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介绍了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非木质林产品的种类、开展非木质林产品的利用现状、调查的必要性和采集利用现状调查的方法与步骤。  相似文献   

2.
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森林资源丰富,动植物种类繁多,其物种多样性的丰富程度为国内外罕见。由于周边社区集体森林破坏严重,使保护区受到周围村社的"蚕食",给高黎贡山的森林资源管理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在对村社集体林地的管理与高黎贡山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关性论述的基础上,提出加强对乡村集体森林的管理,发展社区林业,实行"以林养林",即以发展集体林来保护国有林、保护区,使社区林业的发展既为当地农户提供日常生产、生活和经济发展所需要的非木材林产品、薪材及木材,又为保护区构筑一道以集体林为主的绿色屏障,以实现自然保护区森林资源管理、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周围农村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3.
高黎贡山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社区林业发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森林资源丰富,动植物种类繁多,其物种多样性的丰富程度为国内外罕见。由于周边社区集体森林破坏严重,使保护区受到周围村社的“蚕食”,给高黎贡山的森林资源管理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在对村社集体林地的管理与高黎贡山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关性论述的基础上,提出加强对乡村集体森林的管理,发展社区林业,实行“以林养林”,即以发展集体林来保护国有林、保护区,使社区林业的发展既为当地农户提供日常生产、生活和经济发展所需的非木材林产品、薪材及木材,又为保护区构筑一道以集体林为主的绿色屏障,以实现自然保护区森林资源管理、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周围农村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4.
浅议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西坡社区对森林资源的依赖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西坡社区对森林资源存在着严重依赖性,表现在采薪、盗伐、放牧、采集非木质林产品等,从而造成对森林资源的破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管理体系,加强法制;发展社区经济,实行社区共管等5条保护森林资源与社区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世界非木材林产品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森林综合效益的提高,非木材林产品在促进当地社区的经济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和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作用日益突出。文中介绍了世界几个国家非木材林产品的生产利用、研究情况;分析了目前非木材林产品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最后预测了非木材林产品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指出了随着人们对绿色生态食品的需求日益增大和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松茸等非木材林产品成了白马雪山保护区社区群众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之一。分析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松茸资源的利用和管理现状,提出了松茸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管理的具体内容,讨论了松茸可持续管理的成效与问题,以期使保护区内松茸等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7.
世界非木材林产品发展战略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就世界非木材林产品的内涵、重要性及发展战略等问题进行了论述.保护和开发非木材林产品资源是发展中国家林区脱贫致富和保护天然林资源的重要途径,经济价值巨大,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它可为保护我国天然林资源和林区脱贫致富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亚太地区非木材林产品生产和利用现状及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概述了在亚太地区日益受到重视的非木材林产品的资源、生产及利用现状, 重点对中国、菲律宾、泰国、印度、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做了介绍, 并对非木材林产品的发展前景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9.
运用社会调查学、参与式农村调查评估(PRA)、林业快速评估(FRA)方法对澜沧江流域德钦县燕门乡4个村10个村民小组居民的非木材林产品的利用和保护情况作了调查,结论为社区群众利用非木材林产品种类有7大类上千种.依据各自生活条件和所处环境的不同,利用方式和特点各不相同,但存在原始性和过度性利用的特点.在非木材林产品的利用中虽有各级政府及职能部门的干预以及"村规民约"的管理模式,但仍存在许多问题难以实现有效的管理.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通过采用参与式乡村评估方法(PRA)对四川白羊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的11个行政村和1个自然村进行了调查,发现非木材林产品采集是周边社区群众利用保护区资源的主要形式,且依赖程度较高。村民的采集活动给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造成了极大的压力,制定合理的资源管理计划,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可能的,还可改善保护区与当地社区的关系,吸引他们参与保护区的资源管理。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9个采自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土样的测定分析,对该保护区森林土壤的腐殖质组成、微量元素含量及其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森林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中等偏高;腐殖质中富里酸的含量比胡敏酸和胡敏素高,其腐殖质组成较好;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富里酸含量也很高。其森林土壤几乎缺乏铜、锌、钼等元素,基本不缺乏有效硼和有效锰。土壤富里酸含量与有效硼含量间有显著正相关;土壤胡敏素含量与全铁含量间有极显著正相关,与其他元素全量之间相关性均不显著。提高土壤富里酸的含量可以增加土壤有效硼的含量,土壤中大量铁化合物的存在可能是生成胡敏素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国家重点保护植物46种,隶属于36科43属,其中蕨类植物4科5属5种,裸子植物6科8属9种,被子植物24科28属30种,菌类植物2科2属2种。在论述该保护区重点保护植物的种类组成和特点及其地理分布与区系特征后,根据其重点保护植物的资源现状提出了一些相关的保护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采用印度遥感卫星数据,以云南省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阔叶林为主要研究对象,建立森林蓄积量估测模型,再利用生物量和蓄积量的线性回归方程以及国际上常用的碳转化率,对研究区域阔叶林小班的碳储量进行了估测。  相似文献   

