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结合檫树实生苗繁育生产实践,在总结檫树的种子采集、处理、储藏、播种、施肥等技术措施的基础上,对苗木的出芽率、保存率、苗高、地径以及主根、侧根等生长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檫树苗木呈现"慢-快-慢"的生长规律,檫树1年生苗木平均株高、地径分别为130.2cm、1.1 cm,体现出较好的速生性。1年生檫树主根长为16.7 cm,Ⅰ级侧根数为9.6条,根系较为发达。研究结果可为檫树实生苗繁育生产实践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
对美国山核桃(Carya illinoensis)进行不同粗度根段和不同ABT6浓度浸泡处理育苗试验,结果表明,各处理苗木高度、地径、出苗率均与实生苗对照表现出显著性差异,种根粗度减小,各指标均呈现下降趋势.>1.2~1.6 cm径级根段的出苗率和苗木地径最大,分别达到67.5%和0.52 cm,苗木高度则以>0.8~1.2 cm粗度径级根段最大,为14.98 cm,但无论苗木地径还是苗木高度均小于同期播种的实生苗,苗高仅为对照(31.40cm)的47.73%,地径仅为对照(0.72 cm)的71.68%.采用根段育苗虽可节省种子成本,但苗木生长相对较为纤弱,需培育多年才能达到当年实生苗的平均水平,且取根不易,不适于规模化扩繁.因此,从工效、成本和生长情况综合考虑,美国山核桃育苗应优先选择种子繁殖而非根段育苗.  相似文献   

3.
这里采用当地小板栗育苗的方法:种子催芽后,当胚根3—5cm时,断去1/3-1/2胚根再播种,1年生实生苗和1年生嫁接苗分别长高到30-40cm和70-80cm时随即断茎尖,以控制主根生长和高生长,促发须根和苗茎加粗生长。试验表明:断胚根苗木比不断胚根苗木根系数平均增加209.09%;1年生断茎尖实生苗比不断茎尖实生苗地径平均增粗29.94%,2年  相似文献   

4.
选择生长健壮的成年植株采种,采用苗圃场育苗方法,对老虎刺1年生苗的生长规律进行了初步研究。控制杂草、水肥管理和病虫防治可提高老虎刺实生苗苗木质量。老虎刺1年生实生苗苗高平均为17.48cm,最高为31.2cm,最低为9.5cm;地径平均为4.48mm,最高为5.59mm,最低为2.99mm。2年生苗苗高平均为120.53cm,最高为235.6cm,最低为30.6cm;地径平均为10.62mm,最高为20.93mm,最低为4.22mm。  相似文献   

5.
在桐乡市农林局林业站基地,利用1年生银杏实生苗进行截干培育大苗试验:1年生实生苗留床截干后培育的2年生苗平均高为33.9cm,平均粗为0.72cm;1年生实生苗截根移植截干处理后培育的2年生苗平均高为25.85cm,平均粗度为0.978cm,苗木质量均与对照苗木质量无差异。  相似文献   

6.
为评价云南龙竹实生苗质量,以其半年生实生苗为研究对象,以地径、苗高、每丛株数为苗木质量分级指标,采用K均值聚类法及标准差法确定苗木质量等级。结果表明:云南龙竹实生苗苗高、地径与其他生长指标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以苗高、地径和每丛株数作为苗木质量等级划分的依据是可行的。经综合评定,确定云南龙竹半年生实生苗质量分级标准为:Ⅰ级苗高度≥37 cm、地径≥3 mm、每丛株数≥4;Ⅱ级苗27≤苗高<37 cm、2≤地径<3 mm、3≤每丛株数<4株;Ⅲ级苗16≤苗高<27 cm、1≤地径<2 mm、2≤每丛株数<3株。研究结果可为云南龙竹苗木等级进一步划分和良种选育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福建山樱花种子发育观察与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对福建山樱花花期、种子发育过程进行多年的定点不定期观察,开展了福建山樱花种子的不同催芽条件和不同播种方法的育苗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福建省南平市,福建山樱花4月20日左右胚珠发育成熟,采种期为4月25日左右;冷藏至翌年春播种,种子发芽率达96.8%;撒播芽苗移栽的播种方法最好,1年生苗木平均高1.72 m、平均地径1.03 cm;福建山樱花生长较迅速,3年生平均高可达3.6 m、平均地径可达3.8 cm。  相似文献   

