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 毫秒
1.
以晋RS-1系、晋RS-2系、晋RS-3系核桃砧木及中林1号早实核桃1年生枝条为材料,通过设置0℃,-10℃,-20℃,-30℃,-40℃5个温度梯度,研究低温胁迫对4个参试品种核桃1年生枝条游离脯氨酸含量、丙二醛(MDA)含量及S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温胁迫下,参试品种游离脯氨酸含量随温度降低均呈整体上升趋势,但不同品种间游离脯氨酸含量变化规律不同,游离脯氨酸含量最高值都出现在-40℃,且-10℃~-40℃的4个处理中各品种间游离脯氨酸含量差异显著。参试核桃细胞中MDA含量随温度降低总体呈增长态势,但不同品种间MDA含量变化趋势差异显著。参试品种SOD活性随温度降低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其中,晋RS-1系及晋RS-2系核桃砧木SOD活性最高值出现在-30℃,晋RS-3系砧木及中林1号早实核桃SOD活性最高值出现在-20℃,各品种间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2.
低温胁迫对核桃抗寒性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以晋RS-1系核桃砧木、中林1号、鲁光、晋香1年生枝条为试材,设置0℃,-10℃,-20℃,-30℃,-40℃5个温度梯度处理,分析低温胁迫对4个不同品种(系)核桃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及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温胁迫下,随着温度的降低,参试核桃品种SOD活性总体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晋香和鲁光的SOD活性呈现出"升—降—升—降"的双峰曲线,晋RS-1系和中林1号呈现出"升—降"的单峰曲线趋势,各品种间差异显著(P0.05);各品种MDA含量随温度降低总体呈上升趋势,其中,晋RS-1系呈现出"降—升"的双峰曲线趋势,鲁光及中林1号呈现出"升—降"的曲线趋势,各品种间差异显著(P0.05);各品种游离脯氨酸含量总体呈增长趋势,但不同品种间脯氨酸含量变化规律不同,且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3.
采用人工气候室模拟低温环境,研究不同浓度的外源硼酸钠对桂花幼苗抗寒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在4℃低温胁迫下,随时间的延长,外源硼酸钠处理桂花叶片MDA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逐渐升高,游离脯氨酸、可溶性糖含量以及SOD、CAT酶活性变化趋势为先上升后下降,POD活性持续上升;外喷0.5%~1%浓度的硼酸钠可显著减少桂花叶片MDA含量,增加游离脯氨酸,促进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的积累,提高SOD、POD、CAT抗氧化酶活性;0.5%浓度的硼酸钠可促进植株纵向生长,1%~2%浓度的硼酸钠对低温胁迫下桂花幼苗纵向生长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且浓度越高抑制性越强。低温胁迫对桂花幼苗产生一定程度的伤害,适当浓度外源硼酸钠处理可以有效缓解低温胁迫对桂花叶片的伤害,提高桂花幼苗的抗寒性。  相似文献   

4.
通过模拟长江滩地季节性淹水,以夹竹桃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内部生理生化指标对淹水胁迫的响应。结果表明:在淹水胁迫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明显增加,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极显著差异(p0.01)。随着淹水深度加深,SOD、POD、CAT活性和MDA含量总体上呈现增加趋势,轻度淹水和深度淹水处理间SOD活性有显著差异(p0.05),POD活性有极显著差异(p0.01),而CAT活性和MDA含量无显著差异。随着淹水时间延长,SOD活性整体上升,差异增大;POD活性36 d时达到最大值,与其它时间段有差异;CAT活性在轻度淹水处理下随着淹水时间延长差异增大;MDA含量12 d时最大,与其它时间段存在极显著差异。淹水胁迫解除后,SOD、POD、CAT等酶活性和MDA含量逐渐降到正常水平。夹竹桃在受到淹水胁迫后,体内氧化自由基的积累能迅速诱导保护酶活性的升高,有效降低毒性物质MDA的含量,说明夹竹桃具有极强的耐水淹能力。  相似文献   

