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氏圆腹[鱼芒]又称淡水鲨鱼、八珍鱼、巴丁鱼等,隶属于[鱼芒]科,圆腹[鱼芒]属,共15个种。原产于东南亚一带,是该地区的重要经济鱼类。目前我国引进的品种有体色蓝白相间和红白相间两种,前者称蓝鲨,后者称红鲨,现国际市场需要的是蓝鲨,以加工成冻片出口。  相似文献   

2.
淡水鲨鱼又称苏氏圆腹(鱼芒)、虎头鲨、巴丁鱼或八珍鱼,主要分布在东南亚一带,为近年新引进的淡水优良品种。 一、生物学特征 1.体型与体色。淡水鲨鱼体色有黑、白、灰、红四种。前三种体色的鲨鱼多作为食用鱼饲养,尤其是灰鲨鱼最受欢迎,其背部青色,体侧青灰色,腹部银白色;红鲨鱼即水晶巴丁鱼,多作观赏鱼饲养。  相似文献   

3.
淡水鲨鱼又称八珍鱼,学名苏氏圆腹鱼芒,属鯰形目、鱼芒科、圆腹鱼芒属。主要分布在东南亚一带,是泰国、马来西亚等地的优良淡水养殖种类,于1998年引入我国,除可作为食用外,还有较高观赏价值。共软骨组织中含有营养价值与药用价值较高的硫酸软骨素,市场供不应求。为了调整本地区  相似文献   

4.
淡水鲨鱼又称八珍鱼,学名苏氏圆腹(鱼芒),属鲶形目、(鱼芒)科、圆腹(鱼芒)属.主要分布在东南亚一带,是泰国、马来西亚等地的优良淡水养殖种类,于1998年引入我国,除可作为食用外,还有较高观赏价值.共软骨组织中含有营养价值与药用价值较高的硫酸软骨素,市场供不应求.为了调整本地区的水产养殖品种结构,扩大名优水产养殖比例,我们于2005年4月在山东省淡水所引进淡水鲨鱼与当地花白鲢进行了小面积混养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现结合承担的项目和有关技术资料,总结生物学特性及其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淡水鲨鱼     
淡水鲨鱼,又称苏氏园腹(鱼芒)、巴丁鱼,俗称虎鲨,主要分布在东南亚一带,原产于马来西亚、泰国等地,我国于1998年开始引进.  相似文献   

6.
初步探讨了不同pH值对苏氏圆腹(鱼芒)(淡水白鲨和淡水黑鲨)的消化器官(肝、肠、胃)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pH值的变化,酶活性也随之变化;淡水白鲨的肝、肠、胃蛋白酶的最适pH值分别为7.0、7.8和3.0,淀粉酶的最适pH值分别为7.0、6.2和7.0;淡水黑鲨的肝、肠、胃蛋白酶的最适pH值分别为7.0、7.8和3.0,淀粉酶的最适pH值分别为7.0、7.0和7.0.其中蛋白酶活性表现为胃>肝>肠,淀粉酶活性表现为肝>胃>肠.淡水黑鲨的酶活性>淡水白鲨的酶活性.  相似文献   