8.
通过持续多年对云南石梓进行育苗试验,结果表明,云南石梓种子宜随采随播,不同种子催芽处理发芽率差异极显著,浸晒法>温水浸种法>浸沤法>对照;育苗时间选择4月最佳,幼苗分床以具有1~2对幼叶移植为宜;苗木的生长可分为种子萌发期、扎根蹲苗期、苗木速生期和苗木慢生期,苗高速生期在7~10月,生长量占1年生苗木总生长量的86.8%,地径速生期在8~11月,生长量占1年生苗木总生长量的83.3%,依据各时期苗木生长特点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全苗鲜重最能代表苗木的质量, D>2.5 cm 、 H>150 cm为Ⅰ级苗, D=2.5~1.5 cm 、 H=150~100 cm为Ⅱ级苗, D<1.5 cm、 H<100 cm为Ⅲ级苗。  相似文献   

9.
对红树植物海漆的采种、种子贮藏、育苗、苗木生长等相关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海南东寨港海漆植物最佳采种期为5月下旬到7上旬;种子不耐贮藏,应随采即播;采用营养土育苗为好,播种发芽率为78.3%;育苗6个月平均高为33.5cm,平均地径为0.38cm。在育苗过程中遇干旱海水盐度升高或低温时,均可抑制苗木生长。  相似文献   

10.
野鸦椿种子采收后去蜡处理,采取随采随播、湿沙贮藏(催芽)至第3年春播种、湿沙贮藏(催芽)至第2年春再转入林地腐殖土(催芽)至第3年春播种试验;并将催芽处理的种子进行不同密度播种试验,比较苗木生长量和质量、产量。结果表明:随采随播的种子发芽率最低,仅为6.7%,后2种贮藏(催芽)处理的种子发芽率均较高,分别达81.1%、78.7%;不同密度播种以株行距8 cm×10 cm的苗木质量、产量较适宜,苗木生长整齐,平均地径、苗高、主根长度、≥5 cm长Ⅰ级侧根数分别达0.65 cm、35.5 cm、20.6 cm、22.7条;平均苗木产量达73.75万株·hm~(-2)。  相似文献   

11.
根外追肥对南方红豆杉一年生苗木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延群 《福建林业科技》2005,32(4):95-96,101
对南方红豆杉1年生实生苗进行根外追肥,试验结果表明:根外追肥对苗木的高、径生长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追肥后平均高达26~30 cm,地径为0.42~0.52 cm,而对照则分别为22.9 cm,地径0.36 cm,这表明根外追肥能促进红豆杉速生丰产,而且可以缓解红豆杉苗6~7月间的生长暂停状态。不同肥料对苗木高、地径生长的促进作用呈显著差异,其中大肥王、复合肥对苗高、地径的增长效果较大,其苗高分别比对照增加72.88%、108.50%,地径分别比对照增加92.3%、76.9%。在南方红豆杉实生苗培育生产上可推广应用复合肥进行根外追肥。  相似文献   

12.
对白辛树采种、人工繁育和造林方法研究发现,白辛树育苗以沙藏处理种子催芽后出苗率高,苗木生长快,苗期高生长分为四个阶段,7-8月为速生期;用1a生实生苗造林,5%磷肥泥浆蘸根栽植成活率达95%以上,生长迅速,与太白杨、朵椒、漆树等其他速生阔叶树种相比,高度、胸径等生长在纯林或混交林中均具有优势,造林时可与这几种阔叶树块状混交,不宜与针叶树混交造林。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以浙江楠容器苗为试验材料,采用地径和苗高作为分级指标,应用平均值±标准差法和逐步聚类法开展了1年生实生苗的苗木质量分级研究,发现标准差法计算的I级苗下限值偏高,逐步聚类法计算的Ⅱ级苗下限值偏高;综合确定浙江楠1年生容器苗质量分级标准:Ⅰ级苗地径0.24 cm以上,苗高13.0 cm以上;Ⅱ级苗地径在0.15 cm~0.24 cm之间,苗高在8.0 cm~13.0 cm之间;Ⅰ、Ⅱ级苗为合格苗,确定的合格苗木接近85%的控制率。  相似文献   

14.
为培育高质量的金佛山方竹实生苗,研究了种源差异和施肥措施对金佛山方竹2年生实生苗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贵州5个种源的金佛山方竹实生苗在苗龄13个月时的平均地径为3.6 mm、平均株高为27.6 cm、每株有5.4苗,在苗龄22个月时的平均地径为4.3 mm、平均株高52.3 cm、每株有5.5苗,竹苗地径和株高与其种子千粒质量呈显著正相关;2)施肥能明显提高2年生实生苗的质量,施肥11个月后,施肥苗木的地径、株高、每株苗数、走鞭率、最长鞭长分别较对照提高48.7%、80.6%、29.0%、112.6%、23.3%,生长表现明显好于未施肥苗。金佛山方竹2年生实生苗的质量因种源不同而存在较大差异,金佛山方竹栽培技术规程的制定应考虑种源因素。  相似文献   