14.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森林的经营管理面临着巨大挑战,探索有效的森林经营管理模式迫在眉睫。以云南省保山市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南坡周边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前后的森林资源管理变化及当地森林资源管理模式实践为依据,分析尚存在着的诸如现行森林资源管理体系不适应经营要求,林下资源开发水平低限制了森林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发挥,重经济轻生态的森林经营思想较严重等问题。提出确定集体林经营管理模式,建立共管机制,改革林业经营方式,提供森林保险等建议。  相似文献   

15.
对澜沧江自然保护区分布于海拔高度2 300~2 540 m较原始的半湿性常绿阔叶林的群落学及植物区系特性进行了调查研究。其2 500 m2的样地调查统计资料表明,组成本区半湿性常绿阔叶林的种子植物有44科、93属、149种,蕨类植物有7科、9属、13种。其群落的5个层次组成显明。群落中,泛热带分布的属最多,有24属;其次为热带亚洲及其变型的属,有15属。热带性质的属(51属)多于温带性质的属(32属),无中国特有属,显示该保护区的半湿性常绿阔叶林在属的水平上具有较强的热带性质。群落中,中国特有种多达76种,包括保护区特有的2个种,与云南共有的28种,与中国其他地区共有的46种,其中与西南片共有27种,表明本保护区半湿性常绿阔叶林的构成种类主要起源于云南和我国西南地区。其群落中也有一定数量的中国—喜马拉雅成分(32种)和热带亚洲成分(30种),显示与喜马拉雅地区和热带亚洲地区的区系渊源。群落中温带性质的种(113种)比热带性质的种(35种)多,说明在本区山地条件下,在该群落中形成和迁入了大量温带的种类。以此认为,相对干燥的山地气候,是本区的半湿性常绿阔叶林能够分布到海拔高度2 540 m,明显高于高黎贡山和无量山的原因。此外,构成本区半湿性常绿阔叶林种子植物的种类明显少于无量山的相同林分(177种),这或许也与两地区降雨量的差异有关。同样的由硬斗石栎、木果石栎等优势物种组成的林分,在高黎贡山和无量山属于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而在本保护区则属于半湿性常绿阔叶林。说明具有类似优势成分的森林群落,可以划分到不同的高等级植被类型(如植被亚型)中,这主要取决于它们的生态特征,而不完全取决于它们的区系组成。  相似文献   

16.
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与发展对保护民勤绿洲、防治荒漠化、保护荒漠生态系统、特别对防治沙尘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对该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特点的调查分析后认为:干旱、大风和沙尘暴、低温冻害、地下水位下降、林业有害生物、人为干扰活动等是影响该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的胁迫因素,由此提出该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对策有以法治区、强化宣传、就地保护、水资源治理、科学研究、社区共管和加大投入等。  相似文献   

17.
于2017年5-8月对雷公山、高黎贡山和星斗山3个不同纬度自然保护区的秃杉Taiwania flousiana群落分别设20 m×50 m样地1个进行对比研究,探讨其动态规律。结果表明,3个保护区的秃杉群落中维管植物共有77科148属243种,其中雷公山的秃杉种群(重要值为0.363 5)占主要优势,其次是高黎贡山,星斗山的秃杉种群处于劣势;多样性优势度(d)指数和丰富度指数(d Ma)在乔木层为雷公山大于高黎贡山和星斗山,物种多样性指数(Dr,He’和H2’)在乔、灌、草的排序均为:雷公山>高黎贡山>星斗山,3个保护区的秃杉群落均匀度指数(Je)相差不大,都在0.70~0.95之间。根据吴征镒的中国种子植物属的分布区类型进行进行植物区系分析,3个保护区的秃杉群落的植物区系复杂,划分为24个类型,分布特点以热带分布属为主,温带分布属为辅,世界分布属最少;中国特有2属。  相似文献   

18.
西域青荚叶是亟待开发的一种珍稀野生花卉种质资源。通过对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西域青荚叶植物群落多项特征所作的样地调查,在该保护区西域青荚叶的分布地带共收集到维管束植物57科96属128种。对其生境植物群落区系植物成分的分析表明,该植物区系成分较为复杂,其作为东亚古老植物区系的一部分,与古热带、泛北极植物区系有密切关系,而与古地中海植物区的联系较为缺乏,热带和温带区系交错十分明显,属于从热带向温带过渡的亚热带性质;其群落成分分析表明,植物组成种类十分丰富,类型多样;生活型谱显示该群落以高位芽植物为主,地面芽植物次之。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所分布的西域青荚叶种群,生活于该保护区的针阔混交林或中山常绿阔叶林以及竹林中水湿条件较好的地段,生活力强,以分蘖繁殖为主。其生存环境属于从热带向温带过渡的亚热带性质。温暖湿润的气候,中或弱的光照;高或中的土壤湿度、微酸性或酸性的土壤,高或中等的土壤肥力是适合该种植物生存的生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