5.
以1年生侧柏幼苗为试验材料,研究了NaCl胁迫下不同浓度亚精胺处理的侧柏生理特性。结果表明:NaCl胁迫显著提高了侧柏叶片内MDA含量,0.50~0.75 mmol·L-1亚精胺处理显著降低了MDA含量;0.50 mmol·L-1亚精胺处理SOD、POD活性显著高于NaCl胁迫处理,0.75 mmol·L-1与0.50 mmol·L-1亚精胺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0.25 mmol·L-1亚精胺处理的POD活性与NaCl胁迫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NaCl胁迫会显著提高侧柏叶片内游离脯氨酸含量,亚精胺提高了NaCl胁迫下侧柏叶片内游离脯氨酸含量,0.50~0.75mmol·L-1亚精胺处理显著高于NaCl胁迫处理。综合分析认为,0.50mmol·L-1的亚精胺对缓解侧柏NaCl胁迫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筛选阿克苏地区具有优良抗寒性的苹果砧穗组合。【方法】以阿克苏红旗坡农场TD-1/王林、八棱海棠/维纳斯黄金、八棱海棠/蜜脆、八棱海棠/新红1号、八棱海棠/爱妃、M9T337/爱妃、青砧/瑞雪、新疆野苹果/新红2号、新疆野苹果/新红1号各砧穗组合的1年生深度休眠期苹果枝条为试材,分别置于-15、-20、-25、-30、-35、-40℃低温下处理12 h,以4℃处理下的各砧穗组合枝条为对照,测定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等生理指标。采用电导法结合Logistic方程计算各组合枝条的半致死温度。采用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9种苹果砧穗组合枝条的抗寒性。【结果】随着处理温度的降低,9种苹果砧穗组合枝条的相对电导率呈“S”形曲线增加,青砧/瑞雪和八棱海棠/维纳斯黄金砧穗组合枝条的相对电导率显著高于其他组合;丙二醛含量呈双峰变化趋势,八棱海棠/维纳斯黄金砧穗组合枝条的丙二醛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组合,峰值含量是4℃处理的4.2倍;可溶性蛋白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CAT活性、POD活性、SOD活...  相似文献   

7.
马占相思树对低温冻害的抗性研究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8  
以盆栽马占相思(Acacia mangium)PNE17868家系幼苗为材料,研究了低温胁迫下树苗生长发育有关的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及其与抗冻害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低温胁迫程度的加深和时间延长,植株细胞电导率显著升高,细胞膜ATPase活性呈下降趋势,而可溶性糖、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亦不断升高,表现出耐寒植物较典型的生理特点,说明该植株有明显的渗透调节能力和抗寒性。在零下低温(0~-6℃)胁迫下,植物细胞防御系统的保护酶类(CAT、POD、SOD)的活性先是升高,然后有所下降,但下降幅度不大。这表明了马占相思PNE17868家系对低温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在温度日益降低(0~-6℃)条件下体内保护酶仍能维持较高的活性水平,减轻了由膜脂过氧化引起的膜伤害,是植物提高抗寒性、免遭低温冻害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构树组培苗在50,75,100,125和150 mmol-L-1 NaCl胁迫下,SOD,POD,CAT活性和这3种抗氧化酶同工酶谱的变化情况,以及不同浓度NaCI对可溶性蛋白、脯氨酸和MD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NaCI浓度小于100mmol.L-1时可溶蛋白含量升高,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可溶蛋白含量降低.低浓度NaCl使SOD活性略有降低,随着浓度升高活性逐渐增强;SOD同工酶谱在NaCI胁迫后变化明显.POD活性变化趋势与SOD相似,而POD同工酶谱略有变化.CAT活性明显提高,而其同工酶谱变化甚微.此外,NaCl胁迫还导致脯氨酸含量明显升高,而MDA含量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外源NO对低温胁迫下枇杷幼果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0.2,0.5,1.0 mmol·L-1的一氧化氮(NO)供体硝普纳(SNP)处理3年生"早钟6号"枇杷幼苗后于-3℃人工气候室内进行低温胁迫,研究SNP处理对枇杷幼果丙二醛(MDA)、脯氨酸(Pro)、过氧化氢(H2O2)、AsA,DHA,GSH和GSSG的含量以及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抗坏可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的影响,探讨低温胁迫下外源NO对枇杷幼果抗寒性的调控机制.结果表明:SNP处理降低低温胁迫后枇杷幼果MDA和H2O2含量,不同程度上提高CAT,POD,SOD,APX活性和Pro含量.增加了AsA/DHA和GSH/GSSG比值.外源NO通过促进幼果保护酶活性的上升,降低膜质过氧化程度,增加渗透调节物质,可提高枇杷幼果的抗寒性,其中0.5 mmol·L-1 SNP处理的效果较理想.  相似文献   

10.
低温胁迫对Guadua amplexfolia抗寒性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自然环境条件下对国外引进的热带竹种Guadua amplexifolia7个日最低气温条件下的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等7项抗寒性生理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各抗寒性生理指标与日最低气温具有良好的相关性;9 ℃为轻微的低温逆境,自由水/束缚水比值呈下降趋势;3 ℃时低温胁迫生理伤害较为严重,POD、CAT、可溶性蛋白和丙二醛(MDA)含量达峰值;0 ℃时SOD、游离脯氨酸含量达峰值;G.amplexifolia生长的极限低温为-2 ℃左右.  相似文献   

