化,小麦叶片中脯氨酸含量比对照有大幅的增加。低污泥施加量时(5%、10%和15%),3种小麦叶片中脯氨酸含量随施加量增加而增加,但高污泥施加量时(25%和35%)的脯氨酸含量无显著增加,污泥中污染物胁迫超过小麦耐受限值后,小麦生理代谢出现反常。土壤中3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与3种小麦体内脯氨酸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土壤的pH值与3种小麦的叶绿素总含量和脯氨酸含量均呈负相关关系。综合考虑污泥施用对小麦生理特性的影响,对小麦的耕种土壤中一次性施用污泥时,污泥在混配土壤中的干重比应限量在15%以下。  相似文献   

18.
有机肥对小麦根际土壤酶活性的影响(英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根箱技术研究了不同施肥体制下(有机肥、化肥、有机无机配施)小麦根际土壤的酶活性,结果表明:有机肥和有机无机配施能提高土壤特别是根际土壤酶的活性(酸性磷酸酶、脲酶、转化酶、蛋白酶),有机肥主要是通过促进小麦根系生长,增加根系分泌物等间接作用提高根际土壤酶活性,这将对当季作物生长有着重要影响.因此,有机肥不仅有长久性作用即保持和提高土壤肥力;而且有适时性的作用,即通过影响根系生长及根际环境来促进当季作物的生长。  相似文献   

19.
有机肥对小麦根际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根箱技术研究了不同施肥体制下(有机肥、化肥、有机无机配拖)小麦根际土壤的酶活性,结果表明:有机肥和有机无机配施能提高土壤特别是根际土壤酶的活性(酸性磷酸酶、脲酶、转化酶、蛋白酶),有机肥主要是通过促进小麦根系生长,增加根系分泌物等间接作用提高根际土壤酶活性,这将对当季作物生长有着重要影响。因此,有机肥不仅有长久性作用即保持和提高土壤肥力;而且有适时性的作用,即通过影响根系生长及根际环境来促进当  相似文献   

20.
Cu、Zn是我国城市污泥中最主要的重金属元素。本文采用小麦盆栽试验研究了8种城市污泥中Cu、Zn植物有效性。同时采用中性盐浸提剂(NH4NO3)、酸浸提剂(HCl)和有机配体浸提剂(EDTA)对污泥中Zn、Cu的有效态进行化学浸提。将浸提剂浸提所得的元素有效态含量与该元素在小麦幼苗根系中的元素的富集量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污泥样品Cu、Zn的生物有效性存在差异,Cu有效性范围为4.5%—16.1%,Zn有效性范围为3.6%—12.1%。化学浸提剂的选择影响城市污泥中元素的提取性的评价。EDTA所提取的有效态量显著高于稀HCl和N H4NO3,而后两者提取的量相近。相关分析表明NH4NO3对Cu、Zn浸提量与小麦根系富集量均呈极显著相关,因此,建议采用NH4NO3作为污泥Cu、Zn生物有效性的评价的最佳化学提取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