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验证复绿铃微肥在大白菜上的增产效果并其确定最佳施用方法,在大白菜上进行了复绿铃不同施用方法的随机区组肥效试验,通过分析对照和复绿铃不同处理的大白菜小区产量、外叶和叶球质量,发现施用复绿铃后大白菜产量有显著提高,对其外叶和叶球生长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通过综合分析发现,大白菜莲座期喷施复绿铃增产效果最好,比对照增产27.3%,结球期喷施复绿铃效果次之。  相似文献   

2.
冀东地区夏大白菜一般在6-10月上市,能缓解夏秋季叶菜短缺,增加"秋淡"期蔬菜供应。但由于夏秋季月平均气温都在25℃以上,高温、干旱不利于大白菜生长、结球,且病虫害严重,产量不稳定,对大白菜生产极为不利。要成功栽培夏季大白菜,必须特别注意品种选择,掌握栽培技术和栽  相似文献   

3.
大白菜病毒病是大白菜的主要病害之一。在湖南以高温干旱、蚜虫大发生的年份尤为严重。1992年该病害在衡阳市暴发成灾,3000多亩大白菜受害,病株率达47.9%,损失产量300万公斤。一、病害症状苗期和成株期均可受害。幼苗受害,首先心叶出现明脉及沿叶脉失绿,继呈花叶及皱缩。成株受害,因轻重不同而呈不同的症状。受害轻的,病株只出现轻微的花叶和皱缩症状,能正常结球,但结球后内部的叶片上常有许多灰色小斑点,品质较差。受害重的,病株叶片皱缩成团,叶片上产生许多近圆形、直径约2毫米的褐色斑点,叶背叶脉上产生褐色坏死条斑,并出现裂痕,植株严重矮化,不结球。有时病株出现半边皱缩矮化、另半边仍正常生长的症状,使植株扭曲不正,菜农称之为半边疯。正常生长的  相似文献   

4.
结球大白菜发生先期抽苔原因及防治结球大白菜属十字花科,半耐寒性蔬菜。是我国北方人民主要的冬贮菜之一。与其它蔬菜相比,结球大白菜具有管理简单、产量高、经济效益好等优点,菜农广泛种植。部分菜农为了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争取提早上市,竟任意改变播种期,提早播...  相似文献   

5.
华冠春秋大白菜是利用抗性转育技术育成的春秋兼用叶数型结球大白菜.  相似文献   

6.
春大白菜生长期短,上市正值蔬菜供应淡季,市场售价高且易销售,种植效益相对较高.春健王是北京绿亨种子科技有限公司从韩国引进的春大白菜新品种,经过2年的试验示范,该品种在四川兴文县表现十分理想,生长快、产量高、抗性强.现将相关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 特征特性 春健王是杂交一代春大白菜品种,早熟性好、耐抽薹、生长快,定植后52天左右成熟.外叶深绿,内叶嫩黄,结球紧实美观,叶球炮弹形,球高25~27cm,球径17~19cm,单球质量2~3kg.抗病性好,结球力强,一般667m2产量4000~5000kg.  相似文献   

7.
夏大白菜体内干物质积累和分配规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耐热夏大白菜体内干物质积累和分配规律的研究结果表明。耐热夏大白菜结球前,外叶是整个植株的分配中心,光合产物的70%以上流向外叶。结球后,球叶是分配中心。分配率随生育进程而提高,直至采收,达到最高,为82.48%。而分配率增加变幅方向与外叶正好相反。根和叶柄一生中所分配到的比例较稳定,分别为3.47—4.54%和13.49—17.82%。 植株一生中纯光合量为54.6807克。结球前仅占17.79%。日纯光合量的最大值出现在结球后10天左右。 本研究得到Charles Y.Yang博士的热情指导,马代夫同志和Ekamai Poh-On先生的帮助,并承本所徐鹤林研究员审阅全文,特此感谢。  相似文献   

8.
为筛选出适宜榆林市秋季栽培的大白菜新品种,对14个大白菜新品种进行了引种观察试验,从生育期、植物学性状、产量、结球性等方面对其进行比较评价。结果表明:晋青二号、秋皇后、秋杂118田间长势整齐、结球性好、产量高。晋青二号、秋杂118(均适合腌制)可作为长筒和炮弹类型大白菜示范品种,秋皇后(适合鲜食)可作为短圆类型大白菜示范品种分别在榆林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9.
鲁运江 《蔬菜》2010,(3):30-32
<正>大白菜古代称之为"菘",起源于我国,原始大白菜是不结球的散叶类型,经过历史长河的选择与培育,才形成了今天的结球状态,所以又叫"结球白菜"。20世纪80年代一般北方种植面积较大,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菜篮子工程"产业的兴起,现今大白菜产业已成为嘉鱼县"四大"大宗蔬菜产业(大白菜、甘蓝、南瓜、冬瓜)的亮点之一,沿长江百里走廊,进入秋冬季节,大白菜、甘蓝两类姊妹大宗菜平分秋色,全县大白菜年生产面积6667hm2(10万亩),产值1.5亿元。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所培育一批蔬菜新品种,为尽快其转化为生产力,特向广大用户简要介绍。 1.通园五号大白菜该品种1989年由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会员审定并命名。它适于吉林、辽宁、黑龙江省雨量充沛地区栽培。通园五号大白菜长势强,株高40~45厘米,外叶9—12片,绿色,皱缩、中胁白绿色。叶球半高桩、结球型、黄绿色。球叶45~52片。结球率达90%以上,单  相似文献   

