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9 毫秒
1.
本文阐述了SS—1型声速实验仪的原理、结构和测量方法。波动学和分子物理学是物理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声速的测量"和"Y值的测量"两个实验有助于学生对波动相位的空间分布、谐振动的合成、李萨育图、能量按自由度均分原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灰色理论及均匀设计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灰色相关度分析用来考察影响合成产率的各种因素并发现主要因素和剔除次要因素.均匀设计用来对三因素七水平的合成实验进行安排,以较少的实验次数获得较多水平的实验信息.结果表明灰色理论和均匀设计作为新兴的合成计量学的有效方法和技术对考虑影响因素和优化合成实验条件是很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通过不同的实验条件合成假性紫罗兰酮,探讨了催化剂用量、反应物配比、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反应产率的影响;通过实验得到提高合成假性紫罗兰酮收率的较佳反应条件,该结果对合成假性紫罗兰酮的工业开发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光照是植物生长发育的一个重要的环境因素,COP1是光调控植物发育的一个分子开关。本实验以"早红"紫甘蓝为实验材料,分两组置于光照(光照16h,28℃;黑暗8h,18℃)及完全遮光培养箱培养,至幼苗时提取RNA,进行COP1的cDNA克隆,并通过半定量RT-PCR方法分析COP1在不同处理下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COP1 cDNA全长为1863bp,编码620aa,分子量为70.325kD;在无光条件下生长的紫甘蓝幼苗虽然仍有少量花青素合成,但是其花青素含量明显低于光照条件下生长的紫甘蓝幼苗;COP1基因在无光条件下的表达量明显强于有光条件,表明COP1对紫甘蓝中花青素的合成起负调控作用。本文旨在探索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紫甘蓝中COP1基因与其花青素合成的关系,为后期揭示花青素表达调控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以乙酸酐与对乙氧基苯胺发生酰化反应,通过改变反应条件(反应物摩尔比、pH、温度)进行实验,探索非那西丁合成的最佳实验条件.结果表明,非那西丁合成的最佳实验条件是:乙酸酐与对乙氧基苯胺物质的量之比为1.5 1,pH为5,反应温度100℃,产率为86%.  相似文献   

6.
塑料土壤     
前苏联科学家创造出一种人工土壤,称之为宇宙土壤,并在"礼炮一号"轨道科学考察站进行了种植蔬菜的研究实验.宇宙土壤是一种塑料沙,沙中可以添加植物生长所需的矿肥.宇宙土壤不会肥力衰竭,只要补充肥料就能保证连续不断地获得丰收.这种合成土壤目前正在一些贫瘠的地区运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高效吸水剂合成的基本原理和合成工艺过程以及实验操作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8.
利用醛、酮、胺为主要原料,合成出了一种新型曼尼希碱缓蚀剂DS-19。以静态腐蚀速率为实验评价指标,用正交实验法对缓蚀剂的合成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实验条件下获得的最佳合成工艺条件为胺醛酮摩尔比1.3:1:1、反应温度30℃、反应时间24h。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该缓蚀剂是以抑制阳极腐蚀过程为主的混合型缓蚀剂。  相似文献   

9.
在室温条件下通过固相反应合成了烟酸铜螯合物,考察了铜源、反应时间、原料配比对合成产物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最佳的合成工艺条件为:以醋酸铜为铜源,反应时间3h,醋酸铜:烟酸(摩尔比)=1∶2.采用摩尔电导、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及X-射线粉末衍射光谱对所合成的螯合物进行了表征.抑菌实验表明该螯合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  相似文献   

10.
无水ZnCl_2催化合成乙酸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路易斯酸(无水ZnCl2)催化乙酸酯的合成进行了实验,并说明了无水ZnCl2能催化乙酸酯合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雏鹅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的动态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验检测了天府肉鹅红细胞C3b受体花环和免疫复合物花环的动态变化。结果显示天府肉鹅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5周龄后呈下降趋势;2周龄时,免疫复合物花环率极显著高于C3b受体花环率(P<0 01),随后二者之间差异不显著(P>0 05)。文中探讨了天府肉鹅红细胞免疫粘附能力动态变化的机理。  相似文献   

