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稻属于我国比较常见的农作物,利用专业的技术进行规范化栽植,科学运筹水肥及水稻拔节孕穗期,水稻开花结实期的特点,有效的防止病虫害的大量蔓延,增加我国水稻作物的产量。  相似文献   

2.
<正>小麦拔节长穗是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一同进行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小花已经在进行分化,小麦的生长量与速度都达到了一年的登峰造极。这个时候对小麦进行田间的管控,例如水肥灌溉、防病虫害等,能够有效提高小麦的小花结实,增加穗粒等,为小麦的丰收、增产奠定基础。因此要格外注重对拔节期小麦的管理,其管理技术的要点如下:一、及时追施拔节肥,促进小麦的增产小麦的拔节肥又分为起身肥和拔节孕穗肥两种不同的肥料,在施加肥料是要根据相对应的  相似文献   

3.
<正>小麦超高产一般是指亩产量达到和超过600千克的小麦田块。超高产小麦中后期管理技术可简单概括为三句话:一是推迟春管,减少无效分蘖滋生,促根下扎,建立合理群体;二是科学运筹拔节、灌浆期水肥管理,增喷叶面肥,保穗数、促大穗、增粒重;三是搞好病虫害防治,减少病虫危害,适时收获保高产。一、超高产小麦的生育特点1.个体发育与群体结构创造充分利用光能的群体结构是超高产小麦的基础。小麦干物质的来源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开花前储备在茎、叶、鞘中的营养物质,二是开花  相似文献   

4.
<正>小麦后期管理主要指小麦孕穗到成熟这一阶段的田间措施。小麦生育后期管理的主攻方向是保根、保叶、防早衰、增加粒重。这就要求做到加强肥水管理,搞好病虫害防治,防止自然灾害发生,预防倒伏,确保小麦的稳产高产。1做好水肥管理1.1适时浇水。小麦后期对水肥要求十分敏感,尤其是孕穗水和灌浆水则显得更为重要,应及时进行浇灌。脱肥地块及麦田中脱肥的点片,可用尿素和磷酸二氢钾  相似文献   

5.
正小麦后期主要指小麦孕穗到成熟这一阶段的田间措施。小麦生育后期管理的主攻方向是保根、保叶、防早衰、增加粒重。这就要求做到加强肥水管理,搞好病虫害防治,防治自然灾害,预防倒伏来确保小麦的稳产高产。一、做好水肥管理1、适时浇水。小麦后期对水肥要求十分敏感,尤其是孕穗水和灌浆水则显得更为重要,应及时进行浇灌。脱肥地块及麦田中脱肥的点片,可用尿素和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进行根外补肥,  相似文献   

6.
黑龙港流域属干旱地区,小麦需水量和降雨量严重不符。冬小麦从拔节开始即进入中后期生长阶段,该阶段是形成小麦经济产量的关键时期。因此,在前期管理的基础上,中后期更应加强管理,一切管理措施都必须围绕"群体结构、穗大粒多、增加粒重"进行。为达到此目标,须做好预防倒春寒、病虫害,以及抽穗灌浆期水肥一体化等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7.
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其产量的高低除了受水肥影响之外,还受病虫害的影响。病虫害在小麦生长期的各个阶段都有发生,本文介绍了小麦生长阶段的病虫害防治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正>小麦进入生长发育中后期阶段,既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麦田各类病虫害、气象灾害的易发期、多发期,加之近几年部分麦田群体偏大,通风透光不良,后期倒伏风险较大,麦田管理工作不能忽视。因此,要因地制宜,采取有效措施,搞好以病虫害防治、水肥运筹和抗灾减灾为主的中后期麦田管理工作,争取多成穗、成大穗,增粒数、保粒质量,夺夏粮丰收。一、预防病害4月上旬至5月上中旬要预防小麦锈病、白粉病、叶枯病等病害  相似文献   

9.
为筛选适宜强筋小麦种植的水肥调控措施,进一步完善其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以适宜黄淮海北部冬麦区推广种植的强筋小麦品种藁优5218、冀麦738和师栾02-1为试验材料,设春浇一水(拔节期浇水1次)和春浇两水(拔节期、开花期各浇水1次) 2种浇水模式,拔节期和开花期追施氮肥2种追肥模式,研究不同水肥运筹措施对强筋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本试验条件下,3种强筋小麦均可正常成熟;师栾02-1对水分最为敏感,3种小麦春浇两水处理的成穗率、千粒重和产量均显著高于春浇一水处理,拔节期追肥的产量和加工品质均高于开花期追肥。综合考虑,在黄淮海北部冬麦区种植强筋小麦时,采用春浇两水、拔节期追施氮肥的水肥运筹模式,可实现小麦产量与品质的协同提高。  相似文献   