11.
捆叶显著地增加了两个大白菜 Bing 和 WenWu 的产量(Brassica Campestris ssp peki-nensis Rupr),但对耐热的亚洲蔬莱中心杂交种62号没有影响。产量的增加是因结球率增高和叶球增重所致。用聚乙烯网覆盖对 Wen Wu 具有减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为筛选出济南地区夏季适宜种植的结球大白菜品种,以‘夏阳50’为对照,对收集的6个结球大白菜品种从田间性状、产量、抗病性等方面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德高45’株型紧凑,高温下结球快且紧实,净菜率高,抗病毒病和软腐病,每667 m~2产量达3 418.8 kg,比对照增产32.3%,适合在济南地区夏季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3.
徐家炳 《蔬菜》1992,(5):14-15
干烧心病干烧心病,俗称干心病,在我国北方大白菜产区的某些年份发病严重,对大白菜贮藏、供应及市民吃菜造成比较大损失和不良影响,至今为止虽经多方面研究,对其机理有了较一致的认识,但尚无特殊有效的根治方法,现就多年研究结果和栽培经验综述如下: 一、病症干烧心常在大白菜结球期发生,发病植株从外表来看,外叶和外部球叶生长正常.而剖开叶球即可以看到部分球叶由叶缘开始变干黄化,叶肉呈半透明的干纸状,叶脉黄褐色,无异味.发病和健康组织界限明显,发病部位多分布于第3~15片。在结球过程中,病情逐渐变重,尤其在贮藏期间,由于不适合的温度条件可促  相似文献   

14.
大白菜形态变化与生长结球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1989~1991年,作者对北京地区主栽大白菜各生育期形态进行了调查和研究。结果表明,大白菜外部形态变化与其生长、结球是严格按规律进行的,必须在叶数、叶形、叶面积、生长量都达到一定阶段后,才能由外叶生长为主转向球叶生长为主,并完成结球过程。从而为更合理地进行栽培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提高大白菜产量的途径肖煜先,李晓英,崔红(伊春市农业技术研究推广中心)(佳木斯市郊区松江乡农技推广站)(伊春市林业学校)大白菜是高产作物。为了进一步提高大白菜产量,需要从提高单株产量和群体产量两个途径来努力。一、提高单株产量提高单株产量,主要增加结球...  相似文献   

16.
采用大白菜自交不亲和系选育及杂种优势测定的方法,选育出大白菜一代杂种郑白4号。其特点:①多抗性:经人工接种鉴定,高抗病毒病,抗霜霉病、黑斑病,田间鉴定还抗软腐病。②丰产稳产:净菜产量7094.2~9779.0kg/667m2,比对照豫白菜1号、丰抗70增产8.37%~30.40%。③品质佳:球叶含糖2.5%,粗纤维0.57%。软叶率70.68%,熟食易烂,生食甜脆。④商品性状优:外叶浅绿,矮桩叠抱,结球紧实度达98%。叶球黄白色,耐贮运。⑤高效益:1991~1994年在全国十余个省推广总面积4.07万hm2,新增产值1.76亿元。  相似文献   

17.
大白菜早熟新品种——金早50山东省莱州市瓜菜研究所培育成功一代交配大白菜早熟新品种——金早50。该品种为早熟品种,生育期50天左右。外叶浅绿,球叶叠抱,呈卵圆型,心叶黄绿色,白帮,结球快,而且紧实,净菜率80%以上,品质极佳。其耐热性好,适应性强,高...  相似文献   

18.
大白菜又名结球白菜,因品种多、适应性广、耐贮运、产量高,各地大面积种植。现将大白菜的需肥特性和施肥技术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9.
大白菜性喜冷凉,主要栽培于温带地区,在热带、亚热带地区多种植在冷凉的高山地带或者在冷凉的季节种植.大白菜生长所要求的最适温度不高(生长期为18~20℃,结球期为15~18℃),对炎热的高温忍耐力不强,特别在莲座期和结球期对温度要求严格,平均温度过高(25℃以上)心叶就不能抱合,不能结球,即使勉强结球,也比较松散[1~4].  相似文献   

20.
为检阅科学研究成果和交流生产经验,北京市蔬菜学会于1964年4月13—15日举行了第一届学术年会。出席会议的有科研、院校、业务领导、农场及公社等单位的代表和来宾共150余人。这次年会共收到论文30篇,宣读了17篇。 有关栽培方面的论文有13篇,其中《五年来京郊大白菜生产技术总结》的报告中,从充分的调查数据论述了北京地区大白菜的适宜品种、整地、播种适期、合理密植、灌溉、施肥及病虫防治的基本经验,同时指出了京郊大白菜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大白菜田间整齐度与产量的关系》一文中指出:大白菜植株生长整齐与否对产量有很大影响,目前生产上大白菜田间整齐度差异悬殊,大株满心菜只占24.9-55.3%,如何使半数以上的菜长好,增产潜力还很大。《大白菜经济施肥》的报告中,论述了大白菜叶球形成与营养水平的密切关系,指出增施氮肥是促进大白菜营养器官发育的重要因素,并以大量的数据指出:苗期、莲座期、结球始期、结球中期四个不同发育阶段施肥对白菜增产效果有显著差异,其肥效最高增产幅度最大的是结球始期,还指出施肥的高效期和外界气温等条件有一定关系。此外,《1963年春季甘兰早期抽苔调查小结》报告中指出:北京地区1963年甘兰早期抽苔普遍发生,是因为苗期光照充足、温度高、幼苗较往年生长快,而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