11.
低温胁迫对马占相思树代谢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报道了马占相思QLD19835家系7个月苗龄的树苗在低温胁迫下,电导率、可溶性糖、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变化及ATP酶(ATPase)、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超氧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动态变化,揭示了在低温逆境下,由于细胞膜系统受到寒害而使电导率不断升高,ATPase活性亦有所下降,而可溶性糖、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则显著升高。这在保护细胞膜稳定性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增强了植株本身对低温的忍耐能力。另外,CAT活性升高,POD、SOD的活性有所下降,但仍保持一定活性,提高了它们对氧自由基和过氧化物的清除,这些变化的总效应是使植物细胞膜结构和物质代谢过程中免遭寒害,提高植物的抗寒力。  相似文献   

12.
低温伤害是北方核桃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评价和筛选抗冻核桃品种对于核桃生产的防冻减灾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研究测定优选的赞核1号、赞核2号、抗冻的辽宁1号和不抗冻的清香4个核桃品种(系),对比1 a生枝条在0℃、-10℃、-20℃和-30℃低温处理下抗寒性指标,明确指标的变化规律和优选品种的抗寒性能。研究发现:赞核1号、赞核2号和辽宁1号随温度降低,SOD和POD活性呈现相似的升-降-升的变化趋势,并与清香变化相反;CAT活性随温度下降而升高,并与清香变化相反;而MDA、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随温度变化则呈现出同清香相同的变化趋势。赞核1号和赞核2号的各项指标介于辽宁1号和清香之间,变化趋势和数值更接近于抗寒性较强的辽宁1号,表现出良好的抗寒性能。  相似文献   

13.
外源NO对低温胁迫下核桃幼苗活性氧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外源NO处理对低温胁迫下核桃幼苗活性氧代谢系统的影响,探讨其影响核桃抗寒性的可能作用机制,寻找通过施加外源NO提高果树抗逆性的新方法,为外源NO在未来核桃抗逆生产中的广泛应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抗寒性不同的‘香玲'、‘鲁果12号'核桃品种为材料,采用人工气候室模拟低温处理与叶片喷施SNP相结合的方法,研究SNP(200μmol·L~(-1))对低温胁迫下核桃幼苗活性氧代谢的影响。[结果]1)正常生长条件下,喷施SNP对核桃幼苗叶片质膜透性、叶绿素含量、超氧阴离子(O_2~(·-))产生速率、过氧化氢(H_2O_2)含量、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脯氨酸(Pro)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影响不大,显著提高了过氧化物酶(POD)、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HAR)、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和抗坏血酸(AsA)、谷胱甘肽(GSH)含量以及AsA/DHA和GSH/GSSG比值,降低了氧化型抗坏血酸(DHA)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但2个品种的各项指标变化程度不同。2)低温胁迫下,SNP处理可显著提高核桃幼苗叶片POD,SOD,CAT,APX和GR等抗氧化物酶活性,同时,提高叶绿素和Pro,ASA,DHA,GSH,GSSG含量,减少H_2O_2和MDA的积累,降低O_2~(·-)产生速率和细胞质膜相对透性,2个品种的变化幅度不同。[结论]低温胁迫下,外源NO处理可增强核桃幼苗叶片抗氧化物酶活性,提高抗氧化剂含量,维持抗坏血酸-谷胱甘肽(AsAGSH)循环系统的稳定性,降低H_2O_2、MDA的积累及O_2~(·-)的产生速率,从而减轻活性氧对核桃叶片的伤害,保护细胞膜结构的稳定性,增强抗寒性。  相似文献   

14.
以"甘农3号"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研究外源SA对Cr6+胁迫下紫花苜蓿幼苗叶片中抗氧化酶SOD、POD及CAT的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脯氨酸、丙二醛及叶绿素含量等逆境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1.5mmol/L和1.0mmol/L的Cr~(6+)组合处理能显著提高幼苗中叶绿素的含量和SOD、POD及CAT的活性,而降低丙二醛和脯氨酸的含量。暗示一定浓度的外源SA可能通过激活抗氧化酶SOD、POD及CAT的活性,加快活性氧物质的清除速度,缓解重金属胁迫对幼苗叶片造成的氧化损伤,进而提高紫花苜蓿的抗逆性。  相似文献   