7.
2011年8月云南省水产技术推广站与元江县鱼种站对苏氏圆腹[鱼芒]人工繁育技术进行联合攻关,在人工催产、孵化技术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孵化鱼苗100万尾,实现了该鱼苗种的批量生产。通过测量,该鱼的相对怀卵量在73~109粒/g;水温为30℃条件下,催产药物效应时间12—13h;发育有效积温为2100h·℃;采用孵化桶孵化方式效果较为理想;孵化水温控制在27~31℃,最佳孵化水温为30℃。对人工繁育技术和经验进行总结,为今后实现苗种的批量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苏氏圆腹芒为淡水名贵鱼类,生长迅速、适应能力和抗病能力强、耐低氧、产量高,适于池塘单养、混养、工厂化温流水养殖及水库网箱养殖等高密度集约化养殖。为推广苏氏圆腹芒在高寒山区的养殖,我们经过几年的试验后,结合高寒山区地理环境等因素,开展了此项课题的温流水养殖技术研究,苏氏圆腹芒在高寒山区养殖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9.
研究饲料磷脂水平对苏氏圆腹血清生化、肌肉磷脂等生理机制的影响。将900尾苏氏圆腹(Pangasius sutchi)[初始体质量约(1.45±0.08)g/尾]随机分成5组,分别投喂5组饲料,各组磷脂水平分别为0%(PL0组)、1%(PL1组)、2%(PL2组)、3%(PL3组)、4%(PL4组)。结果表明:(1)各组间血清磷脂含量差异不明显;(2)PL4组的胆固醇含量最低,为(5.53±0.23)mmol/L;(3)苏氏圆腹肌肉磷脂含量随饲料磷脂水平的升高而升高。可以看出:饲料中添加磷脂能有效阻止胆固醇在血管内壁沉积,促进脂类的代谢;同时相应增加苏氏圆腹幼鱼肌肉中贮存的磷脂量,从而满足鱼体生长需要、提高苏氏圆腹肉的品质风味。  相似文献   

10.
初步探讨了不同pH值对苏氏圆腹鲢(淡水白鲨和淡水黑鲨)的消化器官(肝、肠、胃)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pH值的变化,酶活性也随之变化;淡水白鲨的肝、肠、胃蛋白酶的最适pH值分别为7.0、7.8和3.0,淀粉酶的最适pH值分别为7.0、6.2和7.0;淡水黑鲨的肝、肠、胃蛋白酶的最适pH值分别为7.0、7.8和3.0,淀粉酶的最适pH值分别为7.0、7.0和7.0。其中蛋白酶活性表现为胃〉肝〉肠,淀粉酶活性表现为肝〉胃〉肠。淡水黑鲨的酶活性〉淡水白鲨的酶活性。  相似文献   

11.
白云金丝鱼又名金丝鱼、唐鱼、红尾鱼、红翅鱼、彩金线鱼。这是惟一产在中国的热带鱼,因为产地在广东白云山黄波洞中,所以称之为白云金丝鱼。这种美丽的小鱼只有3~4厘米长,身体细长,稍侧扁,眼大,各鳍均小,鳍边饰有红斑,背鳍鲜红,所以也称它为红翅鱼。其背部褐中带蓝,腹部银白。白云金丝鱼的最大特点是从吻端向后沿侧线位置有一条耀眼的金黄色带纹,直到尾柄末端一块黑斑。  相似文献   

12.
稻莲田养殖淡水白鲨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淡水白鲨,学名苏氏圆腹芒,原产于马来西亚,1998年引进我国。该鱼体长,侧扁,背部隆起,体形似叉尾(鱼回),头部像鲨鱼,鳔大,具有呼吸空气的能力。淡水白鲨属热带鱼类,游动快捷,生性胆怯,一旦受到惊扰即在水中不停地窜跃。适应水质条件是,pH5.5—8.5,正常生活适温15—35℃,最适生长水温24—28℃,水温降至18℃时食欲下降,活动减慢,12℃以下开始死亡。其食性为杂  相似文献   

13.
5种七彩神仙鱼5S rDNA序列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集鳍条,设计引物,提取了5种(黑格尔、盖子红、鸽子红、天子蓝、红点绿)七彩神仙鱼(Symphysodon)的5S r DNA,分析了其序列。结果表明:5种七彩神仙鱼均具有201 bp和401 bp 5S r DNA结构单元,而黑格尔(野生)、盖子红和鸽子红分别具有300,299,338 bp 5S r DNA结构单元。其编码区高度保守,而非转录间隔区差异显著,特别是黑格尔(野生)300 bp、盖子红299 bp和鸽子红338 bp的非转录间隔区。5种七彩神仙鱼G+C碱基的含量很高。红点绿、盖子红、鸽子红和天子蓝4个人工品种与野生品种黑格尔的亲缘关系分别为97.53%、90.12%、88.89%和85.19%,其中红点绿与黑格尔的亲缘关系最近。  相似文献   