10.
河北省小麦病虫草害发生特点及综合治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介绍了河北省小麦主要病虫害的种类及发生特点,并从播种至冬前阶段、返青至拔节阶段、孕穗至灌浆阶段、乳熟至成熟阶段分别总结了小麦病虫草害的综合治理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淮北地区近几年气候多变,小麦生长季节的时暖时寒给小麦生长发育各阶段的管理带来了困难。麦田后期管理的目标是养根护叶,协调碳氮营养,提高小麦产量和品质,并围绕这一目标,提出了水肥管理和防治病虫害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12.
等天下雨、被动施肥是江苏里下河平原地区小麦生产的传统习惯,也是造成返青肥用量大、拔节肥施用面积小的最主要因素之一。为进一步探明该地区制约小麦高产的主要因素,研究大面积高产稳产的技术途径,于2011年气象干旱年份,进行了不同肥料运筹模式与主动科学洇水、等天下雨被动施肥的水肥运筹处理试验。结果表明:①主动肥水运筹有利于充分利用冬前温光资源,提高群个体质量,构建高产高效群体;②主动肥水运筹能显著提高上位花结实率,从而提高单穗粒数;③主动肥水协同抗旱增产效应主要综合表现在显著提高单穗重而显著增产;④主动肥水运筹能够显著提高单茎干重,有效提高茎秆充实度,促进群个体质量协调发展;⑤在气象干旱年份,小麦最终株高并不是一个对产量性状有明显影响的指标。  相似文献   

13.
正当前,主产区小麦陆续进入返青、拔节阶段,正值春季重大病虫发生和防控的关键时期。3月1日,农业部在湖北襄阳召开春季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现场会,重点部署小麦病虫防控工作。据监测分析,今年小麦病虫害总体偏重发生,赤霉病在长江中下游和黄淮南部麦区偏重流行风险  相似文献   

14.
正春季气候逐渐转暖,小麦相继进入返青、起身、拔节阶段,这是小麦促弱苗转壮、控旺稳健生长的重要时期,也是小麦病虫害草防治的关键阶段。一、春季麦田杂草防除在去冬没有进行化除且田间杂草发生严重的田块,春季应抓紧时间进行防除。由于春季小麦返青后,适宜进行化除的时间比较紧,而且气温不稳定,除草剂使用不当容易出现药害。因此用药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5.
<正>冀中麦区4月后小麦逐渐进入生长中后期,开始拔节、孕穗、扬花、灌浆等。该阶段生长状况直接影响着产量的形成,此期也是各种病虫害的集中发生期。因此,要充分重视小麦中后期的肥水管理,预防和控制病虫害的发生,这对小麦增产增收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1中后期小麦生长发育特点开春后,随着气温的逐渐升高,小麦  相似文献   

16.
小麦生育期中水肥管理是高产的的关键时期,特别是中后期的水肥管理尤为关键,小麦生长中后期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抓好水肥管理和病虫害防治对小麦的丰产尤为重要。一、应用配方施肥技术,施足底肥春小麦整个生长发育阶段90%以上的氮,80%以上的磷,90%以上的钾都是在抽穗前吸收的。所以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一定要施足底肥,同时增施磷肥,调整氮磷的比例。  相似文献   

17.
水稻移栽,经过返青、分蘖、拔节营养生长阶段,晒田复水后,水稻进入孕穗、抽穗、开花灌浆、成熟生殖生长阶段,这一时段的肥水管理对早稻的最终产量有直接的影响,因此要重视幼穗分化、抽穗灌浆、成熟落黄阶段的肥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  相似文献   

18.
《河南农业》2020,(小麦中后)
正3月下旬沈丘县小麦进入拔节孕穗期,从拔节孕穗期到小麦成熟是小麦生产需肥需水和形成产量的关键时期。"春分麦起身,肥水要紧跟",根据当前苗情分类进行肥水管理,积极应对,以减轻小麦生长中后期病虫害和干热风危害,是实现小麦增产、增收、增效的关键。一、当前苗情状况和存在的问题(一)当前苗情状况据3月4—6日笔者对全县小麦春季苗情的调查结果显示,全县麦播面积6.8万hm2,其中优质专用小麦面积20.5万hm2,一类苗3.07万hm2,占  相似文献   

19.
<正>当前,清明已过,黄淮北部、西北地区冬小麦处于拔节期,黄淮中南部进入拔节孕穗期,长江中下游地区处于孕穗抽穗期,西南地区大部处于灌浆期,是小麦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入春以来,小麦主产区气温偏高,墒情普遍较好,冬小麦苗情长势明显好于去年,生育进程总体正常,为夺取小麦丰收奠定了基础。小麦生长中后期要强化田间管理,因地因苗制宜,科学运筹肥水,构建合理群体。一是主攻起身拔节期肥水。小麦拔节至开花期的阶段耗水量占一生总耗水量的1/3,缺水会影  相似文献   

20.
小麦氮肥运筹试验研究结果表明:N肥对小麦冬前生长发育影响较小,对年后小麦快速返青、拔节、抽穗有促进作用;N肥前移能提高小麦分蘖能力,而合理分次施入N肥能有效的提高小麦成穗率.N肥后移能够推迟小麦开花,增强小麦生育后期叶片的光合能力,延迟成熟,能增加穗长、穗粒数和提高公顷穗数.前N后移效果优于一次施肥效果,与分次施肥效果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