12.
通过比较玉米近缘野生材料和栽培玉米自交系48-2及其杂种F1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表现后发现,玉米近缘野生材料与栽培玉米48-2由远到近的亲缘关系,酶谱表现(除极少的弱带外)为酶带数目的逐次减少和强度减弱;其远缘材料与栽培玉米杂种F1酶带数、酶活性趋向于中亲值;过氧化物酶活性及其数目与植物生长习性和抗逆性有较密切的关系,1年生大刍草酶带数目和活性强于栽培玉米,多年生大刍草材料酶带数目和活性又强于同属的1年生种;其中,玉米近缘野生材料1年生大刍草小颖玉米和墨西哥大刍草与玉米杂交的F1出现一条所有亲本都不具有的新带,表明与遗传距离适中的亲本间杂交,其遗传物质易于发生基因的重组。  相似文献   

13.
棉花杂交抗虫棉F1、F2生产利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F1选用自配的14个杂交组合,F2选用自配的10个杂交组合,对各组合杂交种F1、F2及主要经济性状分析,结果表明,杂交种F1、F2的皮棉产量竞争优势显著,其经济性状也有较强的杂交优势.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计算机模拟方法研究了 BC1和 F2设计不同资源群体规模、性状遗传力、QTL效应 (QTL方差占加性遗传方差的比例)和标记 -QTL间图距下单标记分析对 QTL的检测效率。结果表明:当资源群体的规模较大,目标性状的遗传力较高,QTL效应较大,所检测的标记距离 QTL的距离较近时,无论是 BC1设计还是 F2设计,都可获得较高的 QTL检测效率。但在其他条件相同时,F2设计对 QTL的检出率明显高于 BC1设计。  相似文献   

15.
禽流感免疫抗体消长规律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用禽流感(AI)灭活疫苗免疫120日龄蛋鸡后,分别于30,50,70,90,110,130d检测AI-HI抗体。检测结果表明,30dAI抗体为5.0log2;70d为7.11log2,抗体效价达到最高值;到90d,AI抗体效价为6.12log2,开始下降;110dAI抗体效价降至4.65log2;120dAI抗体效价已降到临界值以下,为3.2log2。AI灭活疫苗免疫期在120d以内。  相似文献   

16.
樟树扦插试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母树年龄(A)、扦插月份与方法(D)、生长激素(B)对扦插生根率有极显著或显著影响影响,激素浓度(C)对试验结果影响不显著,试验处理的最佳组合是A1B3C3D2;处理组合03、02、07、06号是优良组合类型,平均生根率在79.3%~94.3%之间;08、05、10、16、11、13、14、15号是最差组合类型,平均生根率≤10.0%;扦插苗根系远优于实生苗,其处理组合03、02、07、06、09号的根系指数较实生苗的根系指数均有极显著或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7.
用EDTA滴定法和KMnO4滴定法测定饲料中的钙含量,并进行结果比较,结果表明:两种方法的精度都非常高,变异系数都低于1.95%,EDTA法回收率为99.43-99.99%,KMnO4法回收率为99.23-99.98%。因此EDTA法可用于饲料生产过程中钙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8.
马铃薯内生促生菌的促生长作用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1998年从马铃薯块茎内分离到两个菌株A-10'和H1-6。经鉴定,分别为芽孢杆菌(Bacil lus)和荧光假单胞菌(Pfluorescensbiovar)。连续3年大田和温室试验表明,这两个菌株在马铃薯植株的高度、茎粗、地下块茎及大薯率的提高等各项指标上均明显优于对照,说明其促生作用明显而稳定。进一步研究发现,H1-6作用强弱与其定殖力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9.
利用稀硫酸与碳酸氢铵反应产生CO2,研究CO2对西葫芦的增产效应。试验表明,温室西葫芦增施CO2,对其生长势、产量、抗病性都有明显的效应。  相似文献   

20.
CA雄性不育性状在裸燕麦上的转育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用CA燕麦雄性不育材料与8个不同类型裸燕麦品种进行远缘杂交,对8个组合的F1,F2外稃性状的表现与分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外稃性状F1穗型表现为既有皮型小穗又有裸型小穗的混合型,在F2外稃性状发生分离,分离比例为裸型∶混合型∶皮型=0.77∶2.16∶1.07。转育出4个不同类型的裸燕麦雄性不育材料,分别为Nms9602,Nms9606,Nms9801,Nms980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