15.
以兰州市北山九州台主要造林树种柠条(Caragana korshinskii)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30℃、35℃、40℃和45℃高温胁迫处理后,测定分析其叶片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抗坏血酸(ASA)、脯氨酸含量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高温胁迫下柠条叶片MDA含量持续增加,说明高温胁迫使柠条叶片细胞膜脂过氧化作用增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ASA含量以及脯氨酸含量总体呈上升趋势。说明高温胁迫下柠条可通过提高SOD和POD酶的活性来清除自由基,起到一定的抗氧化保护作用,但随胁迫温度的增加,其抗氧化胁迫能力具有一定的限度。ASA和脯氨酸对增强柠条叶片的抗氧化胁迫能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们构成了柠条适应高温逆境的重要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6.
盐胁迫对榆树生长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山西省应县盐碱地上3年生榆树为研究对象,调查其1个生长期内的地径、树高,并测定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分析其差异性,研究盐胁迫对榆树生长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盐碱地榆树生长较慢;3月份至10月份盐胁迫条件下,榆树叶片中SOD,POD,CAT酶活性均有提高;SOD,CAT均为先上升后下降,7月份达最高,分别为186.562 U/g,53.350 mg/g;POD酶活性变化不明显。SOD,POD和CAT 3种抗氧化酶可以提高榆树的耐盐性和抗逆性。  相似文献   

17.
马尾松优良种源苗木对人工低温胁迫的生理生化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不同抗寒能力的2个马尾松优良种源针叶为材料,测定其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脯氨酸含量、内源保护酶系统以及膜脂反应产物等生化指标,分析各指标与抗寒能力的关系.结果表明:抗寒性强的种源具有较强的光合代谢能力,叶绿素含量随温度的下降呈现总体升高趋势;根据4和0℃时可溶性糖和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变化趋势可判断抗寒性大小,正值较强负值较弱;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变化幅度大则抗寒能力较差;SOD对0℃以上低温敏感,属冷害敏感型调节酶,0℃以上低温前达到的活性越高,持续的时间越长,抗寒性越强;POD对0℃以下低温敏感,属冻害型调节酶,0℃以下低温时活性升高越快,持续时间越长,抗寒性越强.SOD的启动时间早,POD启动晚.MDA含量越低,峰值出现的时间越晚其抗寒性越强.以上6个指标在低温逆境胁迫下相互协调,共同发生作用.  相似文献   

18.
以25℃正常生长的苗木为对照,研究了在黑暗和光照条件下低温(5℃)胁迫对红花玉兰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胁迫下,质膜相对透性升高,可溶性糖及脯氨酸含量增加,且光照处理高于黑暗处理;可溶性蛋白含量下降,且光照处理的含量小于黑暗处理;SOD活性升高,且光照处理高于黑暗处理;光照处理POD活性升高较小,黑暗处理POD活性低于对照。可溶性糖含量、脯氨酸含量、SOD活性的提高可能是植株抗寒性机制的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19.
外源ABA对渗透胁迫下喜树幼苗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给喜树栽培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研究了外源ABA对渗透胁迫下喜树幼苗几项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渗透胁迫导致喜树幼苗内脯氨酸(Pro)含量增高,增施外源ABA其脯氨酸含量较渗透胁迫下低;渗透胁迫下,喜树幼苗内丙二醛(MDA)含量持续上升,外源ABA处理的喜树幼苗内丙二醛含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渗透胁迫使喜树幼苗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持续下降,外源ABA的使用可以减缓这种下降趋势;渗透胁迫使喜树幼苗内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外源ABA可以提高过氧化物酶活性;渗透胁迫使喜树幼苗内喜树碱(CPT)含量上升,外源ABA处理不能显著提高喜树幼苗内喜树碱含量,而渗透胁迫导致喜树幼苗内10-羟基喜树碱(10-OH CPT)含量下降,外源ABA的使用加剧了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猴樟和香樟幼苗的耐盐碱能力,以一年生猴樟和香樟幼苗为材料,采用0、50mmoL/L、100mmoL/L、300mmoL/L的Na_2CO_3和NaHCO_3(物质的量比为1︰1)混合溶液进行处理,测定幼苗叶片的SPAD值、MDA含量、SOD活性、POD活性、CAT活性、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结果表明:在50mmoL/L盐碱胁迫处理条件下,香樟幼苗叶片SPAD值和MDA含量均高于对照,但与对照差异不显著,SOD活性、POD活性、CAT活性、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P0.05);在100mmoL/L盐碱胁迫处理条件下,猴樟幼苗叶片SPAD值和MDA含量均高于对照,但与对照差异不显著,SOD活性、POD活性、CAT活性、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P0.05);在300mmoL/L盐碱胁迫处理条件下,猴樟和香樟幼苗叶片的SPAD值、SOD活性、POD活性、CAT活性、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降低(P0.05),其MDA值显著提高(P0.05);随着盐碱胁迫程度的增加,猴樟和香樟的耐盐碱性综合评价值D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猴樟幼苗的综合评价值D在100mmoL/L盐碱胁迫处理条件下达最大值,而香樟的在50mmoL/L盐碱胁迫处理条件下达最大值;在同一盐碱胁迫处理条件下,猴樟的综合评价值D均高于香樟。实验结果表明,猴樟和香樟幼苗均能耐低浓度盐碱胁迫,猴樟幼苗的耐盐碱能力优于香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