15.
油橄榄实生苗与扦插苗生长特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掌握不同育苗方式下1年生油橄榄苗木间的生长差异,对以油橄榄品种佛奥同一株成龄树的种子及枝条育成的1年生实生苗和扦插苗的生长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佛奥实生苗根(地下部)、茎、叶生物量的分配较为平均;佛奥扦插苗叶片生物量的积累最多,占其总生物量的36.45%,其根(地下部)的生物量次之,占其总生物量的34.73%,其茎的生物量最少,占其总生物量的28.82%,且其叶的生物量比其茎的生物量高出7.63%。2)实生苗的苗高同地径、根生物量均呈显著正相关,其地径同根生物量呈显著正相关;扦插苗的苗高和茎生物量、根生物量均呈显著正相关,其地径同茎生物量、根生物量亦均呈显著正相关。3)实生苗和扦插苗的地上部干质量、茎干质量、叶干质量,根干质量、根直径均呈极显著差异,其根总长、根体积、根表面积、根尖数均呈极显著差异,表明实生苗地上部长势旺盛,根系发达。4)实生苗和扦插苗的地上部生物量、叶生物量、茎生物量同其根(地下部)生物量间均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红锥(Castanopsis hystrix)扦插苗、表型优良单株采种培育实生苗及优良种源种子培育实生苗的不同层次红锥优异种质进行造林试验,结果表明:3种不同层次红锥优异种质造林效果差异显著,扦插苗极显著优于表型优良单株采种培育实生苗和优良种源采种培育实生苗,扦插苗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明显优于实生苗;平均树高提高62.90%和121.26%;平均胸径提高30.81%和56.43%;表型优良单株采种培育的实生苗优于优良种源种子培育的实生苗,平均树高和平均胸径分别提高35.83%和19.59%。充分利用不同层次的红锥优异种质,可大大缩短红锥育种周期。  相似文献   

17.
为了制定赣南八角苗木的分级标准,提高八角苗木造林质量,结合造林试验,开展以1~2年生八角苗木的苗高、地径指标为主的分级标准研究。结果表明,1年生苗木合格苗率低,出圃后造林成活率低,不宜出圃;2年生苗木合格苗率85%,造林平均成活率87.5%,均达到质量要求。经聚类分析,得出2年生八角苗木分级标准为Ⅰ级苗:苗高≥65 cm,地径≥0.74 cm;Ⅱ级苗:65 cm苗高≥45 cm,0.74 cm地径≥0.43 cm;Ⅲ级苗:苗高45 cm,地径0.43 cm。  相似文献   

18.
2010年冬季在红河州建水县李浩寨油茶苗圃基地,开展了油茶芽苗砧嫁接和实生苗嫁接育苗试验,结果为:①冬季嫁接育苗,嫁接成活率高、苗木生长健壮。其中芽苗砧嫁接成活率达88.3%,半年生平均苗高达15.3cm,平均地径0.35cm;实生苗嫁接成活率达91.3%,半年生平均苗高达19.4cm,平均地径0.42cm。②两种嫁接方式的苗高、地径、接穗粗度、接穗长度、根长、侧根数、叶片数差异大,以实生苗嫁接的苗木长势较好。经方差分析,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9.
利用福建省南平樟湖国有林场不同类型和规格的木荷苗木造林对比试验林,系统研究苗木类型与规格对造林成活率、保存率、幼林生长及叉干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轻基质营养袋苗、大田裸根Ⅰ级苗和大田裸根Ⅱ级苗3种类型和规格的木荷苗木造林成效差异显著,其中采用轻基质营养袋苗造林可取得95.56%的造林保存率,且叉干率只有3.47%;造林后木荷1年生幼苗地径、树高和冠幅的平均值分别达到了1.63cm、107.10cm和56.43cm;造林后2年生,其地径、树高和冠幅的平均值分别达到了2.61cm、224.90cm和113.07cm,均优于大田裸根Ⅱ级苗和大田裸根Ⅰ级苗的造林成效,说明采用木荷轻基质营养袋苗造林可显著提高造林成活率和生长量,降低林木叉干率,全面提升造林成效。  相似文献   

20.
根外追肥对秃杉一年生苗木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秃杉1年生实生苗进行根外追肥试验,以不施肥为对照。结果表明:根外追肥对苗木的高、径生长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追肥5个月苗高达21.3~26.0 cm,地径为0.39~0.47 cm,而对照则分别为17.7 cm和0.27 cm。不同肥料对苗木高、地径生长的促进作用差异显著,其中大肥王、复合肥对苗高、地径的增长效果较好,其苗高分别比对照增加55.45%、74.55%,地径分别比对照增加167%、141.6%。在秃杉实生苗培育生产上可首选复合肥进行根外追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