14.
蓝鳃太阳鱼     
正蓝鳃太阳鱼,可作垂钓鱼品种,也作观赏鱼品种,适宜在湖泊、水库、池塘养殖。该鱼肉质鲜美,因而受到消费者的青睐,我国于1987年首次从美国引种,近年来养殖面积不断扩大,经济效益良好。形态特征蓝鳃太阳鱼椭圆型,身扁背高,个体较小。体色很美丽,具有金属光泽,紫色、绿色、黄色相间,繁殖季节雄鱼更加鲜艳夺目。鱼体侧的横纹随着鱼个体的增大会变淡。外观特征还  相似文献   

15.
红白长尾鲫属观赏鱼新品系,由天津市换新水产良种场(022-69591668、69592771)选育,是农业部2003年推荐的水产养殖新品种。该鱼体表底色银白,头部、背部或身两侧镶嵌红色斑块,红白相间,分界鲜明,尾  相似文献   

16.
2.病鱼以体表出血为主口腔、下颌、鳃盖、眼眶四周以及鳍条极不明显充血,称“红鳍红鳃盖”型,一般在较大的(13~15厘米)的鱼种中出现。3.病鱼以肠道充血为主称“肠炎”型,这种类型一般在大小青鱼种中都可见到,常伴随松鳞、肌肉充血。由于该病的症状复杂,有时可同时出现2种,甚至3种出现在同一条病鱼体上,它们相互之间可以混合发生,容易与其他细菌性鱼  相似文献   

17.
赵海涛  陈永祥  胡思玉  肖玲远  朱彬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2):13848-13853,13873
分别利用常规方法和透明骨法制备四川裂腹鱼和昆明裂腹鱼的骨骼标本,对这两种裂腹鱼的骨骼系统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四川裂腹鱼与昆明裂腹鱼骨骼系统间的差异较小,可能是种间亲缘关系较近的缘故。这两种裂腹鱼在某些骨骼如齿骨、前颌骨、前鳃盖骨上表现出一些明显的差异,这些特征可以作为种间的鉴别特征。  相似文献   

18.
淡水蓝鲨原产于马来西亚、泰国等地 ,体形优美、体表光滑无鳞、全身银白色、尾鳍、背鳍和腹鳍呈粉红色 ,体形细长 ,腹部钝圆 ,背部隆起 ,头部呈圆锥形 ,有一很小的脂鳍 ,口角长有2对须。此鱼食用口感好 ,味道鲜美 ,肉质细腻 ,少肌间刺 ,可食部分比例高 ,营养价值丰富 ,在市场上  相似文献   

19.
闵敏  唐玉东 《农家致富》2012,(24):38-39
沙塘鳢属鲈形目,塘鳢科,沙塘鳢属,俗称浦鱼、土布鱼、虎头鲨、虎头呆子。在我国广泛分布于长江中下游、钱塘江、闽江等水系,在江浙沪地区历来被视为名贵鱼,是一种小型经济鱼类。沙塘鳢喜生活于河沟及湖泊近岸多水草、瓦砾、石隙、泥沙的底层。江苏地区1龄鱼即达性成熟,  相似文献   

20.
赤眼鳟     
赤眼鳟眼上缘有一明显的红斑,故又名红眼鳟,属鲤形目,鲤科,雅罗鱼亚科,赤眼鳟属。它是长江名贵野生经济鱼类,广泛分布于江河、湖泊与河沟的缓流水域,生活在水体的中层。鱼体呈圆筒形,头锥形,腹圆,后部较侧扁,被中等大小的圆鳞,体侧鳞片基部有一黑斑,形成纹列条纹,体形似草鱼,体色银白,背部深灰色,背鳍和尾鳍灰黑色,其他各鳍色浅。赤眼鳟适应性强,食性杂,生长快,对水温、溶氧等要求基本与四大家鱼相同,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可自然越冬,易于人工养殖,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深受消费者欢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